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改革方案(试行)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全系统教学质量意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县中小学实际,特制订《XX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改革方案》。一、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建立县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县教研室、督导室和考试中心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教体局每学年组织召开1-2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会,做好学情、教情分析,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建立校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建立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农村初中和县城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学期召开1-2次教学质量分析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改进等工作。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提高质量监测的信度,有效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任课教师要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增强质量意识,狠抓教学环节和过程;认真研究学生、吃透教材、创新教法、精心组织、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执教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破解,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措施,适时进行学科教学监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制度.完善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县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办法,加强质量测评的过程管理,对违反质量测评管理制度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科目设置及组织形式应体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中考质量测评管理制度。教研室对各学校九年级教学进行重点调研指导,对模拟考试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并进行及时反馈。对中考质量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结果作为教体局评估考核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各初中学校要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复习备考工作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毕业班教学工作正常、有效开展。.完善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测评制度。中小学各年级教学质量监测由分管局长负责,教研室出试卷,各学校组织安排考务工作,期末统一测评,每学期组织一次,1—9年级全部参加,教研室只统计,不排名。改革中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学科的开卷考试方法,实行闭卷考试。(九年级第二学期以上各学科开始实行开卷考试,以适应中考训练)各学校要认真分析统一测评科目结果,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学期报告制度。每学年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结束后,教研室要将监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并形成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在全县通报。监测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测评成绩优秀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完善听课检查制度.各级领导及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了解课改情况,掌握教学实情。教体局每学年对以上人员的听课情况进行1—2次专项检查,中小学校长听课记录由局长亲自检查,检查结果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评价制度。教体局每学期对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价,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下达整改通知书。学校要按照反馈意见,向教体局提交整改措施并及时予以落实。教体局组织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教体局每学年召开一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会议,表彰奖励教学质量先进学校、优秀校长和先进教师。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落实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责任.教体局将加强对中小学期末检测、毕业年级质量监测和非毕业年级质量监测工作,及时总结,不断改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推动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教育督导室要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将学校均衡发展、科学发展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常抓不懈。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抓手,详实掌握情况,发现工作亮点,促进学校快速提高办学水平。.教研室要把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心,深入学校调研教学状况,专题研究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校加以改进,提出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小学非毕业年级质量测评工作,做好数据统计和总结反馈工作,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精心组织初中学校制定切实有效的备考复习方案,开好备考工作研讨会,努力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与教学研讨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研室和各学校具体负责中小学期末考试工作,考试中心和各初中学校具体负责中考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考试环节严密、操作规范、有序开展。要将质量监测数据及时汇总并记入数据库,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及时通报,以促进学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校长和教师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下功夫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大力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学校全员监测、全面监测、全程监测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强化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成为不断反思、改进、提高的动态过程,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明确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内容.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实行分级管理制。教研室、督导室负责对全县初中和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对所属其它小学(含教学点)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评价。(1)教学常规:主要评价学校及其教学组织的管理能力、课程开设、计划、活动、教学常规检查及评价和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评价等方面工作情况。(2)教育科研:主要评价学校课题立项、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结题、研究成果等方面工作情况和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集体备课、评课议课、校本课程开发、承担或参与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及成效宣传等方面工作情况。.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小学评价学科为全县所有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以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成绩为考评依据;初中评价对象为全县所有初中毕业年级,以中考成绩为考评依据。评价项目:(1)小学教学质量监测项目:①平均分;②优秀率;③提高分;具体计分办法:①平均分达到全县同类学校(县城农村分别计算)平均分数,计80分,每高平均分1分加1分,每低平均分1分减1分;②本学年与全县同类学校平均分离均差,与上学年相比较,每提高1分加1分;③以上两项相加,即为学校毕业班质量监测得分;基准分80分。(2)初中教学质量监测项目:①平均分;②达到平中录取线率;③中考600分以上学生占全县同类学校600分以上率;具体计分办法:①平均分达到全县同类学校平均分数,计50分,每高平均分1分加1分,每低平均分1分减1分;②达到平中录取线率,达到全县同类学校录取率,计35分,每高平均线1个百分点加1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1分;③中考600分以上学生率达到同类学校标准,计15分,每超一个百分点加1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1分;④提高分:a、本学年与全县同类学校平均分离均差,与上学年相比较,每提高1分加1分;b、达到平中录取线率,与上学年相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加1分;c、中考600分以上学生率,与上学年相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加1分;⑤以上项目合计,即为学校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得分;基准分100分。4.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以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两个个方面的综合积分为评价依据。评价项目及权重:①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占30%;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占70%。综合积分满分为100分。教学管理项目得分以每年“教学常规’检查考核为依据。综合积分作为表彰'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的依据。五、运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结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奖励学校数量以同类学校25%计算(出现小数以四舍五入取舍)。.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奖。小学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获奖学校第一名奖励学校毕业年级每班(待定 )元,其后名次以每班(待定)元递减,农村与县城奖励标准相同。初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获奖学校,第一名奖励学校毕业年级每班(待定)元,其后名次以每班(待定)元递减,农村与县城奖励标准相同。.教学质量进步奖。本年度学校在全县中小学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名次与上一年度相比较,农村初中学校、县城初中学校进步三个位次以上(含三个位次),奖励学校(待定)元;农村中心小学进步五个位次以上(含五个位次)、县城小学进步三个位次以上(含三个位次,奖励学校(待定)元。.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奖依据教学管理考评结果和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评予以奖励。获奖学校授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奖奖牌。.教学质量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南京大学与京东集团电商人才培养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钢管行业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废弃包装物清运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农庄农业保险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农业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内参内容策划与制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反担保合同模板(保险业务风险防范)
- 二零二五年度泥水工施工技术创新与推广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质押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电商平台销售代理合同2篇
- 液化气站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劝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领导干部的情绪管理教学课件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 优秀支行行长推荐材料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药店员工教育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