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_第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_第2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_第3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_第4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章末复习课件(共15张PPT)(共15张PPT)

第一章章末复习

垂直

零刻度线

分度值

量程

米(m)

减小

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B

2.(2023山西中考)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中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A.0.5mB.1m

C.2mD.4m

C

3.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解析:

题图中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所以

B刻度尺的放置是错误的,测量方法不正确,故A和C错误,B

正确;

A刻度尺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2.20cm,D错误。

B

4.(20-21·衡水二中月考)小明是体育职员,一次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的跑道

的长度,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该选择()

A.长度为20m,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

B.长度为50m,分度值为1m的皮卷尺

C.长度为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D.长度为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尺

解析:

长度为20m,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量程大,同时准确程度不需要太高,故A正确。

长度为50m,分度值为1m的皮卷尺,其分度值太大,不精确,故B错误。

长度为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其量程太小,故C错误。

长度为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尺,量程和分度值都偏小,故D错误。

A

5.(20-21沧州任丘期末)如图中木块的长度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如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s。

2.20

1mm

32

6.(20-21唐山丰润区期末)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

C.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D.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B

解析:

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测量错误,不是误差;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测量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一位的方法,但不能多估读几位。故选B。

7.(20-21保定师范附中期末)四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4.57m、24.80m、24.81m、24.82m,则下列答案中最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的是()

A.24.81mB.24.75m

C.24.79mD.24.793m

A

8.下列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误差较大;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之差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D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

C

9.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常见的自行车有“28”“26”和“24”等型号,这些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6”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26英寸,1英寸=2.54cm。

(1)“26”型号车轮的直径是m。

0.6604

9.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常见的自行车有“28”“26”和“24”等型号,这些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6”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26英寸,1英寸=2.54cm。

(2)给你一把量程为2m的卷尺和一辆“28”型自行车,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你测得的物理量:

①用卷尺测出;②算出车轮的;

③用红布条在自行车车轮上做一个记号(或用气门芯做记号),让记号与跑道的起点重合,推着自行车沿跑道移动一圈,记下;

④跑道长度的表达式为:(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和。

解析:(1)在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实验中,不需要测出细铜丝的长度,即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根据测量步骤可知,错误的步骤是C,原因是计算细铜丝直径的方法错误。

C

A

1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1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

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选填序号)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解析:(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相同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客观原因及测量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