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系统研究在理论和灾害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建立了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框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展社会治安预警研究以来,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领域:一是社会风险管理;二是社会预警机制;三是预警指标体系设计。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治安预警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实战部门对社会治安预警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制定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的初步构想。一、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所谓标准,是指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的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参见1983年GB39.5.1《标准技术基本术语》中对标准的定义)。科学制定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对实现社会治安预警,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确定预警等级,自动识别预警信号确定社会治安预警指标的警区阈值,制定统一的预警等级标准,形成一整套标准体系,是建立社会治安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预警系统的一般工作流程是:当某个或某几个预警观测点区域内出现异常警情时,预警系统会自动根据预警等级标准向预警中心传输信息,然后通过综合计算各个预警观测点的上传信息,得出本地区的总预警指数,确定预警等级,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相应的预警颜色等级,同时发出相应长度的警铃声作为警报。例如,我们可设定一套治安预警信号识别系统(见图1)。其中m为预警信号指数,可以是每一预警指标信号指数,也可以是预警系统综合预警信号指数。由此可见,建立在预警等级标准基础之上的预警信号识别系统,作为“桥梁”将预警指标体系与实际预警工作相连接,增加了治安预警的可预期性,可以实现实战意义上的预警。(二)应然状态下的预警等级量化是制定预警等级标准的必然要求,即在对相关预警的警兆指标进行反复试验后确定其合理波动范围,厘定预警界限,划分出各预警区间。可以直接根据每期的警兆指标的实际发生值判断其所在的预警区间,确定指标的警度,发布预警。这一工作流程完整地刻画了社会治安工作运行的当前状态,能够准确反映一定时刻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治安态势。以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重指标为例。从历史经验看,我国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重在10%以下为安全线;10%—25%之间为可控线,视为正常;25%—30%为预警阈值极限;30%以上为犯罪恶性增长和社会治安秩序恶化的征兆线;40%以上为犯罪和社会治安出现严重态势。据此,可以将比重超过30%视为犯罪恶性增长标准线,设置重特大恶性事件立案数比重指标的预警等级(见表1)。例如,某年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重指标的数值为23%,运用综合模拟法得出此指标的预警指数为0.35,位于区间[0.2-0.4]内。所以,该指标为23%时警度处于重警区。由此可见,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的量化可以清晰地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危险程度,及时发现社会治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治安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三)综合计算和分析评价社会治安预警是情报信息转化社会效益的具体直接体现,是对零星、分散、模糊的情报信息整合、判断后的显示。有了规范的治安预警等级标准,才能对社会面上的观测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评价,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汇总和利用才能在科学、规范、统一的轨道中运行,从而使不同区域的监控系统形成一个无缝隙的环状结构。例如,在两个预警观测点区域内分别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警情,如从n1点观测到一可疑人在银行周围徘徊数小时,从n2点观测到广场人数逐渐增加,出现有目的聚集。预警员根据预警等级标准向分预警点和预警中心上传信息,系统会对n1、n2观测点的上传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本地区的总预警指数。二、中国社会保障报告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尚无社会治安预警等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关研究未能与实际预警很好地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社会治安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背景研究社会治安预警的最终目的是识别、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恶性增长,避免和矫正社会治安的不良状态,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因此,根据警报的等级,采取相应的对策,是社会治安预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但是,目前对于治安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层面,没有将其与治安预警的发布和处置预案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社会治安预警研究成果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大打折扣。针对此种现象,本课题在完成指标体系设计任务的基础上,致力于设计一套社会治安预警等级的信号显示系统。在输入各预警指标数值变化的信号后,通过预定的程序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输出所需要的关于系统警度的信息,最后在电子地图上显示预警颜色及等级,并激活所链接的处置预案机制,从而保证预警后的处置行动清晰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二)预警等级标准已有的治安预警研究成果大多为框架性的指标体系,对社会治安预警工作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数据,难以成为治安预警工作上的技术依据。即使个别设置了预警等级标准,也由于数据处理方式不统一、处理程序不一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预警信息的处理与发布。如确定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立案数比重指标的预警信号指数,以往的研究只是笼统地确定该指标可分为无警区、轻警区、中警区、重警区和巨警区五个警度,而很少涉及对其在每个警区和警限阈值的设置。本课题以实际调查结果为依据,对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指标值进行预测后,按综合模拟信号模型确定该指标的预警信号指数,最后考察此指数在预警信号系统即闭区间中的位置,确定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立案数指标的警度。(三)“信息孤岛”状态一些基层公安部门对社会治安预警的实现进行了探索,但从所使用的预警等级标准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局域性或涵盖范围更广的社会治安态势研究和分析中,不能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仍处于“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状态。例如,广州省佛山市用“绿、红、黑”三色分别表示其治安状况:绿色表示治安状况平稳,红色表示治安状况呈恶化趋势,黑色表示治安状况严峻;上海将社会治安形势设定为“橙、红、蓝”三色预警等级,不同颜色代表社会治安状况趋向严峻的不同等级程度,橙色程度最轻,蓝色程度最重;河北张家口市用“红、黄、绿”三色进行社会治安预警,绿色表示实际警情数控制在年均正常状态,黄色表示实际警情超过绿色状态,红色表示实际警情超过警情增长常量;云南曲靖市公安局将预警结果分为“正常、关注、紧急、严重”四个等级,分别用“绿、黄、橙、蓝”四色表示。针对这种局面,亟需对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设置。三、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社会治安预警,是指通过对犯罪现象发展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捕捉其可能引起社会治安秩序失衡、失序和失控的征兆进行预先报警。利用各个方面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对犯罪现象和社会治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是指通过判断犯罪增长是良性还是恶性状态及其严重程度以及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影响程度划定级别,作为共同遵守的规范。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既是社会治安预警的最终产出形式,也是预警的定量分析结果。主要从两方面设置:一是各指标和各子块的等级,其参照系主要是犯罪增长的性质,即由良性增长到恶性增长的警区阈值;二是社会治安预警系统的等级,其参照系是犯罪增长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影响程度。(一)我国对自然灾害预警等级的划分制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所规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二是我国对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等级的划分;三是以往对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的研究成果;四是我国社会治安预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方部门对治安预警等级标准设置的实践经验;五是公众对颜色的敏感程度。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违法犯罪活动及社会治安工作的特点、政法公安等部门的优势、统计方法的先进性、与国内其他等级标准接轨的可比性等因素,在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简单、方便、有效、实用的原则,利用公开发布的权威性资料进行对比、试算和论证研究,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专家意见并结合我国国情给予赋值。(二)状态预警和恶性案件预警的识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社会治安预警分为动向预警、状态预警和恶性案(事)件预警三种。动向预警,是指根据社会治安状况周期变化,运用预警指标的扩散指数,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周期性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预先警报。通过动态监测犯罪增长的态势,对社会治安秩序变化的基本走向进行警示,以便政府或公安司法部门及时研究应对策略。按照变化趋势,社会治安动向预警等级可分为正常状态、警示预报、征兆警报、恶化警报、向好预报、变好预报和警情解除七种情况。状态预警,是指运用社会治安预警指标的警区数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已经并正在进一步发生变化的社会治安状况发出警报。主要是对犯罪已出现恶性增长、社会治安将进入非正常状态的警情征兆发出警报,是政府或公安司法部门调整刑事司法政策、开展“严打”斗争的启动信号。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社会治安状态预警等级可分为特大警情(Ⅰ级)、重大警情(Ⅱ级)、较大警情(Ⅲ级)、一般警情(Ⅳ级)、没有警情(Ⅴ级)五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和蓝色表示。恶性案(事)件预警,是指运用社会治安预警指标的预警指数及预警区间,对已经发生并正在进一步发生变化的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杀人、放火、绑架、强奸、抢劫等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及治安灾害事故等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发出警报。恶性案(事)件预警是状态预警的一个方面,因其危害性较强,故将其单列。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恶性案(事)件预警等级亦分为五级。(三)循环波动法的预警标准根据经济预警系统和一些社会问题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运用循环波动法和综合模拟法确定社会治安预警等级标准。采用循环波动法的主要理由是,犯罪增长是循环波动的,并且这种循环波动的周期及峰谷出现倾向是有规律的,可以依据一些社会统计指标数值的变动确定预警等级标准继而进行预测。采用综合模拟法的基本思想是,考察预警信号指数的自身变化规律并以数学模型预测方法进行外推,对未来犯罪形势和社会治安态势进行预警显示、判断和评价。1.扩散指数的计算社会治安动向预警模型主要运用循环波动法中的扩散指数DI确定预警等级标准。其主要步骤是:第一步,运用专家评价法确定各个预警指标的权重;第二步,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判断,分别予以赋值。重要等级的指标赋值15分,较重要等级的指标赋值10分,一般等级的指标赋值5分,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期望值,其期望值大小即为该指标在扩散指数DI编制中的权重;第三步,定义预警指标的示性函数I,即:I[⋅]=⎧⎩⎨⎪⎪⎪⎪1‚当Xijt>Xijt−k;0.5‚当Xijt=Xijt−k;0‚当Xijt<Xijt−k;Ι[⋅]={1‚当Xijt>Xijt-k;0.5‚当Xijt=Xijt-k;0‚当Xijt<Xijt-k;第四步,将各个指标的示性函数I的定义判断值代入公式:DIt=ΣWiI,根据预先分好类的指标,分别计算先兆扩散指数(LDI)、同步扩散指数(CDI)和滞后扩散指数(GDI)。扩散指数的取值区间为闭集[0,1];第五步,根据扩散指数的变化确定预警等级标准(见表2)。2.社会治安预警模型社会治安状态预警模型和恶性案(事)件预警模型主要运用综合模拟法,通过确定各预警指标临界点及相应指标区间,设置综合模拟信号及相应灯号来进行预警分析。其主要步骤是:第一步,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方法,结合定性研究,分析警兆,设置各个预警指标的警区和警限;第二步,用数学函数计算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