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识记岑参、辛弃疾、文天祥等的相关文学常识,把握诗歌内容,背诵这五首诗词曲。.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体会作品的意蕴和艺术感染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资料助读相关知识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和散曲都使用当时流行的北曲,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因此元曲常被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同唐诗、宋词并称。《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净沙•秋思》《窦娥冤》等都属于元曲。三、研习诗歌(一)《十五从军征》.朗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作家作品简介本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题目是后人加的。.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①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兔从狗窦④入,雉⑤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⑥,井⑦上生旅葵⑧。舂谷⑨持⑩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释】①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②冢(zhong):坟墓。③累(14i)累:众多的样子。④狗窦(d6u):给狗出入的墙洞。⑤雉(zhi):野鸡。⑥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⑦井:这里指井台。⑧旅葵:野生的葵菜。⑨舂(cho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持:拿着。羹(geng):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一时:一会儿。饴:同“贻”,送给。【诗意】十五岁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还乡。在路上遇到同乡便问:“我的家中还有何人?”“且看远处那是您家,松柏繁茂,坟墓众多。”野兔从给狗出入的墙洞出入,野鸡在房梁上乱飞。野生的谷子长满庭院,野生的葵菜布满井台。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菜羹。羹饭一会儿熟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不禁泪满衣裳。【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老兵还乡后的悲惨情状,控诉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开篇即写出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从军之时尚是风华少年,归来之日却已是皓首银发。“十五”“八十”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接着描写老翁归乡后的见闻感受,远望时“松柏冢累累”,近看时“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描绘出凄凉破败的景象。家中空无一人,老翁举目无亲,其凄楚的心情可以想象。“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进一步凸显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境。最后两句写老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将其无家可归、无亲可依的悲苦、凄怆之情彻底宣泄出来。4.拓展练习(1)赏析“八十始得归”中的“始”字。[提示]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色彩。(2)《十五从军征》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什么?[答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3)《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翁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什么?[答案]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4)《十五从军征》一诗记叙了一位从军几十年的老兵的情景,揭示了什么?[答案]回到家乡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总结归纳(1)主题归纳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悲惨情状,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2)写作特点a.以第一人东叙述所见所感。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事,尽情渲染了老翁的不幸遭遇和他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b.注重环境描写。“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等环境描写,将老翁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3)问题探究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整首诗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还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以哀景衬哀情,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读这首诗。(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指名朗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家作品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岑参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写作背景:唐代天宝年间,西北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天宝十三年(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他的同僚武判官要回京,岑参为武判官送行并写了这首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③湿④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⑤。将军角弓⑥不得控⑦,都护⑧铁衣冷难着⑨。瀚海⑩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①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②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③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④湿:动词,打湿。⑤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⑥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⑦控:拉开(弓弦)。⑧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⑨着(zhuo):穿。⑩瀚(hdm)海:指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惨淡:暗淡。中军:指主将。饮(yin):宴请。胡琴:泛指西域的琴。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掣(che):拉,扯。翻:飘动。山回路转:山路迂回曲折。回,迂回、曲折。【诗意】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都吹得折断了,塞北一带的天空八月就大雪纷飞。就像一夜间忽然有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都开满了雪白的梨花。雪花飘散落入珠帘并打湿了帐幕,狐皮大衣都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和都护的角弓拉不开,他们的盔甲冰冷得很难穿上。沙漠纵横交错结了很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愁云。主将摆好酒席宴请即将归去的客人,营帐中响起了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声。傍晚领兵将帅的营门前纷纷扬扬的大雪还在下个不停,大风扯着冻硬了的红旗也不能让它飘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城去,临别时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你了,只见雪路上留下了一串马蹄的印迹。【赏析】开头两句写边塞风狂雪早。先写风,“卷”字是正面描写,“折”字是侧面描写;再写雪,“八月”表明雪来得早,“即”字流露出诗人的惊异,“飞”字描绘雪飘之状,与“卷”字相呼应。三、四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贴切、动人,把雪的洁白和鲜润凸显了出来,也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五至十句突出表现边塞地区天气的寒冷。以上内容写的是边塞漫天大雪的奇丽景象,之后写的是送别武判官的情形。“红旗冻不翻”从侧面突出天气的奇寒。“雪满天山路”既是边塞的特有景象,更是对友人眷眷深情的传达。最后两句写友人离去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思乡之意。“不见”隐现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的情态,“空”饱含了诗人的怅惘之情。.拓展练习(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互文。写出了边关将士奇寒难熬的艰苦生活,从侧面烘托出大雪天气的酷寒。(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境画面]沙漠纵横交错结了很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愁云。[主旨情感]借边塞奇寒的环境渲染送别的气氛,表达诗人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艺术手法]运用对偶、夸张、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现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奇寒景象。(3)简要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字的表达效果。[答案忽”字不仅写出了边塞气象的变幻无常,而且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赏雪时的惊异。5.总结归纳⑴主题归纳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壮丽风光,并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表达了诗人因朋友归京而产生的惆怅和不舍之情。(2)写作特点情景交融,充满奇思妙想。本诗紧扣“雪”字生发奇思妙想。“雪”字在诗中虽只出现了四次,但诗句中处处含“雪”。雪是写景的中心,雪景衬托送别之情,送别的场面又体现了雪景,情景交融,匠心独具。诗人笔下的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笔描绘。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营造了优美壮观的意境。全诗气势宏大,风格奇特,想象丰富。(3)问题探究1)试简析诗人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提示]①渲染送别氛围,抒发诗人因朋友归京而产生的惆怅和不舍之情;②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提示]运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颖、贴切、动人,把雪的洁白和鲜润凸显了出来,也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6.齐读这首诗。(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朗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作家作品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有《稼轩长短句》。背景材料: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不久,他又被改派到镇江任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南宋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在镇江登临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师生共同读品诗句何处望①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③。不尽长江滚滚流④。年少万兜黎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⑦?曹刘⑧。生子当如孙仲谋⑨。【注释】①望:远望,眺望。②神州:中原地区。③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④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⑤年少万兜婺(m6u):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整,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⑥坐断:占据。⑦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词意】举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围的一片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的大事呢?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滚滚东流。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赏析】上片,词人由北固楼风光联想到失去的河山,无限感慨、惆怅。开篇设问,“何处望神州”言外之意是中原已非己有。北固楼的“满眼风光”,使词人产生无限感慨,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三至五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下片,词人借对孙权的赞美,暗讽当朝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占据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却苟且偷安,讽刺之意溢于言表。最后一句极力渲染孙权意气风发的雄姿,委婉地表达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拓展练习(1)词中“兜装”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提示]“兜黎”运用借代手法,以物代人,形象传神地写出士兵的特征。(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哪两句既歌颂了孙权的年少有为,也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答案]年少万兜装 坐断东南战未休(3)“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在本词中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北固亭下临长江,词人登北固亭,遥望故土,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滚东流的长江,这是实写;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有如奔流的长江,所以此句又暗指时间的流逝(词人思绪的飘飞),这是虚写。5.总结归纳(1)主题归纳这首词中,词人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表达出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2)写作特点a.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写景从大处落墨,视野开阔;抒情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议论则赞扬建立伟业的英雄人物孙权,气魄极其宏大。b.善用典故,委婉含蓄。例如,“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杜甫的诗是写个人流离之悲,而这首词却是写国家兴亡之感,意境不同;尾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借用曹操的话,含蓄地对南宋朝廷进行了讽刺。⑶问题探究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提示]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皇帝(指宋高宗、宋孝宗等)也不如孙权。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词人直言进谏,所以词人只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J此处词人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于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四、布置作业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四)《过零丁洋》。.指名朗读《过零丁洋》。.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⑴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⑵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⑶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⑷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⑸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要点提示:⑴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⑵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⑶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⑷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⑸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齐读这首诗。(五)《山坡羊•潼关怀古》.朗读《山坡羊•潼关怀古》,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作家作品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背景材料: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足官场,但听说朝廷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灾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其间,他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喟叹,满怀同情,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度操劳而殉职。这首小令就是张养浩在赴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关中旱灾的途中写的。山坡羊,曲牌名。.师生共同品读诗歌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①潼关路。望西都②,意踌躇③。伤心秦汉经行处④,宫阙⑤万间都做了土。兴⑥,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释】①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②西都:指长安。③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④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⑤宫阙:泛指宫殿。⑥兴:与下面的“亡”都表示改朝换代。【曲意】群峰众峦像是在这里会合,大浪巨涛像是在这里震怒,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好一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成千上万间宫殿都已经化作了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重症患者谵妄的管理
- 2025年淄博货运模拟考试
- 2025年驻马店货运从业资格仿真考题
- 警察爸爸讲安全
-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
- 25年三月协议离婚房产数字遗产条款
- 2024年份8月声乐教师课后服务协议与责任划分细则
- 二零二五版委托招聘协议
- 加盟餐饮店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即征即退进项明细科目
- CJJT146-2011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 臭氧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安徽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轴承压装力计算软件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力资源外包投标方案
- 摩托艇经营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英语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含听力原文+作文范文)
- 住建局安全生产汇报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老年社会生活相关理论及应用
- 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