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细则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五月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细则文献编号:版本号:修改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同意:有效状态: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五月目录1、编制根据 12、工程概况 13、工程地质概况 23.1岘山一号隧道 23.2岘山二号隧道 43.3岘山三号隧道 53.4黄家湾隧道 8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95、实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重要内容 105.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105.2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内容 10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措施 117、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57.1地震反射波法 157.1.1研究既有资料 157.1.2TSP测量系统的布置和量测 167.1.3TSP系统的野外实行 167.1.4现场TSP测量的时间 197.2地质雷达法 197.2.1测线的布置 197.2.2数据采集 207.2.3资料处理及解释 207.2.4现场地质雷达法所需的时间 217.3红外探测法 217.3.1测线的布置及数据采集 217.3.2工作原理 227.3.3现场红外探测法所需的时间 237.4超前钻探法 237.5加深炮孔探测法 277.6地质素描法 278、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 288.1现场预报机构组织形式 298.2拟投入的仪器设备 299、质量保证措施 299.1弹性波反射法(TSP) 299.2地质雷达法 309.3红外探测法 309.4超前钻探法 319.5加深炮孔探测法 319.6地质素描法 3210、安全措施 3211、成果资料编制的内容与规定 3311.1弹性波反射法(TSP)超前地质预报汇报应编制下列资料 3411.2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 3411.3红外探测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 3411.4超前钻探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 3511.5加深炮孔探测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 3511.6地质素描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 3512、工作制度 3513、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及技术总结规定 3613.1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 3613.2技术总结规定 3714、其他需要阐明的问题 3715、附件 391、编制根据1.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1.2《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1.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1.5岘山一号隧道汉十施图(隧)-X00;1.6岘山二号隧道汉十施图(隧)-X01;1.7岘山三号隧道汉十施图(隧)-X02;1.8黄家湾隧道汉十施图(隧)-X03;1.9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2、工程概况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站前工程和部分站后与站前有关接口工程HSSG-9标起止里程为:DK285+627.28~DK329+913.76,全长44.441km。一分部施工范围为(DK285+627.28~DK312+810),途径襄城区余家湖街道办事处、尹集乡、卧龙镇,全长27.182km,其中区间路基11.818km,占比43.5%,站场路基1.75km,占比6.4%,桥梁8.476km,占比31.2%,隧道5.138km,占比18.9%,总工期48个月(1月1日-12月31日)。岘山一号隧道,施工里程:DK285+647~DK286+292,中心里程:DK285+969.5,隧道全长645米;岘山二号隧道,施工里程:DK286+440~DK287+593,中心里程:DK287+016.5,隧道全长1153米;岘山三号隧道,施工里程:DK287+830~DK290+555,中心里程:DK289+192.5,隧道全长2725米;黄家湾隧道,施工里程:DK292+880~DK293+495,中心里程:DK289+187.5,隧道全长615。3、工程地质概况3.1岘山一号隧道隧道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震旦系灯影组(Z2dn)等,沿线出露的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各谷内,为粉质黏土及卵砾石土,杂色,厚0~2m。第四系残破积层分布于沿线的山坡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一般厚度为0~2m。隧道出口附件为一采石场,表层为人工填土,灰黄色,灰褐色,夹碎石,厚0~10m。(2)震旦系莲坨组该地层重要为震旦系莲坨组(Z2dn),岩性为砂砾岩,青灰色,局部浅红色,弱风化局部可见强风化,层厚-巨厚层状构造,属较软岩,节理较发育,密闭-微张,岩体较破碎,岩溶弱发育-中等发育。重要分布于DK285+638~DK285+660附近(3)震旦系灯影组该时代地层重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岩性为灰岩,局部夹硅质岩,灰白色,灰黄色,青灰色。强~弱风化。表层强风化厚约0~30m,下部为弱风化,厚层~巨厚层状构造,表面多见溶蚀的刀砍纹,属硬质岩,节剪发育,密闭~微张。岩体较破碎,岩溶较发育~中等发育。根据岩石试验汇报,岩石单轴饱和和抗压强度Rc=37.96MPa,属于硬质岩。重要分布于DK285+660~DK286+292附近。岘山一号隧道洞身未见明显地质构造发育,此外,洞身发育2处低阻异常带,袋内节理密集,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很好,易发生涌水,塌方等突发灾害,施工时应注意防治措施。3.2岘山二号隧道场区以侵蚀构造低山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度约为20~35°。隧道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震旦系灯影组(Z2dn)等,沿线出露的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各谷内,为粉质黏土及卵砾石土,杂色,厚0~2m。第四系残破积层分布于沿线的山坡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一般厚度为0~2m。隧道出口附件为一采石场,表层为人工填土,灰黄色,灰褐色,夹碎石,厚0~10m。(2)震旦系灯影组该时代地层重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岩性为灰岩,局部夹硅质岩,灰白色,灰黄色,青灰色。强~弱风化。表层强风化厚约1~4m,下部为强风化,厚层~巨厚层状构造,表面多见溶蚀的刀砍纹,属硬质岩,节剪发育,密闭~微张。岩体较破碎,岩溶较发育~中等发育。根据岩石试验汇报,岩石单轴饱和和抗压强度Rc-52.4MPa,属于硬质岩。洞身发育多处低阻异常带,带内节理密集,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很好,易发生涌水、塌方等突发灾害。3.3岘山三号隧道隧道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寒武系天河板组-石龙洞组,震旦系灯影组(Z2dn)等,沿线出露的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各沟谷内,为粉质黏土及卵砾石土,杂色,厚0~2m。第四系残破积层分布于沿线的山坡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一般厚度为0~22m,局部地段不小于22m。(2)寒武系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该时代地层重要为寒武系天河板组-石龙洞组,重要分布DK288+500~DK288+940和DK290+110~DK290+590,岩性为灰岩,局部夹白云岩、硅质岩,灰黄色,青灰色。强~弱风化。表层强风化厚约5~16m,局部地段不小于16m,下部为弱风化,厚层~巨厚层状构造,表面多见溶蚀的刀砍纹,属硬质岩,节剪发育,密闭~微张。岩体较破碎,岩溶较发育~中等发育。(2)震旦系灯影组该时代地层重要为震旦系灯影组(Z2dn),重要分布DK287+830~DK288+500和DK288+940~DK290+110,岩性为灰岩,局部夹硅质岩,灰白色,灰黄色,青灰色。强~弱风化。表层强风化厚约5~10m,下部为弱风化,厚层~巨厚层状构造,表面多见溶蚀的刀砍纹,属硬质岩,节剪发育,密闭~微张。岩体较破碎,岩溶较发育~中等发育。洞身发育多处低阻异常带,带内节理密集,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很好,易发生涌水、塌方等突发灾害。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沿线实际调查,结合物探、遥感资料等综合分析,岘山三号隧道洞身穿越大小断层共2条,通过野外调绘和室内综合分析其重要断层构造特性如下:(1)F1断层断层在地表与隧道相交于DK288+250附近,倾向小里程,倾角约86º,初步推断为逆断层,发育于震旦系灯影组(Z2dn)地层,断层宽度约10~20m,断层破碎带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2)F2断层断层在地表与隧道相交于DK288+810附近,倾向大里程,倾角约68º,初步推断为逆断层,发育于寒武系天河板组-石龙洞组地层,断层宽度约10~20m,断层破碎带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3)节理裂隙隧址区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根据隧址区地表测绘记录,节理裂隙多微张,部分为张开节理,部分无充填。3.4黄家湾隧道隧道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残坡积层(Qel+dl2~3);下伏地层为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Ir)粉砂质页岩。沿线出露的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残坡积层(Qel+dl2~3)区内分布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地层重要为发育于山坡地带的残坡积层(Qel+dl2~3)。分布于沿线的山坡地带,岩性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一般厚度为0.5~2.0m。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层,分布于各沟谷内,为粉质黏土及卵砾石土,杂色,厚0~2m。(2)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Ir)岩性重要为粉质页岩:灰黄色,强风化,粉砂质泥质构造,页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见铁锰质侵染,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2~9m,少许柱状,节长10~62m,岩质软,手可掰断,属软质岩。粉砂质页岩:灰黄色,弱风化,粉砂质泥质构造,页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见铁锰质侵染,岩芯破碎多呈柱状,一般柱状10~20cm,少许块状,岩质软,锤击声哑,RQD=70%。属软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8.76MPa。节理状:270º∠70º,1组/米,微张,泥质充填。根据物探震法试验成果资料,隧址区岩基弹性波速为3300~4350m/s。根据化验资料粉砂质页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8.76MPa。结合物探及现场地调成果判断,隧道区地层属软质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区域无明显地质构造发育;根据野外调绘分析,隧址区附近未见有泉水等水文地质特性。根据物探震法试验成果资料,隧址区基岩弹性波速为3300~4350m/s,未见明显低速异常。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如下四级,(参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也许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应力、瓦斯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B级:存在中、小型突水突泥隐患的地段,物探有较大异常的地段,断裂带等。C级:水文地质条件很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也许性较小。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也许性极小。5、实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重要内容5.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深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责问题,预报施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灾害,进而对的指导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5.2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内容(1)地层岩性预测预报,尤其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尤其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状况的预测预报;(3)不良地质预测预报,尤其是岩溶、物探Ⅴ类异常带、高地应力、人为坑洞、瓦斯等发育状况的预测预报;(4)地下水预测预报,尤其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裂隙水等发育状况的预测预报。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措施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采用超前钻探、物探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措施,用宏观指导微观预报、长距离预报指导中短距离预报、微观预报验证宏观预报、中短距离预报验证长距离预报的工作思绪,开展本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使用的重要预报措施为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和加深炮孔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配套模式见图6.1所示。图6.1综合地质预报配套模式示意图超前地质预报程序如下:(1)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开展弹性波反射(如TSP)法预报工作。(2)在弹性波反射法(TSP)预报的岩溶强烈发育异常段落进行地质雷达法预报工作;在弹性波反射法(TSP)预报的极破碎岩体并富水异常段落进行红外探测法预报工作。(3)在物探法预报工作结束后,对物探异常段落进行超前钻探(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法预报和验证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遵照动态设计原则,根据详细的地质状况,及时调整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和技术。岘山一号隧道、岘山二号隧道、岘山三号隧道、黄家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表见表6.1~表6.4所示。表6.1岘山一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表里程段落长度(m)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高辨别率直流电法超前钻探加深炮孔DK285+647~DK285+68033√DK285+680~DK285+785105√√√√√DK285+785~DK285+80520√√√√√DK285+805~DK285+970165√√√√√DK285+970~DK286+05080√√√√√DK286+050~DK286+11060√√√√DK286+110~DK286+240130√√√√DK286+240~DK286+29152√√√√表6.2岘山二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表里程段落长度(m)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高辨别率直流电法超前钻探加深炮孔DK286+440~DK286+46525√DK286+465~DK286+48520√√√√DK286+485~DK286+595110√√√√DK286+595~DK286+700105√√√√√√DK286+700~DK286+76565√√√√DK286+765~DK286+85590√√√√√√DK286+855~DK287+015160√√√√DK287+015~DK287+03520√√√√√√DK287+035~DK287+08550√√√√√√DK287+085~DK287+10520√√√√√√DK287+105~DK287+290185√√√√DK287+290~DK287+31020√√√√DK287+310~DK287+440130√√√√DK287+440~DK287+593153√√√表6.3岘山三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表里程段落长度(m)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高辨别率直流电法超前钻探加深炮孔DK287+830~DK287+89060√DK287+890~DK287+93040√√√√√DK287+930~DK287+95020√√√√√√DK287+950~DK288+175225√√√√DK288+175~DK288+23055√√√√√√DK288+230~DK288+25020√√√√√√DK288+250~DK288+32575√√√√√√DK288+325~DK288+710385√√√√DK288+710~DK288+825115√√√√√√DK288+825~DK288+84520√√√√√√DK288+845~DK288+86520√√√√√√DK288+865~DK289+050185√√√√DK289+050~DK289+07020√√√√√√DK289+070~DK289+255185√√√√√√DK289+255~DK289+27520√√√√√DK289+275~DK289+31540√√√√√DK289+315~DK289+33520√√√√√DK289+335~DK290+255920√√√√DK290+255~DK290+405150√√√√√√DK290+405~DK290+505100√√√√√√DK290+505~DK290+55550√表6.4黄家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表里程段落长度(m)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高辨别率直流电法超前钻探加深炮孔DIK292+880~DK293+046166√√√√√DK293+046~DK293+270224√√√√√DK293+270~DK293+495225√√√√√7、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种重要环节,应作为一项工序纳入隧道施工中去。在接到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的告知后,预报人员保证在48小时内到场并进行有关测试。超前地质预报的野外作业时间安排易在立架或爆破出完渣经找顶作业后进行。7.1地震反射波法7.1.1研究既有资料认真搜集隧道设计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等,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以到达对整个地区地质状况有一种比较全面理解的目的。7.1.2TSP测量系统的布置和量测根据隧道内岩层的走向确定炮孔布置在左边墙或右边墙位置,从掌子面附近的边墙位置开始布置第一种激发孔,后来每间距1.5m处布置下一种激发孔,激发孔向下倾斜10~20°,孔深为1.5m,持续布置24个激发孔。在第24个激发孔朝着洞口的方向量测15~20m,分别在左右边墙的位置布置一种地震波信息接受孔,孔径为50mm,深度为2m。激发孔与接受孔基本保持在同一种高度上。待孔所有钻好后需要对孔间距进行量测并与隧道里程发生关系。TSP测量系统布置图7.1.3TSP系统的野外实行(1)埋设地震波信息接受探头TSP测量过程中需要将接受器探头埋设在钢套管中,而钢套管则通过双组分环氧树脂或锚固剂与围岩紧紧耦合在一起。以便于接受由激发孔激发的地震波信号。(2)药包的埋设每一种激发孔中需要通过小药量炸药人工激发地震波信号。需要阐明的是雷管必须采用瞬发电雷管,炸药采用乳化炸药。放炮前需要对激发孔中灌水,起到使爆破产生的能量能尽量在围岩中传播并压制灰尘和消焰的目的。(3)数据采集待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采集数据。在噪音监测模式下如发现周围环境的噪音低,可以进行数据采集作业并开始放炮。此时起爆器产生的电信号首先去触发电雷管引爆药包,另首先给仪器一种信号以打开里边的数据传播通道。通过药包的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很快会被接受探头所接受到并记录下来。依次下去,直到24个激发孔所有放炮完毕为止。(4)数据处理将现场采集的资料传播至计算机,运用TSPwin软件对其进行处理,TSPwin软件重要由数据库、处理、计算反射界面三部分构成。①数据库编辑现场采集的数据和定义观测系统。②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放大、能量均衡、滤波等流程的处理。③计算反射界面在波形处理后,从地震波形记录中拾取纵波波至和横波波至,根据爆炸点与检波器的距离可分别计算各段围岩的纵波速度vp和横波速度vs。vp和vs值的大小综合反应了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vp和vs值可直接计算动力学参数,即计算动弹性模量Ed、动剪切模量Gd和泊松比μd。根据绕射重叠法原理(与常规地震反射资料处理中偏移流程的原理类似)计算反射界面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即与隧道轴线的交角或至掌子面的距离。(5)资料解释根据TSP法的原理和工作经验,把距离隧道轴线近、能量大的反射波组判释为围岩异常区,并综合地震波速、反射波相位、泊松比和动态杨氏模量等参数对围岩异常区的类别进行划分。解释原则如下所述:①泊松比高阐明有流体存在,纵波波速低阐明有裂隙存在;②S波反射能量强,P波反射能量弱,阐明有流体存在;③S波反射能量弱,P波反射能量强,阐明有裂隙存在;④反射波为正相位时,阐明围岩由软弱岩层进入坚硬岩层;⑤反射波为负相位时,阐明围岩由坚硬岩层进入软弱岩层;⑥当泊松比不小于0.28或VP/VS忽然增大时,前方地质状况为有水或围岩较破碎;⑦当静态杨氏模量不小于30时,石质坚硬,反之,石质较软;⑧当反射界面较多且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变化频繁,幅度较大时,围岩为破碎带,若为负反射振幅时,围岩为软弱破碎带。7.1.4现场TSP测量的时间(1)清理激发孔、接受孔的时间:20分钟;(2)埋设地震波信息接受探头时间:20分钟;(3)药包的埋设时间:30分钟;(4)放炮及数据采集的时间:40分钟;(5)清理爆破后现场的时间:10分钟。因此,现场整个TSP测量系统的总时间约为120分钟。7.2地质雷达法7.2.1测线的布置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在隧道掌子面上布置测线位置,在有条件的状况下采用持续测量模式进行,当现场条件不容许时采用点测的措施对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探测。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测线7.2.2数据采集当测线位置确定后,连接仪器各部件并开机检查现场与否有干扰源的存在。如存在干扰源则应想措施清除。如没有干扰的存在,则可以开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在地质雷达的数据采集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如下事宜:测网密度、天线间距和天线移动速度应反应出探测对象的异常,测线宜采用十字或网格形式布设并采用持续测量的方式,不能持续测量的地段可采用点测。数据采集过程中,支撑天线的器材应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地质雷达(GPR)探测质量检查的记录与原探测记录应具有良好的反复性,波形一致,异常没有明显的位移。在发既有重点异常的区域应反复观测,反复性较差时应查明原因。参与解释的雷达剖面应清晰,解释前宜做编辑、滤波、增益等处理。状况较复杂时还宜进行道分析、FK滤波、正常时差校正、褶积、速度分析、消除背景干扰等处理。7.2.3资料处理及解释地质雷达的资料处理采用“RADANFORWINDOWSNT”软件包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为:数据传播→文献编辑→水平均衡→数字滤波→零点归位→偏移处理→能量均衡→时深转换→文献注释→输出雷达深度剖面图。将雷达深度剖面图作为资料解释的基本图件。根据雷达深度剖面图上的反射波组、强能量团块分布和双曲线等特性,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做出判断。7.2.4现场地质雷达法所需的时间(1)布置测线位置的时间:5分钟;(2)调试仪器参数时间:5分钟;(3)实体数据采集时间:20分钟;因此,现场地质雷达法探测所需的总时间约为30分钟。7.3红外探测法7.3.1测线的布置及数据采集红外探测宜从开挖工作面开始,沿着一种边墙向洞口方向以2~5米点间距标出探测序号图,标出50~60米长的范围。标定次序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出探测者探测时的站位,二是绘制图件时能给出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的里程。在详细探测时操作者站在一种次序号旁侧的隧道中,用仪器的激光指向器射出的红色斑点,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指向左边墙、左拱腰、顶顶、右拱腰、右边墙和隧底中线,与此同步这6条探测曲线在该处的探测值就探测完毕。然后走到下一种次序号,照此探测,直至所有探测次序号上不一样方位的应探测数据所有探完。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分别绘出左边墙探测曲线、左拱腰探测曲线、拱顶探测曲线、右拱腰探测曲线、右边墙探测曲线和隧底中线探测曲线。沿隧道轴向探测断面布置示意图图2每个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图3掌子面测点布置示意图7.3.2工作原理根据探测数据绘制沿隧道轴向的探测曲线,假如开挖工作面前方存在储水构造,在靠近开挖工作面一端曲线会下降或上升,开挖工作面探测数据最大离散差值应超过正常状况下的差值;不过应当注意如下两种状况:若开挖工作面附近几十米都存在地下水,在开挖工作面端探测曲线发生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则也许表明开挖工作面前方不存在地下水;若地下水在开挖工作面后方探测范围内、前方整个空间都发育,各部位的探测曲线则比较平缓,开挖工作面探测数据最大离散差值也较小,因此资料不会显示异常。7.3.3现场红外探测法所需的时间(1)布置测线位置的时间:15分钟;(2)实体数据采集时间:25分钟;因此,现场红外探测法所需的总时间约为40分钟。7.4超前钻探法超前地质钻探是运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措施。超前地质钻探法合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在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区、煤层瓦斯发育区、重大物探异常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必须采用。(1)超前地质钻探重要采用冲击钻和回转取芯钻,两者应合理搭配使用,提高预报精确率和钻探速度,减少占用开挖工作面的时间。一般地段采用冲击钻。冲击钻不能取芯,但可通过冲击器的响声、钻速及其变化、岩粉、卡钻状况、钻杆震动状况、冲洗液的颜色及流量变化等粗略探明岩性、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溶洞、暗河及地下水发育状况等。复杂地质地段采用回转取芯钻。回转取芯钻岩芯鉴定精确可靠,地层变化里程可精确确定,一般只在特殊地层、特殊目的地段、需要精确鉴定的状况下使用。例如煤层取芯及试验、溶洞及断层破碎带物质成分的鉴定、岩土强度试验取芯等。(2)超前地质钻探应符合下列技术规定:在地质调查法和物探法超前预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不良地质体、物探异常点进行超前钻探,进行定量化探查。加深炮孔探测:运用风钻或凿岩台车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炮孔深度不不不小于5米。超前钻孔探测:运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一般探测孔25米一种循环,单孔深度为30米左右,前后两次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米。当有异常状况时,结合预测成果判释,可加密钻孔或加深部分炮孔。正洞孔数及有关规定:当岩溶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时,加深炮孔法按10孔+超前钻孔1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当TSP法资料显示为极破碎岩体并富水或加深炮孔有异常时,增长地质雷达法及增设Φ76钻孔探测;当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可溶岩中的大型溶洞、勘察期间物探资料显示较大规模异常,TSP法资料显示为极破碎岩体并富水的地段超前钻探法为5孔Φ76+加深炮孔18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非可溶岩段落中,一般地段采用加深炮孔法5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3)超前地质钻探应符合下列工作规定:实行超前地质钻探的人员应经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钻探前地质技术人员应进行技术、质量交底。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在现场做好钻探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压力、钻进速度随钻孔深度变化状况、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涌砂、空洞、振动、卡钻位置、突进里程、冲击器声音的变化等。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及时鉴定岩芯、岩粉,鉴定岩石名称,对于断层带、溶洞填充物、煤层、代表性岩土等应拍摄照片备查,并选择代表性岩芯整顿保留,重要工程钻探过程监理应进行旁站。在富水地段进行超前钻探时必须采用防突措施;测探孔内水压时,需安装孔口管,接上高压球阀、连接件和压力表,压力表读数稳定一段时间后即可测得水压。应加强钻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钻机处在良好状态;强化协调和管理,各方应积极配合,减少和缩短施钻时间。(4)钻孔质量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①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位置用经纬仪精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油漆标注在开挖工作面上。设备就位:孔位布好后,设备就位,接通各动力电源和供风、供水管路。安装电路要由专业电工操作,保证安全,供风管路要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对正孔位,固定钻机:将钻具前段对准开挖工作面上的孔位,调整钻机方位,将钻机固定牢固。开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成孔验收:施钻满足设计规定,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签收后方可停钻终孔。②控制钻进方向钻机定位完毕后,对钻机进行加固,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做到钻孔完毕钻机位置不变。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器的松动状况,及时调整固定。对钻具的导向装置尽量加长,并且选用刚度较强的钻杆,从而提高钻具的刚度,减少钻具的下沉量。不得使用弯曲钻具。当岩层由软变硬时应采用慢速、轻压钻进一定深度后,改用硬岩层的钻进参数。钻进中应减少换径次数。本循环钻孔完毕后,根据测量成果总结出钻具的下沉量,下一循环钻探时通过调整孔深、仰俯角等措施控制下沉量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到达技术规定的精度。③精确鉴定岩性及其分布位置。(5)超前钻探钻进中应防止地下水突出,可采用安设孔口管和控制闸阀等措施,保证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同是应使地下水处在可控状态。在富水区实行超前地质预报钻孔作业,必须先安设孔口管,并将孔口管固定牢固,装上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到达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可继续钻进。尤其危险的地区,应有规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当地下水压力不小于一定数值时,应在孔口管上焊接法兰盘,并用锚杆将法兰盘固定在岩壁上。富水区隧道超前地质钻探时,发现岩壁松软、片帮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忽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派人监督水情。当发现实状况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用措施,进行处理。孔口管锚固可采用环氧树脂、锚固剂,亦可采用快凝高强度膨胀的浆液锚固,锚固长度宜为1.5~2.0m,孔口管外端应露出工作面0.2~0.3m,用以安装高压球阀。(6)超前钻探法应编制探测汇报,内容包括工作概况、钻孔探测成果、钻孔柱状图,必要时应附以钻孔布置图、代表性岩芯照片等。超前地质钻孔由地质技术人员进行地质编录和孔内必要的测试后,整顿得到超前探孔成果,内容如下:钻孔柱状图,描述地层、岩性、节理裂隙特性,记录钻孔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提出围岩完整性评价;②记录出水位置,进行孔内水量、水压、水温等测试,预测隧道涌水;③记录孔内排出的浆液、煤屑变化状况;=4\*GB3④编写钻探汇报。7.5加深炮孔探测法在需要做加深炮孔探测法的地段,在每个循环中使炮孔深度不不不小于5米,以便在临近不良地质体时能及时发现前方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7.6地质素描法(1)时间安排地质素描随隧道的开挖及时进行,贯穿地质预报工作的一直。对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每开挖1个施工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其他一般地段跟据地质变化状况合适延长。(2)人员安排洞内地质素描现场参与人员为各驻地地质工程师。(3)完毕内容洞内地质调查包括开挖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重要开展如下工作:①辅助坑道洞内地层、岩性的划分和描述;查对包括地层岩性、断层构造等在内的重要地质界线在隧道洞身的实际位置;深入确定各断带及其主、次断层(包括影响带)的位置、产状,断层带的物质构成、宽度、富水程度及工程性质。②对洞壁岩体重要构造面(断层、层理及节理、裂隙等)进行定性及定量记录量测,查明重要构造面的产状、性质、延伸长度、张开宽度、粗糙程度、蚀变状况、密度、地下水及充填状况等,并分析优势构造面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③对岩体受构造影响程度、节剪发育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富水程度及围岩稳定状态等进行详细编录,据此对围岩级别及其他地质参数进行修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护、衬砌或超前加固措施意见。④对重点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岩性接触带、地下水富集带、高地应力区、岩性变化频繁或软硬相间及掌子面地质状况与地面地质调查出入较大等重点地段进行查对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评价。(4)成果及结论重要完毕开挖面地质素描图、洞身地质展示图绘制、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隧道内和地表有关性预报图、地质复杂地段纵断面图和其他某些有关资料。8、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8.1现场预报机构组织形式根据有关文献规定和估计预报工作量,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组,设组长一名,并配置多名现场专业工程师和其他辅助人员等,此外需要施工单位配合人员若干。8.2拟投入的仪器设备投入本项目仪器设备汇总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产地1TSPTSP481台中国2红外探水HW-3041台中国3地质雷达(GPR)LTD21001台中国4雷达天线100MHz1个中国5数码相机三星1部中国6笔记本电脑联想1台美国7钻机由施工单位配制8地质罗盘及地质锤由施工单位配制9、质量保证措施9.1弹性波反射法(TSP)(1)干扰背景不应影响初至时间的读取和波形的对比;(2)反射波同相轴必须清晰;(3)不工作道应不不小于20%,且不持续出现;(4)弹性波反射法(TSP)质量检查记录与原观测记录的同相轴应有很好的反复性和波形相似性。9.2地质雷达法(1)参与解释的雷达剖面清晰;(2)解释前宜做编辑、滤波、增益等处理。状况较复杂时还宜进行道分析、FK滤波、正常时差校正、褶积、速度分析、消除背景干扰等处理。(3)结合地质状况、电性特性、探测体的性质和几何特性综合分析。必要时应考虑影响介电常数的多种原因,制作雷达探测的正演和反演模型。9.3红外探测法(1)探测时间选在爆破及出渣完毕后进行;(2)测线布置:全空间全方位探测地下水时,需在拱顶、拱腰、边墙、隧底位置沿隧道轴向布置测线,测点间距一般为5米,发现异常时应加密点距;测线布置从开挖工作面向洞口方向的布置长度一般为60米,不得少于50米。开挖工作面测线布置一般为4条,每条测线布置6个测点。(3)做好数据记录,并绘制红外探测曲线图。(4)有效预报距离应在30米以内,持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不小于5米。(5)当在如下状况时采集的数据视为不合格:①仪器已显示电池电压局限性,未更换电池而继续采集的数据;②开挖工作面炮眼、超前探孔等钻进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③喷锚作业后水泥水化热影响明显时所采集的数据;④爆破作业后测线范围内温差明显时所采集的数据;⑤测线范围内存在高能热源场时所采集的数据。9.4超前钻探法(1)孔数当岩溶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时,加深炮孔法按10孔+超前钻孔1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当TSP法资料显示为极破碎岩体并富水或加深炮孔有异常时,增长地质雷达法及增设Φ76钻孔探测;当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可溶岩中的大型溶洞、勘察期间物探资料显示较大规模异常,TSP法资料显示为极破碎岩体并富水的地段超前钻探法为5孔Φ76+加深炮孔18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非可溶岩段落中,一般地段采用加深炮孔法5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2)孔深加深炮孔探测时炮孔深度不不不小于5米。超前钻孔探测:一般探测孔25米一种循环,单孔深度为30米左右,前后两次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米。当有异常状况时,结合预测成果判释,可加密钻孔或加深部分炮孔。9.5加深炮孔探测法加深炮孔探测法的孔数和孔深规定以能探明掌子面前方5米深度范围内有无不良地质体的状况为准。9.6地质素描法(1)地质素描图应采用现场草图、出洞后及时誊清的方式完毕,记录必须在现场根据实际状况记录,不得回忆编制或室内制作。地质素描原始记录、图、表须当日整顿。(2)隧道洞内地质素描资料应及时整顿,并应分段完善、总结。10、安全措施(1)参与人员认真学习、执行隧道施工安全规程,超前钻探人员还应认真学习、执行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参与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具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并在组长或技术纯熟人员的指导下工作。(2)在地质预报实行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多种安全危险源,保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3)进入隧道工作必须穿戴合体的工作服、防护靴、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4)严禁上班前和工作中饮酒。(5)地质预报工作必须在现场找顶作业结束后进行,开始工作前应观测操作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安全隐患,尤其是钻探开挖工作面附近与否尚有危石存在,保证预报人员的安全。(6)高处作业时作业台车必须安设牢固,台架周围应设置防护栏,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应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架作业。(7)当隧道岩体中具有煤层瓦斯、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等的有关规定。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采用防爆型的仪器、设备。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及操作空间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必须不不小于1%。超前钻探必须采用水循环钻或湿式钻孔,严禁携带火源进洞。(8)弹性波反射法(TSP)超前地质预报现场采集数据使用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人领用,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工操作。非专业人员严禁从事爆破作业。(9)钻机使用的高压风、高压水的各连接部件均应采用符合规定的高压配件,管路应连接安设牢固,并应常常检查,防止管接头脱落,管路爆裂高压风、水伤人;高压电路接线应由专业电工操作。(10)钻孔时,钻机前方应安设挡板,严禁在钻孔的轴后方向站人,以防钻具和高压冲出的岩屑、泥沙等伤人。(11)为便于控制超前钻孔揭发大量地下水时的水流及采用措施,孔口应安设孔口管和闸阀,且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防止水压将孔口管冲出伤人。(12)以上为一般规定,各工作面需针对详细的状况制定具有针对型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11、成果资料编制的内容与规定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资料编制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概况,探测所采用的措施、探测原理、观测系统的布置、数据处理、成果图和对成果资料的解译状况等。详细如下:11.1弹性波反射法(TSP)超前地质预报汇报应编制下列资料(1)概况:隧道工程概况、地质概况、探测工作概况等;(2)措施原理及仪器设备:措施原理及采用的仪器型号等;(3)野外数据采集:观测系统、采集措施、数据质量等;(4)数据处理:采用的软件及处理流程、参数选择阐明、处理成果及质量等;(5)资料分析与判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时,应附上反射波分析成果显示图、物探成果地质解释剖面或平面图,以及地质判释、推测的地球物理准则;(6)结论及提议:提出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影响隧道施工方案调整、具有安全隐患的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的措施等结论和下一步开展地质预报工作的提议。11.2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探测工作概况、采集及解释参数、地质解译成果、测线布置图(表)探测时间剖面图等,其中时间剖面图中应标出地层的反射波位置或探测对象的反射波组。11.3红外探测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探测工作概况、地质解译成果、开挖工作面探测数据图、左右边墙及拱顶等测线的探测曲线图等。11.4超前钻探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1)工作概况、钻孔探测成果、钻孔柱状图;(2)(必要时)附钻孔布置图、代表性岩芯照片。11.5加深炮孔探测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1)工作概况、钻孔探测成果;(2)(必要时)附钻孔布置图、代表照片。11.6地质素描法超前地质预报汇报编制下列资料(1)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2)隧道洞身地质展视图,比例为1:100~1:500;(3)有关影像资料的整顿12、工作制度(1)根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行大纲,报监理审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行。(2)现场预报时,采用物探法、地质素描法、钻探法相结合的预报手段,综合多种措施预报成果进行综合判识,提供超前预报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汇报。(3)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需纳入施工工序,超前预报设备配置必须满足可靠性和高效性的规定,现场实行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跟班(TSP预报实行时需派一名持证炮工到现场配合),司钻人员相对固定。保证各项技术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贯彻到位。(4)超前地质预报实行完毕后48小时内(特殊状况下24小时),提交地质综合分析成果,将超前地质综合分析汇报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设计单位对照施工图地质状况,组织地质、隧道等专业共同对预报成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提出结论性意见,与设计相符时,正常施工。与设计不符时,及时告知建设单位组织四方现场查对。(5)根据超前地质综合分析汇报发现重大异常地质现象或现场揭示地质状况与原设计地质状况差异较大且对施工安全构成潜在重大威胁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并填写重大地质异常汇报表,及时汇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四方确定或修定下一步超前预报和施工方案。(6)施工过程中应遵照动态设计原则,根据开挖揭示围岩状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时按变更程序变更超前地质预报设计。13、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及技术总结规定13.1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通过对已施工地段多种预报手段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编制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汇报,并根据施工单位反馈的实际开挖地质状况加以对比验证,建立围岩变化对比分析计表,定期分析,寻找规律,研究多种预报方式在不一样地质条件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精确率,提高预报精确率。13.2技术总结规定隧道施工竣工后3个月内,编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竣工总结汇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提交建设单位,总结汇报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概况;(2)地质概况,包括原有地质资料的概略状况及其结论,施工开挖过程中揭示的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及存在的重要工程地责问题;(3)设计预报方案和根据实际地质状况调整后的实行预报方案;(4)采用的多种预报手段及其原理、合用的地质条件;(5)记录各预报措施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6)预报与施工验证对比状况,包括预报精确率记录成果,对预报绩效进行评价;(7)设计与施工地质资料对比状况,对勘察资料进行评价;(8)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措施的状况及推广应用的提议;(9)施工过程中碰到的重大工程地责问题及其处理的通过、措施、效果、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10)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下步预报工作改善的提议,可举经典案例阐明;(11)其他需要阐明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06-2024动物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技术
- 2024幼儿园教职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收养协议范本:专业版900字3篇
- 2025年房产再抵押借款资金合同3篇
- 2024版影视剧摄制居间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成都上灶师父招聘与智慧餐饮技术应用服务协议2篇
- 2024版二手房过户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设施施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优化合同3篇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工地与智能施工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访邮寄材料地址【四篇】
- 工行网银代发工资操作流程
- 银行 重点客户管理办法模版
- 你来比划我来猜词语(超搞笑版)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
- 2023年高中生学校打牌检讨书(五篇)
- GB/T 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 湖南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英语词汇表
- 广告拍摄制作合同
- 电气工作票培训-课件
- 2022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