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诗词五首饮酒其五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
学科语文年级/册八年级上册教材版本部编本
课题名称《饮酒(其五)》
难点名称体会《饮酒(其五)》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1.教学古诗词不应只是局限于应试目的的生硬解释和死记硬背,而更应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受到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品悟诗韵画意的古典语言表达。2.本诗需要结合的历史文化背景较多,值得品味的语句也很丰富,所以如何在较短的课时内帮助学生理解,是一大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1.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古诗词积累,能够初步感知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但是文学历史了解不深和人生阅历不足,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出世文人的人生追求。2.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质与量都有待提高,导致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较难独立阅读思考与本课古诗创作有所勾连的文言诗文史料。
难点教学方法读中品,在揣摩重音、节奏、语气的同时,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细读文本,深入挖掘文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3.“知人论世”启发深度思考,结合精当遴选剪裁有致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抓住“心远”“真意”这些关键词,理解陶渊明的淡泊归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丰富的酿酒品酒经验。悠悠历史长河之中,酒香熏陶浸染出的“诗酒佳篇”也不在少数。酒,是李白杯盏中浮光漾漾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高;是曹操《短歌行》中满溢愁绪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抱负;也是范仲淹塞外深秋驻守暮色孤城之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冷寂。酒助诗兴,诗添酒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饮酒(其五)》,走进诗人陶渊明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初识解题请同学们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读一遍,注意感受老师读诗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展示PPT,教师范读)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的题目叫《饮酒(其五)》,可是诗句中却并未出现任何一字与“饮酒”有关,这又是为什么呢?(PPT展示)“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二十首·并序》解释:我家居无事且少欢笑,加之秋夜已越来越长,偶尔有好酒,便没有一晚不喝。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干杯,瞬间又醉了。酒醉之后,总要挥毫题写几句以自娱。《饮酒》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后,陆续写成的组诗,共20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这些诗都是他在饮酒之后乘兴写就,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朗诵指导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自由朗读古诗一遍。老师想要给大家提出两个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内容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田园生活的名篇,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速来读呢?诗人简介(PPT展示主问题一)他,是谁?品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①这诗中“结庐在人境”的是谁?(PPT展示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②又为什么说“而无车马喧”呢?(PPT展示《五柳先生传》节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曽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参考答案: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品读“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①问君何能尔的“君”是谁?作者自己。②陶渊明为什么自问自答?同学们想一下,这真的是作者自问自答吗?君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是指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那作者会称自己为君吗?一般不会。我们之所以误认为这句话是自问自答,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这两句话有一个假设关系。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假如有人问我,您为什么能这样呢?我将回答他说:精神上远离了世俗,居住地好像也随之变得僻静了。”陶渊明的隐居是回归到劳动人民和田园生活中,并不是去偏僻的无人之地,这体现了他的放旷洒脱。“心远地自偏”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寻踪(PPT展示主问题二)他,生活在哪里?品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见”字换成“望”好不好?参考答案:苏东坡曾经这样评论这一句“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PPT展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表述)“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不是见了南山才悠然,而是悠然才见南山。“望”则属有意甚至刻意为之,好像诗人内心缺少什么而主动寻找美感刺激的感觉。见者无心,诗人内心的悠然不关乎是否看见南山。品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从诗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环境气氛呢?参考答案: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飞鸟结伴返巢休憩,就像作者疲倦了归隐山林一样。“鸟倦飞而知还”——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美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诗人笔下的秋菊、飞鸟都已经不是寻常的事物,他们既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景,又体现了诗人的感情。相知(PPT展示主问题三)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品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并结合史料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去分析,诗人为何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参考答案:关于这句诗,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自然意趣,一个是人生真正意义。自然意趣,指的是大自然淡泊闲适的意趣,仿佛过于简单。人生的真谛这一解释则有些模糊,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呢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老师认为两个观点可以结合,“真意”是大自然的意趣,但还有一点,我们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陶渊明悟到的真意也有物我合一的含义。大自然的淡泊闲适和陶渊明悠游自在归田意趣是合二为一的。我们再看最后一句——“欲辨已忘言”。想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言:“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这心灵和环境的瞬间感应、这诗人内心的无限喜悦都是无法用言语可以表达的。所以诗人欲辨已忘言。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请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诗之后,尝试完成下列填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___的情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___的性格。在他身上,我们看到___的审美。在他身上,我们看到___的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台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音乐选配与编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大学《水资源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理工大学《国学经典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隔膜压缩机开机停机操作规程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遵义医科大学《材料与结构选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Python程序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审计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第1课时(1a-2e)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泌尿科主任述职报告
- 新零售门店运营管理流程手册
- 心理学专业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一)
- 2024年浙江高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 资管行业投研一体化建设
- 提高保险公司客户投诉处理能力的整改措施
- 物业费收取协议书模板
- 电工(中级工)理论知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起重机的维护保养要求与月度、年度检查记录表
-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