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枝汤论治血痹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1.gif)
![从桂枝汤论治血痹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2.gif)
![从桂枝汤论治血痹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1b7696f0a6d001577ac1cc31209c067c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桂枝汤论治血痹虚
张仲景的《缺钱要领血麻痹综合征脉证》在第6章中论述了血麻痹、气虚、脉证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脉证和治疗。血痹的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症状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治疗上轻者可用针刺,重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行痹。虚劳的主要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证型可有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治法强调甘温扶阳,重视调补脾肾。现将虚劳的具体证型及治法方药列表如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虚劳诸证型中,凡有阴阳俱不足的病机特点而无明显瘀血之象者,所用方剂中都包含了桂枝汤的基本药物组成。那么能否说桂枝汤除了调和营卫而解肌祛邪之外,还有补益的功效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先从虚劳证治分析。虚劳里急、虚劳兼风、虚劳遗精3证均以阴阳俱虚为共同点,而其中又各有所侧重。1祝贺你的快速确诊1.1阴阳两虚,则有“养营血而延阴”的病机主要证候为“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后世有称此为“建中八证”。“里急”指自觉腹部有拘挛急迫感,与“腹中痛”病机相似,可由阴虚不能濡养所致,亦可由阳虚不能温煦,或阳虚生内寒引起。“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又为阴虚生内热所致。“悸”乃阳气阴营均不足,使心失所养而致。“梦失精”乃阴精失守,使阳更无所依而愈虚。“四肢酸痛”乃四末因阳虚不能温煦,营阴不能滋养所致。病机特点为阴阳两虚,且阴阳失调。此时补阴则碍阳,补阳则碍阴。由上所析,故于此治疗是以桂枝汤倍芍药并重用胶饴之小建中汤,实乃阴阳双补,更偏于补阴。方中以胶饴甘温入脾为君,既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又可缓肝之急,润肺之燥。重用芍药为臣,酸苦微寒,养营血而敛阴。桂枝温助阳气,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共为佐。炙甘草甘温益气为使,既能助胶饴、桂枝益气温中,又能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众药合用,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和里缓急,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复建中气之功。小建中汤以大剂饴糖、芍药为主药,实因本证重在阴虚,但又因病理基础为阴阳两虚,故不可用甘寒滋阴之品。饴糖甘温而润,正切合病机。芍药酸寒,若无桂枝甘温益阳,显然亦不可达到阴阳双补的功效。但本证表现多样,有寒有热,涉及全身,还波及精、血,有“悸”、“衄”、“失精”,如果桂枝汤无补益之功,但凭一味胶饴是不可能达到平调寒热、阴阳双补、精血并治之功。桂枝领芍药行卫以温养,芍药领桂枝入营以滋长,桂枝协生姜温通,甘草、大枣可相合而温调脾胃,又可佐桂枝养阳,佐芍药益阴,桂枝汤实则起到了平调寒热,阴阳双补的作用。1.2单次用“国家诸不足”之理本证于书中叙证太简略,只能以方测证。从小建中汤加用了黄芪,应兼有气虚之象。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所言详且恰当:“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黄芪甘温培补脾胃之气,合桂枝能温养阳气,合芍药能培补营阴,小建中汤阴阳双补之功更强,而更添温补中阳、温养卫气之效。2补阴阳、补气血、以养血气—虚劳兼风邪证原文只讲“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用方为薯蓣丸,《医宗金鉴》注曰:“散诸风邪,补诸不足,滋诸枯槁,调诸荣卫,故其药温润共济,补散同方也。”薯蓣丸方中以大剂薯蓣为君药,徐彬解为“不寒不热,不燥不滑,脾肾兼宜”,而补“诸不足”就包括了补阴阳、补气血,用药囊括了补血之归、芎,补阴之地黄、麦冬,补气之人参、白术,补阳之干姜、桂枝,更有桔梗、杏仁宣肺,柴胡、防风散邪,诸多药性杂合,自属平调之剂。大多数注家都以桂枝与防风共为散风之药,其实不然。桂枝善温通阳气,能开散,能温补,以入气分为主,兼入血分。芍药善和营益阴,能收敛,能润养,主入血分,兼入气分。桂、芍两药相合,既能阴阳双补,更能协诸药入营卫气血,各尽所能。此处以干姜代生姜,乃用干姜温脾肺,代生姜辛温祛寒,实因本证兼风邪不兼寒邪,直需温补中焦阳气,再加散风之柴、桔、杏、防足矣。甘草、大枣温调脾胃之气,实亦助参、术建立中气。薯蓣丸中的桂枝汤去生姜,而与诸补虚药相合,实则起到了强壮卫气,滋养营阴,使营卫俱健而风邪难干之妙用。3养肝阴,和营养血本证原文曰:“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梦遗失精之人,肾精亏虚,精血不荣络脉,加之肝阴不足以制阳,故少腹弦急;阴损及阳,真阳日亏,失于温煦,则阴头寒;目眩乃精衰,发落则血竭;脉虚主失精,芤主亡血,迟主下利清谷。本证较之小建中汤所治证候为更重,以阳虚不能固涩阴精为甚,且肝、脾、肾皆有不足。方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因龙骨、牡蛎虽能摄敛阳气,固涩精血,却无力兼顾此三脏之不足。而桂枝可温运阳气。《本经疏证》云:“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行瘀,曰补中。”可见桂枝在本方中合生姜、大枣、甘草共奏补益中气之功。芍药归肝、脾经,可养血益阴,柔肝资脾。《珍珠囊》中称芍药之功为“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痢”,“和血脉”,“固腠理”,可谓高度概括了芍药在本证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大枣、甘草温补中土,扶助脾胃,资生气血之化源。生姜、大枣调和中焦,使脾胃枢机健运则能生化气血阴阳,肝脾之虚皆有所治。然本证起于“失精家”,精之流失则需龙骨、牡蛎之收涩,截其源流,精血得固。只要肝脾和调,其虚自能得充。另外,牡蛎归肝肾两经,龙骨归心肝两经,可引阴阳并补之桂枝汤平肝益肾。至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证,实则是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血痹之脉象“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微者为虚,涩者为滞,小为血少,紧为有邪;证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即《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中所说“荣气虚则不仁”。《医宗金鉴》说:“主黄芪桂枝五物汤者,调养荣卫为本,祛风散邪为末也。”黄芪补气固卫,却不能养营行血,芍药益养营血,合桂枝强营固卫;桂枝辛温,合生姜祛风散邪;大枣甘温益脾,合黄芪健运中焦,资生气血,补脾益气之功效自然大于与甘草相合,且兼得固益卫表之功,用甘草实显多馀。由此可见,桂枝汤本有补益气血之功,但是力微而已。以黄芪代甘草,既可大补脾肺之气,又可固卫扶正,助桂、姜祛邪,更切合血痹证之病机,体现了张仲景的辨证思想。4同证病机加减化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桂枝汤除了有调和营卫而解肌祛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阴阳双补、营卫双补、健脾和肝、气血双补的功效。张仲景用其治疗上述血痹虚劳证,全在“辨证”二字,随病证病机加减化裁。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仲景以一桂枝汤出入加减,无往不利如此。何后世一见桂枝,即为伤寒发汗之剂。是但知仲景用桂枝汤治伤寒,而不知仲景用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写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文
- 2025服装代理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2《花的学校》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 小数乘法 2小数的乘法第2课时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冀教版
- 军训训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出口货代合同范例
- 出国劳务采购合同范例
- 出让土地盖楼合同范本
- 客户信息保护与商业推广分离准则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招聘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