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_第1页
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_第2页
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_第3页
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_第4页
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工业展览综合体

近代中国的几次展览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研究。不过,现有研究或为宏观论述,或多关注几次较大的博览会,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而又确有特色展览会的探讨似嫌不够。例如,1937年7月,上海举办了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以下或简称纪念工业展、工展),该展览会规模不算大,且恰逢抗战爆发,因而较难引人注目。然而,作为战前上海最后一次重要的工业展览会,它的实际意义与象征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在对近代中国国货展览会的研究中,美国学者葛凯采用了“展览综合体”(exhibitionarycomplex)这一视角,认为展览综合体包括四个方面:展览会、陈列馆、商店和广告。(PP.212-213)笔者认为,在上海纪念工业展中,展览会本身、会上所发《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特刊》以及《申报》等媒体的报道也构成了这样一个展览综合体,其目标旨在展示国民政府“十年建设”以来上海民族工业的强大力量,因而成为一场隐性的国货展览。分析这次工业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近代中国展览会作为展览综合体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战前上海工业化的实力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步。一、纪念工业展的筹资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如其名所示,是一次政治色彩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展览会。1937年元旦,上海市长吴铁城在告市民书中提到:“今年为本府成立十周纪念拟乘举行纪念盛会之期,筹办大规模的市政展览会及新兴工业手工业展览会,一以繁荣市区,二以推广国产。”实际上,纪念工业展是一个大规模纪念庆祝中的一部分。当年2月,吴铁城“订于本年七月七日举行大规模之庆祝典礼,并经派由俞秘书长及各局局长负责筹备。庆祝典礼中,除将招待中外各界领袖外,并将举行全市运动会、本市新兴工业展览会,又将邀请全国市政专家,在沪举行全国市政会议”。到3月份时,则已经决定要举办“市政展览会、手艺展览会、工业展览会、全市运动会,及全国市政专家会议”。而到7月时,最终确定了7处展览会场:“(甲)防空展览会,在淞沪路运动场。(乙)机制工业展览会,在政同路陈列馆。(丙)手工艺品展览会,在政同路体育馆。(丁)工业安全展览会,在政衷路政衷小学。(戊)市政展览会,在图书馆。(己)文献展览会,在博物馆。(庚)卫生展览会,在市立医院东首卫生试验所。”这其中,机制工业展览会、手工艺品展览会与工业安全展览会共同构成了纪念工业展。从上文可知,一开始,上海市政府所预备筹办的展览会数量是很有限的,但工业展览会自始即在议事日程中,可见其重要性。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新兴工业是当时上海的标志,而展示上海的工业化力量无疑也是对上海市政府政绩的最好彰显。自市政府决定举办工业展览会以后,具体的筹备工作就交由上海市社会局负责。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1937年5月南京将举办全国手工艺品展览,并向各地征集产品,事后看来,这一展览在上海的展品征集工作与上海纪念工业展的筹备交织在了一起。从时间上看,早在2月上海市社会局就开始筹备全国手工艺品展览的出品征集工作了,而上海送去参展的手工艺品后来构成了纪念工业展展品的一部分。但直到3月中旬,上海市政府才组织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设委员五人,由市长委派本府各机关长官充任之,并指定一人为主席”。到5月份,方决定工业展览会由市社会局主办,将展览划分为手工艺品、机器及安全工业品三种,勘定会场,“手工艺品展览会场择于体育馆,安全工业品择于中心小学,机器展览会场,则由市府拨款五万元,另行兴建”。上海市社会局接到命令后,以吴桓如为筹备委员兼总干事,吴桓如提请筹委会聘请上海工商界领袖蔡声白、金润庠、潘仰尧、王性尧等20人为工展筹备委员,成立委员会,由社会局局长潘公展任主席委员,策动其事。该会“自五月初间开始筹备以迄开幕,为期仅及二月,每部工作人员不及二十人,均由市社会局调派职员兼任”(P.5)。可以说,纪念工业展的筹备时间非常短促,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工展筹委会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保障了工展的顺利开幕。首先,由于上海市政府一开始就对工业展览非常重视,因此在资金和场地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纪念工业展分为三个部分,分设三处会场,其中机制工业展览会场由市库专门拨5万元进行建造。按照筹委会的构想,“此次工业展览坚决打破过去之商品陈列形式,极力以求其工业化,俾提高市民对国货之认识”,为此,在第二次筹备会议上,议决“添设室外表演场”,“如时间允许,各会场间拟添辟循环小火车,参观者得免费乘坐”,这种大手笔的规划自然对资金与场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上海市政府在原有规划“不敷用”的情况下,“尽力设法放宽”。其次,上海市社会局聘请工商界领袖为工展筹备委员,利用其人脉资源,广泛调动了上海工商界的参展兴趣,而且上海工商界也自愿为展览做出贡献。筹委会“为使工展生动起见”,决定采用电气化的展览方式,而“电流之供给、电话之装置、电灯无线电之装置,均得请参加厂商自动供给,俾尽工业宣传之能事”,这一决定得到了上海民族企业的支持,“华生电器厂亚浦耳电器厂等,预供大量电扇电泡,以应大会需要”。由于运作得当,加之纪念工业展本身也是民族企业自我宣传的极好机会,因此,社会局刊登通告征集展品以后,“各厂商前往筹备会办事处(附设于社会局第一科)索取表件应征者,至为踊跃”。企业参展的踊跃保障了工展机制工业展览部分的成功。在手工业展览方面,到当年6月,“除已征集准备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各品,并将本市参加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各品俟大会闭幕后移沪陈列外”,还专门“登报通告凡本市各厂商务望踊跃参加共成伟举”。工业安全展览因以介绍为主要性质,故展品筹措方面更为简单。总之,虽然规模不大,但纪念工业展在两个月这么短促的时间内能筹措开展,这本身也体现了上海市政府的效率以及上海工商界的实力。二、媒体的追踪报道1937年7月7日,随着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庆典拉开帷幕,整个上海“空前盛况全市腾欢”,在这种气氛下,工业展览会也如期开幕并吸引着市民参观。尽管此时卢沟桥事变已爆发,但远离北方前线的上海无论在信息的接收还是对时局的研判上,无疑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例如,《申报》对事变的报道直到7月9日才显示出事态的严重性,当日,上海也停止举行庆祝娱乐。不过,各种展览还是按计划一直办到了7月18日。展览的前几日,市民参观便非常踊跃。纪念工业展的手工艺品展览部分,因“取价低廉,陈列物品,又极珍贵”,观众“不下万人”,机制工业和工业安全展览两部分,“观众亦不下数千人”。市政府“为普及起见”,又决定除文献展览外,其它展览“自七月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一律免费开放”。这一决定扩大了各展览会的展示效应,“自停止售票免费入场后,参观者更见踊跃”。总之,从7月7日到7月18日,整个上海市政府成年十周年纪念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展览综合体”,纪念工业展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到纪念工业展,它又是一个更为微观的展览综合体。这一展览综合体包括两个主体部分,其一是三个展览本身,其二则是为配合展览而发行的特刊,两者结合起来完成了对上海工业化的基本展示。而《申报》等媒体对于工展的追踪报道则构成展览综合体的重要辅助成分。展览和特刊提供了展示主体,媒体则以一种中介性的视角表达了参观者的反馈,但由于媒体呈现的反馈只是其记者和专栏作家的声音,因此它本身又对读者这一“沉默的大多数”构成了关于工展的一种展示。所以,对1937年7月的上海市民而言,他们通过展览会的实物展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感受了上海工业化的强大力量,又通过工展特刊的文字进一步接受了关于上海工业化的知识信息。而作为报纸读者,他们从前两个途径得到的切身经验又会被报纸的旁观性文字加以强化,最后建构出头脑中关于上海工业化的图景。而这一建构路径,大体也就反映了展览综合体的作用机制。在机制工业展览方面,上海社会局并不力图追求规模宏大,而“务求适合于工业化,科学化,美术化之原则,并精选足与外货抗衡之代表出品,择优陈列,数量不取其多,出品务求其精”,其目的则在于“表扬我国工业年来进展之程度,兼以引起国民对于新兴工业之兴趣,而国民素所崇拜外货厌恶国货之心理,亦得逐渐转移”(P.3)。在此,我们看到了与历届国货展览相类似的经济民族主义目标,不同之处则在于工展筹委会更标榜自己的科学性与可观性。为此,工业产品的征集“首以国货为原则”以满足民族主义目标,具体的应征品则“分实物,模型,制造程序,工作表演四种,计分十三类九十五项,每项至多以六厂家参加为限,由本会选定厂家备函征集”(P.4)。实际上,工展筹委会为了展示上海工业“足与外货抗衡”的力量,在征品分类和选择上设定严格限制,这本身就是在展现工业主义的精确性,并暗示展览所将呈现的内容代表着上海工业的新锐前沿。至于手工业展览和工业安全展览,则又包含了不同的诉求。手工艺品展览意在“发扬我国数千年来固有之国粹”,工业安全展览则“旨在促起本市工业界(对工业安全)之深切注意”(P.4)。对彰显上海的工业成就而言,这两个部分自然没有机制工业展览那么重要,但三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上海工业的整体,并反映当时上海精英阶层对于工业化诸问题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也是展览综合体想要呈现给大众的。与展览相辅相成的是《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特刊》。早在5月工展第二次筹备会议时,筹委会即决定“在大会期刊行工展特刊一种,内容为纪载大会关于工业展览一切规划消息,介绍各厂之出品,介绍各厂之历史,刊登各厂之广告”。在以往的国货展览中,纪念性出版物即是建立民族主义视觉认知的重要途径(PP..268-269),上海工展的特刊延续了这一属性。尽管从名称上说,纪念工业展并不是国货展览,但其主旨实实在在地渗透着经济民族主义的目标,其内容也确实成为了一场变相的国货展览。特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组关于工业化的文章,共13篇;第二部分为带有广告性质的《本市各业厂商之介绍》,选取了39个案例,其中既有渔网业、化学灭火机业等行业,又包括中国福新烟公司、长城铅笔厂等企业;第三部分则是纯粹的广告。从特刊的内容来看,第一部分主要表达了当时上海部分精英分子对于工业化的认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集中展示了上海民族工业企业的力量,是实物展览在纸面上的延续。作为非卖品,特刊“经费来源为广告之收入,暨大会之津贴”,这意味着参观者可以免费而方便地获取这一文本。而参观者在观看实物展示的同时,又通过特刊的文字介绍得到进一步强化,必定能对上海新兴工业的力量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上海大隆机器厂有参加这次展览,特刊的封面也登有该厂广告,并特别注明“请注意会内本公司出品展览”,刊内厂商介绍中更有一篇署名钧之的记者写的《参观大隆厂机器制造厂纪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记载了大隆厂的组织结构、生产过程与产品等,这就在现场与非现场两个时空域完整地展示了大隆机器厂,有利于参观者对该厂产生积极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媒体也起着进一步强化展览综合体展示效果的作用。在7月7日的《申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仰莽的作者所写的文章,称:此会所展览,由呆板的而为活动的,由平面的而为立体的,由片断的而为整个的,由仅列成品的,而为逐步的有程序的,将以显示其制造之手续,结构之步骤,俾参观者可以鸟瞰其概况,而一览了然,仿佛读了一部上海工业进展史,得到许多进展的途辙,与夫经营之门径,为从事工业者绝好参考之资料。实际上,7月7日为纪念工业展的开幕日,因此,这篇文章所述内容与其说是事后对于工展的客观报道,不如说是一种事先的介绍,而这一介绍的价值指向性非常明显。而即使在客观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媒体可能起到配合纪念工业展显示上海新兴工业强大力量的作用,例如,7月14日有一篇关于大隆机器厂的报道:市府十周纪念会工业展览会中,大隆亦将其自造之纺织机陈列表演,结构精美,动作准确,以较舶来品,实属不相上下,且自造纺以迄成布,为工程上之演进,尤见推陈出新,引人入胜。怡和纱厂大班史密司,昨亦前往参观,对于每种机器摩挲察看,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竟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是足证大隆所制,各种出品,确能与欧美各国争衡,并可为外人向所鄙夷工业落后之中国,吐一口恶气矣。在今天看来,这则报道是一条反映当时上海民族机械制造业取得重大进步的史料,然而,在当时的情境下,这则报道所传达的信息,也正是纪念工业展所要建立的民族主义认知,媒体的读者作为工展的参观者,也就在大隆厂的机器展览和特刊的广告、介绍之外,又通过这一途径获得了上海民族工业的印象。这三者在当日的节庆氛围中交织在一起,就共同构成展览会综合体的基本机制,而这种机制正是要使展览的参观者认识到上海工业具有“足与外货抗衡”的强大力量,并期望他们逐渐消灭“崇拜外货厌恶国货之心理”。三、上海机械工业的整体状况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作为抗战前上海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工业展,可以说呈现了近代上海民族工业的最高实力。尤其从机械产品的展出来看,工业展体现了战前上海工业化取得了长足进展。学者们在研究近代中国展览会时多注意从机械产品的展出数量来判断展览的水平及其所反映的中国工业化程度。例如,1928年中国国货展览会上机械工业品极少,“有者都是些如打字机、织布机、提花机、缝纫机之类的轻机械产品,未见重型机械品和高精尖技术产品”,这被学者用以说明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又如,有学者指出“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号称规模空前,但在征集的10万多件展品中,机械产品的比重微乎其微”,中国民族工业这种不充分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博览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以现代产业的标准来衡量,则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民族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仍然要肯定近代中国机械制造业在进口替代方面逐步取得的进展。在1937年上海纪念工业展的特刊中,潘仰尧即指出十年来中国工业的发展“得力于机器工业之助力不少,最近各机器厂,居然能为各种工厂承造许多重要机件,其效能之大,制造之精,可以不让舶来”(P.6)。而《申报》对工展的报道只专门以机械制造业的大隆机器厂为例,亦因为机器制造的进口替代足以使国人“吐一口恶气矣”。由于史料限制,我们尚不能判断1937年上海工展所展出机械产品的详情,但通过纵向比较,仍可以推断当时上海工业实力较之从前有较大增长。在近代中国,清末的南洋劝业会与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杭州西湖博览会是两次大型的展览会,应能体现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准。在南洋劝业会上,机械馆的参展厂商主要为天津的北洋劝业厂、北洋机器局,南通的资生铁厂以及上海的求新机器厂、江南船坞,这已经初步显示出上海机械制造业的实力。然而,当时在机械制造业方面具有突出地位的是湖北,时人谓各省陈列品“大抵以天产品胜”,机械则“湖北独多”,以至于湖北馆专门“有人在此当众试验机器”(P.63)。这种态势与晚清张之洞在湖北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到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时,可以看到上海机械制造业在工业馆的展览中成为绝对的主角。当时工业馆机械部参展的单位有:华东机器厂、中国铁工厂、厚生机器厂、华生电器厂、大隆机器厂、寰球铁工厂、新民铁工厂和浙江大学工学院,除浙江大学工学院和厚生机器厂外,全为上海厂家。(P.572)这里不排除由于某些因素,其它地区的厂商未能前往参展,但以上海工业为主体的展览“与十年前中国之制机业相较,则进步之速,可堪自慰”(P.248),则说明了上海机械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然而,“西湖博览会工业馆中之机器部……未见有若何创作,足与欧美新式机械,并驾齐驱”(P.336),这又反映了当时上海机械工业实力仍然有限。例如,大隆机器厂主要展出了并丝车、捻丝车,但对于该厂已能制造而“殊为重要”的漂染整理机器,则“惜未见陈列耳”(P.249)。展览会是企业进行产品宣传、推销的大好机会,大隆厂未陈列“国人对此尚不注意”的新式漂染整理机器,可能与当时该厂在自主创新方面起步未久、制造能力尚不成规模有关。(P.93)然而,在八年后的上海工业展上,大隆机器厂不仅展示了“自造纺以迄成布”的整套纺织机器,而且赢得了外国工程师的赞誉,被认为“能与欧美各国争衡”,两相对比,可以认为大隆机器厂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大隆机器厂所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为缩影,1937年上海纪念工业展览会展示的正是上海民族工业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除了机械制造业外,纪念工业展还显示出战前上海的各种工业均蓬勃发展。例如,电器业使“舶来品销路之被夺”,化妆品工业“已由家庭手工业进而为机械工业之大量生产,已得一般家庭主妇之信仰”,新药工业的产品“经医师化验师之化验,其效用可与外货相等”,甚至还有厂家试验木炭汽车的制造“以替代汽油”(P.6-7)。总之,纪念工业展展示了一个迅速工业化着的上海经济。四、工展中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展览综合体”这一概念揭示出,举办工业展览会展示的不仅是城市的工业实力,更是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检阅。前已述及上海纪念工业展在短期内能圆满筹办,体现的是当时上海市政府的效率。实际上,纪念工业展在很多方面都不仅超越了单纯对于工业企业实体的呈现,更展现了当时上海精英阶层在工业化方面的先进思想。首先,当时上海的精英阶层并不以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作为唯一目标,而注意到了“人”的存在与价值。这一点在纪念工业展的工业安全展览会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工业安全展览会收集了九个方面的材料进行展示:1.关于机械方面之安全设备;2.关于工厂之消防设备;3.关于锅炉之安全装置及检验问题;4.关于翻砂厂之安全设备;5.关于工厂卫生设备;6.关于电气方面之安全装置;7.关于工厂发生灾变后之实物;8.关于有关工业安全及卫生之书籍刊物等;9.关于各种有关工业安全与卫生之照片、图表、统计等。展览主办方则希望能够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1.使企业家“有所警惕,对于本身所办的工厂设备是否安全,能够得到一种比较”;2.使上海市的工友们“能够多加注意”;3.通过展览使“社会人士能够明了工业安全的重要”。(P.22-23)除了现场展览以外,工展《特刊》还专门刊登了《锅炉安全检验之意义及重要》这样的文章,凸显了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在各国工业化初期,工厂安全设施一般比较缺乏,工人亦容易出现工伤。上海市政府能够专门举办工业安全展览会,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其次,从《特刊》所载文章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精英阶层对于工业清查、工业标准等工业发展的技术细节问题是相当重视的。蔡正雅认为工业清查“一般的目的,盖在表示各种工业在国民经济上之重要性,一国对于某种工业经营或依赖之程度,各业历年之盛衰,以及发展现状与他国之比较”,并举例总结了当时中国工业调查的得失成败,草拟了一份工业清查方法大纲。(P.19-20)工业清查包含有工业分类,而工业分类可谓举办工业展览会的前期工作,《特刊》对此问题予以关注不足为奇。莫若强的文章则介绍了工业标准化的相关问题,指出工业标准化“是将工业出品减少不需要的变迁,而节省消耗的方法”,因此它“是实施产业合理化的基本条件”(P.24)。与之相关的则是魏之屏所撰《本市度量衡器制造之进步》,认为自1931年以后,上海市的度量衡器制造在产量上有增多,品质上有进步,种类上有扩展,致使“夺舶来品之市场,其影响亦甚显著”(P.49-50)。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需要企业在标准及细节上精益求精,对后发国家而言,政府从旁提供助力也是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