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必修3:6.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作业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胡绳曾评论道:“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并没有超过同时期的康有为的上皇帝书的水平’。”这表明早年的孙中山()A.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B.支持康有为进行维新变法C.未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D.主张改良以挽救民族危亡【解析】“康有为的上皇帝书”主张采用自上而下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据此可知,胡绳认为早年的孙中山和康有为一样提倡改良道路,D项正确。A项与题干意思相反;B、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D2.右图为中华民国建国之初的国旗,旗面的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这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族主义理念B.民生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价值D.民主主义内涵【解析】根据“五色旗”的寓意可知,它主要体现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应属于民族主义的范畴,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与五族共和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3.《中山丛书》第一册记载:“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作主的,所以现在的政治又可以叫做‘民主政治’。……权与能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才可以改变。如果权与能不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总是不能改变。”该记载主要阐述的思想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依法治国【解析】“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作主的”强调的是主权在民;“权与能分开”强调的是实行分权的民主政治。这些均是“民权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B4.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曾指出:“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A.主张以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B.肯定三权分立制的重要性C.强调以宪法来维护和保障民权D.主张建立五权分立的政体【解析】由“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可知,孙中山推崇五权分立思想,希望制定五权宪法来维护民权,即强调建立五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据此可知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辛亥革命和三权分立,A、B两项错误;C项不及D项概括准确。【答案】D5.蒋经国曾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是要缔造一个均富、安和、乐利的社会。有的人还把它解释为“自由、民主、均富”等。这里的“均富”思想()A.是民生主义思想的体现B.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C.成为国民党的执政理念D.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解析】“均富”即要求缩小贫富差距,其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A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思想家,B错误;C项违背了国民党的阶级立场;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应是民权主义思想,D项错误。【答案】A6.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成立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C.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7.李大钊在《守常文集》中指出:“他整理了许多明末清初流下来以反清复明为基础的、后来因为受了帝国主义压迫而渐次扩大着有仇洋彩色的下层结社,使他们渐渐的脱离农业的宗法的社会的会党的性质而入于国民革命的正轨。”这里的“他”应是指()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毛泽东【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他”在反清复明的基础之上反对帝国主义并且投身于国民大革命之中。根据史实可知,这里的“他”是指孙中山,B项正确。【答案】B8.阅读右图人物的题词,以下最能体现这一题词内容的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D.改组国民党,发起国民大革命【解析】图片中的文字体现了孙中山顺应世界发展的精神。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顺应了十月革命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潮流,A项符合题意。B项为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并非最佳选项;C、D项不能体现顺应世界潮流。【答案】A9.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演讲稿中,孙中山对民生概念作了定义性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这一解释使民生观得以完善。据此可知,孙中山民生观得以完善的直接原因在于()A.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的影响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推动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解析】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这使得民主主义思想得以完善。由此可知C项正确。在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A项与题干逻辑关系颠倒;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将旧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因此D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答案】C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劳资纠纷、罢工、高工资要求以及财富在少数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到来。孙中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A.扶助农工B.扩大民权C.推翻封建帝制D.节制资本【解析】“财富在少数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主要强调的是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这属于民生问题。针对此,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的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11.下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两大理论,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两大理论交叉内容的是()A.辛亥革命的爆发B.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C.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D.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解析】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交叉部分是反帝反封建。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之下的反帝反封建行动,D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及五四爱国运动时期中共尚未成立,A、B两项错误;C项仅体现反封建,可排除。【答案】D12.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A.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B.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D.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建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孙中山全集》第七卷材料二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不为外国侵夺,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保护工业。中国现在受条约的束缚,失去了政治的主权,不但是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所以……我们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治、民有、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孙中山全集》第九卷材料三国民党“一大”闭幕不久在对驻广州湘军发表的学说中讲:“俄国革命,不但皇帝的压迫要反对,就是列强的压迫也要反对,和全世界资本制度的压迫都一齐反对……推究俄国革命的发起,是由于三种人:农、工、兵。俄国现时的政府,又叫农工兵政府,是由农、工、兵三界人民派代表所组织而成的。……要知我们革命成功的将来详细情形,更可用俄国人民现在怎样享福的情形(来想象)”。——《孙中山全集》第九卷材料四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这就是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问题:(1)材料一中孙中山“谋中国革命”所持的理论是什么?其形成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俄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体现的优秀品质。【解析】第(1)问“理论”很明显是三民主义;据材料中的“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分析“特点”即可。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失去了政治的主权”“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政治是人民共管”,据此概括条件。第(3)问“基本观点”可直接从材料概括,“原因”从俄国和中共两方面考虑。第(4)问综合分析孙中山思想,可知其具有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答案】(1)三民主义。继承传统思想、借鉴西方学说和个人创新相结合。(2)实现民族独立;防止贫富不均;与民主政治相结合。(3)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列强压迫,反对资本制度;依靠工农群众。受俄国革命启发;中共代表工农群众利益。(4)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康有为《大同书》整理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以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请回答:(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