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在中国南方各地被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才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了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生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水稻栽培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的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开发和经营,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这大大提高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票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从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是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水稻栽培品种数量更多。B.直至1917年,在中国南方各地被发现的稻种数量已与印度不相上下,从而证实了水稻原产于中国。C.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南方农业文化的萌芽不迟于黄土高原。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就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为论述稻米最早起源地在中国这一观点,运用了比较和举例的论证方法。B.文章阐述观点时融入了大量的史学知识以及专家的研究发现,内容丰富,论据有力。C.文章围绕“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这一问题,针对不同观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阐述。D.文章由稻米的起源说起,再谈到它在历史上的发展及其作用,结构严谨,思路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C.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D.“稻米文化圈”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人们的饮食习惯。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叶片的形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基因和环境。前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里不作重点讨论。而在自然界中,叶子的主要作用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影响叶子形状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的量。人们依据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将地球分为五个热量带。每个热量带具有典型的气温特征。因此,在这些热量带内,各自植被的性状不同:寒带树种以针叶林为代表;温带树种是众所周知的落叶阔叶林;热带则充满常绿阔叶林。同一棵树,叶子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形状,因为它们吸收的阳光不等量。一棵树的树冠及叶子的表面所接受到的阳光比较充足,这些树叶往往都比较小,这样其吸收的光线面积也会比较小。树冠下面的树叶往往被遮蔽,其面积也较大,并且叶缘和裂片之间的表达也较为简单。很多热带的植被叶子往往都比温带的植被叶子更加厚实和圆润,而且边缘位置相对比较光滑。(摘编自孙薇《树叶的描述和分类》)材料二: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寒冷即将来临的预告。每种树叶里,都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等。而具体呈现什么颜色,要看其间含量的变化。春夏时分,植物叶子中叶绿素的含量占绝对优势,叶片会显现出绿色。到了秋天,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光照一日日变弱,这些对合成时需要较强光照和较高温度的叶绿素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当叶子中叶绿素的比例,降到低于叶子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时,叶片就显现出黄色和橙色。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相对比较“沉稳”,不那么容易受外界尤其是季节的影响。而树叶变红的植物,主要是因为叶片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摘编自祁云枝《变色,落叶植物的防寒法宝》)材料三:一些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将推迟叶子的变色和掉落,但是一项新研究颠覆了这一理论。由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黛博拉·扎尼领导的团队,研究了秋天树叶变色的时间受春夏生长情况影响的程度。研究人员对一些树木进行了长达65年的追踪记录。研究发现,在春夏生长季节中的光合作用活动每增加10%,树叶掉落的平均时间就会提早8天。研究表明,落叶乔木每年只能吸收一定量的碳,一旦达到极限,便无法吸收更多的碳。从那时起,树叶就开始变色。由于一些树提早落叶,而另外一些树和现在落叶时间一致,我们未来看到秋叶美景的时间可能会延长,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时间可以踩着落叶走路。(摘编自丹妮《气候变暖导致秋天树叶提前变色掉落》)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一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叶子的主要作用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叶子的形状主要由环境中的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的量决定。B.树叶开始变红、橙或黄,预告寒冷将临,每种树叶含多种天然色素,因此呈现的颜色受其间含量的变化的影响。C.不同于相对稳定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子中的叶绿素会随着气温、光照等变化而变化,叶片颜色也随之变化。D.通过对一些树木春夏季节生长情况的研究,黛博拉团队认为气候变暖将使树叶掉落的时间提前,且越暖落得越快。6.黛博拉领导的团队所做的研究有何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李娟①在吾塞,一场又一场漫长的下午时光,我们在森林之巅的小木屋中喝茶。雪白的羊油舀进滚烫的黑茶里,坚硬的干面包被用力掰碎,泡进茶水。泡软了之后,锡勺搅在碗里,慢慢舀啊舀啊,一口口吃掉。那么安静。②风经过森林,像巨大的灵魂经过森林。森林在敞开的木门之外,在视平线的下方。从小木屋里看出去,天空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二,它的蓝色光滑而坚硬。这时,斯马胡力说:“这个木头房子嘛,夏天嘛,是人的;冬天嘛,是熊的。”③六月,我们来到这里。我们的驼队穿过森林,一路向上,向上,缓慢沉重地走着无穷无尽的“之”字。终于来到这最高处,这高山的顶端,林海中的孤岛。夏天开始了!北上转场之路的最后一站到了!我下了马,徒步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眩晕地来到山顶,看到去年的木头房子寂静地等候在山路尽头、天空之下。夏天开始了。④斯马胡力把被大雪压塌的屋顶修好,换掉压断的柱子。女孩们七手八脚打扫地面,支起火炉,在地上铺开花毡,墙上挂好绣着金线银线的黑色盐袋﹑茶叶袋。卡西去远处山脚下的沼泽里打来清水,引燃炉火烧茶。夏天开始了。⑤夏天里,大棕熊又在哪里呢?哪怕站在最高的山顶四面眺望,也看不到它们的踪影。卡西带我去森林深处拾柴禾。她指着路过的山峰阴面的岩石缝隙说:“看那里!那是熊的房”我爬上去,侧着身子凑向缝隙里的暗处,里面有巨大的哑默。大棕熊不在那里了,它童年生活的依稀微光还留在那里。⑥我们生活在夏天里,大棕熊生活在冬天里。永远不能在森林中走着走着,就迎面遇到。后来时间到了,我们离开了吾塞。这时,遥远地方的一棵落叶松下,大棕熊突然感觉到了冬天。它爬上最高的山,目送我们的驼队蜿蜒南去。冬天开始了!⑦是啊,大棕熊,我们的木头房子夏天是给人住的,冬天是给你住的。我们用一整个夏天来温暖木屋,然后全都留给你。大棕熊,我们铺了厚厚松针和干苔藓的床给你,整整齐齐的门框给你,结实的,开满白色花朵的屋顶给你。你在寒冷的日子里吃得饱饱的,循着去年的记忆找到这里,绕着房子走一圈,找到门。你拱开门进去——多么安逸的角落啊,你倒头就睡。雪越下越大,永远也不会有一行脚印通向你的睡眠。⑧雪越下越大,我们的木屋都被埋没了!你像是睡在深深的海底。大棕熊,你的皮毛多么温暖啊,你的身子深处一定是烫烫的。北风呜呜地吹,你像是被深深地钉在冬天里的一枚钉子。你在自己的睡梦中,大大地睁着美丽的眼睛。⑨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两场故事明明是分头进行的,生活里却处处都是你的气息。大棕熊,我们睡着的时候,你也在身旁温暖地卧着;我们走在路上,你和我们不时地擦肩而过;我们跪在沼泽边,俯身凑上脸庞饮水时,看到了你的倒影。大棕熊,在吾塞的浩茫群山间,你在哪个角落里静静地穿行呢?⑩浑身挂满了花瓣,湿漉漉的脚掌留下一串转瞬即逝的湿脚印。大棕熊,我想把我的红色外套挂在森林里,让它去等待你的经过,让它最终和你相遇。第二年的夏天,我去寻找我的红外套,直到迷路的时候才看到它。那时它仍高高地,静静地挂在那里。⑪大棕熊,我快要流下眼泪了!我想把我的红外套挂在森林里,想和你并肩站立,一同抬头久久望着它。大棕熊再见!在阿尔泰茫茫群山中,围绕着我们群山之巅的木头房子,让我们就这样,一年一年,平安地,幸福地,生活下去吧!(节选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文本二:好的散文作品并非单纯地临摹现实,更要倾注作家对现实素材的解构重构,有穿透表象抵达本质的洞见总结,在基于事实的认知里提炼出艺术的“真实”,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艺术化处理依然不可或缺。李娟文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对非虚构素材与虚构想象之间的合理融合,个人与观察对象恰到好处的距离分寸,情感抒发在物景描写里的自然渗透,现实与象征的交织互映,以及始终诚恳谦逊的写作姿态,避免了不少知识分子作家面对社会底层观察对象时的心理“优越感”“俯视感”及因此而造成的客观和融合的欠缺。虚实融合的例子在李娟文中处处可见。在《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我们能知晓她和母亲在杂货铺里的真实生活状态。现实的苦寂,催生了李娟对夜晚及万物的自由想象,她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向我们诉说了巴拉尔茨的月光,夜空、炉火,梦境,甚至是一只猫,一只模糊了现实和想象界限的猫。这只猫夜夜伴她入眠,却总在白天消失,她描写了猫的呼吸,体温、触感甚至鼾声,却无法说出它的毛色和样子,因为每当她从梦中醒来,猫就不见了。令人不由得怀疑这只猫是否是李娟幻想出来的,一种孤独状态下的心理投射,一种自我暗喻。类似的自我隐喻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呈现,如森林深处那只从未露面的大棕熊。这种基于现实分裂出来的“我”的不同形态及精神寄寓,犹如音乐多声部复调重奏的自我表达,带有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就像西方现代诗人常说的:“每个物里都睡着一支歌。一旦被那个魔术的词命中,它就歌唱起来。”显然,李娟正是以她的言说之歌、文学之歌,在人生的夜路上放声歌唱,对抗现实的虚无和苦难,从而抵达更高的艺术“真实”。(摘编自《李娟的文字为何不惧时间的冲击》)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来自斯马胡力的话,既说出了人与熊不同的生活习性,也蕴含着人与熊可以在同一片天空下和平相处的意思。B.“夏天里,大棕熊又在哪里呢?”表达了作者对大棕熊的关切,也是过渡句,由“我们的生活”自然地转写到“大棕熊的生活”。C.文章通过一系列动词写大棕熊的活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大棕熊酣睡,意在突出大棕熊随遇而安、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D.作者想象自己与棕熊并立,久久地望着挂在森林里的红外套,温暖唯美的画面凸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8.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散文更要倾注作家对现实素材的加工,作品的“真实”应是作家从事实的认知里提炼出的艺术的“真实”。B.与学者型作家带着“优越感”“俯视感”写作不同,李娟的写作姿态是诚恳谦逊的,故她的文字显得更为动人。C.李娟的《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中运用了虚实融合的写法,其中,对那只猫的叙写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D.引用西方现代诗人常说的话,意在表明李娟善用她独特的言辞,让“物”有了文学性,创造出“艺术真实”。9.文本一自第⑦段起到最后对大棕熊改称“你”,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10.文本二说“李娟文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对非虚构素材与虚构想象之间的合理融合”,请根据文本二的内容,说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种合理融合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文本二:凡谷:成熟有早晚,苗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山泽有异宜。山田,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违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地三升谷田必须岁易。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凡种谷雨后为佳:遇小雨,宜接湿种;遇大雨,待薉生。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夏若仰垄,匪直荡汰不生,兼与草俱出。凡田欲早晚相杂,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薉难治。其收任多少,从岁所宜。早谷皮薄,米实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虚也。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其所受于天之正性也。未有能摇其本而清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节选自《齐民要术》卷一、卷三)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大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良A地B一C亩D用E子F五G升H薄I地J三K升L谷M田N必O须P岁Q易。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文中指种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树之以桑”的“树”意思相同。B.宜,文中指适合,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所宜深慎”的“宜”意思不同。C.匪,文中是指“不”,这与《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的“匪”意思相同。D.率,文中是指全、都,这与《六国论》中“率赂秦耶”的“率”意思不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稷教百姓生产劳动之法,栽培的谷物成熟了,百姓便得到养育。在百姓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需对他们进行教育。B.种植庄稼时,百姓需据情况而定。田地肥沃或贫瘠,需选择相应的秧苗种植;山田或泽田,需选择相应的时间种植。C.种植庄稼要顺应四季变化,如果听凭主观情感去做,如同潜入水中砍树,只会空手而归;就像逆风泼水,形势艰难。D.如果国君能顺应四季的气候条件,开发地理上的有利形势,利用人的力量,那么一切生物顺遂生长,各种谷物繁殖。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2)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薉难治。其收任多少,从岁所宜。
1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历代重视稼穑的好处。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周德万携孥赴龙舒法曹,道过水阳相见,留别女弟范成大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妹孤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交代丁本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本诗的题材,也英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B.第一句中“小驻船”突出了此次兄妹相逢的匆忙,也与诗歌第五、六句相互照应。C.第三句中“忍”字与《鹊桥仙》“忍顾游桥归路”中的“忍”字用法有相同之处。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愿望:大家能身体健康,即使满头白发时相聚亦可得到安慰。17.请结合诗句分析“一杯和泪饮江天”中“泪”包含的复杂情感。
六、名篇名句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百姓祭祀的热闹场面倾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大学《资源环境审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手工与玩具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与培训计划
- 中医药在慢病预防中的作用
- 青岛农业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理工大学《遥感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科技大学《纺织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自动化测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培训课程中的案例教学与实战演练
- QC活动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艺术
- 全省精神卫生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 战场侦察课件
- 数据治理课件
- 2024年华润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
- 动车组-动车组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 中医护理技术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 螺栓安装施工方案
- YB-4001.1-2007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
- 三战课件(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