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干预(gān)
褶皱(zhě)
腐蚀(shì)
安营扎寨(zhài)B.蛮横(hèng)
蜿蜒(wān)
彷徨(páng)
震耳欲聋(zhèn)C.迁徙(xǐ)
奠定(diàn)
追溯(shù)
接踵而至(zhǒng)D.缅怀(miǎn)
绚丽(xùn)
迂回(yū)
挑拨离间(jià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霭
黧黑
不知所措
川流不息B.枯燥
浮躁
草长鹰飞
格物致知C.弥漫
漫溢
漫不经心
轻歌慢舞D.喧腾
喧嚷
叹为观止
首当其充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
,全国各地都会因地制宜组织龙舟竞赛,我们这里也会举办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
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欢声雷动,好不热闹!A.时节
依次
迫不及待B.时候
次序
迫不及待C.时节
次序
迫在眉睫D.时候
依次
迫在眉睫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目前,哈尔滨近三分之二左右的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
删去“已经”B.由于俄乌冲突,使乌克兰目前所有的港口都已关闭。
删去“由于”或“使”C.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一件珍贵的”放到“礼物”前。D.神舟十三号乘组塑造了我国多项太空记录。
“塑造”改为“创造”
二、古诗文默写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左右芼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3)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6、中国文化崇尚“和”,某校八一班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和”之义】请根据你搜集的有关“和”的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2)【践“和”之行】学习本专题后,请你运用“和”的思想来化解下面的纠纷。(30字左右)
情境:放学后,你班同学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你的同桌李明说:“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另外班的王强互不相让。
四、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④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又怎样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⑤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的其他国家要寒冷。⑥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大概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⑦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⑧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⑨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⑩另外,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4.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我国的冬天是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最寒冷的。请用三句话简要概括②至⑩自然段的内容
5.阅读选文,根据全文判断,下面的内容最适宜放在第几自然段来举事例说明(
)湖南大部暖意融融,不过晴朗天气即将“下线”。2023年1月12日至13日,湖南大部(长沙、湘潭、娄底、邵阳、益阳、岳阳、常德)将有降水;明晚起至1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降温幅度达14~18℃,湘北部分地区还有纯雪出现。A.第②自然段B.第③自然段C.第④自然段D.第⑨自然段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4节气示意图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候。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节(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摘编自《漫话物候》)
【材料二】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摘编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三】①掌握和预报农时的方法,除物候法外,还有节气法和农业气象预报法。下面不妨把它们作些对比,看看物候报农时方法有哪些可取之处。②以节气定农时方法在民间较流行,有很多这方面的农谚:对于小麦播种,北京地区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南部是“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正当时”,安徽、江苏是“寒露蚕豆霜降麦”,浙江则是“立冬种麦正当时”。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定下来的,不同地区和年份,节气几乎是同一日期。太阳高度也是随节气而变化的,所以节气能反映气候的多年平均状况,并且便于记忆。③但各地的气候是不同的,节气不能反映这种地区差异;即使是同一地方,气候还会有年际变化,节气定的农时也不能反映这种变化,早的年份会浪费一部分热量,季节晚的年份又会遭受冻害。尤其是气候异常的年份,按节气播种不免要吃亏。例如,北京地区冬小麦的播种,按节气是“秋分种麦正当时”,但据1963年秋季京郊259块样板田分期播种试验结果,均以白露播种的产量最高,秋分播种的减产10%,白露以前或秋分以后播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所以按节气定的农时缺乏灵活性。④按农业气象指标定的农时有一定灵活性,但较复杂,群众不易掌握。例如,以气温稳定通过12℃作为水稻适播期指标,秋季以日平均气温降至14~17℃作为冬小麦适播期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各年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作物对气候的要求,因此比较科学,在农业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些指标是无形的,只有事后才能根据过去的气候资料定准确。虽然也可预报,但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还有,任何气象仪器只能测单一的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日照时数等,根据农业气象指标预报的农时,很难反映作物对环境的综合要求。⑤用物候来指示农时则避免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物候指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指标,每个物候现象的出现,都是气候等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既是当时当地气候状况的指标,也是过去一段时期内气象要素的累积指标,还能反映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地区差异,所以物候指示的农时是活农时。物候报农时和农业气象法报农时是一致的,特别是现在,一些农时的物候指标可以通过平行的物候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所以物候法也有农业气象法的科学性,是农业气象法的重要补充和科学表现形式。它很直观,一般农民都能掌握。⑥为此,有关农林部门都应进行物候观测和制定当地的自然历,作为指导当地农林生产的依据。(选自《采用物候报农时的优越性》)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引用古今诗句,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增加文学性。B.物候主要是用来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C.【材料二】采用由小到大、由时间到空间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楚。D.三则材料都是事理类科普说明文,体现了涉及多学科联系的特点。8.下列诗句中表现的物候现象,主要受高下差异因素影响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北纬30度)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江南,北纬31度)C.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太行山,北纬37度)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北纬43度)9.物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
10.【材料二】首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1.阅读【材料三】第②段中关于小麦播种的农谚,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知识回答北京和江苏在什么季节播种小麦?两地播种时间相差多少日数?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12.预报农时的三种方法中,节气法和农业气象预报法各有哪些不足?物候法有哪些优点?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五、诗歌鉴赏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ˮ这两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______的景象。
15.直接性默写填空。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填空。
(1)《渡荆门送别》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描写过荆门入楚地时的壮阔景象,表现喜悦心情、朝气蓬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借与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诗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B.颔联中,“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江水流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C.颈联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霞飘飞,犹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D.尾联直抒胸臆,写故乡之水不远万里送自己行舟远游,表达了自己尽快到达楚地的急切心情。18.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9.请对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做简要赏析。
20.诗歌的最后两句写的含蓄而富有情致,请简要赏析。
21.《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场景?
22.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3.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孟浩然我行穷水国①,君使入京华②。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注释】①水国:南方水乡。②京华:京都,指长安。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诗既写出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B.孟诗将自己与崔国辅的行程作对比,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怅然无奈
C.两首诗都包含作者漂泊他乡的孤独感
D.两首诗的颈联,都寓情于景,巧妙设喻,动静结合,对仗工整。
【链接材料二】别严士元①唐·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日误儒生。
(1)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请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提示:李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地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出一派辽阔的景象,蕴藏着诗人到楚地游览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刘诗(
)
【链接材料三】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①蚕丛②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③,春波绕蜀城④。升沉⑤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⑥。
【注释】①见说:听说。②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③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④蜀城:成都。⑤升沉:指功名得失。⑥君平: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为生。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渡荆门送别》诗写景视角多变,颔联写的是远景,颈联写的是月夜俯视及眺望之景。
B.《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字,化动为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C.《送友人入蜀》颈联中“笼”字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同时也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
D.两首诗的内容都和蜀地有关。《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离蜀时的依恋、不舍;《送友人入蜀》表达了送友人入蜀时对友人的牵挂,对蜀地的思念。
六、对比阅读
10、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指针式压差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丽雌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弹力蕾丝花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轴用卡板或止口卡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资金包干合同范本
- 2025年段差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梨洁手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眉笔铝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租房合同范本委托
- 《无创dna产前检测》课件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春季版)
- GB/T 17758-202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 2023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 北京汇文中学新初一均衡分班语文试卷
-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四十五章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 模块1 绪论《地下铁道施工技术》教学课件
- 部门职能界定与划分
- 泡沫钻井技术
- 特殊特性关键工序重要特性区别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