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_第1页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_第2页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_第3页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_第4页
第二章理解文化跨文化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理解文化参见陈晓萍:《跨文化管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2.1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2.2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2.3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2.4强皮纳斯的文化构架理论2.5舒华兹的10大价值取向理论附:《跨文化管理》英语班的课程内容(张刚峰老师)附:

关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民族学(Ethnology)2.1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1961年出版的《价值取向的变奏》,人类共同面对6大问题:(1)对人性的看法(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4)人的活动导向(5)人的空间观念(6)人的时间观念2.1.1对人性的看法美国: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之后发生变化中国:人之初性本善“三岁看老”管理上: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可能带来的坏行为,在设计制度时严密仔细,事先设置种种限制以防坏行为发生;而中国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假设人不会做坏事,所以制度稀松,漏洞百出,到坏事发生的时候再去修补制度。2.1.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中国人:讲求“风水”,人与环境和睦相处美国人:几乎不考虑建筑与风水的关系,人主导环境四川汶川地震人员伤亡的归因方面2.1.3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中国人:合群,左右逢源美国人:与众不同,独立2.1.4人的活动取向人的活动取向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不仅要动,而且要快。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现。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2.1.5关于空间的理念中国人:把空间看成是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而言?美国人、德国人: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日本人:工作空间是公共的?日本公司的办公室设计方案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附:关于“文化时间”

文化中的时间不同领域的时间概念,可以分为三种:物理时间生物时间文化时间三种时间的定义物理时间:由诸如天文学等精密科学进行研究的、可以精确计算的时间;生物时间:由自然科学加以考察、以生物节律进行测算的;文化时间:人类的社会时间,针对的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控制使用方式。本课程所涉的时间主要是指文化时间。文化时间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因为时间是观念,而非物品。

基本上各种文化都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同。

时间概念和人际交往方式交织在一起。2.1.6个体对时间的看法

第一,关于时间取向,Kluckhohn&Strodtbek把文化分成三种类型:*过去主导型重视保持和弘扬传统。*现在主导型相对不重视传统和未来。

*将来主导型畅想未来并努力实现它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未来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稍见端倪。第二,时间导向的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计划性上:在商业运作中,在管理中,美国人则更讲究计划性。将时间看成线性与否也是区分文化的重要方面。美国人、德国人:线性看病意大利人、中东人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非线性附:直线式时间观念与环形时间观念

1.直线式时间观念(LinearTime)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是用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的,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和将来,把重点放在将来。

LinearTime

(1)Viewstimeasanentitytobesaved,spent,orwasted.(2)Completestaskssequentially.(3)Focusesonthetasktobecompletedwithinacertaintimeframe.(4)Separateworkfromfamilyandsociallife.(5)Seektocontroltimebymaintainingarigidappointmentschedule.(6)Focusesonthefuture.2.环形时间观念(CyclicalTime)

在环形时间观念为主导的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轮回的、迂回的和可重复的,人类并不掌控时间,是生命周期掌控着人们,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必须根据时间进行调整。

CyclicalTime

(1)Viewstimeascircularandrepetitive.(2)Completestasksoveralongperiodofcontemplationandreflection.(3)Focusesonthelongtermintasksandrelationships.(4)Seesconnectionsandinterrelatednessinpeopleandevents.(5)Focusesonthepast.附:单向时间习惯与多向时间习惯

爱德华·霍尔把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概括为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

1.单向时间习惯

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讲究事先通知、守时;在交流中说话直截了当;交际时希望有个结果;关心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

2.多向时间习惯

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为随便,更讲人情味。

TimeOrientation

Polychroniccultures.Circularviewoftime.Doesnotcreatepressureforimmediateactionorperformance.Emphasisonthepresent.Monochroniccultures.Linearviewoftime.Createspressureforactionandperformance.Long-rangegoalsandplanningareimportant.FlexibleTime

Viewstimeasfluedandflexible.Worksonmultipletaskssimutaneously.Focusesonnurturestherelationshipsrepresentedbythetasks.Viewswork,family,andsociallifeasone.Reactsasthedayseventsevolve.Focusesonthepresent.表1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6大价值取向美国文化他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性本善和性本恶的混合体有变化的可能善或恶很难改变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主人和谐并受制于自然人们与其他人的关系(等级观念)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重视等级)行为取向重视做事或行动重视存在本身人们的空间观念个人、隐秘公共人们的时间观念未来/现在按时间表做事过去/现在不完全按时间表做事对该理论的评价用该理论来区分文化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平时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对有些“异常”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该理论没有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这6大价值取向上会如此不同。2.2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郝夫斯特(Hofstede)指出,5个跨文化维度(参见Hofstede,1980,1991):(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着眼于未来)。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文化与组织》中。2.2.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研究发现,美国人在个体主义上得分最高,居世界之冠;而有中华文化背景的群体如新加坡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在个体主义上得分则很低。工作午餐2.2.2权力距离权力距离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国家,社会层级分明,权力距离大;接受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人和人之间比较平等,权力距离就小。中美比较权力距离大小在组织结构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权力距离大:层级鲜明,金字塔比较陡峭权力距离小:比较扁平另外,决策方式也不同。权力距离大的国家倾向于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有时即使高喊民主,也是形式为多。权力距离小的国家则倾向于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善于吸纳底层的意见,而作为底层的人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权力距离的大小都是相对的。2.2.3不确定性规避指人们忍受模糊(低不确定性规避)或者感到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威胁(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程度。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人们敢于冒险,对未来充满信心;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人则相反在这个维度上,郝夫斯特混淆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导致其研究结果模棱两可,有多种解释。Hsee&Weber(1999)的研究: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哪个文化中的人更敢冒险?给一些隐含风险的情境,选择“肯定性选择或概率性选择。结果:平均而言,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敢冒风险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冒险领域不同。相比较,中国学生在经济领域比美国学生更敢冒险,而美国学生在社会领域中比中国学生更敢冒险,体现出强烈的文化差异。2.2.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指人们强调自信、竞争、物质主义(事业成功导向)还是强调人际关系和他人利益(生活质量导向)的程度。美国:事业成功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事业成功欧洲很多国家:生活质量2.2.5长期——短期导向指一个文化对传统的重视程度。中国:长期导向美国:短期导向表2中、日、印、美在5个文化维度上的量化文化维度国家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个体主义21464891权力距离63547740不确定性规避49924046事业成功51955662长期导向1188061292.3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蔡安迪斯提出5个定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特征(Triandis:Individualismvs.Collectivism):(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2.3.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个体主义者将自我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脱离他人而存在,而且作为独特的个体,应该与众不同。集体主义者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练习:用最快的时间完成20个句子,每个句子都以“我是┈┈”开头。(1)我是_______________.(2)我是_______________.(3)我是_______________.(4)我是_______________.(5)我是_______________.┉(1)关于自我的跨文化系统研究表明,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人:①对自我的了解比对他人的了解更多②认为朋友与自己的相似程度比自己与朋友的相似程度要高③有许多与自我有关的回忆并能写出较好的自传④让环境适应自我而非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2)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人:①对他人的了解比对自我的了解要多②认为自己与朋友的相似程度比朋友与自己的相似程度要高③具有把自己描述成集体一员的倾向④只有很少与自我相关的记忆并且不能写准确自传⑤更倾向于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而非让环境适应自我从内容上看,分为两类:

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是一个友好的人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是一个大方的人我是一个喜欢忙个不停的人我是一个大学生/研究生我是一个管理人员我是一个父亲/母亲我是一个丈夫/妻子我是美国人/中国人我是一个勤劳的员工我是一个基督徒/信佛的人前一类在定义自我时只说自身的特点,不提自己与他人的联系;而后一类答案则反映出个人在定义自我时是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的。我们通常将后一类答案称作“社会性答案”。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20个答案中只有15%以下的“社会性答案”,那么这个人的个体主义倾向就比较强;如果一个人的“社会性答案”占了35%以上,那么这个人的集体主义倾向性就比较强。“社会性答案”在15%-30%之间的人则无法归类。自我定义不同的人在方方面面的行为表现和对事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方面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态度。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人个体主义者为多,最典型的是美国人、加拿大人和澳洲人。而东方国家中则集体主义者居多,典型国家如中国、日本和印度。看病预约2.3.2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对个体主义社会中的人来说,个人利益当然比群体利益重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不仅合理,而且提倡。把个人利益看成合理的个体在当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全正当的个人利益,然后才是集体利益。战俘美国(中性)中国、日本(看不起)在集体主义社会中长大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正好相反。个人利益是阴暗的东西,不仅不能提倡,还应加紧防范。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的利益,而不是集体的利益。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那些想为自己谋利益的人就得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借口或伪装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其中一个与强调集体利益相一致的最好手段就是借用集体的名义。2.3.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Ajzen&Fishbein(1980)指出,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和兴趣,另一个则是个体感知到的别人对该行为的看法。当两个因素比较协调时,人的行为很容易预测,但如果两个因素相互排斥,究竟哪个因素更占主导地位就表现出文化差异来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主义为主要导向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于自身对该行为的态度和兴趣,而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个体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来自自己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拍马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个体主义信仰集体主义社会中的人常常不知不觉成为社会规范或社会流行的牺牲品。为什么现在中国有这么多官员贪污腐败,这么多商人行骗呢?2.3.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个体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因为强调独立的自我,理性对个体来说就比关系要重要的多。对于集体主义者来说,任务是可以用来帮助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工具,而不是终极的目的。此外,在商业谈判中研究者也发现,集体主义者总是喜欢在正式谈判之前与谈判对方建立一点个人联系,闲聊一些与谈判无关的话题;而个体主义者总是喜欢直奔主题,对建立关系不感兴趣(Pye,1992)。集体主义者认为建立关系在先,关系建立了,谈判生意自然成功;而个体主义者则认为只有先谈成生意,才有可能在未来建立关系。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有时即使生意谈不成,关系本身的建立也被看成是一种成功;有时即使生意谈成了,但在此过程中破坏了关系,也会认为不值得。2.3.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内群体是指与个体有密切关系的群体,如家人,工作中的团队,在有的情况下,甚至同乡、同胞。外群体则是指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总和,如其他公司的人,外国人或完全的陌生人。当然,内外群体的边界非常弹性,随时间、地点、场合而变。在对内外群体的区分上,个体主义社会与群体主义社会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一般而言,个体主义社会不强调内外之分,常常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没有太多厚薄之分。相反,集体主义社会却对内外群体严格区分,“内外有别”,内则亲,外则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常常称“内群体”成员“自己人”。2.3.6对该理论的评价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将二者的主要特征的各个层面阐述得十分仔细和深入,大大深化和填补了郝夫斯特理论中这一维度的单薄与不足,对解释东西方文化差异起了巨大的作用,是跨文化研究中做得最严谨系统的一个领域,贡献卓越。2.3.7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新进展:水平——垂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然而,这个理论依然不能解释另外一些现象,比如同为个体主义文化,美国与澳洲不同。再比如同为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与以色列的“科布兹”也很不同。针对这一点,蔡安迪斯在后来的论著中又提出了“水平——垂直个体主义”和“水平——垂直集体主义”的概念。水平个体主义指的是该文化中的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垂直个体主义者不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要求自己好过他人。水平集体主义指该文化中的个体追求内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并不太关心自己的群体是否高过其他群体。而垂直集体主义者既关心内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还追求自己的群体好过他人的群体。2.4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国家与民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7大维度上(参见Trompenaars,1993,1998):(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中性——情绪化(4)关系特定——关系散漫(5)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6)长期——短期导向(7)人与自然的关系2.4.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普遍主义者强调用法律和规章指导行为,而且这些指导原则不应因人而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普遍主义者认为对所有事务都应采取客观的态度,而且世界上只存在一个真理,只存在一种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特殊主义者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另外特殊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世间没有绝对真理,也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而是有多条路可走,殊途同归。例子:开车误撞行人有一天你和朋友驾车外出,在一条小街上行驶时,你发现朋友的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而当时允许的车速为每小时30公里。开到街角时,突然有行人从路边出来,朋友来不及刹车,把行人撞到了。当时没有其他目击者。警察来了,让你提供目击者口供。假如你不做伪证,你的朋友将承担严重后果。请回答:问题一:你觉得多大程度上你的朋友有权力要求你为他/她作伪证,即他实际时速为每小时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