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_第1页
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_第2页
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_第3页
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_第4页
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画市场的历史演变

中国山水画市场是指中国山水画通过特定地点和领域通过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签订价格,完成整个交易流程的过程。它是书画作品从艺术的角度转换成商品的流通过程,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商业经济活动,属商品市场学的范畴。中国书画艺术是我国众多艺术品种类中,最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蕴含着极高欣赏价值和艺术品位的一大门类。而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又是众多艺术品市场中最具魅力、最为刺激、最有风险的投资收藏市场。它对促进书画艺术的发展,繁荣商品经济,扩大文化交流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中国艺术市场也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值得研究的一大课题。北宋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中指出:“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中国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流入市场,并成为一种商品经济活动,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这种活动,最早是从文人士大夫的品鉴典藏开始的。一、促进了南北朝时期纯艺术的发展。《论画传》载中国古代美术史料证明,中国古代艺术市场的出现,大大早于唐代。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型、发展,艺术品交易愈来愈普遍。工艺品被当作商品交换,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而作为相对的“纯”艺术品书画的市场,在汉代已出现了其初级形态,即“佣书”、“佣画”市场。《后汉书》所记“刘梁字曼山,……卖书于市从自资”就是一种与实用功能尚未完全脱离的“佣书”之例。魏晋以降,卷轴画兴起,帝王贵族的庋藏之风随着士夫文人绘画的兴起更趋隆盛。梁武帝萧衍酷爱古书画。他不但精于鉴赏,搜求历代书画名作更是不遗余力。他还与臣僚陶弘景、虞酥等人以书信往来的形式,就书画优劣的问题进行评鉴。陶弘景的《论书启》便是最好的见证。虞酥的《论书表》即是他奉诏与巢尚之、刘习秀、孙奉伯共同鉴定王羲之等人的遗迹,以鉴别真伪,品第优劣。内容涉及书法赏鉴,卷帙装裱,流传关系,书画轶事等。而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以及姚最的《续画品录》等系列品评类的书画著述专论中,众多内容都与书画的品鉴与庋藏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书画作品的品鉴与典藏活动的兴起,催生了六朝时期纯书画艺术市场。二王、萧子云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均成为市场流通的特殊商品。当时,一些大户人家就不惜以重金购藏大书法家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的字幅,以致“西南豪士,咸摹其(指王羲之)风,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赢金,竟远寻求。”以满足心理审美的需求和家族显富的心态。南朝宋、齐时期,市井流行谚语“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足以证明当时王献之、羊欣师徒作品在市场上的口碑。《南史》也记载有萧子云舟途遇百济(朝鲜古国)求书使者,乃“停船三日,书三十纸与之,获金货数百万。”不过,此时对书画的求购只是偶然的行为,尚未形成市场与风尚。二、藏书领导对藏书的流转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正式产生和形成,最早应是唐代。唐代书画市场有着相当规模,也极为繁荣,由于唐朝文风炽盛,朝廷和社会上人,不惜重价抢购书画,这就使得书画行情一再看好,并由此而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专门吃这一行饭的书画商。杜甫诗说:“忆昔咸阳都市会,山水之图张卖时。”就是当时咸阳书画市场的客观写照。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出自宰相世家,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都“相继鸠集名迹”,收购了不少书画精品。当时“卖书画人”,像贞元初的孙方禺页,就替张家“买得真迹不少”。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记载:“贞观、开元之代,自古盛时,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可见,当时内府及私人的庋藏,已从典藏转而“购求”,并已开始形成风气,也足见当时书画交易的盛况。故而,此卷中还记载了“辽东人王昌,杭州人叶丰,长安人杜福、刘翌,河内人齐光,皆别识贩卖。此辈虽乐业好事,而迹类藩身。”以及“贞元初,有卖画人孙方,与余家买得真迹不少。”他们有的还同时做着书商,如长安书商胡穆聿,因为擅长鉴别书画,所以被徐浩推荐给唐玄宗,玄宗赏给他一个直集贤令的官,让他专门为朝廷搜集书画。唐德宗贞元之后,书画商们“手揣卷轴,口定贵贱”,被广大书画收藏家们围着,非常风光。由此可见,唐代已有专门从事书画经营的商人。他们对繁荣书画艺术市场,促进艺术创作,尤其是对内府及私家收藏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致“玄宗购求天下图书,亦命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可见,这对书画的鉴定与庋藏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朝收藏鉴赏家张怀,写了一篇有关书法估价的著作,名叫《书估》。书里提到当时钟绍京尚书爱好收藏,不惜重金,破产求书,曾经花费几百万贯巨资,方才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没能买到王羲之一个正楷。书中估价古代书法,以王羲之作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估”:“三估者,篆、籀为上估,钟、张为中估,羲、献为下估。”并解释道:“上估但有其象,盖无其迹;中估乃旷世奇迹,可贵可重,有购求者,宜悬之千金。”比如说,市场上要是有师宜官、曹操、曹植、孙权、孙皓、何曾、杜预、卫夫人、王导、谢安等绝世难求的书法,可以参照王羲之草书的价格,进行买卖;又如戴安道、王玄之、王操之、王凝之、王徽之、王僧虔、谢灵运、羊欣、萧子云等人的作品,则可比照王羲之草书的三分之一估价;再如陶弘景、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创作,当可比照王羲之草书的四分之一进行定价。有市场必然有价位,有价值才能形成市场,故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二)论名价品第》中,不但将书法与绘画的贵贱作了比较,还对汉魏晋宋、齐梁以来的画家“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晋宋为中古,齐梁、北齐、后魏、陈、后周为下古,越古越贵。不过这中间“有中古可齐上古,顾陆是也;下古可齐中古,僧繇、子华是也;近代可齐下古,董展杨郑是也;国朝可齐中古,则尉迟乙僧、吴道子、阎立本是也”。在此基础上,还对具体画家的作品做出了定价:“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扬子华、孙尚之、阎立本、吴道子,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扬契丹、田僧亮、郑法轮、已僧、阎立德,一扇值金一万。”隋以前多画屏风,没有画轴,故以屏风为准,一扇屏相当于后来的一幅立轴。唐代的货币,初期是五铢,元和后定为开元通宝,中间通行过乾封通宝。那时米价是每斗100,乱世时涨到1000一斗,缣帛是3000一匹,每丁赋税平均约1500一年,七品官的月俸是一石二斗米。即是说,当代一流大师吴道子、阎立本的作品,每幅值20至200斗米、6匹缣帛,是一个县令的半年工资。张彦远还依据时代的远近,名头的大小,质量的优劣作为书画艺术品估价的依据。并对上品、中品、下品的书画作品,根据质量的好坏,其价格也相应作了变动规定。可见,当时的书画艺术市场不但已逐步发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专门从事书画艺术品买卖的商人。据记载,顾恺之所绘《清夜游西园图》唐时在民间几经转卖,资费三百匹白绢、三百贯不等(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故事拾遗》“西园图”)。书法市场情况如何呢?当时“大王草书字直(值)一百五字乃敌一行行书,三行行书敌一行真正”,“近日有钟尚书绍京,亦为好事,不惜大费,破产求书。计用数百万贯钱,惟市得右军行书五纸,不能致真书一字。”大名家书法已有标明的市价,等级分明,高者几近“天价”。唐代内府的书画收藏,一部分来自前朝旧藏,另一部分则取自私家收藏。唐太宗李世民对书画收藏尤为重视。他在未登基前,就已收藏了大量书画,尤对王羲之书法钟爱有加。继位后,他设法将散落民间的书画真迹汇集内府,还指使仕宦萧翼骗取辨才和尚秘藏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后又以加官进爵,重嘉赏赐的做法,抚赂人心。这无疑是另一种变相的书画征购手段。唐玄宗李隆基也十分喜好书画,在位时专设集贤院,以负责征集书画艺术品,致使其在位五年内竟收得“二王”真迹达一百五十余卷。武则天时,张易之以伪作偷换内府真迹窃为己有。这是另一种违背市场经济偷盗行为。唐索宗时,内府名迹经常被颁赐给臣僚,后不少名迹竟被转归好事之徒之手。随着朝廷庋藏的兴起,隋、唐及五代的私人收藏家也逐渐增多。这些藏家中有的是显官重臣,有的是豪门巨贾,有的是文人学士。但大多的私人藏家,并不过多地考虑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与雅玩。有的是不惜破费重金而耽贫自乐,有的不拘一格广取薄收,有的专收藏某家某类精品,这对繁荣书画市场和保存书画名作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五代的私人收藏家以后梁的赵和刘彦奇最为著名。赵为后梁的驸马都尉,好绘画,尤精鉴赏,在唐末被推为至鉴。他一生致力于古书画的收藏,凡有人售书画于他,总能得到比其他人高得多的价钿,以致四方画商,不辞劳苦,纷纷携书画赴他处售予之。他一生购藏书画多达五千余卷。刘彦奇为梁千牛卫军,喜画竹,其鉴赏力可与赵抗衡,他除了搜求购买精品书画以外,还常以“借”的名义,将复制作品给别人,自己留下原作精品。至今人们把擅长书画鉴定者称为“眼睛”,溯其来源,就出于当时刘彦奇被时人称为“唐朝吴道子之手,梁朝刘彦之眼”之故。三、排污点的藏书北宋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公私收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宋时内府的收藏是古代书画收藏的大集汇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南唐湖蜀吴越诸国宫廷的书画名作,被作为战利品运往汴京,致使散佚几百年的名迹重新集聚内府。赵光义“诏天下都县搜访前哲墨迹图画”,还命待诏黄居、高文进对收罗的书画铨定品目。至宋徽宗赵佶登位后,宋内府的书画收藏已达到了历史的极盛期,以致“秘府之藏,充填溢,百倍先朝。”南宋时,由于战争的原因,内府书画已大都散尽。宋高宗赵构建都杭州后,内府一方面从民间搜求,一方面与金人交换,致使内府收藏重新充实。后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之后,内府收藏又趋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书画庋藏之风更盛,宋代的私人收藏,在继唐代之后也有较快的发展。书画市场也逐渐形成规模,宋代的艺术市场空前活跃。北宋汴梁市集、南宋临安勾栏瓦子,都有卖字画、年画的摊子。北宋京城汴京著名的大相国寺和殿后资圣门前都开辟了书画市场,当时有名的收藏家如米芾等人,就常来这里转悠,竟还被他用七百金买到了唐朝王维的《江山雪霁图》、八百金买到徐熙的《桃两枝》。据史籍记载,北宋汴京相国寺“后廊皆睹货术传神之类”,可见有画人像的画摊。汴京东角楼街巷有潘楼酒店,“其下每日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而南宋临安城内店铺林立,也有“陈家画团扇铺”这样的绘画工艺品店铺。书画作为正式商品被推上了市场。文人画买卖亦成风气,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开始陆续出现。像北宋初年的燕文贵曾于汴京天门道上设摊出售自己的画作,而北宋末年的画工杨威的作品则由画贩收购转卖。靖康之变,书画空前大流散,民间交易、收藏很多。经营艺术品的人被称作“常卖”。一种接近经纪人身份的“牙侩”,实际上是绘画买卖中兼有鉴定、估价、促成生意数任的特殊中介人。另有所谓“鬻书者”,即书法市场中的商人,也很常见。宋时苏东坡等书法大家作品广受欢迎。“东坡翰墨,在崇宁大观,则时禁太严,尽行焚毁。至宣和间,上自内府搜访,一纸直(值)至万钱。”宋代的画价据米芾《画史》记载:“刘子礼以五百千买钱枢画百轴,不开看直交过……”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打闷包”。结果,其中有卢鸿《草堂图》一轴就值500千,其余都是普通的画。“蒋长源以二十千置黄筌画狸猫,甚工。”“徐熙牡丹图,向李清照夫妇索二十万”,李清照夫妇喜爱得要命,但买不起,夫妇相对叹息良久。要知道,米芾记的都是当时名贵作品的最高价格,相当于今天拍卖行拍出的天价。宋时,米价是每石2000,战乱时曾涨到3000一斗,国家臣子的工资,从宰相、枢密使到县令、簿尉分41等,宰相月俸400至300千,县令月俸20至10千(分大小县不等),簿尉月俸10千左右,最小的二千户以下县为6千。折算一下,当时最名贵的藏画合10石米,相当于七品县令十个月工资。宋代书画鉴藏较前代兴盛,这一方面滋生了书画作伪造假之风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书画鉴定专家应运而起。楚昭辅、王溥和苏易简家属都是北宋初年较为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楚昭辅的书画收藏主要得于南唐李煜内府的藏品。由于楚昭辅队南唐用兵建立了功勋,当宋太宗欲对其加以嘉赏时,他得知李煜内府书画收藏十分丰富,故表示愿得其中部分藏品作为赐赏,后得李煜内府名迹名画达百卷之多。王溥家藏书画原本十分丰富,到他的儿子王贻正时,更是以高价搜访名迹,并往来于开封和洛阳两地遍寻历访,致使家藏书画更加丰富。苏易简和苏耆、苏舜元、苏沁一家四代,皆十分喜爱收藏书画名迹。其家藏书画名迹,经米芾过目,以为“四代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北宋最大的私人收藏家当推米芾。他善书画,精鉴赏。他的收藏除了购买之外,还通过交换获得佳作,有时简直不择手段。可见米芾的市场意识之强,另一方面也可窥察出宋代书画市场的形态。元代以前,内府的艺术品典藏具有压倒的优势。元代内府的收藏总的来说是不及宋代,然朝廷对书画收藏还是较为重视的,并由秘书监专门负责收藏书画,并内设辨验书画直长,以具体负责鉴别收藏书画的真伪工作。元代书画市场继续发展,商业意识、市场观念在书画家和收藏家头脑中均更为强烈。元代的私人收藏较之宫廷显得要活跃得多。一些文人士大夫和书画家都喜爱收藏鉴别书画,并以临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文人士大夫鉴藏书画的集会之地。较著名的有郭天赐、赵孟、鲜于枢、乔篑成、柯九思、倪瓒、龚开等人,他们既擅长书画,又精鉴定,并将书画收藏与绘画创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文人士大夫书画家们收藏达到一个新的起点。绘画大师倪瓒“雅趣吟兴,每发挥于缣素间,苍劲妍润,尤得清致,奉币贽求者无虚日。”(倪瓒《清秘阁集》)倪瓒是元末最著名的文人画家兼收藏家,其家藏古书画无数,并专建一座三层楼阁,名曰:“清秘阁”,以存放藏品。有趣的是,他除了画画,“平生无他好玩,惟嗜蓄古书法名画。”而且倪瓒对古画“持以售者,归其直累百金无所靳。”从中可见倪瓒的爱好与性格。宋入元的大画家龚开“家益贫”,只好“按纸作唐马图”,“一持出,人辄以数十金易得之,籍是故不饥,然竟无求于人而死。”当时流行以“一纸千金”之类商业用语评论名家佳构,例如评李士行画“李侯画手名天下,一纸千金不当价。”(朱唏颜《瓢泉吟稿》)评钱选画“此画老钱暮年笔,真成一纸值千金。”赵孟书法、绘画价位均很高,人称其“亦爱钱,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之书”,其实正说明赵氏自觉的市场经济意识。四、藏书数量增多,极可能成为领导市场明清两代是我国书画收藏的又一高潮,并出现了一大批书画收藏家。明代艺术市场的繁荣是与当时城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联系的。按有些史家分析,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迟至明中叶,除一般的书画商人以外,在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南京等工商业发达、人文荟萃的城市,出现了一些独立的书画经营商店。明内府的收藏以宣宗、宪宗、孝宗三朝最为丰富,堪与宋宣和、绍兴两朝收藏相比。其来源除了直接收元内府和没收大臣家的藏品、搜集散落民间传世作品之外,还收有当代书画家创作的作品。明中叶以后私家艺术品典藏一跃而上,超过内府典藏而占有绝对优势,内府收藏逐渐散落民间,加之国库空虚,竟出现了隆庆、万历将书画作为“折俸”,折价给官员作为薪金。隆庆后,又因军饷不足,还将内府藏品出卖以筹饷款,可见书画作品的商品作用与市场价格已成普遍。可叹的是,宫内藏品还常被太监偷盗出宫,太监冯保就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窃出,辗转宫外。由于大量书画作品流向民间,致使明代私人收藏之富远胜前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大批鉴赏精深、藏品丰富的收藏名家。这些人中既有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又有士绅名流、富商大贾,还有精鉴赏、善绘事的书画家。而私人藏家中,最具眼力和藏品最富者,则以华夏、文征明、项元汴、王世贞、董其昌为代表,他们不但从民间各地选购作品,还为许多收藏家作藏品鉴定。尤其是一些富商大贾的介入,不但活跃了市场,提升了作品价格,也使不少书画家专以卖画为生,从而出现了像苏州桃花坞大量制造假画而谋生发财的画商,致使假画泛滥成灾,代笔成风。明代书画交易普遍由画商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上升趋势也较明显。明人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一书中述及嘉靖末年各地豪门竟相典藏书画古玩,“不惜重资收购,名播江南”。明中叶以后,大批职业书画家涌入市场以卖画售书作为谋生方式,其突出并为市场首重者为“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例如唐寅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起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以鬻画谋生自立足以傲视权贵,实以商品经济为背景。文、沈等人门前求购字画者络绎不绝。祝枝山“海内索书,贽币门,辄辞弗见。”(马宗霍《书林纪事》)亦为市场中热门人物。明朝的书画行情也是越古越贵,像荆浩的一幅山水卖得30万钱(合200两),而当代画作即便如唐伯虎、董其昌的东西也只有二三十两,破记录的是沈周,4幅立轴有人出200两,不过未成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明朝开国初期,百官工资差别很悬殊,到嘉靖朝开始平稳,官吏月俸从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分为18等。正一品每月87石米、300贯钱,正七品每月7.5石米、40贯钱(一贯钱抵一石米、折一两银),当代大名家的一幅作品相当于七品芝麻官一个月工资。一些在朝为官的书画家不甘寂寞,亦涉足市场。如官至太常寺卿的夏昶善画墨竹,“番湖海国,兼金购求”,故当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王登《国朝吴郡丹青志·能品志》)之誉。有些书家甚至自己开店卖字,例如和钟“至京师设肆鬻字”(马宗霍《书林纪事》)。明亡时,南北二京所藏之书画流散在外很多,有些为各地收藏家购得,由于争购抬价,以至于“街坊乱世多商贾,尺幅画图市寸金。”自明吴门书画行业兴起后,画家有了行家与利家之分,文人若以此为职业被认为是耻辱。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思想伦理观念的转变,不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书画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到清代书画买卖已形成风气了。清内府的收藏是封建王朝的又一次大集汇时期。不但藏品丰富,其数量也大大超过前朝。尤其是乾隆帝时,几乎是囊括了民间所有的佳品。而嘉庆、道光时,皇帝喜用宫中收藏的书画赏赐给士臣,这样致使内府的藏品又一次流向民间,而使私人收藏重又兴旺起来,并出现了一批收藏巨富、眼力极佳的大鉴赏家和大收藏家。最有代表的便是安岐,因其先祖为盐商,家也富庶。而自己又鬻盐于江南各地,并兼营古董生意。由于安岐有学问,善鉴定,于是将巨资投于书画,获得不少精品佳作,并撰有《墨缘汇观》一书。清代为中国古代书画市场发展的高峰阶段。此时书画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也最高,受封建社会制约,后来又受近代思潮影响的艺术品市场机制趋于其完善,明码标价和书画作伪均很普遍。清四僧、清六家都不乏鬻画谋生者。“扬州八怪”、“海上画派”无不以自觉的艺术商品生产,加入当时的艺术市场运作之中。以此图存者难以悉数。被今人屡屡援引的郑板桥字画润格,就是一件艺术家自撰的艺术商品价格明示典范:“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李斗《扬州画舫录》)这一曾被刻石立于扬州西口庵的润格,阶次分明,市场观念强烈,颇具代表性。郑板桥曾匡算扬州画派成员收入云:“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据道光年间《听枫楼书画记》载:唐宋书画每件在几十至200两之间;元人书画在20至100两之间;明人书画一般几十两,但董其昌、文徵明、仇英、周之冕也有100两;清人书画以“四王”润格为最,王时敏、王鉴几十两,王石谷、王原祁100两,“八大”只有14两,华可达34两。当时米价颇贵,即使是在书画市场繁荣的扬州,画家们的生活仍十分艰苦。清代还出现了一些颇具眼力的专职书画古玩商人。他们毕生从事书画买卖交易,以此循环,积累了不少名作佳品。其中以吴其贞、吴、高士奇和顾文彬最为出名。他们善于鉴别,又喜交游,常常往来于杭州、苏州等地,并与公卿、士大夫、巨贾交往过深。其中吴其贞和吴还将毕生收藏的作品加以整理,分别撰写了《书画记》和《大观录》著录专著,从中可见书画艺术品在清代的影响和作用。北京和扬州成为清代书画中心市场之所在,尤其是后者更有统领全国艺术交易之势,后来移往上海。需要提及的是,北京琉璃厂的兴起,对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康熙末期,琉璃厂只是个书市,后发展成为文化集市,以后又开始了书画买卖的商业活动。不少文人高士在此开设古董商铺,同时也有经营书画的。他们一方面在京城购进古玩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