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规范答题专项练九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_第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规范答题专项练九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_第2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规范答题专项练九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范答题专项练九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20分钟50分)非选择题(共5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红碱淖(如下图)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平方千米,成为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2015年12月湖面仅存平方千米。(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3)鉴于红碱淖的现状,有人建议拆除图示区域两座水坝。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从地势、径流、形成时间等角度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第(2)题,从自然原因和采矿、修建水库等人为原因等方面,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第(3)题,若赞同拆坝,从节水农业发展使拆坝成为可能及大坝拦水对红碱淖的不利影响来分析;如不赞同拆坝,需从影响上游农业发展及资金限制等角度阐释。答案:(1)该地地势低洼,疏通排水渠,使汇入淡水增加;历次水灾有大量泛滥的河水汇入。湖泊形成时间短,盐分累积有限。(2)气候变暖,流域内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周边开采煤矿,使地下水流入煤矿采空区,湖区附近地下水位下降;修建水库拦蓄入湖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3)赞同。理由:若水库继续拦截河水,会导致红碱淖进一步萎缩甚至消失,加剧土地荒漠化;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上游灌溉用水量减少,使拆坝成为可能。不赞同。理由:拆除水坝,导致上游的灌溉用水减少,影响农业发展,导致当地经济收入减少;拆除水坝需要投入资金且水库建设时间较短,可适当放水,兼顾两地利益。2.(2019·郴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3)分析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成活率较低的原因。(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降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可从两地距离、环境差异与种植技术角度分析。第(2)题,“荒山秃岭”说明当地土层薄,图示高床利于根系发育,雨季便于排水。第(3)题,可从湿度、土层角度分析。第(4)题,材料提及“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小气候得以改善”,则围绕植被覆盖率分析即可。答案:(1)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质量下降;外来树木难以适应当地环境;种植技术落后。(2)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3)南坡为阳坡,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暴雨频率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