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恳切(kěn)

秩序(zhì)

海市蜃楼(shèn)B.修葺(qì)

枯槐(huái)

忍俊不禁(jìn)C.哀悼(dào)

胸脯(pú)

慷慨淋漓(kǎi)D.钦佩(qīn)

竹竿(gān)

目不窥园(kuī)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抱歉

钦佩

忍俊不禁

天崖海角B.幽寂

辜负

颠沛流离

姗姗来迟C.淳朴

墨契

海阔天空

家喻户晓D.选聘

矜持

仙露琼桨

语无伦次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令后世敬重,被尊为“诗圣”。B.古镇上这棵黄桷树,树身粗大,树根盘虬卧龙般延伸开去;树叶很密,枝条宽广如撑起的一把大伞。C.6月19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在轨驻留满两周。他们调试好了通信链路后,地面终于收到终端的信号,航天员们如卸千钧重负。D.小唐和同学约好今天晚上一起去参加合唱排练。八点钟小唐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B.通过这次学习讨论,使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提高了认识。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D.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发生,各地交管部门纷纷出台惩罚措施。

二、古诗文默写

5、古诗文默写。

⑴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⑵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河中石兽》)

⑷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⑸夸张的诗句诵读起来气势更强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用拟人和夸张手法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则夸张地描写了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姿。

三、综合性学习

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为响应总书记号召,某中学开展“志做逐梦者,持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展青春风采

(1)校团委征集活动宣传语,请你结合下面画线句子完成宣传语的上句。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发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活动二:访青春榜样

(2)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榜样的力量,校团委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采访策划者,请简单阐述你的采访思路。

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二步要拟定①____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②____

活动三:抒青年心声

(3)为激发同学们勇做先锋,释放青春力量,校团委拟在全体学生中举行以“志做逐梦者,接续向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邀请你做比赛主持人,请你为比赛拟写一段开场白。

四、现代文阅读

7、阅读《远行的童年记忆》完成下面小题。远行的童年记忆①又是麦浪翻滚时,遥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的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走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妻,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做捆绳;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排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的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背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头,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挣个生计。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

(3)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4)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云里深处是故乡》,完成下面小题云里深处是故乡黄敬敬①外出工作后,很难有时间在家中长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心境的某些变化,对家乡的情感日益深了。②人间秋季里,跨过山水,从千里之外的城市赶至家乡,温而不燥的空气中,家乡的一碗热汤面,淡淡香味在半空中氤氲,这香味,早已在列车未抵达前闯进了我的鼻腔。③故乡的清风、雨露、虫鸣,院落里母亲平日栽下的辣椒、丝瓜等,绛红色的红木门以及奶奶矮小守望的身影,不时会在某一刻闯进了我的脑海。回到故乡,一切都未改变,在秋之苍茫的日子里,一切又似乎有了变化。还是出门就笔直向北的小路,路两旁是还未完全成熟的水稻、黄豆,抬眼望向远方,在日渐崛起的小楼旁,还留有儿时的淡淡乡味。旧屋朴朴斑驳,成片的稻田,在故乡温柔、厚实的怀抱里,孕育着即将成熟的稻谷,清风拂来,浩浩荡荡,掀起一片黄绿。④“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想起十余年前,祖父拄着手杖,站在深绿色的芽草上,面向绵延不尽的大地说。如今,他的生命与土地混为一色,使得故乡的那片土地更加温和柔软。⑤爷爷的坟屹立于那个灰黄色的高坡上,坟周围围笼着高大的杨树,密密的枝叶,在风中互相摩擦,仿佛是在替我那亲爱的爷爷诉说着一切。我每次回到故乡时,总要到他的坟前坐一坐,最好说些话,我总觉得,即便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旧清晰如昨,仿佛我抬起头,仍旧能听到他的那句,“妮,人一定得善良”。他确实做到了,他的一生中,质朴善良,在远离都市的乡村生活里,春耕秋收,年复一年,将自己的气息融于沃土,坦然面对乡村生活的寂寥与平淡,最终,又归于大地。⑥回乡之前,为了避免奶奶过度的期待,我们总要小心翼翼地藏着回去的日期,但她仿佛有感知。九旬的她,或许总是在心底默算着家人回去的日子,还未到家,远远地,便看到她站立于大门前,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等着什么。我叫一声“奶奶”,她便兴奋地应答一声,身体紧紧地靠向我,就像小时候,稚气未脱的我总要依偎在她的身旁,接受着她的慈爱与抚摸。大把大把的饼干、面包不时地往我的手里塞,满满的,即将溢出来的爱,像一股热流,缓缓地漫过我的内心,温暖着我。⑦门前的野菊花,金黄色的光,明亮亮地投进奶奶浑浊的眼窝里,那光里,仍是慈爱。有一段时日,她糊涂至不知冷暖,炎夏里,穿着厚厚的棉外套,捂出满背的痱子,她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撑不过夏天了,秋天来的时候,她的眼里又有了光芒。我搀着她,一起在院子里走路,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青黄色的杨树叶在风中,翻转身后缓缓落下。那个时候,我多希望,能一直搀着奶奶,一直这样走下去。“妮,下次回来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奶……”那一刻,我泪流满面。⑧夜晚,收拾杂物时,看到了奶奶四十余岁时的老照片,穿着灰黑色衬衫,黑发繁密,脸庞年轻秀气,如此年轻的面容,让我感到丝丝陌生而又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她也曾年轻过,和我一样。想到当年那个扎着马尾辫,蹦蹦跳跳跑向家,向自己的妈妈撒娇的女孩,如今,脸庞的皱纹满布,蹒跚的身影,还在向岁月宣告着她的倔强。⑨我只有哑然。⑩站在院子里,和时间之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力,不由自主地享受着这可贵而又平常的宁静。一缕淡淡的桂花香从邻居家的门前飘来,熟悉而亲切的气息,让我瞬间轻松平静下来。大口大口呼吸,入了眼的,是母亲前些时日栽种下的无花果树以及满地的青菜绿,浓烈的绿里,时间仿佛变得无关紧要,只剩下无数被放大了的细微之美,缠绵着这一整日的心情。⑪每次回乡,我都会站在故乡的小路上,向远处眺望,这个习惯,多少年了,一直未变。十余岁的少女,穿着粉色上衣,脸庞始终挂着两抹红晕,在夕阳里,一直站着,那个时候的自己,坦率爽朗,相信一切的美好。如今,十余年恍然而过,故乡的旧房屋、旧河流,都渐消逝,却仍旧有个身影,总在某一时刻,出现在故乡的小路上,融进热烈的晚霞里,与天空一样,成为温暖的橙红色。⑫我将拍摄出来的故乡景致、花朵、鸡犬等照片发给朋友看,她回复了一条信息:“怎么这么像我的故乡!”倒像是我的故乡也藏着她的童年,或许,我们都曾经深切地爱过一个与故乡极为相似的地方。⑬朋友问,“为什么你总想回家?”我微微一笑,找出故乡的图片答,“因为这个地方让我很平静踏实,即便大多数的河流已被填平,即便儿时的玩伴为人父、为人母,奔波的身影,有了岁月的痕迹,只要回到故乡的怀抱里所有经受过的疼都变得不值一提……”⑭这或许就是故乡赋予人的力量吧!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5.结合文章5-8段内容,以“我”为视角,完成下列内容。

坐在爷爷坟前,①_______→奶奶的身体紧紧地靠向我,②感受奶奶带来的温暖(接受奶奶的慈爱与抚摸)→③_________→看到奶奶年轻时照片,心里五味杂陈

6.读完本文后,小语和小文展开了讨论

小语:第九段的“哑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小文:“哑然”就是沉默不语的意思。我一直在思考,为何“我”会沉默不语呢?

小语:我觉得“哑然”在这里包含的意蕴很丰富,看到照片里奶奶年轻时秀气的面容,“我”感到(①)。

小文:有道理。当被拉回到现实,看到奶奶如今衰老的脸庞和蹒跚的身影时,“我”又感到(②)。

小语:其实,不止这些,“倔强”一词也是让“我”感到五味杂陈的原因,“倔强”写出了奶奶(③)。

针对小语和小文的讨论,结合文章内容,选出正确的选项(

)A.①陌生②愧疚③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B.①疑惑②难过③对生命的热爱、为了活下去的坚韧C.①陌生②难过③对生命的热爱、为了活下去的坚韧D.①疑惑②愧疚③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7.小语读完这篇文章时,在旁边做如下批注:“故乡是绿色的,故乡是橙红色的。”你认为本文中故乡的颜色是什么?请从以上两种颜色中选出一种颜色,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做分析。

8.本文刊登在《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张故乡的照片,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提供一张怎样的照片?请描述一下照片里的构成元素、色调、布局。

9.小语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故乡的一点一滴/汇聚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给我力量/教我成长。小文读后拍手叫好,随后不解地问:“本文最后一段中也有‘力量’二字,故乡都赋予了人们哪些力量呢?”请结合文章理解“力量”的内涵,用一个两字词语补充中的内容,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选择的原因。

(1)奶奶即便日渐衰老,也依然努力地活着,对抗日渐枯萎的生命,这是一种(①)的力量;

(2)故乡让人瞬间轻松平静下来,忘记时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是一种(②)的力量;

(3)故乡的怀抱可以抚平人们受过的伤痛,带给人们温暖,这是一种(③)的力量。

五、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晚

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1.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六、对比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名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

(3)何陋之有_________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乙】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③栏楯:栏杆。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每移案________________

(2)人至不去_____________

1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18.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侧重写陋室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写居室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

(2)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1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红海对话①“可惜呀。”尼摩艇长接着说道,“我无法带您穿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后天,等我们到了地中海时,您就可以看到塞得港那长长的防波堤了。”②“到地中海!”我惊呼道。③“是的,教授先生,这让您很惊讶吗?"“让我吃惊的是,后天就能到那里了。”④“真的如此?”⑤“真的如此,艇长,尽管到您的艇上这么久了,本该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了,但我还是颇感惊讶。”⑥“可是,您到底惊讶些什么呢?”⑦“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那您就得让鹦鹉螺号高速行驶,那么,其航速快得会让人觉得可怕的!”⑧“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过好望角了?”⑨“可是,除非鹦鹉螺号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从苏伊士地峡上面开过去……”⑩“或者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⑪“从下面?”⑫“当然啰。”尼摩艇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⑬“什么!下面有通道!”⑭“是呀,是一条我命名为‘阿拉伯隧道’的地下通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一直通到佩鲁兹湾。”⑮“可是,这个地峡全都是流沙呀!”⑯“在一定的深度确实是流沙,但是,下到五十米深处,就是非常坚硬的岩石了。”⑰“您是纯属偶然地发现这个通道的吗?”我越发地感到惊奇,不免追问道。⑱“既是偶然,又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偶然。”⑲“艇长,说实在的,我的耳朵一边听您在说,一边却在拒不接受它所听到的事。”⑳“啊!先生!‘人有耳,却不听’,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有人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