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asek与prk手术矫正不同程度近视及近视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比较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膜研磨(lasek)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ur,以及是否已成为后入式ur的一种替代品,必须进一步确认。我中心于2000年开始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近视与近视散光的治疗,并完成了同一患者LASEK与PRK配对资料对比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予以报告。1数据和方法1.1prk和lasek治疗优质手术患者的光栅特点本组70名近视患者(140眼)。其中男性39人,女性31人,年龄18~42岁,平均27.41岁。对欲行PRK治疗的病例,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同一患者的左、右眼分入PRK手术组与LASEK手术组,予以不同术式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但激光切削设计原则相同,两组术前屈光度范围为-2.25~-9.75D,散光度范围为0~-2.75D,同一患者双眼屈光度及散光度无显著差异。按照近视程度将本组病例分为以下两组:(1)中低度近视组:等值球镜等于或小于-6.00D,共39人(78眼)。(2)高度近视组:等值球镜大于-6.00D,共31人(62眼)。追踪观察6个月。应用配对计数资料检验对不同组别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1.2嘴唇原位重建组采用意大利E.Janach公司的LASEK手术套件。术前应用0.4%倍诺喜滴眼液滴眼2次,LASEK上皮环锯以瞳孔为中心用力按压角膜,完成除上方角膜(11~1点位)、直径约8.0mm的上皮环形切开。以瞳孔为中心,放置直径为8.5mm的酒精槽于角膜之上,注入20%酒精30s,然后BSS液稀释、冲洗,角膜上皮刀自6点位开始,分离出一个以上方为基底的直径8.0mm的完整的角膜上皮帽,再次调整激光对准瞳孔中心,完成激光治疗,BBS溶液冲洗角膜表面激光治疗区,LASEK病例组应用上皮恢复器恢复角膜上皮帽于“原位”,并用吸血海绵吸取角膜表面水分;PRK组将角膜瓣自蒂部撕掉上皮帽。佩戴“0”度抛弃性软性角膜接触镜。1.3烧痛样的诊断标准术后患者每天接受检查,直至上皮缺损愈合,记录上皮再生所需的时间,并将患者感受眼部疼痛程度予以分级。分级标准,1级:轻微的烧灼样疼痛;2级:较为明显的烧灼针刺样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3级:十分明显的针刺样疼痛,常需用镇痛药物缓解。术后典必殊滴眼液点术眼每日4次,1周后改用0.1%氟甲脱氧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第1个月每日4次,第2个月每日3次,依次类推,逐渐减量。术后1周至6个月分别检查记录裸眼视力、屈光残留以及角膜haze形成情况。2结果2.1lasek组术中皮下膜覆盖完成术中仅1眼上皮帽碎裂,其后去除上皮,改为PRK继续完成手术,因此该病例未纳入以下的对比统计,其余眼角膜上皮帽完成良好。2.2新生儿视网膜结构观察PRK与LASEK组角膜上皮均为术后2~3d修复,无统计学差异。PRK组术后裂隙灯观察角膜上皮自周边向中央生长,新生角膜上皮边界明显。LASEK组自术后第2d即可见角膜接触镜下灰白色小点,看不到自周边向中央新生角膜上皮边界。2.3术后第1d的疼痛LASEK及PRK术后大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术后第1d的疼痛以1~2级为主,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4手术后裸眼的视力不同程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见表1。2.5lasek组与lasek组、pbp组差异PRK术后6个月haze的范围及程度均明显大于LASEK组,在≤0.5、>0.5~≤1与>1三种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lasek联合prkLASEK与PRK矫正屈光不正的差异,仅仅是在手术过程后,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这一层上皮被认为具有直接上皮再生作用或仅是一种生物保护膜。Camellin认为它可保护手术创面,降低术后角膜基质细胞过度增生,减少屈光回退。不少学者的临床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临床报道结果不同。因此,自从Camellin将LASEK应用于眼科临床,LASEK是否优于PRK,特别是对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以至最终取代PRK便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0年起,有计划地进行了LASEK与PRK矫正屈光不正疗效的对比,现对以下几个问题予以讨论。3.1术前眼底屈光度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为更好地突出LASEK与PRK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减少其他干扰因素,我们采用了同一病例左右眼不同手术方法矫正的设计,并进行了术前双眼屈光度差异性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方计入本组病例,进而减少了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另外在手术方法上,每一病例双眼进行的PRK及LASEK手术,除LASEK角膜上皮瓣予以复位外,两种术式的手术设计、操作方法以及术后处理力尽求同,以避免其他环节给结果带来的干扰3.2lasek和prk治疗小鼠裸眼视力对比(1)尽管两组角膜上皮术后修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愈合方式有所区别,这一结果不能用角膜上皮瓣仅是一种生物保护膜的观点来解释。(2)两组术后疼痛反应在本组病例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LASEK这一术式目前尚不能完全缓解术后术眼的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这一结果与韩国LEE所报道的病例不同,可能与两组资料所采用的对比设计方法不同有关。(3)本结果显示,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LASEK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与同期PRK组对比,尽管后者略高于前者但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统计样本数量有关;对高度近视的矫正,LASEK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明显高于PRK组,表明LASE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有较好的准确性及预测性。结果同时显示:LASEK术后haze明显轻于PRK,并且形状位置也不一致。LASEK术后角膜haze减少的机制仍不清楚,推测可能是由于上皮瓣有效地保护着裸露的角膜基质表面,阻止泪液中炎性细胞的侵入,避免了炎性细胞对角膜基质的损害,延缓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基质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是引发屈光回退的原因,LASEK术后视力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用LASEK术后仅发生较低的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予以解释。3.3prk和lasek在术后视力及视力稳定程度方面的差异LASEK手术操作对于有较好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角膜手术经验的医师而言并不复杂,手术器械要求也不高,操作中的重点是掌握好角膜上皮浸泡的酒精浓度以及作用时间。术中发生角膜上皮帽碎裂,可立即去除角膜上皮,改为PRK继续完成手术,因此手术操作的风险远小于LASIK的术中角膜瓣并发症,比较容易推广开展。LASEK对本组不同程度的近视矫正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