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第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初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终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三国鼎立”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故事。2/26学习目标1、经过学习课文,知道以弱胜强道理,培养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多谋善断品德作风。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写法。3、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意义和使用方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能够”、“初一”等古今词义区分,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使用方法。

3/26赤壁之战军事图4/26历史史实以下均2事,只标出月份:七月曹操南下。八月刘表卒,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九月曹军抵新野、襄阳,刘琮降曹。刘备南走,与鲁肃会于当阳,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曹军大败刘备于当阳长坂。十至十一月曹军自江陵东下。孙刘联盟形成。周瑜从柴桑出军,与操遇于赤壁。黄盖火攻成功,操败走,经华容道至江陵,引军北还。5/26相关知识:1、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1363年历史。由司马光花了时间编成。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3、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6/26课前预习

恶其能(wù)枭雄(xiāo)长坂(bǎn)会稽(kuài)芟夷大难(shān)(nàn)必蹶上将军(jué)鲁缟(gǎo)除残去秽(huì)邂逅(xièhòu)羸兵(léi)7/261、快速阅读课文,划分节次。2、以省略部分为分界限,全文分为两部分。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概括各节大意,给第一部分分层。提醒:孙刘联盟议抗曹君臣战和议破曹雄姿英发8/261、探虚实鲁肃吊丧论时势刘备用计2、谋联合孔明游说3、破众议仲谋初决4、计破曹君臣一心5、张意气公瑾请缨6—7、立奇功老将献计借东风火烧曹军在曹操大军压境情况下,鲁肃、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在鲁肃、周瑜等人劝说下,孙权坚定抗曹决心赤壁之战过程和结果详略9/26课内探究(第一段)1、解释加点词语鲁肃闻刘表卒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二子不协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比至南郡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以共济世业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10/26解释加点词语鲁肃闻刘表卒

若据而有之假如,连词;占据此帝王之资也凭借

二子不协

不和与操有隙

嫌怨,感情上裂痕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讨厌,不喜欢,这里有没有惧、嫉妒意思

宜别图之图谋、打算

以济大事表目标连词来;成就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及说备使抚表众安抚共治曹操对付11/26解释加点词语备必喜而从命连词,表修饰关系如其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友好,这里有圆满、顺利、办妥意思恐为操所先古汉语中表示被动一个句式。权即遣肃行

启程,前往

比至南郡及,等到。备南走

逃跑

肃径迎之直接与备会于当阳长坂相逢;介词,在肃宣权旨传达,说明

论天下事势谈论

以共济世业连词,从而岂足托乎托身,依靠12/26判断文言句式刘备天下枭雄恐为操所先我,子瑜友也豫州今欲何至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13/26判断文言句式

刘备天下枭雄恐为操所先我,子瑜友也豫州今欲何至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14/26词类活用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敬贤礼士足以立事使动偏在远郡古今异义

致殷勤之意通假字进住鄂县之樊口15/26词类活用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敬贤礼士足以立事

偏在远郡古今异义

致殷勤之意通假字进住鄂县之樊口形--名;旧交名--动以礼相待

动词使动;使……成立形--动偏僻地居住情意真挚恳切通“驻”,驻军,驻扎16/26第一段小结17/26课内探究(第二段)1、解释加点词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苟如君言况刘豫州王室之胄此乃天也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曹操者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操军破,必北还18/26解释加点词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介词,向亮见权于柴桑介词,在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消除;削平;大致苟如君言像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后代此乃天也表判断,是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拿受制于人被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曹操者能够;用来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末,尽头;势,力量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假如操军破,必北还攻破19/26判断文言句式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田横,齐之壮士耳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曹操者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20/26判断文言句式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田横,齐之壮士耳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曹操者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状语后置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句21/26词类活用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必蹶上将军古今异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北面而事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鼎足之形成矣

22/26词类活用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必蹶上将军古今异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北面而事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鼎足之形成矣

外,内: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实际上

使动,使受挫指中原地域,这里指曹操力量面向北称臣尽头力量

形势形成23/26翻译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假如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