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_第1页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_第2页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_第3页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_第4页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地理与美育,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泓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下面我从五方面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发掘自然美,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奔腾不息的黄河;“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钱塘怒潮等等就是这种雄伟之美。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风光绮丽的杭州西湖;含蓄优美的姑苏园林等等,就是这种秀丽之美。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等等,不胜枚举。在实际教学过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二、创设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等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然后再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

2.创设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太阳系成员”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录像设疑教学法,先用录像向学生们展示宇宙太阳系中的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诡谲变幻的音乐背景衬托下,使学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时获得强烈的美感。接着,设计了一系列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如“太阳为何能主宰整个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太阳区别在哪里?九大行星都有卫星和光环吗?小行星也同九大行星那样是球形的吗?彗星的彗尾中含有‘氰化物’,当彗尾扫过地球时,会毁灭一切吗?一闪即逝的流星有轨道吗?你觉得太阳系中最美丽的星球是哪一个?为什么?”等等。地理教师应在有疑处解疑,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知与审美的同步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务求教态美、语言美、板书板画美、教具美,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如在“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的教学中,采用讲画同步教学的方法。用彩色粉笔,边讲边画中国轮廓图,填绘主要山脉分布。讲画同步的和谐节奏,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而且地理空间概念十分清晰,识记效果好。

三、追求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用具。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的教具,使学生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更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环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大量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它可以将缓慢进行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呈现出来,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呈现在眼前,可以将宏大无比的山川林野缩小到荧屏上,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地理科学概念。

四、锤炼教师自身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作为地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靠感官直接认知,虽然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但更多的还要靠教师饱含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庐山瀑布”时,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在讲“东北的气候”时,可引用的词《沁园春·雪》。在讲“桂林山水”时,可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五、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天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可设计了这样一些活动形式:1.组织学生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美丽的星星,皎洁的月亮,让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感受美。2.组织观看《飞碟之谜》、《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3.组织学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观”、“九大行星”等几个天文知识系列,让学生在选择、整理、翻拍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野外考察地形地貌,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地理游艺活动,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