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程 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_第1页
第六章程 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_第2页
第六章程 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_第3页
第六章程 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_第4页
第六章程 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人类数量性状遗传一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1、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1、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1).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s)--由单基因或简单的两对基因的互作影响的遗传性状,其变异是不连续的。相对性状之间变异是不连续的,差异显著。如:人的血型、多指、并指、白化病及红绿色盲。变异的个体可明显区分为2~3个群,之间差异显著。这种变异在群体呈不连续分布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质量性状变异分布图

1.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单基因遗传特点单基因遗传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不连续的。

质量性状—例子

鸡的冠形:玫瑰冠、胡桃冠、单冠、豆冠;

猪的毛色:白色、黑色、红色、蓝色(斑点)、花色

羽速:快羽、慢羽

羽毛形状:丝羽、片羽质量性状一般由单基因控制的单基因性状特点质量性状在群体中不连续分布

2).数量性状:属于多基因性状,受控于二对以上基因,相对性状之间变异是连续的,差异不显著。性状的变异是连续的,可以正态分布曲线表示。如:人的身高、体重、肤色、血压和智力都是数量性状或称多基因性状。

人身高由矮到高是逐渐过渡,很矮和很高的两种极端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身高接近平均值,这种变异的曲线呈正态分布(如下图)。多基因遗传特点多基因遗传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如,身高、血压、智商数量性状—定义

象人的身高,体重以及家畜的大小,体重等这些性状,其变异是连续的,描述它们只有通过测量的方法。这样的性状叫做数量性状,它们的差异表现在量上或程度上身高基因型基因型身矮PAABBXaabbF1中间型AaBbXAaBbF2AABBAaBBAaBbaaBbaabb高例如:人体身高矮数量性状是由多基因遗传的多基因遗传具有3个特点:①两个极端变异(纯种)个体杂交后,子1代大部分为中间型,在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一定变异范围。

AABBXaabb②两个中间型子1代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为中间型,但其变异范围要比子1代广泛,也可出现极端的个体。这除环境因素外,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也有作用。

中间型AaBbXAaBb③在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变异范围很广,然而大多数个体接近中间型,极端个体很少,环境与遗传因素都起作用。多基因遗传性状的特点

数量性状在群体中连续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性状表现易受环境影响

若以100mmHg为基础血压,A和B可使血压增加10mmHg,a和b不改变血压

变员数血压人体血压的变异人皮肤颜色的变异白中间黑变员数2、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1).多基因假说(MultipleFactorHypothesis)Nilson-Ehle,H.(1909)根据小麦粒色遗传提出:数量性状受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但各对基因遗传方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还认为:1.各基因的效应相等;2.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表现为增效和减效作用;3.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微效多基因与主效基因微效多基因(polygenes)或微效基因(minorgene):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一系列效应微小的基因;由于效应微小,难以根据表型将微效基因间区别开来;近年来,借助分子标记作图技术已经可以将控制数量性状的各个基因位点标记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并研究其基因的效应。主效基因/主基因(majorgene):控制质量性状遗传的一对或少数几对效应明显的基因;可以根据表型区分类别,并进行基因型推断。2).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inheritance)超亲遗传现象:杂交时,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可能超出双亲表型的范围。(eg.杂种优势)P

140千克×80千克F1

130千克F2

>140千克或<80千克超亲遗传现象的解释(A=200g;a=100g)P

A1A1A2A2a3a3×a1a1a2a2A3A3(1000)(800)F1

A1a1A2a2A3a3

(900)F2

A1A1A2A2A3A3ora1a1a2a2a3a3(1200)(600)3).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发展

传统观点:基于多基因假说认为数量性状均受微效、等效的微效基因控制。采用分子标记对基因效应的研究发现,数量性状:可能是受微效基因控制;也可能受少数几对主效基因控制,加上环境作用而表现连续变异;有时由少数主基因控制,但另外存在一些微效基因(修饰基因,modifyinggene)的修饰作用。

微效基因的效应:微效基因的效应值(对性状的影响)也不尽相等3、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析

1).表型值分解表型值的效应分解:性状表现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可得:

表型值=基因型值+环境偏差

P=G+E.P为个体表现型值(phenotypicvalue)(也即性状观察值);G为个体基因型(效应)值(geneticvalue),也称遗传效应值;E为环境效应值(environmentvalue),当无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时,E=e为随机误差(randomerror)符合正态分布N(0,σ2)。2).遗传力遗传力的概念与定义公式

遗传力(heritability):遗传变异占总变异(表型变异)的比率,用以度量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性状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对杂种后代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指标。(均为正值)

广义遗传力(hB2):遗传方差占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率;VP=VG+VEHB2=VG/VE

狭义遗传力(hN2):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VP=VA+VEh2=VA/VE或h2=σA2/σP2遗传度(率):疾病的易患性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基础所起作用的大小称为遗传度(率)哮喘病遗传度为80%精神分裂症为80%高血压遗传度为62%冠心病遗传度为65%糖尿病遗传度(幼年型)为75%糖尿病遗传度(老年型)为35%唇裂+腭裂遗传度为76%人类数量性状或疾病遗传

高血压、糖尿病、哮喘,这些常见的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的性状是一种数量性状,在群体中呈正态分布。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不仅受遗传的影响,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的易患性。易患性达到一定限度,个体就会患病。由此,估计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要考虑到家族中的亲属级别、患病人数、病情等多种因素。

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患性和阈值模式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称为易患性易感性:由多基因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阈值:一个个体的易患性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发病,这个限度称为阈值。阈值代表在一定条件下患病所必需的最低的易患基因的数量多基因遗传病的阈值模式多基因病的遗传因素证据1特定疾病或畸形的患者亲属发病率明显增高(家族倾向),并与亲属级别成正比。患者亲属发病率>群体发病率患者同胞、双亲、子女具有相同发病风险随亲属级别降低,发病风险迅速降低多基因病的遗传因素证据唇裂±腭裂患者多基因病的遗传因素证据亲属受累亲属百分数同群体相比亲属的发病率一级4.1×40同胞级0.7×8

姑和叔级0.3×3堂、表兄妹多基因病的遗传因素证据2双生子研究对某种多基因病,单卵双生子发病的一致性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多基因病的遗传因素证据单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唇裂±腭裂40%4%幽门狭窄22%2%精神分裂症46%14%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30%6%一致性性状人类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1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不符合任何一种单基因病遗传方式,同胞中的发病率远低于1/2或1/4,不符合AD、AR、XD或XR2患者双亲、同胞、子女的亲缘系数相同,均为1/2,有相同的

发病风险。这与AR病不同,AR病患者双亲和子女一般不发病而是肯定携带者,患者同胞的发病风险为1/4多基因病遗传特点3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群体发病率愈低的病种中,这种特征愈明显。这与AD病中亲属级别每降低一级,发病风险降低1/2的情况也是不同4近亲婚配时,子女的发病风险增高,但不如AR病显著5发病率有种族差异一级亲属三级亲属二级亲属随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多基因病发病风险估计1

发病风险代表平均风险,在不同家庭中各不相同与遗传度密切相关当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0.1%~1%,遗传率为70%~80%时,用Edward公式估计患者一级亲属发病风险f=√P例如:唇裂±腭裂的发病率为0.17%,遗传率为76%,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为f=√0.0017=4%

将遗传度、群体发病率、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的关系制成图,可以看出,当群体发病率为1/100~1/1000时,遗传度如果是70%~80%,则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近于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可以用公式f=√p求得。f代表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p代表一般群体发病率。例如唇裂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7%,其遗传度为76%,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f)=√0.17%≈4%。如果遗传度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也高于或低于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例如,原发性高血压的群体发病率约为6%,遗传度为62%,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从图中可看出为16%,如果按公式f=√p,√0.06=24.5%,这时该公式就不再适用。多基因病发病风险估计2一个家庭中患病人数越多,发病风险越高3患病严重程度越重,发病风险越高4随着群体发病率降低,患病亲属发病风险增高群体发病率低,提示疾病阈值高多基因病发病风险估计5群体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时,发病率低的性别的后代发病风险相对高。一般人群的遗传易患性多基因病发病风险估计女性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1.每种病的发病率一般高于1/1000。

2.有家族聚集倾向,但不符合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3.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率也迅速降低,向群体发病率靠拢。

4.近亲婚配时子女发病风险增高,但不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样显著。这可能与多基因的累加作用有关。

5.有些多基因病的发病率有种族差异。一些常见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和遗传度疾病与畸形群体发病率(%)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遗传度(%)唇裂±腭裂0.17476腭裂0.04276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0.1~0.2

男性先证者4女性先证者170先天性幽门狭窄

0.3

男性先证者2女性先证者1075先天性畸形足0.1368先天性巨结肠

0.02

男性先证者2女性先证者880疾病与畸形群体发病率(%)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遗传度(%)脊柱裂0.3460无脑儿0.5460先天性心脏病0.52.835精神分裂症0.5~1.010~1580早发型糖尿病0.22~575原发性高血压4~1015~3062冠心病2.5765哮喘1~21280消化性溃疡4837强直性脊椎炎

0.2

男性先证者7女性先证者270性别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某些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存在着性别差异,发病率低的性别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高于发病率高的性别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性别的发病阈值是不同的,发病率低的性别必须携带较多的易患性基因,才能达到阈值而发病。如果已经发病,表明其一定携带更多的易患性基因,其后代的发病风险将会相应增高。例如先天性幽门狭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0.5%,女性发病率为0.1%,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即男性发病阈值低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风险是5.5%,女儿的发病风险是2.4%;而女性患者儿子的发病风险为19.4%,女儿的发病风险为7.3%。二人类的皮肤纹理与遗传引言

皮肤纹理(简称皮纹)概念

皮纹是由皮肤表面凸起的嵴纹和两条嵴纹之间的凹陷而形成的沟纹组成,这些凹凸的纹理在人体皮肤上某些特定部位构成各种特定的纹理图形。每个人都有特殊的皮肤纹理,皮肤纹理呈多基因遗传,在胚胎发育第1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右形成,且终生不变。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皮肤纹理(dermatoglyphy):是指人体皮肤某些特定部位出现的纹理图形,简称皮纹。皮纹是由真皮乳头向表皮突出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嵴纹(ridge)和嵴纹之间的凹陷——皮沟(dermalfurrow)组成的。㈠正常人的皮肤纹理

1.指纹手指末端腹面(顶端掌面)的皮纹称为指纹。根据纹理的走向和三叉点的有无及数目,可将指纹分为三种类型: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

三叉:是指由三条嵴线相交成“Y“或”人“形的标记。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指纹类型弓型纹——弓形纹、蓬帐式弓型纹箕形纹——尺箕、桡箕斗形纹——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指纹是指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

①指纹类型:主要分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三种类型。

指纹类型特点分类弓形纹由平行排列的弓形嵴纹从一侧走向另一侧,中间隆起呈弓形;无三叉点简弓帐弓箕形纹嵴纹从一侧起始发出后,斜向上弯曲后又回到原侧,形似簸箕状;一般在箕头下侧有一个三叉点。正箕(尺箕)反箕(桡箕)斗形纹其纹理大多呈环形、螺形、囊形;一般有两个三叉点。环形斗螺旋斗双箕斗⑴弓形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