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事故案例_第1页
锅炉事故案例_第2页
锅炉事故案例_第3页
锅炉事故案例_第4页
锅炉事故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FB锅炉事故案例古雷石化动力分部技能培训课件之一、点火风道爆炸2005年、土耳其某电厂135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点火过程中,点火风道爆炸并损坏事故原因直接原因:(1)油点火失败后,大量油雾积存在点火风道内部,吹扫不充分燃油阀内漏,再次点火,油雾发生爆炸。(2)燃气点火之前或点火失败后,大量燃气积存在点火风道内部,吹扫不充分,点火(或再次点火)时,燃气发生爆炸。间接原因:(1)点火控制逻辑与OFT保护逻辑不完善或不合理,导致点火前已有燃料进入点火风道(2)燃油(气)快关阀及有关阀门内漏(3)吹扫不充分防范措施措施:(1)完善点火控制逻辑与OFT保护逻辑,确保点火之前与点火失败之后,燃油(气)快关阀及有关阀门关闭(2)进行燃油(气)泄露试验,确保燃油(气)快关阀及有关阀门关闭严密。(3)点火之前与点火失败后,均应进行吹扫,吹扫风量、炉膛负压、吹扫时间必须得以确保。二、炉膛、尾部烟道、旋风分离器、除尘器、烟风道、的爆炸2008年江苏某电厂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爆炸,炉膛水冷壁严重开裂,钢梁变形严重。2008年,安徽某电厂1067T/H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爆炸,膨胀节等损坏。2003年,河北某电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器爆炸,外壳损坏,极板变形2003年,山东某电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爆炸耐火材料坍塌,旋风分离器外壳损坏事故原因直接原因:(1)锅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粉尘积存于锅炉某些部位。(2)锅炉局部突然着火或开始充分燃烧。间接原因:(1)加入床料中,可燃物含量太高>10%。(2)锅炉启动过程中,长期油煤混燃,且不完全燃烧。(3)长期床温在较低范围(<700C)内运行,燃烧不充分。(4)频繁断煤、又大量来煤,床温较低。(5)锅炉热态备用时,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态启动遇明火。(6)炉膛负压不稳定,烟风道(部分烟风i刻度过小)不畅通。防范措施防范措施:(1)床料添加过程,控制床料可燃物<3%,粒度分布合理。(2)点火过程中脉冲透煤后控制油煤混燃时间,在允许时间内,迅速、可控的提高床温到煤稳定燃烧温度。(3)运行过程,频繁断煤又大量来煤过程中,控制合适的进煤量,尽量保持床温在较高的范围内运行,保持床温稳定缓慢上升,避免利用大量给煤来抢床温、抢负荷。(4)锅炉投油枪助燃时,已投煤量或适时给煤量必须减少,并进行炉膛吹扫。(5)锅炉灭火后,或长期燃烧不充分,应充分吹扫,吹扫时烟风道挡板开度>30%。(6)锅炉压火时,避免利用大量给煤来提高床温压火,避免燃煤燃烧不完全(氧量小于10%)压火,热态启动时,烟风挡板刻度较大,炉膛负压较大。(7)锅炉设计必要的防爆门,因为锅炉爆炸时,虽然FSSS保护动作,但仍不足以避免极限爆炸,FSSS保护范围有限。防爆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锅炉爆炸时的破坏程度。三、锅炉满水事故1981年7月12日,广东省海口轮胎)厂内胎车间1名锅炉工违反劳动纪律上班睡觉,致使锅妒注满水后,蒸汽压力过高,当内胎车间1名硫化工(女)打开罐门取胎时,内胎因蒸汽压力过高而胀破,喷出的蒸气和热水将该硫化工严重烫伤。事故原因(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无操作;运行人员擅离职守,放弃了对水位及其他仪表的监视。(2)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人员未能及时发现。(3)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未及时发现现场处理措施(1)发现锅炉满水后,水位表也往往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这是满水与缺水的区别。(高水位报警应发出声音;过热蒸气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等)。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水位表有无故障,确认满水后,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及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待水位回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及疏水阀。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调整给水,恢复正常运行。四、锅炉水击事故某化工厂的1台20L/h燃煤锅炉,建成投产于1999年,工作压力1.27WPa,气动式自动调节给水,2002年8月24日16时5分,该锅炉正在满负荷运行,当时工作压力为1.1MPa,忽然从炉顶传来较大而急促的水击声,经确定,水击是在给水管道与上锅筒连接处到附近止回阀间发生的。锅炉紧急停炉后,经排查发现,给水管穿锅筒处无变形或损坏,锅筒外保温层局部脱落。原因分析当打开上锅筒人孔检查时,发现锅简进水管穿锅筒位置,短管接法兰处开焊,焊接痕迹只有3点,上下法兰连接只有2只螺栓,螺栓松懈连接且已全部锈住,两法兰之间无连接密封材料。由此分析,每当锅炉自动上水关闭时,上锅筒压力为1.1MPa,致使蒸汽由上法兰缝隙处窜入给水管道,当蒸汽进入到止回阀时,该阀自动关闭,产生水击,满负荷生产使供水频繁,造成汽水冲击加剧,致使发生较大而急剧的水击声响。1、施工人员马虎,图省事2、年度大修走过场:该厂每年的锅炉大修都由车间维修人员自行完成,在每次的上锅筒检修时,只限于打开人孔后,用手电筒检查锅筒内部装置有无损坏或位移,以及锅筒汽水空间的腐蚀情况,而忽略了对内部管路细节的认真检查,致使事故隐患未能被及时排除。3.水质控制不严格虽然该锅炉有一套除氧装置,但未能投入使用,从法兰与短管焊点较为严重的锈迹上分析,上水管道腐蚀较为严重造成焊点强度降低,这也是此水击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教训1.要切实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技术、操作和维修水平,做到各项工作求真务实,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失误。2.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把好工程管理的质量关,眼见为实,对压力容器安装、检验、使用做至严格到位。3.对在用设备本身的运行工艺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的定期检查,投入必要的生产配套装置,设立安全生产档案,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确安全生产五、给水管路切换过热蒸汽异常1、事件发生时间:2006年06月01日2、事件发生时工况:机组滑停中,机组负荷163W,锅炉制粉系统A、B、C三台磨煤机运行,给水方式为电泵单独运行。3、事件发生、扩大及处理情况:10时25分,按值长令,主值将给水由主路切至旁路运行。操作完成后,主给水门前压力为10.48MPa,主给水门后压力为9.45MPa,过热蒸汽温度为368C。约2分钟后运行人员发现过热蒸汽温度降至349C.运行人员立即减小减温门开度,过热蒸汽温度逐渐升至为416C,后过热蒸汽温度稳在405C。事故原因及扩大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主给水门前玉力波动导致过热蒸汽温度大幅波动。2.根本原因分析:主给水主路切旁路运行过程中,由于给水旁路为30%流量,关闭主给水门后,主给水门前压力由9.45MPa升至10.48MPa,给水压力升高导致减温水压力及流量上升,过热蒸汽温度由368C降至349C,运行人员关小一、二级减温水门后,过热蒸汽温度由349C升至416C,9分钟内温度升高67C.b)煤水比失调。运行人员操作减温水门过程中,操作幅度过大,使过热蒸汽温度升高。防范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技能。监盘人员要熟悉减温水的使用特性,防止猛增猛减,造成汽温波动幅度较大,2.在滑停过程中,控制过热、再热蒸汽温度变化率≤1C/min。主给水主路切旁路操作时,根据主给水门前压力的变化来调整一、二级减温水门开度。3.加强风险预控,运行部针对此操作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操作票和相应的技术措六、气压突升导致MFT一、事件发生时间:2007年5月5日。二、事件发生、扩大及处理情况:11时25分,机组负荷605MW,高调门开度32%,主汽压力24.4MPa,一次调频投入,机组运行正常。11时27分,应热工人员要求投入协调,配合调试人员工作。经值长同意投入汽机遥控后,高压调门迅速关闭,值班员立即解除遥控,调门已关至12%开度,负荷降至320MW。值班员立即重新开启调门,此时主汽压力快速上升,值班员立即手动停止E、F磨运行,并手启过热器PCV阀,压力最高至32Mpa。11时28分,分离器出口已升至457.7C,分离器出口温度高保护动作,锅炉MFT,汽机跳闸。灭磁开关及发变组出口5001开关跳闸,6KV厂用电I、II段切换成功,III段不成功,手动断开6KV1II段工作电源1603开关,合上备用电源1630开关。6KVIII段所有负荷跳闸,A、B、C、D循泵跳闸,B送、引风机跳闸。12时33分,转速到零,投盘车正常。事件原因及扩大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分离器出口温度高保护动作,锅炉MFT2、根本原因分析:经调试及热工人员追忆查明,引起调门关闭、负荷指令至零的原因是一次调频与CCS反馈指今不一致,导致DEH接收到零负荷指令,引起系统扰动。厂用电III段切换不成功原因可能是快切系统未复位,造成四台循泵因失去冷却水跳闸。事件暴露出的问题:1、一次调频与CCS反馈指令不一致是本次事故的诱因。2、进行投协调操作时,值班员对操作的危险点分析不够,没有做好相应事故预3、运行人员经验不足,对异常及事故处理能力差。4、设备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隐患。防范措施1、调试及热工人员重新整定--次调频及CCS系统反馈回路参数。2、厂用电快切装置每次切换后必须复位,方可进行下次自动切换。3、加强运行人员热控逻辑学习,提高事故处理能力。4、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在现有基础上对工程调试过程中风险评估系统进行补充七、过来吹灰导致MFT一、事件发生时间:2007年7月24日。二、事件发生、扩大及处理情况:

14时25分,炉膛负压瞬间由-50Pa到-1707Pa,后又到+322Pa,炉膛火焰消失,锅炉MFT动作,机组跳闸,检查发现捞渣机内有较多的落渣。MFT首出:炉膛火焰丧失。16时08分,机组恢复,与系统并网。事件扩大及扩大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炉膛火焰消失,锅炉MFT动作。2.根本原因分析:经过对当时的机组负荷情况、锅炉燃烧工况、燃料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加负荷前锅炉带较低负荷运行较长时间,最低250W。由于低负荷时锅炉一般不进行吹灰,近期煤质差灰分含量高(最高时40%以上),屏式过热器有较多结焦,水平烟道斜底积灰严重。机组加负荷至570MW后,锅炉开始进行脉冲吹灰,对炉内水平烟道产生较大冲击,使大量积灰松动垮灰,同时屏式过热器的焦块也有大量掉落,空气动力场发生变化,对炉膛燃烧产生很大扰动,各磨煤机四个角均检测不到火焰,全炉膛无火导致锅炉MFT动作锅炉灭火。事件暴露出的问题1.入炉原煤灰分过高,远远高于设计值,原煤煤质发热量偏低,运行中煤量大,灰熔点不稳定,锅炉屏式过热器上结焦严重。

2.电科院燃烧调整工作不到位,锅炉燃烧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影响火焰中心上移,炉膛上部易结焦。3.近期脉冲吹灰系统经常出现不能正常投入的情况,虽经厂家多次处理,但仍未处理好。脉冲吹灰系统吹灰效果不好,加剧了受热面的积灰。

4.运行人员风险预控不到位,对锅炉长期低负荷运行后进行吹灰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1.要求物资部在原煤采购上,要尽量采购锅炉设计、校核煤种或煤质较好的煤。燃料运行部应根据负荷曲线加强入炉原煤的配煤工作,确保锅炉运行稳定。2.根据锅炉目前运行状况,锅炉如果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在减负荷前要加强吹灰,减少积灰、结焦,防止大量掉焦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