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刻本《石墨辗》补考_第1页
明刻本《石墨辗》补考_第2页
明刻本《石墨辗》补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刻本《石墨辗》补考

叶德辉的《墨华》一文现在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到。其中之一是现藏于青岛图书馆的明代《石墨华》的铭文1,这是宣统三年(1911)完成的。为了将《万历五物》的原始版本与《万历五物》进行比较,并使用禁忌知识。确定板是万历的原始板,并在乾隆时期重印。这一精彩的版本鉴定凸显了叶德辉作为版本专家的当行本色。然而此跋并不涉及《石墨镌华》的卷次、体例及内容,盖因此跋仅为藏书而制,非因读书而作。另一处则见载于叶氏《郋园读书志》卷四,其“明万历戊午刻本《石墨镌华》八卷”条跋云:《石墨镌华》八卷,明赵崡撰,万历戊午原刻本。《总目》史部目录类著录作六卷《附录》二卷,与原本通作八卷但与七、八两卷目下注“附录”二字者不同,不知所据何本。考明人《艺圃搜奇续集》及乾隆甲午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均有刻本,殆后人以意分卷,久失原刻次第耶。《提要》称其每碑目录之下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钩勒其文,体例颇为详备。……今按此本亦未钩勒其文,与《提要》所言不合,而书为初刻原本,不得疑为翻本有所改移,是则四库所收殆后来传本,非原帙也。书经孙氏收藏,前有孙氏藏书印五字朱文小长方隶书印,未知为孙氏平津馆否?但孙星衍藏书未见用此印,或别一孙氏耳。光绪己丑冬十月既生霸书于都门长沙郡馆。2此跋撰于光绪己丑(1889),早于光绪三年(1911)题跋22年。跋文对《石墨镌华》之卷次、版本、体例及内容均有详细的考述。叶氏认为四库本所据为“后来传本”,并提供了两条证据。其一是“《提要》称其每碑目录之下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钩勒其文”。按诸《四库全书总目》,称《石墨镌华》于“每碑目录之下,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各注其地。金元国书世不多见,亦仿《集古录》摹载钟鼎之例,钩勒其文。”叶氏称《石墨镌华》“仿《宝刻丛编》之例,钩勒其文”,是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断章取义。《宝刻丛编》的体例为在每一碑之下各注其地,而“钩勒”之法当源自《集古录》。此处的“钩勒”意指书法中的钩摹字体的方法,便于传写存真,或作为雕刻碑版的依据。《石墨镌华》仿欧阳修《集古录》摹载钟鼎之例,对于世不多见的金元国书采用钩勒之法,保存了这些碑刻的原本面貌,如《金统经略郎君行记》、《元蒙古字碑》3等。而叶德辉却称所见明万历戊午刻本,并没有钩勒其文。笔者就此对南京图书馆藏万历刻本《石墨镌华》进行考察,发现对于金元碑刻,确实采用了钩勒之法,大概叶德辉误会“钩勒”之义,因有此误。其二是《四库全书》本不同于原本八卷,作正文六卷,《附录》二卷。这一差异完全可以解释为四库馆臣根据著作内容所作的改动,亦不能作为四库本所据为后来传本的证据。叶氏跋中称“四库所收殆后来传本,非原帙也”,查考《石墨镌华》历来刻本,自万历刊刻之后,四库修书之前,仅有乾隆中期的《知不足斋丛书》本。那么四库所据会不会是《知不足斋丛书》本呢?按《知不足斋丛书》第三集收录《石墨镌华》八卷,其具体刊刻时间,《中国丛书综录》定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4。不过《中国丛书综录》并未注其依据,根据蔡斐雯对《知不足斋丛书》刊刻时间的考察,她所见到的《知不足斋丛书》本卷末有鲍氏题识:“乾隆甲午(三十九年)端阳前三日得闲居士鲍廷博识。”5这应当也是《中国丛书综录》的依据。此本刊刻在《四库全书》修纂之前不久,故而作为新刊本被进呈的几率相当大,馆臣亦有可能用其作为参校之本。然而,我们经过考察,否定了这一推测。检《石墨镌华》卷六《金普照寺兴造记碑》条,《知不足斋丛书》本作:“唐文皇旷世雄才,削平海内,以其馀力,恣意临池,其臣又有率更、永兴辈共成之。故能□□□教,师法千秋,自此而后,集书未有及之者。”6而《四库全书》本作:“唐文皇旷世雄才,削平海内,以其馀力,恣意临池,其臣又有率更、永兴辈共成之。故能集成《圣教》,师法千秋,自此而后,集书未有及之者。”又卷六《宋蔡襄万安桥记》条,《知不足斋丛书》本作:“余观此书,雄伟遒丽实有之,而结似平原,无其紧密,策似永兴,无其秀逸。时代为之,非君谟罪也。”而《四库全书》本作:“余观此书,雄伟遒丽实有之,然结法似平原,而无其紧密,策法似永兴,而无其秀逸。此则时代为之,非君谟之罪也。”就《金普照寺兴造记碑》条而言,《知不足斋丛书》本的缺字在《四库全书》本中是完全的;而对于《宋蔡襄万安桥记》条,两本异文颇多,这些都证明二本不存在承袭关系。而将《四库全书》本与万历初刊本的这数条文字相比勘,则其文字全同,可见《四库全书》本不可能出自乾隆间所刊《知不足斋丛书》本,其抄写底本当是万历年间原刻本。又据《四库采进书目》,《石墨镌华》凡八见7,除去《浙江省第四次鲍士恭呈送书目》和《浙江采集遗书总录简目》中著录为同一本外,四库馆臣可供选择的《石墨镌华》一共有七部,且此七部《石墨镌华》均为八卷四本。馆臣最后选择了安徽巡抚采进本,据《安徽省呈送书目》载,此本为八卷四本,可见其为刊本无疑,因为其中即使有钞本,馆臣也断然不会轻弃刊本而取钞本。按《知不足斋丛书》刊本《石墨镌华》之前,仅有万历年间之原刊本。故四库本之抄写底本应为万历年间初刊本。然叶德辉谓:“考明人《艺圃搜奇续集》及乾隆甲午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均有刻本。”则据叶氏所知,《石墨镌华》又有《艺圃搜奇续集》刊本。详考叶氏所云的来源,则来自邵懿辰、邵章《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据邵书,《石墨镌华》又有《艺圃搜奇续集》本8,但并未说明是刊本,亦未明示《艺圃搜奇续集》的编者。检《四库全书总目》之《洞天清录》(宋赵希鹄撰)提要云:“明宁献王权尝为刊版于江西,见《宁藩书目》。曹溶《续艺圃搜奇》所载,与此本同,盖皆从宁王旧刻传录。”馆臣不称传刻,而称传录,盖云《洞天清录》之四库钞本和《艺圃搜奇续集》本皆从宁王江西刊本传钞而来,其目《艺圃搜奇续集》为钞本无疑。据其名目,则《艺圃搜奇续集》当即《洞天清录》提要中所云之《续艺圃搜奇》,其编者为清初曹溶,叶德辉称其为明人所编,当失于查考。按,曹溶(1613-1685年),字秋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家富藏书,复喜钞书。世传曹溶所辑《学海类编》,先经其门人陶越增订,至清道光十一年始由六安晁氏木活字排印。其中收有曹溶是身后著述,当系门人或后人增入9。因此,此《艺圃搜奇续集》亦当为曹溶所辑钞本,其不为《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等书著录,则向来未曾刊刻之辅证。此本既为钞本,自然就不是四库本的底本了。总之,叶德辉称《石墨镌华》“仿《宝刻丛编》之例,钩勒其文”,是对《四库全书总目》内容的断章取义。而其谓万历初刊本《石墨镌华》“亦未钩勒其文,与《提要》所言不合”,也是未明“勾勒”之义。其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