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_第1页
中药药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_第2页
中药药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_第3页
中药药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_第4页
中药药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第12页第十七章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分值:1-1.5分

考试大纲——12大考点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1.缓释制剂(1)特点与类型

(2)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2.控释制剂特点与类型3.靶向制剂特点与类型4.前体药物制剂特点与适宜药物(二)中药制剂新技术1.环糊精包合技术(1)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

(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2.微型包囊技术(1)特点与应用

(2)常用包囊材料

(3)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及其操作要点3.固体分散技术(1)固体分散体的特点、类型与常用载体

(2)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应用★考点回顾★

后四章分值分布:

特点:四个4分的章节,共计39个考点章节目录考点分值比例§17.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121~1.515%(5分左右)§18.中药制剂的稳定性101~2§19.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100~2§20.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70~2.5中药药剂学(不包括中药炮制学)——合计20章,100节,278大考点,49题,34.5分第一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学习要点:

1.缓释制剂的特点与类型

2.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

3.控释制剂的特点与类型

4.靶向制剂的特点与类型

5.前体药物制剂的特点与适宜药物

一、缓释、控释制剂

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

(2)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人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

2.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

①生物半衰期(t1/2)很短(<1h)或很长(>24h)的药物

②单服剂量很大(>1g)的药物

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或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④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背记技巧★

半长半短不合适

量大溶小不合适

药效剧烈不合适

吸收麻烦不合适

肠中特定不合适

3.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主要有控制溶出、扩散、溶蚀或扩散与溶出相结合,也可利用渗透压或离子交换机制。

4.缓释制剂类型★

5.控释制剂类型(零级释药)

二、靶向制剂

1.靶向制剂特点

靶向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或接近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2.靶向制剂的分类

1.根据靶向制剂释药情况(到达部位不同)

2.根据靶向作用方式分类(不同的药物载体类型)

★背记技巧★

被动:微囊微球脂质体

主动:修饰之后变前体

物理化学:磁性栓塞热敏感

靶向给药乳剂——二级乳剂(复合型乳剂):

四、前体药物制剂

前体药物制剂:将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母体药物,导入另一种载体基团形成一种新的化台物,这种化合物在人体中经过生物转化,使活性的母体药物释放出来而发挥治疗效果。

最佳选择题:

以接近零级释药速度为主要特征的制剂是

A.被动靶向制剂

B.前体药物制剂

C.磁性微球制剂

D.渗透泵控释片

E.膜控缓释胶囊[答疑编号7004691171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控释制剂类型(零级释药)

配伍选择题:

A.减小药物的扩散速度和减小药物的溶出速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

B.使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C.缩短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D.降低药物的作用强度

E.增强药物对靶组织的特异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1.控释制剂的释药机理是

2.缓释制剂的释药机理是

3.药物制成脂质体的目的是[答疑编号700469117102]

【正确答案】B、A、E

多项选择题:

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有

A.修饰的微球

B.磁性微球

C.纳米囊

D.磁性纳米囊

E.热敏靶向制剂[答疑编号700469117103]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A.修饰的微球:主动靶向制剂

C.纳米囊: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微囊微球脂质体

主动:修饰之后变前体

物理化学:磁性栓塞热敏感第二节中药制剂新技术

学习要点:

1.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

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3.微型包囊技术特点与应用

4.常用包囊材料

5.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及其操作要点

6.固体分散体特点、类型及常用载体

7.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应用

一、环糊精包合技术

★考点回顾★

颗粒剂:整粒——

处方中的芳香挥发性成分,一般宜溶于适量乙醇中,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密闭至规定时间,待焖吸均匀后包装,或用β-环糊精包合后混入。

片剂: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

若挥发油含量较多(一般超过0.6%)时,常加用适量吸收剂将油吸收后,再混匀压片。若将挥发油微囊化或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加入,则既便于制粒压片又可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环糊精常见的有α、β、γ三种类型,β-环糊精最为常用。

将药物分子包藏于环糊精分子空穴内形成超微囊状包合物的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

1.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

2.环糊精包合物的制法

★背记技巧★

冷喷饱研(冷鹏保研,一个叫冷鹏的同学保研了)

二、微型包囊技术

(一)微囊化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微型包囊技术(微囊化):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成微小胶囊的过程。

微囊:1~250μm

纳米囊:10~100nm

1.微囊化技术的特点

2.微囊化技术的应用

常根据药物剂型设计需要,将药物微囊化后进一步制成散剂、胶囊剂、片剂、软膏剂、注射剂或缓释、控释制剂等。

(二)常用包囊材料

(三)微囊的制备

★背记技巧★

微囊有3法,物理和化学,凝聚单和复

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固体或液体药物在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程度影响微囊的粒径大小,pH值等影响微囊的成囊,甲醛固化条件影响微囊的稳定性以及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1.单凝聚法制备微囊

★考点回顾★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溶液中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可阻碍质点的相互聚集,水化膜的形成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任何能破坏分子周围水化膜的形成均会影响高分子溶液稳定性。

①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可破坏水化膜;

②大量的电解质可因其强烈的水化作用,夺去高分子质点水化膜的水分而使其沉淀,这一过程称为盐析。

原理: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使囊材凝聚包封于药物表面而形成微囊。

操作要点:可逆,凝聚过程可反复进行

以明胶为囊材时,可加入甲醛进行交联固化。甲醛浓度大、交联时间长、介质pH值在8~9时交联才能完全。

2.复凝聚法制备微囊

原理: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常用囊材:明胶-阿拉伯胶。

当pH在等电点以上时明胶带负电荷,在等电点以下时带正电荷。阿拉伯胶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

明胶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调pH4.0~4.5,明胶带有的正电荷达到最高量,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结合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微囊。

最佳选择题: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37%甲醛溶液作为

A.凝聚剂

B.稀释剂

C.增稠剂

D.固化剂

E.分散剂[答疑编号700469117201]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叙述正确的有

A.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

B.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

C.以明胶-阿拉伯胶作囊材时,二者可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络合物

D.凝聚过程是可逆的,利用可逆性可使凝聚过程多次反复直到满意为止

E.凝聚囊最终需固化,使之较长久地保持囊形,成为不可逆的微囊[答疑编号700469117202]

【正确答案】ADE

三、固体分散技术

★考点回顾★

滴丸:

滴丸为药物的固体分散体形式,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有:药物以分子分散的固态溶液,或玻璃态溶液,或呈胶体微微分散状态;或呈无定型非结晶分散状态;或呈微粉分散状态等。

固体分散体: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

固体分散技术: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外一种水溶性材料、难溶性或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状态的技术。

1.特点

固体分散技术使药物高度分散于固体基质中,增加了药物的比表面积,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率,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类型

★背记技巧★

共溶各成双

最佳选择题:

中药制剂中采取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剂型是

A.片剂

B.颗粒剂

C.胶囊

D.滴丸

E.丸剂[答疑编号700469117203]

【正确答案】D

配伍选择题:

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玻璃混悬液

E.共沉淀物

下列固体分散物的类型分别是

1.固体药物与载体以适当比例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2.药物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固体载体中形成均相体系,药物溶出速度高

3.药物与载体共熔成完全混溶的液体,搅拌均匀,迅速冷却固化而成为分散体,药物以微晶形式分散于载体中成为物理混合物[答疑编号700469117204]

【正确答案】E、B、A

多项选择题: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有

A.粗分散体系

B.低共熔混合物

C.固态溶液

D.玻璃溶液

E.共沉淀物[答疑编号700469117205]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共溶各成双

2.常用载体

3.制备与应用

(1)熔融法:对热稳定的药物

(2)溶剂法(共沉淀法):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3)溶剂-熔融法:小剂量的药物

★背记技巧★

分散3法熔或溶

配伍选择题:

A.饱和水溶液法

B.单凝聚法

C.熔融法

D.X射线衍射法

E.热分析法

1.可用于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方法是

2.可用于固体分散体制备的方法是

3.可用于微型包囊的方法是[答疑编号700469117206]

【正确答案】A、C、B

【答案解析】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冷喷饱研(冷鹏保研,一个叫冷鹏的同学保研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