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1.gif)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2.gif)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3.gif)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4.gif)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e02d3e3c9e40d33140b8aac50a4df9e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殷周时代,文字发展成熟,除甲骨文外,现存约两万篇金文,记录了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制度文化的变迁。但历来金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古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对其文学价值关注较少。实则金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诗经》《尚书》。金文文学是中国早期文学的原生形态,内容丰富、叙事精彩,文学价值很高。商周金文经历由质到文的转变,其背后折射出社会制度文化的变革。②殷周革命是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的重大变革。殷周政教各异,一般多言殷人尚质,周人尚文。“文”指文采、文化;“质”为质朴、本质。前贤对殷周制度文化特质的总括,虽有整齐化之嫌,但周人尚文则是较一致的认知。③现存商代金文五千余篇,但普遍字数偏少,最长者约五十字,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商中期以来,青铜器开始铸铭,但内容简略,仅有祭祀对象名号、族徽,这种铭文已经有了叙事性。至商代晚期,出现稍长的金文,内容趋于丰富,主要反映殷人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祭祀、战争、田猎等。总的来说,商代金文字数少、篇幅小,语言简洁,铭文旨在直录,缺少修饰,尚未体现出多少文学色彩,这多少能体现殷人制度文化及思想观念“尚质”的一面。④周人代殷,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周人施行“文德政治”,政治理念通过礼乐制度延及现实世界,形成“尚文”之风。⑤在重文风气下,周代金文开始走向繁荣,词汇丰富,修辞讲究,叙事手法完善,韵文进一步发展,文体形式多样,出现了大盂鼎、豳公盨、史墙盘等优秀篇章,皆表明金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用词上,金文不少词语见于《诗》《书》。句式上,西周金文多四言句式,与《诗经》基本一致,如金文的“用祈眉寿”“有严穆穆”等句式多见于《诗经》。⑥修辞手法上,由简到繁,文学自主意识逐渐加强。西周早期,金文记事多平白直叙,少有过多的文辞修饰。中期以后渐渐讲求文辞,典型的如史墙盘,对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位周王的颂扬,皆用一典雅词语形容,如:曰古文王、索圉武王、宪圣成王、亚慎康王、弘鲁昭王、祗显穆王。对自己祖先的赞美,称青幽高祖、勇惠乙祖、舒迟文考,用词简练典雅而意蕴丰富。⑦西周金文文学性的另一表现就是用韵,韵语代表着人类语言发展的突破。现有材料表明,商代甲骨金文尚未有意识地用韵。西周早期,金文开始用韵,只是数量相对较少;至西周中期韵文开始大量增加,典型的如史墙盘,通篇置韵。到晚期,韵句更是非常规整,以四言为句,句式整齐、语言精练。两周金文多押阳部、幽部韵,读起来声音洪亮悠扬,朗朗上口,应和金文在祭祀、册命及宴飨等典礼仪式上诵读功能相关。⑧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金文,记录各国间政治交往、婚姻关系等,目的是彰显作器者的家世与身份。至战国时期,随着宗周礼乐制度的转变,金文亦随之发生变化,内容上记事铭文相对减少,铭文篇幅变短,逐渐开启秦汉金文日用化的先河,而金文的文学性日趋消亡。(摘编自吴毅强《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存的金文,记录了殷周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与《诗经》《尚书》相同。B.商代金文普遍字数较少,语言简练,缺少文学色彩,体现了殷人制度文化及思想观念“尚质”的特质。C.周人“尚文”之风的形成,与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制礼作乐、逐渐形成一整套的礼乐文化制度有关。D.西周早期金文,记事平白直叙,很少有文辞修饰,中期以后才逐渐讲求文辞,用词典雅且意蕴丰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由历来金文研究的状况引出作者观点:金文文学价值很高,殷周金文由质到文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制度文化的变革。B.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周代金文在修辞手法上由简到繁、文学自主意识逐渐加强的过程。C.文章举出史墙盘通篇置韵的例子,目的是论证大量韵语的使用使西周金文达到了非常高超的修辞艺术水平。D.文章整体呈现出“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体现出作者清晰的论证思路,结构合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用词上不少词语见于《诗》《书》,句式上多四言句式,与《诗经》基本一致,足以表明周代金文取得了很高文学成就。B.两周的金文因为需要在祭祀、册命及宴飨等典礼仪式上诵读,所以多押阳部、幽部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洪亮悠扬。C.商代金文没有用韵,西周早期开始有少量用韵,西周中期韵文大量增加,到晚期,韵句更加规整,句式整齐,语言精练。D.春秋战国时期,因礼乐制度的转变,金文也发生变化,记事铭文减少,篇幅变短,功能向日用化发展,其文学性日趋消亡。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日渐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材料二: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人文文化不可或缺,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人文与科学彼此疏远的状态如今被逐步改变,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入。B.“价值理性”属于人文文化的范畴,现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往往都与它相关。C.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作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具有某些超越性的意义。D.人文文化可以引领科学技术的正确走向,提供给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理性和审美情趣。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科学至上的盲目崇拜在19世纪之前并不明显,直到19世纪以后才渐趋严重。B.日益细密的现代社会分工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隔阂,我们需要积极地破除这种隔阂。C.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的人文传统能更好满足人类人文层面的需求。D.科学在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前行势能,这使得人类的“价值理性”变得较为脆弱。6.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是为了证明人文与科学距离逐步变近的观点。B.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是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个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C.作者引用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是为了说明人文思想及方法的必要性。D.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是为了说明科学家应该保持价值中立。7.除了引用论证,两则材料还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8.科学与人文时而对立,时而相融,你认为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他坐定下来,自言自语地慨叹着说:“打是打得好!”“我们的战士,是没有话说的!”梁波接着说。“眼睛打红了!你喊他、拖他下来,他也不下来!”曹国柱接着梁波的话说。“这样打下去是不行的!我们的兵,不能一个拼敌人一个!就是一个拼他十个、二十个也不上算!肉搏拼死是勇敢的,有时候,也必要。但是,不能这样拼下去!”沈振新痛惜地说。曹国柱沉楞一下,望望梁波,说:“刚才跟副军长商量了一下。是呀!要考虑改变打法!”“现在就得考虑!立刻就要作出决定!不能再迟缓!”沈振新锐利的黑眼睛,盯在曹国柱沉思的脸上,断然地说。“打电话把朱参谋长、徐主任找来!”梁波对白玉生说。正在打瞌睡的白玉生惊醒过来,摇着电话。“他们在哪里?”沈振新问道。“老朱在团里,老徐在跟那个敌人的参谋谈话,一个晕晕糊糊跑过来的家伙!”梁波回答说。“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解决这个战斗?”沈振新向梁波和曾国柱问道。“明天夜里,或者后天上午。”曹国柱用犹疑的口吻回答说。沈振新对曾国柱的回答很不满意,他站起身来,冷笑了一声,在屋子里走动着。因为看到梁波和曾国柱的神态确是过于疲惫,他又抑制了有些激动的情绪。曹国柱不时地发出无痰的干咳声,梁波接连地摸了两次空茶壶,口渴得把杯底下的一点冷冰冰的残水也喝了下去。“应该提早一天才行。”沈振新站定了脚步,说。“那样,不但要改变办法,还得要使用新生力量。”梁波望着沈振新说。“非用不可的时候,那只好用!”“这个决心要你下!”“好吧!把刘胜那个团拿出来!南边炮台山这边一个团,用得着,也调过来!”沈振新决断地说。“不用!一个团行啦!”梁波大声地说。电话铃急促地响闹起来。白玉生报告说“五〇一”找沈军长说话。“五〇一”是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的代号。这个号码在电话里轻易不出现,特别是战斗当中,这个代号一在军长的耳朵里出见,就跟随着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个严重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总之,他的声音和语言,总要使人心神激动,情绪昂奋;沈振新、梁波、曹国柱都有这种习惯了的感觉。沈振新抓起电话话筒,熟悉的清亮的带着幽默色调的声音,响荡在他的耳朵里:“南线二十多万敌人,决心要来赶热闹呀!离我这里还有六十里。明天,他们的炮弹就可能落到我的门口!后天,你们就可能闻到他们炮弹的硫磺味。你们怎么样?有困难?吃不消?要我派队伍来援助你?”这是沈振新和许多指挥员长期养成的一种品德,在他们上级指挥员面前,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具有充分信心的声音、容貌。叫苦,讲价钱,提条件,只能表现自己的懦弱,增添上级指挥员的忧虑。在“五〇一”的说话停顿一下的时候,沈振新冷静而爽快地回答说:“困难是有的,我们可能克服!援助,用不着!”“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明天!”“明天什么时候?”沈振新用眼光征求着梁波和曾国柱的意见,梁波和曹国柱同声地说:“明天晚上!”沈振新的嘴巴离开话筒,对梁波、曾国柱摇着话筒说:“迟了!”梁波和曾国柱互相望着,曾国柱的眼睛似乎在说:“再提前是困难的!”梁波觉得对一个主管指挥员下决心,应该给以最有力的支持,从沈振新的表情看来,显然对这个战斗时间的决定处在为难的境地,他仰起头来,对沈振新说:“你决定吧!提前就再提前一点!”沈振新回过脸去,对着话筒,爽朗干脆地说:“明天中午十二点钟以前,解决这个敌人!行不行?”“好吧!明天上午等你们的捷报!”沈振新激动地听到这样一句既是为他祝捷的话,又是限定时间解决战斗的命令,放下了话筒。打了这几分钟的电话,沈振新的全身暖热起来,在他的思想里,已经肯定了明天中午以前的战斗胜利。他把刚才“五〇一”的话,向大家说了一下,吸着到这个师指挥所里来的第一支香烟,站到墙壁跟前,入神地看着标志着战斗进展情况的地图。(节选自吴强《红日》)
文本二:我认为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都是战争艺术中的新品、杰作,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在这两个艺术品上焕发着耀目的光华色泽。就是我军受了挫折的涟水战役,到后来,也起了成功之母的积极作用。我珍爱它们,我觉得文学有义务表现它们。我又认为:透过这些血火斗争的史迹,描写、雕塑人物,既可以有所依托,又能够同时得到两个效果:写了光彩的战斗历程,又写了人物。看来,我不是写战史,却又写了战史,写了战史,但又不是写战史。战史仿佛是作品的基地似的,作品的许多具体内容、情节、人物活动,是在这个基地上建树、生长起来的。这样写法,历次战役的基本情势和过程,不能不是有根有据的真情实事,而故事里的种种细节,则可以由作者自由设计、虚构。(节选自《吴强〈红日〉修订本序言》)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振新慨叹说“打是打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他虽然肯定战士们的勇敢,但对这种硬拼而牺牲感到痛惜。B.沈振新要求改变打法,并要求第二天中午12点前结束战斗,只是因为战斗持续时间越长,战士们牺牲会越多。C.从沈振新作为军长亲自到师指挥所里指挥战斗和指挥所里的人员疲惫的状态,可以推知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D.沈振新做出决定后吸了到师指挥所后的第一支烟,说明之前他无瑕无心吸烟;吸烟行为也是做出决定后的放松。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是一个场景,以对话为主,通过对话交待发生的事件,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B.梁波和曹国柱对战士的评价,分别直接地表现了战士们执行命令的坚决和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C.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以下定提前解决战斗决心的过程为线索,把材料有机串联起来。D.陈毅是小说中重要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我军一位指挥若定的高级指挥员形象。11.沈振新是一位怎样的指挥员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2.文本二中说:“我不是写战史,却又写了战史,写了战史,但又不是写战史。”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上初入奉天,有上封事言叛兵共立朱泚,凶徒必来攻城,请为备御。后三日,泚至于城下。帝尚以忠臣待泚,令诸道军士三十里下营。时京兆府功曹姜公辅赴行在,俯伏而奏曰:“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泚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今士马在外,深为陛下危之。”即日召兵入城,逮泚攻城,已戒严矣。泚发锐卒三千奉迎乘舆,阴起逆谋。段秀实择能行者追贼兵,曰:“城中有变。”使者六日一更行,及骆驿,虏劫而回,验符乃秀实诈为贼帅姚令言帖,用司农寺之印也。上初至奉天,用御史中丞高重杰为平虏使,屯兵于梁山之西隅也。时与李日月频战,官军大捷,后被伏兵死于锋刃。亲事①收其神柩,入奏于奉天。帝见之,抚尸而哭,赠工部尚书。时李日月凶威甚锐,帝甚患之。浑公②奏曰:“愿陛下以社稷为念,无以小贼为忧。臣请自出一行,枭逆贼之首。”上许之。浑公先以数十骑从西门出,埋伏于漠谷之隅。公自将数十骑从东门而出,直抵朱泚营垒。泚惊,不觉坠榻,群盗大溃。公以骑少,不足逞锐,遂引而西。李日月纵骑追之,至城西门。浑公谓家仆曰:“立功立事,只在今日。”仆人弯弧射之,李日月应弦而毙。家仆者,即浑公之所役人也,字小金。(节选自《奉天录·卷一》)【注】①亲事:官职名。②浑公:浑瑊。文本二:帝狩奉天。朱泚兵薄城,战谯门,晨至日中不解。或以刍车至,(浑)瑊曳车塞门,焚以战,贼乃解。泚治攻具,矢石四集如雨,昼夜不息。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帝召瑊,授以诏书千余,募突将死士当贼。瑊前与防城使侯仲庄揣云梁【注】所道,掘大隧,积马矢及薪然之。贼乘风推梁以进,载数千人。王师乘城者皆冻馁,甲弊兵盬,瑊但以忠义感率使当贼,人忧不支。瑊中矢,自揠去,被血而战愈厉。云梁及隧而陷,风返悉焚,贼皆死,举城欢噪。(节选自《新唐书·浑瑊传》)【注】云梁:云桥,古代攻城的战具,属云梯一类。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事,密封的奏章。在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奏事,为防止信息泄漏,用皂囊封缄奏章,故称。B.司农寺,古代官署名,为掌管国家粮食储积、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的机构。C.工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屯田、赋税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D.“甲弊兵盬”中的“弊”字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敝”字含义不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初到奉天,有臣子上奏章,希望皇帝提防朱泚,加强戒备,但皇帝仍然将朱泚视为忠臣,在姜公辅前来奏明加强戒备的必要性后,皇帝才加强戒备。B.朱泚派三千精兵前去迎接皇帝,段秀实看出朱泚叛逆的阴谋,派人带着伪造的书信追赶那些精兵,精兵行至骆驿,接到书信,信以为真,奉“命”回去。C.高重杰奉命平虏,壮烈牺牲,皇帝十分伤心,又担心李日月的威势威胁到朝廷安全,浑瑊主动请缨,要去斩杀李日月,为皇帝解忧,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D.朱泚的军队到达奉天城,发起猛烈进攻,城内军民死伤惨重,生活物资匮乏,官军又冷又饿,缺乏装备,浑瑊用高重杰的忠义事迹来激励官军奋力抗敌。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与李日月频战,官军大捷,后被伏兵死于锋刃。
(2)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五处需要句读,请用“/”在相应位置划分。
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泚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
17.浑瑊足智多谋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过华清宫》绝句(其二)【唐】杜牧①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华清宫》绝句(其一)【唐】崔橹②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杜牧,唐代诗人,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②崔橹,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宣宗大中年间(847年—860年)登进士第,曾做过棣州司马。
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晚唐诗人的创作不只一次以华清宫为题材,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华清宫已成为唐朝由盛转衰历史转折点的见证地。它与“铜雀台”“乌衣巷”一样,都成为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B.杜诗中记录了朝廷使臣到安禄山管辖地渔阳探查消息之事。“黄埃”既描写了探使一路奔波转回长安复命的情景,又象征着叛乱将临的战争之兆。C.崔诗中的“明月自来还自去”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事物并不体恤人世沧桑。D.这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有特点。杜诗在冷静的叙述中不着一字议论,但暗含褒贬态度。崔诗用“更无人倚玉阑干”直抒胸臆,将作者的情绪态度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19.这两首诗的题材相同,但内容和情感各异,请结合诗句简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以问句的形式表明自己从师以“道”为标准而不在乎彼此年纪大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司马光的责难,王安石考虑到即使勉强解释,也“________________”,所以只简单回复;又考虑到“______________”,故又写了第二封信,即《答司马谏议书》。
(3)中国建筑的点睛之笔是窗,它创造了一个永恒的文化梦境,古代众多诗人在窗前抒发了独特的生命感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说了几句在此种场合应该说的话,就跟着他走了。顺着刚刚打扫过的小路往前走,很快就走出椴树林,来到一个菜园。在一株株老椴树和茂密的醋栗丛之间,长着一棵棵圆圆的、淡绿色的大白菜;蛇醉草螺旋着盘绕在高高的桩子上;缠着干燥的豌豆的褐色小木棒密密地矗立在场圃里;又大又扁的南瓜仿佛在地上打滚;蒙着灰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贷公司申请书
- 环艺设计中情感的视觉传达与色彩运用
- 潜力之星申请书
- 知识产权投资策略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 中国银行运钞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智能处理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
- 辅助经颅磁治疗的MRI颅脑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定位系统
- 干部竞选申请书格式
- 直梯的横向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资源动员视角下民办社工机构外部资源链接策略研究
- 播音主持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课件讲义
- 安徽杭富固废环保有限公司10万吨工业废物(无机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GB/T 42096-2022飞机耐火电缆性能要求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学习培训解读课件笔记
- 优秀分包商评选评分标准
- PEP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表(分类)
- 金蝶云星辰初级考试题库
- GB/T 24186-2022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和钢带
-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 GB/T 4214.2-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真空吸尘器的特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