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TOC\o"1-3"\h\u17285第1章引言 41834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4162582.1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 4154972.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5910第3章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5289613.1活动理论的教学特点 5106763.2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必要性 524705第4章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6115794.1准备阶段 6316414.1.1学习主体分析 669234.1.2学习内容分析 6257314.2实施阶段 7313294.2.1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 7258354.3评价阶段 8225434.3.1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82014.3.2老师的自我评价 828894第5章基于活动理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9204225.1教学内容分析 971105.2教学目标分析 10233085.3教学重难点分析 10233185.4教学准备 10272165.5教学过程分析 11296455.5.1导入环节 11169715.5.2新知呈现环节 1193805.6课后反思 12102536.总结 148870参考文献 15第1章引言计算机和网络是信息社会时代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以其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学习和工作方式,在教育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进而促进教学变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活动理论的整合作为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其影响着课程的各个要素,从而创生形成信息课程形态。目前,除了物化技术以外,基于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推进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活动理论从整合到融合的根本性变革,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切实的需求。《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且开始对教育的理念、和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活动理论的深度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教育内容、方式和观念,而这些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信息进入到课程中,形成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因此,在《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的指导以及智慧环境的助力下,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当前重要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活动理论的整合将最终形成新的信息课程教学设计形态,活动理论进入信息课程中形成新的一种教育模式。信息技术课程,被定位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更新的教育形式,其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凸显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为整合的价值,即为信息课程教学设计的呈现。因此,研究信息课程,必要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与活动理论的整合的价值,注重从活动理论的视野进一步对其进行剖析。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2.1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师在教学期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知识仅仅是一种可以信息传输。而且,在教师教学模式中,仍然借助于简单化的模拟操作和技术训练。无法借助游戏教学的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在课堂讲解理论知识点,课堂的教学气氛就会过于压抑和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不能够带领学生高效的学习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无法通过活动理论等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更多地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且,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学习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单调的教学模式和单纯枯燥的信息课程内容,使得学生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趣味的游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利用活动理论将实践游戏融入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同时,相互竞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打字的速度,还能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使学生在被动地学习情境中转化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2.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设计上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中显得过于单一,很难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引导,进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于课程和知识训练的恐惧导致了他们学习的消极性,通常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看到某种胜利的结果或是有趣的过程。长期以来,学生在信息课程教学中属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不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进行主动式的学习。学生的天性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心理。第3章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3.1活动理论的教学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中,活动教学法不再以教师为单方面主导。而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最为适宜的教学情境。出于这个内容,学生需要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中,因此成为活动教学法。此外,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游戏,充分发挥听觉、视觉、空间、知觉和触觉等一系列的行为或大脑活动获取知识。3.2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必要性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下,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习惯、通信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会改变,使得信息程度逐步加深,从而形成新的信息。信息以信息资源体系和技术系统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与活动理论的整合,信息与课程相融合,从而实现课程信息,创建信息课程形态,其具有本身的课程的同时也具有信息,进而形成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即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师生在信息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区别于一般传统课程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知识体系、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价值结果,从课程构成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中,从构成角度来看则主要表现在物质、行为以及精神中。第4章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4.1准备阶段4.1.1学习主体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教学理念要转型步入信息时代,则要改变“旧三中心”教学理念,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学生需求。学生在组织协作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实际教学活动中构建知识,创造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基于区块链技术,其去中心化特征也渗透到教育系统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权力下放的中心,打破教育权的垄断,使教育完全开放,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甚至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形成共同参与和协调建设一体化。信息技术克服了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育环境和教育信息都变得多元化,每个学习者都可以传播和接收信息,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具有主动性。4.1.2学习内容分析为了让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灵活性,那么课程教学设计必须是灵活的,可以适应不同的课堂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出现,识别和使用,活动理论教学法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不适用。复杂的知识,只有通过传统的教学美德,学生才能实现外表的记忆,真正了解和掌握,但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将会复杂的知识生动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复杂的新知识进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探索并分析,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精通实际编程。通过活动教学和实践教学培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电脑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想法和方法,利用电脑解决问题,并通过应用进一步了解概念和方法,培养综合能力。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案例分析和分析来实现,实际使用理论知识,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实现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总结能力。学生通常是12岁,为了分离内容和形式,为了实现假设推理,实现现实和逆转的可能性。因此,小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比较合适的,所以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用。简而言之,教学内容的最终目标是一方面教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思考这个方法。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概念,需要更多地了解知识本身的结构、用途和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教学内容应以方针和方法为主,以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培养能够解决更多问题、举一反三的人才或者是对社会具有广泛竞争力的从业者。在任务驱动的情况下,教学理念不是训练理论专家,而是培养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应用,决策者有能力反思。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的应用实践对教学内容可起到纽带的作用。4.2实施阶段4.2.1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组织游戏化的教学,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游戏来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深入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例如,在进行打字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虽然掌握了键盘的基础操作技能,但是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还没能熟练快速的输入文字,但是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联系,练习过程枯燥无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软件,利用其中的人机大战,从易到难设置关卡,从太空大战到生死时速,学生为了通关游戏关卡,在游戏过程中会非常注重文字输入速度和正确率,太空大战游戏当中,战机上有对应的字母,每当出现一架战机,就需要快速按下对应字母键,在学生想获取游戏胜利的驱动下,自身的学习兴趣将不断提升,最终提高自身的打字速度与正确率。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展开游戏教学法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的能力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成学习意识为主要目的。教师制定科学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学习思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和评价,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不足,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教师在展开游戏化的教学时,不能单纯的进行讲解,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当学习《魔术表演》一课时,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点时,可以缩短讲解的时间,给学生留足实际操作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学生在弹奏音符以及使键盘响应的过程中,就能使自身的技能得以提升。而游戏教学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需要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简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3评价阶段4.3.1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基于特定价值观和理念,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工具来评估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结果的过程中所包含的评价体系。信息技术影响信息课程评价工具的改变和有效运用的促进。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主要采用测视,辅以调查和观察,评价结果单一且准确度低。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下,评价工作的开展和管理逐渐信息和数据化。除了传统的测验外,教学评价还可以使用评估和测量表格、数字化学习档案等方式,从而获得量化的评价结果。此外,评价数据化通过计算机信息软件、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程序来记录、分析和重新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和数据问题,对评价信息条理化和可视化,实现教学指导并提供数据支持。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具有针对性,通过评价结果数据的分析去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智能化的多维分析使每个评价结果更为精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阶段变化能够被清楚掌握,学生专属的数字化学习档案掌握在老师与学生个人手中,这有利于老师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并且有利于学生自己参照评价结果进行精准反思,促进学习。4.3.2老师的自我评价在新的活动理论的支持下,在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评价,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教师教学思想。信息时代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以较高的思想水平理解信息技术,具有前瞻性,并改变其通常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但如此,这也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并对自我的教学模式的优劣进行更加系统而客观的评价。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灵活性必须加以强化。教师教课不能再直接采用全校统一的教材和课件,而是与时俱进,针对技术与学生发展的匹配转换思维,参与到教育技术生产的过程中,重构思维和独立思考,进而形成更符合信息下的课程设计。教师的自我评价必将令其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能够设身处地对学生进行有规划、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模式。第5章基于活动理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5.1教学内容分析传统课堂上注重教材建设转变为注重课程资源信息,这是实现课程内容信息的基础,是信息课程内容的核心。信息课程内容侧重于不同类型的课程信息资源,包括电子教科书、视听教学教材、AR绘本、虚拟实验等等,这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提供更多的教学辅助资源和工具,让教师和学生对教与学的具体内容有清晰的了解,教学和学习工作顺利开展。但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辩证地处理传统纸质教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集合运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内容资源,充分实现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和网页对知识内容进行集成、加工和处理,在信息环境下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协作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其强调知识的结构框架,注意知识单元的结构连接,进而形成新的课程结构体系。通过信息组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在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学会运用课程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社会的学习资源打破教材的限定,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所需建设新的课程资源,这就涉及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随着整合的进展,信息深入融合与课程中时,更高层级的信息将引领人们开发更多的数字化课程,目前也已出现了许多的网络课程网站,里面涵盖了各校各类的线上课程资源。充分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设计和开放各类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定制性和灵活性。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是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过程中,为实现课程目标而对工具选择、开展形式以及操作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工具和教学环境缺少不了信息技术,其不断地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条件和方式。信息课程的实施,是在信息技术重构的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结合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实践课程的过程。5.2教学目标分析在智能时代,智能信息资源和方法具有多种来源和广泛的范围,这促进了课程目标多元化,使目标多元化成为智能时代目标的价值取向。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具备实操性,人们不仅需要获得智能信息知识,还要更加关注掌握数字化技能和情感培训的互动参与,向全面考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转变。第二,当今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跨国文化传递,形成了跨国文化多元性,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不仅关注到本土文化,还会接触到外国文化,全球大背景下的教学在课程目标制定时形成开放和“和而不同”。最后,信息化课程的形成在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了跨学科培养,因此在课程目标中要同时关注信息化目标以及学科目标,强调学科目标多元化。但是,无论如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分为课堂目标,即在课堂中基于活动理论的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内容被完全吸收,达到教师在教学准备上的目标。同时,这种课程体系的目标还在于对教师本身素质的强化上,比如通过科学的评价,让教师明白自身的不足和优点,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从教学根本出发,这种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打破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传授之间的思想壁垒,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总是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形成巨大反差,从整个教育体系的目标来说,就是找到一种合理化而高效率的教学课程方法,以适应目前阶段的教育需求。5.3教学重难点分析整个教学课程的重点在于对技术信息课程的设计环节与活动理论的结合。如何在活动理论中进行游戏实践的同时兼顾教学进度是设计的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特点,合理调整课堂讲授内容和讲授顺序。例如在不同的教学单元分别引入不同的控件,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还可以克服语法知识的枯燥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控件使用方法的理解。5.4教学准备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准备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的能力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成学习意识为主要目的。教师制定科学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学习思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和评价,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不足,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教师在展开游戏化的教学前,应当征求学生的大部分意见,在课程趣味性和知识点的贯通上达到最大平衡,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备课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进入课堂前,可以适当有计划地缩短讲解的时间,给学生留足实际操作的时间。在内容设计中,以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为目标。对此,教师应该设计一套通用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以应对在各个阶段和不同的上课情况。此外,教师在设计课程的准备阶段,还可以尝试构建多元化的,帮助学生简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5教学过程分析5.5.1导入环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当成某种业务的受众群体,即客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内容,将信息技术课程导入到游戏实践中。鉴于以前的课程设计,从传统的黑板、粉笔等向电子白板、激光笔、多媒体、投影仪等转变,教学环境在传统工具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信息化工具,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除了教学工具的更新外,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智慧课堂、3D打印、电子书包等进入课程教学中,使课程实施更具备现代化、智能化和便捷性。在对技术课程的实施阶段,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和交流信息,以及解决信息问题。在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时,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再被繁琐的笔算及人工技巧所困扰,信息技术使得师生能够掌握科学规律和运用信息思维,更大幅度地提高课程上解决问题的效率。总的来说,信息文化进入课程中,在课程实施上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影响是改善了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信息技术为面向过程学习提供了功能支持,使得在教学中更加关注面向过程的学习,关注知识背后的推理过程和方法。5.5.2新知呈现环节由于活动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即是创设问题情境,因此,问题在整个活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其思维的起点,也是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前提,问题性是活动教学的特点之一,活动教学的内容也主要是通过所要探究的一系列问题来呈现的,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容也是其带着问题在主动、自主探究及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和实现的。在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让其简单地理解、记忆,而是通过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来呈现。可见问题在整个探究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树立问题学习意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时必须提供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相关背景或创设一种情境引出,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确立问题情境,极力培养学生的问题学习意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须始终注重对其问题学习意识的培养,也即引导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索所要探究的内容,将探究学习内容当成一个个问题去解决,把探究学习的过程当成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学习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始终处于质疑、探究的学习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不断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获得问题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其探究的动力。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有意识得创设机会,帮助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创设机会,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这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互助互帮的环境中彰显个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合作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我国政治制度”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先抛出问题:“结合身边的事例,你们所了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通过问题的引入和设置,而不是直接讲授和给出答案,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的去分析和理解问题。比如,在学习“商品与消费”时,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对于商品作用,商品职能的理解分享给其他同学,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学生需要意识到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探究合作活动教学,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5.6课后反思本文虽然从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ARP7-IN-16-free-base-生命科学试剂-MCE
- ONCOII-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贵州存量房委托交易合同范本范文
- 2023年内蒙古定向选调笔试真题
- 华南理工大学《通信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酶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美术(三)》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量子力学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史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庭室内塑胶地板施工方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全册)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第30课 家居收纳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福建漳平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中国一汽校园招聘1000+岗位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MH-T 5011-2019民用机场沥青道面施工技术规范
- 安捷伦气相色谱仪原理
- 在线网课学习知道《婺文化英语教程(上海财大浙江学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英语四调英语试卷 读后续写“拖延症患者的觉醒”讲义素材
- 小学数学与思政融合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