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版)_第1页
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版)_第2页
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版)_第3页
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版)_第4页
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生态系统

一、阳光下的植物

1.给植物分类——二歧分类法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光合作用①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的观点。

②普利斯特列通过密闭钟罩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吸收“污浊之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后来人们知道了污浊之气就是二氧化碳。

③英根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列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植物体的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④梅耶指出:植物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⑤萨克斯用实验证明: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⑥至此,人们弄清了光合作用的过程:绿叶在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如淀粉),同时放出氧气。用公式表达:二氧化碳十水→有机物十氧气

⑦阳光下的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养活自身,也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和氧气。

二、从吃与被吃说起

1.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如:草→兔→狼草→鼠→蛇→鹰植物→蝗虫→小鸟→蛇→老鹰

2.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如海洋、森林、城市、农田、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

3.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更好的生存。

三、保持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四、制作生态瓶

1.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人类、微生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食物、饮水、空气以及废物处理。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平衡。

2.你制作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还活着吗?(

)原因是(

)。

第二单元

水的循环

一、雾和云

1.白气与雾、云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在低空,云在高空。

2.雾形成的条件是水蒸气多和遇冷。因此,雾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早晨,水蒸气充足时,雾更浓,更大。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探究雾的形成的模拟实验:①材料:烧杯、热水、冰袋、热水袋

②实验方法以及现象:往杯子里倒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观察到有冒白气的现象。将冰袋换为热水袋,没有冒白气。

③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

二、雨和雪

1、雨、雪、露、霜、冰雹都是自然界的降水形式。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2、雨、雪的形成: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下降,形成雨。低空温度在0℃以下,就会形成雪。

3.为了加快云中小水滴的增长速度,人们发明了增雨火箭,其中的碘化银药粉可以加快小水滴的凝结。

4.探究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①实验器材:冰块、金属圆盘、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

②实验方法:

给装有少量水的烧杯底部加热;

在烧杯顶部放置一个盛有冰块的金属圆盘。

③实验现象:金属圆盘底部凝结的水珠,不断增大,掉落下来。

④实验结论:见第2条

三、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大自然中水的三态变化,如上图所示。原因是温度的变化,使得水发生三态变化。

2.蒸发、降水、流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

3.探究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①在水盆中倒入小半盆干净的热盐水,模拟海洋,在盆中倒扣一个空碗,模拟陆地。

②碗蒂里的水不咸,说明海水蒸发后再降水,是淡水。

③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第三单元能量

一、能量家族

1.任何物体运动或者工作,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储存。

2.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①机械能,分为动能(如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和势能,其中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如高处的石块)和弹性势能(如压缩的空气,压缩的弹簧)。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②熔炉里的铁水具有光能和热能,燃料食物及化学物质里储存着化学能,高音歌手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具有声能。输电线输送了电,能使列车高速行驶,具有电能。磁铁具有磁能。

③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相互转换。

④焦耳实验:叶轮旋转,与水摩擦,使水温升高,于是动能转换为热能。

⑤使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4200焦耳的热量。

二、热能转换

1.水蒸气的力量,能把火炉上的水壶盖顶开,说明热能可以转换为物体运动的机械能。人们从这个现象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2.希腊发明家希罗制作的“空心汽动圆球”,是最早使用热能变成机械能的蒸汽机。

3.冲动的橡皮塞实验,说明热能可以转换为动能。热情的橡皮筋实验说明,机械能可以转换为热能。

4.钻木取火的生活原理是由机械能转换成热能。燃料燃烧推动火箭升空,由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再转换为机械能。

5.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化学能。10到12岁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276千焦热量的食物。

三、电能转换

1.发电机、电池等是电能转换的装置。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发明了发电机。

2.水力发电时,水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水轮机转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火力发电时,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再转换成机械能,最后转换为电能。

3.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了第一个人造化学电源——伏特电池。用铜盘、含酸性溶液浸湿的纸张和锌盘按顺序相叠而成。伏特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4.用橙子、土豆等水果,可制作蔬果电池,使二极管发光。蔬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光伏发电装置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海浪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5.电动玩具车运行时,它动起来,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警灯亮起来,电能转换成光能。鸣警笛时,电能转换成声能。

四、电磁转换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把一根导线放在小磁针旁,接通电源的瞬间,他发现了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据此做出电生磁的猜想。

2.在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后,人们发明了电磁铁。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

3.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基本性质是通电有磁,断电无磁。用自制电磁铁能吸引接触回形针、图钉、硬币等物品。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4、电磁门锁、电铃、电磁铁起重机等装置都用到了电磁铁。

第四单元浩瀚宇宙

一、地月系

1.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2.月球不离不弃的原因是地球对月球施加了引力。

3.牛顿猜想1:苹果落向地面,可能是地球给苹果施加了向下的拉力。

牛顿猜想2:月球总绕地球转,拉住月球,使它不能逃离地球的力,和拉住物体使它落向地面的力,也许是同一种力。

4.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5.月球并不是与我们不离不弃,经科学测量,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二、太阳系

1.若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直径1米的大球,地球则相当于107米外的一棵直径为9毫米的蓝色玻璃球,月球就相当于地球外27厘米处直径为2.5毫米的豆子。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土星有环,由冰、尘埃、石块构成。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小行星带。太阳系中含有彗星和流星。

三、灿烂星空

1.晴朗的夜空中,横贯天空的朦胧光带是银河。银河系是由15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还有银河星云、星际气体和尘埃。

2.银河系的直径为15万到20万光年。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150亿光年。

3.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一光年是光在真空中经历一年所走的距离。真空中光速是30万千米/秒。1光年=30万千米/秒×1年=94608亿千米

4.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星座名称是根据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

5.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由七颗星组成一个勺形,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叫做观象授时。例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6.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北极星总是出现在地球的北方天空,因此,它成为夜行者的指路明灯。通过北斗七星,可以很容易找到北极星,把方法画出来。

7.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例如,大麦哲伦星云、仙女大星系。

四、宇宙畅想曲

1.漫漫探索路

①肉眼:原来,靠肉眼观测天象,只能看到6千到7千颗星。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公元700年左右的敦煌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

②望远镜: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我国建成全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南仁东)。还有哈勃以及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③探测器:飞出太阳系的旅行者号,飞过木星的伽利略号,中国祝融号火星车,中国天宫空间站等等。

2.关于外星人的猜想。

①在浩瀚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吗?你的猜想是()理由是()。

②2018年欧洲航天局研究员称,火星上发现了液态地下水湖,增加了该星球存在更多水乃至生命的可能性。

第五单元我们来造桥

1.在进行桥梁建造史,一般都要通过招标、投标的过程来确定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2.你知道的桥梁结构有拱桥、悬索桥、斜拉桥、梁桥等。其中,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属于拱桥。武汉长江大桥和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属于公铁两用的梁桥。

3.桥梁设计方案评审要求:先考察桥梁的安全性,在考察桥梁的成本经济性,最后考察桥梁的造型美观、各部件连接工艺等。

第六单元创造与发明

一、大自然的启示

1.鱼、鸟的外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小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

2.鱼鸟的流线型外形是潜艇、飞机等运动物体外形的原型。鲁班发明的锯子的原型是叶齿,雷达的原型是蝙蝠的回声定位。尼龙搭扣原型是鬼针草、苍耳果实上的刚毛和倒刺。

二、手电筒的发明

1.手电筒是根据人们夜间、暗处照明且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