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西方公司法的发展前景
美国税法是《联邦法》的一部分。各州的现代公司法是以美国律师协会的公司法委员会于1946年起草,并经过多次修改于1979年公布的标准公司法为基础的,到1981年初,标准公司法已被35个州所采纳,其他一些州也以该法为依据,对自己的公司法作了修改,只有少数州如特拉华州仍然没有受该法的影响,而保留自己独特的公司法。美国公司法虽然属于州法的范围,但联邦法对公司法也有关系,这主要是指联邦证券交易法、税收法、反托拉斯法、劳动法等。欧洲共同体中的西欧国家分别属于两大法系,其中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等属于大陆法系,而英国、爱尔兰则属于普通法系。成员国中以大陆法系国家居多。参加共同体的成员国根据1957年罗马条约关于“消除贸易壁垒,形成共同市场”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协调各成员国的公司法。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起草的欧洲公司法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虽然这一公司法还只是对各成员国的建议,但对成员国公司法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公司法主要是以西欧大陆法系国家的现行公司法为基础起草的,但同时也吸收了普通法系国家现行公司法的一些具有特点的规则。西方法学家评论说,美国标准公司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起草的欧洲公司法反映了西方公司法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比较中以美国标准公司法为主要论述对象,同时也涉及西欧大陆国家的法国、西德等国的现行公司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起草的欧洲公司法,这将使我们从中了解西方公司法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从一个方面使我们了解当代西方法律演变的趋势,由于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正在相互渗透和趋向融合。一、美国公司法规定了有待发展的合同公司的成立程序涉及公司的法人资格,英国、美国法在这方面不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相似之处。英国早期的法学家认为公司本身并不具有权利和义务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国家,它可以授予公司以生命,公司一经获得国家的认可,就取得了权利和义务能力,即取得了法人资格,这就是所谓“人格拟制”说。这种学说认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社团,它具有意识和意志,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其他社团,只有经过国家权力的认可,才授予了它以法人资格,才能成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这种理论为英国封建统治者所接受。根据普通法,只有王国政府才有权授予公司以特许状。这种权力的运用,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在英国创立了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资产阶级革命后,则由议会通过法案授予特许状认可公司的成立,这就是所谓的国家特许主义。在现代,为了适应公司的迅速发展,英国采取了准则主义,只要公司符合法定条件,向有关国家机关登记,即可成立。美国在独立前,仅有少数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在18世纪末殖民地时期,大约有300多个这类公司,其中大多数是银行、保险、运河、收费桥梁、收费道路和自来水公司。美国独立后公司发展很快,1830年,仅在新英格兰登记的公司就有1300家,公司的发展引起了许多法律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在起初,美国遵循英国早期的法律程序,要由立法机构通过一个特别的法案授予特许状,公司才能成立,如美国联邦银行就是按照这种程序于1782年建立起来的。这种程序繁锁拖拉,颇费周折,适应不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1811年,纽约州颁布了公司法,改变了上述程序。该法规定,只要公司的发起人签订了公司章程,向政府申请登记,政府就发给执照,准许成立,其他各州都纷纷仿效,这种程序的改变,大大方便了公司的成立。在现代美国公司的成立,也转向了准则主义。由于美国对公司的管辖权属于各州,所以公司创办人首先要选择公司在那一个州注册,并向该州的州务卿提出申请,申请书要有发起人签名,原来各州规定必须至少要有三位创办人,标准公司法第53条现在改为一人或数人。申请书中包括公司的名称,公司的宗旨和章程,公司计划发行的股票的种类和总额,州务卿在审核后认为符合要求,即发给执照,公司便宣告成立,取得法人地位。美国标准公司并未规定在公司成立时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原始股本,仅有个别的州,如俄勒罔州虽然基本上采纳了标准公司法,但规定最少要有一千美元的原始股本。公司创办人在创办的过程中,在公司成立以前,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法律地位,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他们在创办的过程中要申请执照,缔结一些有关的合同,以便确定营业办公场所和地址,聘请律师,刊登广告等等,所有这些合同都涉及到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公司成立以前这些合同由谁负法律责任,是创办人还是以后成立的公司?这个问题之所以不能简单回答,是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创办人不是代理人,既然公司尚未正式成立,没有委托人,创办人不能指定自己为自己的代理人。即使在公司成立以后,从法律上说,它也无权批准创办人所签订的合同,因为批准者需要在签订合同时它本身具有行为能力,但在它尚未正式成立时并不具有行为能力,所以它无权批准在它成立以前签订的合同。为了解决创办人所签订的合同的责任所引起的法理问题,美国法学家提出了以下几种学说:(1)法律债务转换说。公司成立后,合同第三方当事人同意解除公司创办人的合同义务,将之转换给公司承担,但这种转换并不需要征得第三者的明示同意,从推论上他必然会默示同意的,所以并不违反契约自由的原则;(2)认可说。认可说是以代理人与委托人人的关系为依据的,根据这种关系,代理人在事先没有得到委托人的授权情况下而采取的法律行为,只要没有超越代理人通常执行业务的范围,事后可以为委托人所认可。所以公司成立以后,可以追认发起人的合同行为;(3)默示说。创办人与第三者订立合同时,就有一种默示保证,这种合同将来会被公司所接受。但以上的几种学说都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创办人在创办公司中的法律行为必须无懈可击,向公司充分揭示事实,如果其中有欺诈、非法行为,或所订立的合同没有约因,或者超越了创办人的权限,都将不为公司所认可,应由创办人对这类合同行为负责。美国麻萨诸塞州则仍然追随英国1889年在“阿博特诉哈普古德”案中所确立的原则,对以上的任何一种学说都不予承认,必须要在公司成立以后,公司与第三方当事人重新订立明示的协议,以追认以前由创办人订立的合同。西欧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成立所采取的原则也不尽相同,如西班牙、葡萄牙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国家;它们在15世纪就开始成立进行海外贸易的公司,认为公司是自然人根据商法组成的,其法人资格来源于组成公司的自然人,不需要政府授予特许状,只要商事法院认可就行。而法国对股份公司的成立所采取的原则,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然权利说,认为凡是权利主体必须是意识主体,所以1804年的民法典只承认自然人为民事权利的主体。但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等经济组织又客观存在,这些经济组织是不是权利主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法学家采取了国家许可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意识的社团,其他的社团,只有经过国家权力的认可,才授予它们以法人资格,成为权利主体。到了19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司纷纷成立,国家许可主义不能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转而采取了准则主义,只要公司符合法定的条件即可成立,如法国1867年的“股份有限公司法”规定:“此后,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无需政府的许可。”1983年该法的增订条文进一步规定:“凡社团具备法律要件者,应承认其人格。”然。而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由于公司创办人滥用权利,侵犯投资者利益的事件大量涌现,使立法者感到有必要采取法律措施以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19世纪末首先在德国开始了改革公司法的运动,这一运动本世纪初就波及到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改革的中心是股份公司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原始股本,而且这些原始股本在公司成立时必须被全部认购。例如法国现代的公司法规定:公开招股的股份公司的创办人至少要有七人,而且必须有50万法郎的原始股本。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的公司法草案也规定,公司成立时,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股本,而且这些股本必须全部为股东所认购。股金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但必须一次付清,真否则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应由创办人负赔偿之责。创办人还必须呈交公司的章程,写明公司的名称、宗旨。公司一旦成立,就可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所有的成员国进行营业活动。二、股东之间的派生诉讼权。在一般的法根据美国标准公司法的规定,参加公司管理的名义上有三个方面,即股东、董事会和公司的执行机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董事会。股东是公司的所有人,他们有权分取红利,转让股票,参与公司管理,公司清算时分得公司的资产。但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他们只是参加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对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根据美国标谁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大会有权讨论并作出决定的事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举董事会;2.在正常营业运动范围以外出售公司资产的问题;3.讨论并认可公司的年度报告;4.决定公司的自愿解散等。股东大会实际上是由大资本家垄断集团,金融机构控制的,其原因是:1.不记名股东本来就有意要隐蔽自己的资产,对出席股东大会不感兴趣,在美国虽然大多数为记名股,这也逃脱不了股东大会受操纵的局面;2.普遍实行代理投票制,股东所有人通常都把股票交给证券经纪人、银行、金融机构代管,由它们进行证券交易,结算股票红利,也代替股东出席大会投票。不交经纪人等保管的,也可委托代理人投票,而公司的的董事或高级职员完全掌握那些记名股股东的地址,便于和他们发生联系而成为他们的代理;3.标准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的法定人数为掌握三分之一有表决权的股份的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的原则,掌握大多数股票的垄断寡头很容易操纵股东大会的表决。由于股东大会愈来愈流于形式,美国有一些学者提出,没有必要举行股东大会,特拉华州的公司法已经规定不再举行这样的大会。股东还享有诉讼权。本世纪初期以来,由于垄断资本集中的规模和速度日益加大,中、小资本家受到排挤,反托拉斯的运动日益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对股东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扩大了股东的诉讼权。它包括三种范畴:1.以股东自己的名义提出的个人直接诉讼权,限于根据自己的股份所有权而提出的权利主张,如某一特定的股东股份所有权或投票权受到了侵害,受侵害的个人有权为此提出讼诉。2.团体诉讼权。法院的判例表明,只有在一部分股东的利益要求在实质是相同的情况下,才允许以代表者的名义提出。如拥有公司优先股的股东,他们为要求获得合理的红利,可以推出代表对公司提出诉讼。3.派生诉讼权。从一般的原则来说,以公司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起诉和应诉的权利属于董事会,股东无权以个人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如果董事违反法律,破坏公司的利益怎么办?衡平法院于是创立了所谓股东的派生诉讼权,以便使公司董事、高级职员违反自己的法律义务而受到惩罚。如果拥有多数股份的股东没有参与董事的违法行为,则他们有可能选举一个新的董事会,由新董事会诉诸法院;如果没有参与侵权行为的人拥有的股份很少,则无法改组董事会,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便运用股东的派生诉讼权,允许一个或几个股东为维护公司的利益,以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根据既要维护股东的利益,又要不使派生诉讼权被滥用以维护公司的声誉的原则,根据标准公司法中的规定和判例中所反映的有关派生诉讼权的规则为:(1)原告在侵害行为发生时必须是股东,以表明他与诉讼有利害关系;(2)法院的判决直接针对公司,对公司有约束力,原告如果胜诉,受益者为整个公司,因此公司要为原告支付诉讼费和其他合理的开支;(3)原告一旦提出诉讼,并根据法院的要求向其他股东发出了通知,如果没有法院的批准,不得取消诉讼或和解,以避免被告给与原告以经济上的好处为条件,私下了结;(4)为了防止诬告,被告(公司的董事和高级职员)有权为自己辩护,如果被告上诉,原告要向被告支付他为了抗辩上述诉讼而付出的各项费用,包括律师酬金。派生诉讼权大多数是根据联邦证券交易法提出的。1934年的联邦证券交易法中最为重要的条款是关于“局内人”证券交易的规定。根据该法的规定和联邦司法机构的解释,“局内人”是指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有公司证券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的任何人,为了防止这些人利用他们的特殊地位捞取利润,该法规定他们必须充分揭示他们与本公司进行证券交易的事实,每月向联邦证券交易委员登记和申报他们持有的证券的情况;“局内人”所持有的证券数额如果发生了变化也必须定期申报。为了防止“局内人”利用他们的特殊地位所掌握的、一般公众不了解的信息牟利,该法规定他们在六个月内购买再出售或出售再购买本公司证券所获得的利润必须交给公司,如果拒不交出,董事会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如果董事会不提出起诉,则在侵权事件发生六十天内,任何股东可以提出起诉。股东对公司也负有义务,公司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股东只负有限责任,其含义上: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与股东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没有联系,一般说,股东只以自己的投资股份对公司的债务负责,公司的债务只能以公司的资产而不能以公司股东个人的财产来清算。同样的,公司也不对股东或管理人员的个人债务负责。所谓法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一切合同义务以及刑事责任。如1933年联邦证券法中就规定违反该法既可以是负民事责任,也可以是负刑事责任,在证券交易中有欺诈行为,由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股东个人对所有这些都不承担责任。西欧国家公司法对股东权利的规定和公司管理机构的产生与设置也各有特色。如法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公司的董事会,审阅公司的帐簿文件,而且债券持有团体的代表也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审阅公司的帐簿文件。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的公司法草案则规定股东大会有权决定关于增加或减少公司资本和分红的事宜,选举和罢免监事会的成员,修改公司章程,解散或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并且规定上述权利不得委托公司的其他机构行使。因为在西欧大陆国家大多数股东为不记名股的持有者,根本无法通过邮递的方式通知他们,所以管理委员会在召开股东大会至少一个月以前要以公告的形式将召开大会的事宜通知股东,凡持有价值相当于公司总资本百分之五或更多的股票的股东有权提出想要讨论的事项,列入大会的议事日程。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公司草案较之美国标准公司法赋予了股东大会以更为广泛的权力,前者有权决定公司利润和红利的分配,作出这种规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根据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德国的习惯不记名股股东占的比重很大,这种规定有利于吸引他们参加股东代表大会,而在美国利润和红利的分配是董事会决定的。虽然欧洲共同体经济委员会公司法草案赋予了股东以较大的权力,但股东大会仍然是握有巨额股票的大股东控制的,因为投票权是按股票所代表的资本计算的,一些有关公司的重大决定,如修改公司的章程,增减公司的资本,与其他公司的合并,公司的解散等,需要四分之三的多数票的同意,拥有小额股票的股东是无足轻重的。在西欧大陆国家,由于没有衡平法,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股东的派生诉讼权,但也有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类似诉讼制度,其程序是由法典或单行制定法规定的,比之普通法国家要机械得多,困难得多,其原因是:1.如有些大陆国家规定,必须有占公司总资本的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能提出对公司管理者的起诉,因此,在一些总资本很大的公司,由于很难凑齐所需的股东数,实际上这种诉讼就难以提出;2.在大陆国家实行所谓“败诉者支付一切诉讼费”的原则,如果败诉,不但要为自己一方的律师付给费用,还要为被告的律师付给费用,因此;他们在起诉之前要三思而行,这也是少数股东实际上难以提出这种诉讼的原因;3.大陆国家的股东年会往往就上一年度管理机构的工作是否表示信任通过决议,管理机构即使有违法和侵害少数股东利益的行为,但如果他们的活动在形式上已为股东大会所认可,这种决议就成为少数股东提出诉讼的拦路虎。如西德商法典规定,必须在决议通过一个月以内,由出席年会的任何股东先提出诉讼,使决议被法院否定后,才能提出对公司管理机构的诉讼。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公司法采纳了英美公司法的原则,赋予了股东以派生的诉讼。如果原告胜诉;则由公司补偿诉讼费用,但法院判给的赔偿费则必须为公司享有。公司的债券持有人可以组成团体并享有法人资格,有权就有关债券的事宜作出决定,该团体的代表有权代表债券持有人向公司提出诉讼。三、美国法上的公司职能美国标准公司法第35条赋予了董事会以非常广大的权力,公司的一切权力都由董事会行使或由董事会授权行使,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都应在董事会的指示下进行。由全体董事会议推举若干董事组成执行委员并任命总经理一人,付总经理一人,秘书一人,司库一人为高级职员,以实施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近年以来,美国有些法学家认为公司虽然是以私人股份资本为基础的经济组织,但它们的业务活动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提出要改革董事会的组成,由联邦证券交易委员指派若干名公共董事,从社会利益出发,以独立的身份监督公司的活动;另一种建议是实行所谓共同决策制,由职工会推选代表参加公司的董事会,与私方董事共同决定公司的政策。但在美国不论是公共董事制还是共同决策制都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其原因是美国不少法学家认为公共董事制和共同决策制与财产私有制的概念是不相容的;而且美国职工会的领导人对共同决策制也不感兴趣,因为美国的集体劳动合同是由职工会与雇主以工厂或工业行业为范围签订的,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得比较具体,如果职工会的代表参加公司的董事会作出决策,改变了集体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劳动条件,有可能削弱职工会在谈判集体合同中的影响,降低职工会的威信。因此,虽然在少数公开招股的公司中,也有职工会选派的代表参加董事会,但这种公司的董事会内往往分成“局外人”和“自己人”两个小圈子,前者为职工会选派的董事,后者为股东,特别大股东选派的董事,他们才是公司决策的真正制定者。关于公司与董事的法律关系,美国从本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公司董事、高级职员对公司负有信托责任,实质上是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关系,在公司与董事、高级职员之间适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法律规则,他们对公司所负的责任可以概括为三项原则;1.在公司的特定权力和公司对本人的授权范围以内采取行动;2.为获得公司最大的利益而行使自己的权力;3.对公司的事务采取诚实信勉的态度。早期的判例对董事、高级职员对公司的责任作严格解释:禁止他们为自己与第三者成交而截夺属于公司正常业务范围的交易机会,禁止与公司之间进行任何类型的“自我交易”,这种交易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近年以来,为了适应国内、国际贸易发展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的需要,大多数法院在判例中倾向于作从宽解释:董事,高级职员与公司之间可以进行交易,但这种交易必须符合以下的要求才是有效的:1.与交易有利害关系的董事、高级职员必须向董事会充分揭示事实;2.交易对公司来说是公平的、合理的;3.必须经过董事会半数以上董事的同意(与交易有利害关系的董事不能计算为法定票的一部分);关于公司的宗旨与公司权力的关系。所谓公司的宗旨就是创办公司的目的或者目标,目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样的。标准公司法第3条规定:“可以为任何合法之宗旨设立公司”。根据一般公司法所设立的公司必须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性质的公司是根据特定的法律设立的。这是总的原则,第54条“公司章程”中规定:章程要写明公司设立的宗旨,公司所有的合法的业务活动。与公司的宗旨紧密相连的是公司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为了实现公司的目标而赋予的,权力必须与宗旨符合。公司的权力可以明示的(明确规定的)也可以默示的(由明示引伸出来的)。前者由国家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所谓默示即标准公司法第54条第17款所说的:“具有并行使为实现该公司宗旨全部必要或有利的权力。”现在的倾向是对此作广义的解释,所以美国公司有着广泛的权力,但公司的权力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普通法中有一种所谓“越权说”,即公司董事会或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者行使权力超越了法律和公司章程的宗旨和授予的权力,被认为是一种越权行为。但在当代,由于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中化,公司的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并涉及多方面,很难严格划清明示权力,默示权力与所谓越权之间的界限,因此美国现代的倾向是对越权说的适用加以限制,如标准公司法第7条“越权的抗辩中”指出:公司的行动或其对动产或不动产作出接受转移和转让,只有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得以越权为理由被宣布为无效:1.股东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禁止未经授权的公司为履行合同而采取的行动或转让,如果法院认为取消这种行动或转让对公司和其他方面的当事人来说都是公平的;2.以公司的名义对其在任的或以前在任的董事提起的控告他们未经公司授权而采取的活动;3.由州首席检查官提起的控告公司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活动。对公司债权人的权利要求,公司不得以越权为理由而拒绝,对于公司管理机构所作的慈善捐献不适用越权说,以利于发展所谓公益事业,稳定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有些公司为了限制越权说的适用,把公司的宗旨作了广泛的规定;有的州则走得更远,如加利福尼亚州,特拉华州乾脆拒绝以越权为理由而宣布公司的某项业务活动为无效。但是在现代所谓越权说的作用仍然不能完全否定,如在公司与第三者签订的合同方面,在特定的情况下越权说仍然适用。按照以上所说的普通法的越权说,公司只能签订与公司的宗旨相符合的合同,即在公司章程授权的范围以内签订合同。如果董事会超越了公司章程所授予的权力与第三者签订了合同,如何处理呢?分为两种情况:1.假如合同已经为双方履行或部分履行,则任何一方均不能以越权为理由提起诉讼。这是因为这种越权合同并不是一般的违法合同,从有利于维护契约自由和当事人的权益考虑,法院认为这种合同是可以履行的,如这种合同使公司蒙受损失,则由董事赔偿。2.如果双方都未履行,则州或公司的股东,或另一方当事人都可以提出诉讼,要求撤销合同。越权说的法律意义在于使州或股东有可能制止公司机构从事不符合公司宗旨的活动。西欧大陆国家与美国的公司管理机构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则有显著区别。以西德为例,公司的管理机构为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西德1965年的股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有权任命和罢免管委的成员,管委会的职能是制定公司的基本政策和执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定期向监事会报告公司的管理和业务方面的情况,接受监事会的审查和监督。监事会虽然并不干预管委会的日常工作,但一些重大的业务活动,都必须得到监事会的同意。在西德共同诀策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监事会的成员是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会各自选出的代表组成,职工会的代表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得到广泛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德的工人运动声势浩大,劳动人民有鉴于垄断寡头与法西斯势力直接勾结,执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给德国和全世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因此要求加强对公司活动的监督;其次是西德的集体劳动合同是职工会与雇主以地区或甚至全国为范围签订的,因此劳动条件规定得比较笼统,所以职工会的代表在监事会中就有关劳动时间、工资数额、工伤事故赔偿、防止失业、社会福利等与工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决策,进行具体的监督,使管委会在作出决策时考虑工人的意见和要求,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这种制度受到职工会领导人的重视。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的公司法草案中的公司管理机构是以德国为兰本的,设立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的组成则是西德和荷兰的作法的结合,其中的成员三分之一由雇员选出,三分之一由股东选出,三分之一由股东和雇员联合会选出。管委会的成员是由监事会选出,候选人以得票三分之二的多数当选。管委会在监事会的监督建议下进行工作,监事会有权审查管委会的帐簿和一切文件,审查管委会将在股东大会上作的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草案。但监事会既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也不代表公司与第三者进行交易。关于公司的权力,在西欧大陆国家的公司法中没有越权说。但法国在1966年颁布后未经过修订的法律中规定,公司的管理机构的活动必须符合公司的宗旨和公司章程授予管理机构的权力。在公司与第三者的交易中,如果超出了公司的宗旨,而且能够证明第三者明知这种交易超出公司的宗旨,则公司可以免除责任,否则应由公司承担一切后果。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的公司法草案对公司的权力的行使,则明确规定以合法为唯一的限制,对于未经管理机构授权与第三者达成的交易,对公司具有约束力。管委会的成员对于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除非他们能够证明自己并无过失,并为监事会所了解,否则应承担责任。关于公司管理机构的成员与公司之间的交易,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的公司法草案也作了限制。凡是与公司之间的交易合同,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与管委会的成员有利害关系,事先都必须得到监事会的同意。管委会、监事会的成员及其亲属或者代理人禁止与公司签订向公司借贷的合同,也不准以公司的名义为上述人员向第三者借贷作担保人。管理机构的成员即公司的“局内人”,购买公司的股票必须是记名股,而且必须对这种股票的持有情况向公司的管理机构充分揭示事实。凡持有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大股东,即使不是公司管理机构的成员,也作为“局内人”看待,他们持有的股票即使是不记名股也必须在公司登记。上述人员在六个月内与公司的股票交易中,买了再卖或卖了再买所获得的利润必须交给公司。所有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所获得的讯息捞取好处,与美国标准公司法有相似之处。四、美国证券法上的不标记股有价证券是代表债权或财产权的票据,它可以自由买卖。美国标准公司法和西欧国家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发行的证券主要有两种形式。1.债券:是公司发行的长期贷款证券(15—20年)。债券持有人为公司的债权人。他们与股票持有人(即股东)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而仅仅是债权人,有权每年领取利息,并收回本金,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利息是不变的,债券所以又称为固定收益有价证券。债券持有人的清偿权,是以债券发行公司的全部资产作为担保的,而且债券人索取本息的权利优先于股东,先偿付他们的利息后才能给股东分红;如果公司破产,偿还他们债款后的剩余资产才能分配给股东。2.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享有一般股东的权利,如投票权、分红权、分配公司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权等;而优先股则享有不同于普通股的优先权利。美国《标准公司法》第15条规定:1.优先股可以比其他类别的股票优先分得股利;2.在公司自愿或被迫清算时,可以优先分得公司的资产。优先股的优先权必须由公司章程加以明确规定;优先股享有某些优先权,一般没有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即没有投票权权,与债券不同,优先股的红利可以随着公司赢利的多少而上下浮动。设立优先股是为了迎合某些人想要捞取利润,并把投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又不愿参与公司的管理活动的心理状态,这是大资本家聚集和控制资本,操纵公司管理的一种手段。股票可以根据是否标明股东的姓名而分为记名股与不记名股。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股东的自权益主要是指获得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公司财产的权利,转让股票的权利,因为这是出资购买股票而获得的权益,所以称为自益权。记名股与不记名股的股票的持有者的权益是不相同的。记名股就是股票上记载股东的名称,记名股的转让要记载于公司股东各册中,不记名股票,可以随意转让,具有流通证券的特点。记名股东,即使他遗失了股票执照,也可享有公司的选举权,领取红利,在公司解散清算时,分得剩余财产。不记名股的股东则必须出示他的股票执照,才能享有选举权;不记名股分取红利和公司清算时的剩余财产,以股票上所附的息票为证,如果股票所有人对此失去占有,则不得领取。由于历史的、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与西欧国家相比,在美国公司股票中,不记名股所占的比例很小,许多公司甚至没有。原因是:①美国在早期,强调公司的管理机构对股东的控制,而不记名股的流动性很大,往往只有通过广告才能与他们发生联系,因此不主张发行不记名股;②另一重要原因是在过去的二百余年时间里,美国本土都没有受到外国敌人的侵入,十九世纪中期南北内战以后,国内也没有经受剧烈的政治震荡。这与西欧的法国、德国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这些国家,由于经常经受国际战争,和国内政治上的剧烈的动乱,投资者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习惯于一种易于流动的、匿名的动产形式,不记名股对他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美国在国内较为安定的历史条件下,投资者感到记各股较为稳定,便于股票所有人行使选举和参加公司管理机构的权利,便于对公司管理机构实行监督,因此,不记名股为数不多,其中如蒙他那州为了吸引欧洲的投资者于1897年颁布的法令规定,矿业公司可以发行不记名的证券,康涅狄克州在1961年修改的公改的公司法,允许发行不记名股票。欧洲共同体经济委员会的公司法草案也规定既可发行记名股,也可以发行不记名股,但同时指出,根据西欧大陆国家的习惯,多数不记名顾为宜。五、公司的终止和强制清算美国标准公司法规定了强制解散与自愿解散两种程序。强制解散分为三种情况,其一,由州检察官提出的诉讼控告公司有下列违法行为:没有在法令所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年度财政报告;公司有欺诈行为;公司滥用法律授予公司的权利。这些被控告的事实如果得到证实,法院得作出裁定,强迫公司解散。其二,在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的破产申请,法院作出破产裁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人版拓展型课程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2024版毕业生实习转正就业合同样本版
- 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进度款支付返点合同3篇
- 2025年岳麓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纱窗定制合同
-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后台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 作文素材:《南方周末》1997-2023年新年献词全汇编
- 员工待岗期满考核方案
- 进驻商场计划书
- 建筑施工材料供应链管理与控制
- 代理人培养计划书
- 传播学理论复习资料
- 乡镇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全文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准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