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分类思维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巧用分类思维轻松学习化学(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1、问题提出《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化学学习也是一样,常需要分情况处理。例如,考虑金属与酸反应,须将金属与酸进行分类考虑。金属要分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等不同情况来讨论,如果是活泼金属不但可以和酸剧烈反应,还要与水反应,如钾、钙、钠;较活泼金属,如Al,Zn,Fe能够与酸反应,不能和水反应;不活泼金属,如Cu、Ag等,只能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能和非氧化性酸反应;遇到最不活泼金属,如Au、Pt,几乎不能与常见酸反应。同理,也要对酸进行分类,同样是Al,与盐酸和硝酸反应情况不一样。同样与硝酸反应,Al与浓硝酸在常温下要钝化,与稀硝酸就可以反应。这一系列看似复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类思维的运用。在化学学习中,不少同学还未建立起分类思维,遇到不同的问题,不能分清情况,灵活解决;遇到同类问题,也不能抓住的本质原理,运用合理的迁移创新性地解决新问题。2.分类思维是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思维在人类认知发展和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类的心理运作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置在一起。分类是一项重要的认知能力。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96页皮亚杰认为,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96页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类化和强化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条件作用的实验程序形成条件反应后,与实验中所采用之条件刺激类似之其他刺激,也会引起相似的条件反应,就是类化。而在个体所学到的条件反应,只对条件作用中受到强化过的条件刺激反应,对其他类似而未经受过强化的刺激不做反应,就是辨别。并且指出,类化是趋同,辨别是趋异,两者交互运用,才能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78页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78页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分类讨论,实质就是分类思维的运用。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分类法对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科学分类,再分门别类地进行学习、研究,从而找到有关规律,把握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关系。赵玉泉,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举隅,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9),34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7),专门设置《物质分类》一节,正是基于分类思维在化学学习赵玉泉,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举隅,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9),343、利用分类思维,提高化学学习能力3.1利用分类思维,有效掌握化学概念概念是对具有共同属性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453页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化学学科知识框架的节点。罗秀玲,教师与学生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比较研究,化学教育2021(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453页罗秀玲,教师与学生部分核心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比较研究,化学教育2021(1),3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454页比如,对于高中学生难以区分的电解质,非电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就是因为不能运用分类思维。刘知新指出,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是用划分与归类来明确某概念所包含的各对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230页以此,如果学生从电解质,非电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本质,从分类的角度来理解这组概念,就容易很多。即要明确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基于化合物的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不能导电而进行的分类。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不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首先应该是化合物。借此便可以判断:单质和混合物,比如铜,盐酸,都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为它们不是化合物。其二,能够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反之,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非电解质。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230页注:1按包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分类;2按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多少分类;3按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不能导电分类;4按在水溶液中能不能完全电离分类。3.2利用分类思维,有效掌握化学反应规律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有内在的规律,即反应原理。如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氧化剂有足够强的氧化能力,还原剂有足够的还原能力,两者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反应。在学习化学反应的时候,就要有分类思维,将化学反应按照物质性质和反应性质进行分类,从而有效掌握化学反应规律,达到掌握一个反应,就会一类反应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迁移、合理的解决问题。如考虑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孤立地看,是不同物质,不同反应;从类属上考虑,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锌都是碱性氧化物,根据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稍作具体处理,得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氧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铁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按照思路掌握化学反应,才能够举一反三,创新性的解决新的问题。进而可以对常见金属、非金属、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之间反应作如下归纳:3.3利用分类思维,全面解决化学问题考虑化学问题地时候,还要分析各种情况,全面正确地得出结论。就如笔者在问题提出部分写道地金属与酸反应地问题,如果不能层层分类地考虑,在每一个层面上把各种情况全面分析,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在很多时候都如此,如学习了水的电离之后,很多同学对水电离出的c(H+)这个问题不能很好掌握。解答“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L-1,溶液的PH可能为多少”的问题时,不少同学认为c(H+)为1×10-12mol·L-1,c(H+)很小,溶液显碱性,PH为12正确的考虑,应抓住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L-1,比纯水中水电离出的c(H+)为1×10-7mol·L-1小,表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而抑制水的电离,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看,有两种情况,其一,溶液中c(H+)很大,显酸性,PH为2;其二,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