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_第1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_第2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_第3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_第4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部黄明威脑卒中步态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部脑卒中步态分析1

步态分析的意义步态分析步态训练行走功能改善步态分析的意义步态分析步态训练行走功能改善2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3身体素质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其他特殊专业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形成完善和高难度的运动技能。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都十分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高。身体素质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4运动控制成份(componentsofMotorcontrol):运动控制成份包括Rom、肌力、平衡能力、完善的姿式、位置、速度,各种方式的协调能力。这些因素影响整个动作完成的过程。运动控制成份(componentsofMotorcon5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1、泛化过程2、分化过程3、反复巩固(强化)过程4、动作自动化(动力定型)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1、泛化过程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康复治疗师观察步态的视角?我们有何治疗(训练)方案?对于老年人和年轻人,我们的训练侧重点在哪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康复治疗师观察步态的视角?7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8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9

肌力—协调—模式肌力是运动之母。肌力是完成运动技能和高级运动技巧的物质基础。肌力—协调—模式10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目的——寻找原动肌群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目的——寻找原动肌群11运动中肌肉的类型

原动肌(agonist)拮抗肌(antagonist)协同肌(synergist)副动肌稳定肌--corestability核心力量

中和肌运动中肌肉的类型

原动肌(agonist)12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13步行中的下肢肌肉活动步行中的下肢肌肉活动14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15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16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17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18目的评估运动能力诊断异常步态病因为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目的评估运动能力19步行步行:使用足移动躯体的行动移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运动步行是移动手段之一移步:用双脚及辅助用具来步行步行是患者治疗的首要需求步行步行:使用足移动躯体的行动20步态步态:指人体行走时的姿势,是躯干与肢体共同参与的有节律的活动,走或跑的方式。步态分析:利用生物力学的概念、处理手段和已经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步态步态:指人体行走时的姿势,是躯干与肢体共同参与的有节律的21步行周期定义: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为一个步行周期支撑期(站立期):脚与地面相接触的时期,占60%。分为早期触地、承重反应、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期:脚离开地面的时期,占40%。分为:摆动初期、摆动中期与摆动末期步行周期定义: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为一个步行周期22步态周期步态周期23步态周期的划分步态周期的划分24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25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26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27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28步态的时空参数

跨步时间——(步行周期时间)行走两步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记录从一侧首次着地时开始至该侧下一个首次着地结束的时间。以秒为计时单位。

步态的时空参数

跨步时间——(步行周期时间)29步长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在前进方向上的直线距离。步长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在前进方向上的直线30跨步长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正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100-160cm.跨步长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31步宽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步宽愈窄,步行的稳定性愈差。

步宽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步宽32步速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2m/s。步速(m/s)=跨步长×步频120

步速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2m/33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以步/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左右。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以步/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34步行周期中骨盆及

下肢关节角度的运动轨迹足跟着地骨盆:5°旋前髋关节:30°屈曲膝关节:0°踝关节:0°步行周期中骨盆及

下肢关节角度的运动轨迹足跟着地35承重反应期骨盆:5°旋前髋关节:30°屈曲膝关节:0°-15°屈曲踝关节:0°-15°跖屈承重反应期骨盆:5°36站立中期骨盆:中立位髋关节:30°-0°膝关节:15°-0°踝关节:15°跖屈-10°背屈站立中期骨盆:中立位37足跟离地(站立末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0°-10°过伸展膝关节:0°踝关节:10°背屈-0°趾关节:0°-10°过伸展足跟离地(站立末期)骨盆:5°后旋38足趾离地(迈步前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10°过伸展-0°膝关节:0°-35°踝关节:0°-20°跖屈(关键点:膝关节被动屈曲)足趾离地(迈步前期)骨盆:5°后旋39迈步相初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0°-20°屈曲膝关节:35°-60°屈曲踝关节:20°-10°跖屈迈步相初期骨盆:5°后旋40迈步相末期骨盆:中立位髋关节:20°-30°屈曲膝关节:60°-30°屈曲踝关节:10°跖屈-0°迈步相末期骨盆:中立位41迈步相末期骨盆:5°旋前髋关节:30°屈曲膝关节:30°屈曲-0°踝关节:0°迈步相末期骨盆:5°旋前42重心上下移动一个步态周期,重心上下移动两次支撑中期最高,双腿支撑期最低重心上下移动一个步态周期,重心上下移动两次43重心左右移动一个步态周期中左右移动各一次双足支撑期重心位于中间,支撑中期向侧方位移最大重心左右移动一个步态周期中左右移动各一次44骨盆的旋转与倾斜骨盆的前后旋转可以增加步长,并使重心下降步态周期中,摆动侧骨盆做旋前(4°)运动,另一侧做旋后(4°)运动,总计旋转8°骨盆的旋转与倾斜骨盆的前后旋转可以增加步长,并使重心下降45步态观察要点动中求稳:静态重心稳定—动态重心稳定姿势控制运动控制(空间运动时序)姿势下的运动控制运动控制下的姿势控制步态观察要点动中求稳:静态重心稳定—动态重心稳定46训练中时刻观察患者步态障碍原因训练中时刻观察患者步态障碍原因47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48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49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0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1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2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3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4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5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56三维运动平面三维运动平面57正常的行走过程

(一)步行周期(gaitcycle)(二)重心(centerofgravity)(三)肌肉的活动(movementofmuscle)正常的行走过程(一)步行周期(gaitcycle)58自然步态最低能量消耗的步行模式最安全的步行模式自然步态最低能量消耗的步行模式59基本术语足廓清足偏角Q角推动力惯性节律基本术语足廓清60足内翻+下垂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关节过伸,足前进推动力量降低,使关节做功显著下降。摆动相常导致患肢地面廓清能力降低。足内翻+下垂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61膝关节僵直动态EMG显示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肌和股外肌过分活跃,髂腰肌活动降低,有时臀大肌活动增加。如果同时存在足内翻,将加重膝关节僵直。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膝关节僵直动态EMG显示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肌和股外肌过分62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63膝关节僵直-治疗不要轻易采用降低股四头肌肌力/张力的措施。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的因素。改善全身姿态控制有利于改善股四头肌张力。膝关节僵直-治疗不要轻易采用降低股四头肌肌力/张力的措施。64膝过伸膝过伸很常见,但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撑相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原发病因。膝过伸膝过伸很常见,但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撑相早期?65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66

常见诱因:

踝跖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支撑相伸膝肌痉挛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常见诱因:

踝跖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67步行障碍的病理基础

下肢肌力、肌张力下肢和躯干骨关节的完整性和对位对线下肢和躯干支撑能力躯体平衡能力躯体控制能力心理行为因素有氧运动能力步行障碍的病理基础

下肢肌力、肌张力68治疗策略-明确步行障碍关键因素肌肉痉挛还是挛缩?靶肌肉?疼痛?紧张?(心理状态)本体感觉?平衡障碍?核心稳定肌群?运动控制障碍?认知障碍?体力不足?治疗策略-明确步行障碍关键因素肌肉痉挛还是挛缩?69运动功能恢复的思路体位转移-卧、坐、站平衡协调-坐、站肌张力处理肌力和肌肉协调力训练分解迈步训练辅助步行训练独立步行训练运动功能恢复的思路体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