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腧穴38课件讲解_第1页
认识腧穴38课件讲解_第2页
认识腧穴38课件讲解_第3页
认识腧穴38课件讲解_第4页
认识腧穴38课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侯丽认识腧穴[认识腧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腧穴的概念、分类、主治作用及定位方法。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腧穴常用定位法的任务。素质目标:认同腧穴的临床价值,感受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具有课程承载的民族自豪感、腧穴现代研究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一、腧穴的概念]“节”“会”“空”“气穴”“气府”“骨空”《针灸甲乙经》“孔穴”《太平圣惠方》“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神灸经纶》“穴位”[一、腧穴的概念]腧通输输注、转输穴孔隙Point???[一、腧穴的概念]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素问·气府论》《灵枢·海论》[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二、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无一定数目。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二、腧穴的分类]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十四经)的腧穴,总称“经穴”。概念腧穴的概念和特点名、位、效、经,有具体名称、固定的位置、明确的疗效和归属的经脉。特点[二、腧穴的分类]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单穴(任、督脉)52穴。数目《内经》正中单穴约25两侧双穴约135穴名总数约160皇甫谧正中单穴49两侧双穴300穴名总数349《甲乙经》录《明堂》孙思邈正中单穴49两侧双穴300穴名总数349《千金翼方》王惟一正中单穴51两侧双穴203穴名总数354《铜人》滑伯仁正中单穴51两侧双穴203穴名总数354《发挥》杨继洲正中单穴51两侧双穴308穴名总数359《大成》吴谦正中单穴52两侧双穴308穴名总数360《金鉴》杨继洲正中单穴52两侧双穴309穴名总数361《大成》[二、腧穴的分类]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概念腧穴的概念和特点名、位、效,有具体名称、固定的位置、奇特疗效,但无归属的经脉。特点[二、腧穴的分类]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发布的最新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对此作出了修订:一是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二是将“印堂”穴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所以仅有经外奇穴46个。数目“奇输”数量不详《灵枢》“奇穴”187唐-《备急千金要方》“奇穴”26明-《奇效良方》“奇穴”187明-《针灸大成》“奇穴”84明-《类经图翼》“奇穴”144《针灸集成》“奇穴”2000现代-《新穴奇穴图谱》[二、腧穴的分类]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又称“不定穴”、“天应穴”。概念阿是穴的概念和特点四无(无名、位、效、经)特点[二、腧穴的分类]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阿是穴”概念。“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二、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无一定数目。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二、腧穴的分类]经穴名有专用穴名阿是穴奇穴位有固定位置效①近治②远治经有归经分布在十四经中名有专用穴名位有固定位置效①某病有特效②近治经无归经名无专用穴名位无固定位置效近治

经无归经[二、腧穴的分类]经穴奇穴阿是穴名有专用穴名有专用穴名无专用穴名位有固定位置有固定位置无固定位置效局部作用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主要对某病有特效局部作用治局部病变经有归经分布在十四经中无归经无归经[三、腧穴主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近治作用指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这是所有腧穴共同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远治作用指某些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具有远治作用的腧穴,主要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特殊作用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三、腧穴主治作用]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三、腧穴主治作用]远治作用:经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远隔部位的病症。“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四总穴歌[三、腧穴主治作用]整体作用:①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当机体功能低下时同一穴位当机体功能亢进时正常健康促进增强抑制降低[三、腧穴主治作用]整体作用:①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止泻止痢、通便发汗、止汗心动过速——内关——减慢心率心动过缓——内关——恢复正常[三、腧穴主治作用]整体作用:②相对特异性四缝——疳疾至阴——矫正胎位不正大椎——退热少泽——通乳少商——利咽素髎——升压[三、腧穴主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整体作用概念1.腧穴所在部位的疾患2.邻近组织器官的疾患1.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2.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1.双向良性调整作用2.相对特异性的作用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范围一切腧穴十四经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某些腧穴临床应用近治作用——近部取穴远治作用——远部取穴特殊作用——随证取穴[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体表特定突起及凹陷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固定体表标志法[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背部的标志第3胸椎第7胸椎第7颈椎8寸3寸8寸3寸第7胸椎第7颈椎第3胸椎②肩胛冈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第4腰椎椎[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活动体表标志法如:屈肘,横纹尽头取曲池;张口,耳屏前方凹陷取听宫;咬牙,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曲池穴颊车穴听宫穴[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直寸——两眉之间印堂到前发际正中是3寸,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是12寸,后发际正中到第7颈椎棘突是3寸。头面部骨度分寸法横寸——前额两发角之间是9寸,耳后两乳突之间是9寸。3寸3寸[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直寸——从胸骨上窝到剑突是9寸,从剑突到脐是8寸,从脐到耻骨联合上缘是5寸。胸腹部骨度分寸法横寸——两乳之间是8寸,女性两锁骨中线之间是8寸。9寸8寸5寸8寸[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直寸——第7颈椎到尾骨是15寸。背腰部骨度分寸法横寸——肩胛冈内侧缘到后正中线是3寸。3寸[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直寸——从腋前、腋后纹头到肘横纹是9寸,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是12寸。上肢部骨度分寸法9寸12寸[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内侧和外侧不同。外侧——从股骨大转子到腘横纹是19寸,从腘横纹到外踝尖是16寸。内侧——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股骨内侧髁是18寸,从胫骨内侧髁到内踝尖是13寸,从内踝尖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