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侍坐许慧_第1页
子路侍坐许慧_第2页
子路侍坐许慧_第3页
子路侍坐许慧_第4页
子路侍坐许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孔子学院标志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的师生正在上课。俄远东第二所孔子学院落户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了解孔子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仁为本以礼治国孔子思想1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2修身:“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4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5品德:“温、良、恭、俭、让”你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仲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仲由为孝敬父母,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面对美味佳肴,回忆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百里负米人物简介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当时约51岁。曾皙,名点,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当时约31岁。公西华,名赤,是几个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据《论语》记载,他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应对得体。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当时约18岁。可看出学生年龄大,活到老,学到老学生年龄差距大排列上长幼有序重点字词读音论语饥馑曾皙哂舞雩铿尔小相沂冠者喟俟撰摄比及毋冉lúnjĭnīshĕnyúēngiàngyíguànuìsìhuànshèbìwúrăn与点yǔ“志”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夫子评志孔子问志讨论:作为老师的孔子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述志的呢?“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孔子的为师之道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弟子述志讨论:四位弟子“志”分别是什么?结合文章体会他们的性格。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有鲁莽、轻率之嫌。志:性格:侧重强国有勇知方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志:性格:侧重富民足民君子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非曰能之,愿学,愿为小相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鼓瑟,对曰,浴,舞,咏弟子述志

可使有勇可使足民愿为小相浴舞咏侧重军事侧重富民侧重礼治教化治国夫子评志讨论: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孔子为什么要笑子路?是不是否定他的志向?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这一点孔子并没有否认。

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却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孔子笑的是他鲁莽草率。孔子对冉有的讲话有什么态度?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孔子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是给予肯定的。孔子对公西华有什么评价呢?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

所以在曾皙问孔子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小相的话,那么谁能做大事呢?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孔子的“吾与点也。”有何深刻的含义?子路冉有公西华做官实现自身价值前三位弟子志向的共同点: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求也为之愿为小相孔子的“吾与点也。”有何深刻的含义?曾皙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曾皙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发生在祭坛的场景。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曾皙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的赞叹既赞许了曾皙,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为何“与”点?三还是在讲﹁治国﹂二不想做官,逍遥生活一太平盛世的缩影以礼治国小结:孔子对待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对曾皙:很明显,是赞许的。哂之许之惜之与之孔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许惜礼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礼曰:“为国以礼……”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孔子心怀宽阔循循善诱机敏恬淡旷达潇洒有抱负、坦诚鲁莽直率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谦恭礼让善于辞令连连看思考:《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内在逻辑层次是怎样的?

答:文章虽然是记叙文,但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即问志――述志――评志。而述志部分又分三层,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第一层次,让子路述志,通过子路的轻率表现为下文批评作铺垫;第二层次,让冉有、公西赤述志,通过他们谦虚谨慎的表现,突出以“礼”治国;第三层次进入佳境,由曾晢用画面描述抱负,融教化治国与陶冶性情为一炉。侍坐孔子问志: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鲁莽直率,好胜自负。冉有:可使足民(侧重富民)----敦厚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侧重礼治)----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浴”“风”“咏”(教化治国)----从容洒脱,豁达自得。孔子评志:释“哂”由“与”点之因。问志——师长风范言志——各展抱负评志——借评传志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小结:孔子教学艺术:1、师生平等,谦和平易2、畅所欲言,创设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3、循循善诱,引导有方4、普遍发言,机会均等5、不以自己意见左右学生你的志,我的志?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昌济志在四方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一词多义如果至于或者或者知识归纳(1)如(2)方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形纵横,方圆正道,是非标准(礼仪)正、才(3)与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遂与外人间隔4、唯求则非邦也与?5、失其所与,不知。给予,动词赞成跟、和,介词“欤”,相当于“吗”结交。(所与:结交的人,即同盟者)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4)乎比在和、跟到、在1、以吾一日长乎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3、鼓瑟希,铿尔4、尔何如(5)尔你们…的样子,相当于“然”。铿的一声,象声词你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浴乎沂,风乎舞雩(1)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弹奏落在后面吹风,乘凉(二)词的活用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使……富足(2)形容词使动用法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千乘(ché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ǐn)

B.以俟(sì)君子

风乎舞雩(yú)

C.端章甫(fǔ)愿为小相(iàng)焉

D.夫子喟(uì)然而叹曰夫子何哂(shěn)由也

练习Ashè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夹)乎大国之间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孰(谁)能为之大A比(bì):到;比及:等到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智暮稀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