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图书贸易活动考述_第1页
两宋时期图书贸易活动考述_第2页
两宋时期图书贸易活动考述_第3页
两宋时期图书贸易活动考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宋时期图书贸易活动考述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机会是汉代的文献记录,但在宋代,它成为一个开发迅速的图书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以及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宋代图书贸易活动相当活跃,图书数量大幅增加,图书售卖方式多样,书肆遍布全国各地,管理、竞争、书价等图书市场表现越来越明显。1营造文本贸易和交易交易的平台宋代图书的买卖形式,总括起来有三种形式。店铺贸易是宋代城镇卖书的主要形式。宋代城市店铺贸易随着坊市制度旧格局的打破,而逐渐繁荣起来。如北宋时期的东京城,商品经济繁荣,街衢上到处可以开设店铺,其中在宫城附近及城之东北、东南主要街道附近,店铺贸易非常发达,卖书的店铺就集中在这一带。相国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终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南宋临安城也是如此,城内店铺林立。据《咸淳临安志》卷1记载,临安城有药市、花市、米市、肉市、菜市、珠市等10多种市场,其中就有书房(书铺)。流动售书是宋代城镇店铺卖书的补充形式。书商以肩挑的方式,穿横于城市乡村之间,沿途叫卖,或长途贩运。如南宋藏书家陈振孙在江西做官时,曾在路旁旧书摊上发现五代刻本《九经字样》,他欣喜若狂,遂以重金购买。集市贸易是宋代图书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东京相国寺庙会就是定期的集市,“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图书集散地。南宋越州城是浙东繁华中心城市,每年也要定期举行大型商品交易集会,如正月十五的“灯市”,《嘉泰会稽志》卷7对灯市的盛况作了具体描述:“傍十数郡及海外商估皆集,所货商品极多,书画、钟鼎好奇亦间出焉。”想必也包括图书的交易。2禁止平台禁止货卖宋代加强对图书市场的管理,在印刷品买卖中有相当严格的禁令,凡是对统治不利或有危险的书,就要禁止印卖流通。主要有以下几个主面:(1)有关边机时务、国家机密的书。仁宗时辽和西夏不时南侵,边事紧张,为了保卫国家安全,防止政治机密泄露,曾屡次颁布法令,严加防范。康定元年(1040)五月诏称:“访闻在京无图之辈,及书肆之家,多将诸色人所进边机文字,镂版鬻卖,流布于外。委开封府密切根捉,许人陈告,勘鞫闻奏。”(《宋会要》刑法2)哲宗时根据欧阳修的建议,下令“开封府访求版本禁毁,及止绝书铺,今后有不经官司详定,妄行雕行文集,并不得货卖。许书铺及诸色人陈告,支与赏钱二百贯文,以犯事人家财充。其雕版及货卖之人并行严断。”(《欧阳文忠公集》卷108)对贩卖者不仅要罚钱,而且也要充军发配,甚至处死。如元丰元年(1078)神宗下令,边境市场上“除《九经疏》外”,其他书“若卖与北客,及诸人私卖与化外人书者”,判刑三年。(《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9)在徽宗大观二年(1108)三月的诏令中规定:“凡贩卖、藏匿、出界者,并依铜钱出界法罪赏。”(《宋会要》刑法2)规定更为严格。(2)议论时政得失的书。仁宗至和二年(1055)五月翰林学士欧阳修曾言:“京师近有雕市宋贤文集,其间或议论时政得失,恐传之四夷不便,乞焚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9)英宗时政府又宣布为“矫撰敕文,印卖都下”的“奸妄小人”,更以“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为罪名,要开封府“严行根捉”。(《宋会要》刑法2)(3)不同政见的书。北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元学术遭到查禁,因福建等地印造苏轼、司马光文集,“诏令今后举人传习元学术,以违制论。印造及出卖者与同罪。”(《宋会要》刑法2)(4)天文星算、图谶、妖教之书。宋廷禁止妖言惑众之书传播流行,规定十分严厉,凡传播者刺配充军,匿者杀头弃市,“今诸州大索明知天文术数者传送阙。敢藏匿者,弃市。募告者赏钱三十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因民间传习“妖教”,多次诏令禁印“不根经文”,流传者要“交纳焚毁。”(《宋会要》刑法2)3要求规范藏书印文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图书市场也同样存在竞争。一些书商为了宣传自己,提高书的销售量,往往以广告形式刻于碑记中。如杭州沈二郎经坊广告,不仅说明其印刷精良,校对点句,而且讲明其用纸上乘,“望四远主顾,寻认本铺牌额。”(丁申《武林藏书录》卷末)为了防止图书翻版,保护自身利益,一些书坊业主不得不在所刻书加上一个“不许翻刻”的牌记。如《东都事略》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行,己申上司,不许覆板。”(叶德辉《书林清话》卷2)嘉熙二年(1238)建安祝穆编刊《事文类聚》、《方舆胜览》等书,为了杜绝翻版,申明官府,请求官府出榜于衢州、婺州、麻沙书坊、长平等处,并将官府榜文刻在自序之后。淳八年(1248)罗樾刻《丛桂毛诗集解》,由国子监发布公文,要求严惩那些“嗜利翻版”,“不遵约束”之人,要“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叶德辉《书林清话》卷2)这些通过官府有关部门张榜晓文,表明了宋代书商已开始产生了版权意识。4图书售售情况宋代图书市场流通渠道主要有官刻和坊刻两种形式。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现象是官府开始积极参加刻书印卖活动。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国子监书库官“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廷宣索赐之用,及出鬻收其直以上于官”。国子监是朝廷的教育、管理机关和国家最高学府,同时还是出版管理机关。该机构一方面为朝廷提供书籍,另一方面向社会出售,因而具有明显的商业成分。国子监出版图书因校雠精审,刻印质量好,深受人们的欢迎。周密《齐东野语》卷11记载,吴兴沈偕擢第后“尽买国子监书以归”。监本书不仅在市场广泛流通,还有不少销往海外,高丽王朝曾多次派遣使节向宋廷购求书籍。此外,南宋地方公使库也进行图书生产和销售。宋于州军边县都设立公使库,除作为免费接待往来官员外,经费有多余,就用以刻印书籍售卖。如宋仁宗嘉佑年间苏州知州王琪将其家藏善本交给公使库缕板,印书万本,“士人争卖之,富室或买十许部”。(《吴郡志》卷6)坊刻仍然是宋代图书经营的主体。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图书数量的增加,书肆遍布全国各地,汴京、浙江、福建、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都是图书贸易中心。汴京作为北宋都城,商品经济繁荣,书肆所在皆是,相国寺附近书籍买卖十分兴隆,政和年间京师印卖张舜民的《画墁集》,“售者至填塞衢巷”。(《四库全书提要》卷154别集)可见当时图书市场之大,社会需求量之多。汴京有碑记可考的书铺是荣六郎经书书籍铺,以刻印经史而闻名。浙江是古代文化中心,南宋都城建在临安,所以浙江图书贸易更趋活跃,临安、婺州、绍兴、衢州、宁波等地都开设有书籍铺。临安城北丰乐桥至棚桥一带书铺林立,是当时最大的专业图书市场,吸引了大批各地书商前来贩运书籍。临安著名书坊有临安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杭州大隐坊、临安太庙前尹家文字铺、临安桔园亭文籍书房、临安张官人诸史子文籍铺等20余家,其中以临安府陈宅书籍铺最为著名。福建盛产纸张,出版业发达,因而形成以建安、建阳为主的书籍贸易中心。建安自唐代以来就是书肆集中地,至宋代仍保持其繁荣势头。建阳的麻沙、崇化两地,书坊林立,号称“图书之府”,所印刷的“麻沙本”,行销全国各地,有些远及朝鲜、日本。朱熹言:“建阳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8)足见其发行量之大。福建著名书坊,据资料统计,可考的书坊有36余家,主要有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建阳麻沙书坊、建宁蔡琪书铺、建宁陈八郎书铺、崇川余氏、建安刘日新、麻沙刘仁隆、刘仲立、刘将仕,建安余仁仲、余靖安、余慕达、武夷詹光祖等,以余、刘二氏为最。其中余仁仲的“万卷堂”、刘日新的“三桂堂”影响最大,书籍销售最多。四川在五代已形成了印刷中心,到了南宋更形成了以成都、眉山为核心的书业中心。著名书坊有四川眉山程舍人宅、西蜀崔氏书舍、眉山万卷堂、成都辛氏都。书坊除售书外,还兼刻印业务,主要刻有唐、宋名家诗文集,因注重图书质量,为广大士人所喜爱,销行远近四方。此外,江西之吉州、临江,湖南之长沙、道州,湖北之鄂州、江陵、黄州等地均是书肆集中地,图书市场已初具一定规模。5铁本书价,收文高,所有文本书本。请看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技术普通应用,书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书价也相对便宜。当时监本书价大体和工本费相当。宋哲宗元初年,由于图书市场价格波动,监本书价已有所提高,陈师道上书云:“伏见国子监所卖书,向用越纸,今用襄纸而价高。纸既不迨,而价增于旧,甚非圣朝章明古训以教后学之意。臣愚欲乞计工纸之费以为之价,务广其传,不亦求利,亦圣教之一助。”(《后山集·论国子卖书状》)陈师道这个奏文很快得到哲宗皇帝的采纳,朝廷采取了一些降低书价的措施。元三年(1088)官方下令刊刻《新编金匮要略方论》3卷、《伤寒论》10卷,据王国维所引用当时公文,其云:“敕中书省勘会:下项医书册数重大,纸墨价高,内有浙路小字本者,今所属官司校对,别无差错,即摹印雕板,并候了日,广行印造,只收官纸工墨本价,许民间请买,仍送诸路出卖。”(《王国维遗书》第11册“五代两宋监本考”卷4)以上记载,说明了监本书意在传播文化典籍,不以牟利为目的,所以官方制定了只收工本费的书价制度。北宋书价每册约100文钱。叶德辉《书林清话》卷6记载,嘉四年(1059)王琪在苏州刻印《杜工部集》1部10册,每部只卖钱1贯,当时1贯约合1000文,则每册书价100文。南宋时期,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书价也随之提高,大约每册在200—400文之间。绍兴年间米价每石约3000文。据文献记载,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刻印王黄州《小畜集》30卷,共8册,计16万3千8百48字,书前题记云:“见成出卖,每部价钱伍贯文省”,每册约200文许。淳熙十年(1183)象山县学刻《汉隽》10卷,书前题记云:“象山县学《汉隽》每部二册,现卖钱六百文不足,印造用纸一百六十幅,碧纸二幅,赁板钱一百文足,工墨装背钱一百六十六文足。”每册约300文,若租板自印只要收赁板钱一百文。另外,北京图书馆藏有淳熙三年(1176)舒州公使库刻《大易粹言》11卷,书后有题记云:“今具《大易粹言》一部,共二十册,合用纸数印造工墨钱下项:纸副耗共一千三百张,装背饶青纸三十张,背清白纸三十张,棕墨糊药印背匠工等钱共一贯五百文足,赁板钱一贯二百文足。库本印造,见成出卖,每部价钱八百文足,右具如前。”全书共10卷,20册,则每册400文足。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