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检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1.gif)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检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2.gif)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检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3.gif)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检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gif)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检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42fab1358ee7122184c904a67199b7d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4章代谢与平衡章节检测(含解析)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章节检测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与性激素有关
B.鼓膜传递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
2.如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是()
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
3.氧气在人体细胞中的作用是()
A.分解食物为人体提供营养
B.分解水、释放热量
C.分解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分解无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
4.口服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如图是心脏模式图,口服的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食物残渣的排出B.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C.汗液的排出D.尿液的排出
6.如果右图表示概念1、2、3之间的关系,那么下表选项中三者关系与右图不相符的是()
选项123
A简单机械杠杆省力杠杆
B碱化合物纯净物
C肝脏消化腺消化系统
D酶蛋白质有机物
A.AB.BC.CD.D
7.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8.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蛀牙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B.食物进入人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肺炎患者静脉注射后药物到达病灶:上腔静脉→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病灶
9.有位司机由于酒驾发生车祸,血液喷射出急需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立刻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B.若患者的血液能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聚作用,则说明该患者为A型血
C.该患者应多补充铁元素和蛋白质类的食物,以免贫血
D.可提取患者的血小板用于检验DNA
10.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入碘液
1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
2淀粉糊+唾液0℃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B.需要适宜的温度
C.具有专一性D.具有高效性
11.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2.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二、填空题
13.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2)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3)主要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
14.俗话说“早饭要吃得好,午饭要吃得饱,晚饭要吃得少”。晚饭之所以要吃得少,是因为相对于白天,晚上的活动量,消耗的能量。
15.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表:
含量食物营养素A(%)B(%)C(%)D(%)
马铃薯75.920.11.70.1
牛肉68.9020.110.2
鲤鱼76.50.517.64.1
(1)马铃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消化分解成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分析表格数据,其中C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16.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甲细胞的名称是。
(2)如果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脏中的发生了病变。
(3)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填器官)完成。
17.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心脏四个腔,心脏壁主要由组织构成的,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2)在血液循环中,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通过途径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扎紧血管2,从血管8注水,水会从标号流出.如果某人生病注射药物,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18.在学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之后,小金同学提出了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取样1(A玻璃管)2(A烧杯)3(B玻璃管)4(B烧杯)
处理加2滴碘液加2滴碘液加2亳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加2亳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
结果变蓝不变色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1)装置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
(2)比较1、2号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小金的质疑:。
19.已知小明、姐姐、母亲、父亲四人,用B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父亲和姐姐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用A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母亲和姐姐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
(1)父亲、母亲、姐姐和小明的血型依次为、、和。
(2)父亲急需输血时,家庭成员中的血能输给他,但输血时应注意。
20.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唾液淀粉溶液温度试剂5分钟后加碘液
①1mL2mL4℃2mL饱和食盐水变蓝
②1mL2mL37℃2mL饱和食盐水变蓝
③1mL2mL80℃2mL饱和食盐水变蓝
④1mL2mL4℃2mL清水变蓝
⑤1mL2mL37℃2mL清水不变色
⑥1mL2mL80℃2mL清水变蓝
(1)本实验猜想是
(2)实验时,就实验的顺序,小组内的同学发生了分歧A同学认为应先将唾液和淀粉预处理到相应的温度然后混合,B同学认为先混合和先预热都没关系你同意谁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3)该小组要继续研究唾液淀粉酶因温度不合适失去活性后能否恢复,需要增加的实验是
四、解答题
21.瘦猪肉营养丰富,经过适当烹调加工后味道鲜美,易于消化,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
(1)烹调过程中,瘦猪肉里的蛋白质的分子会发生改变,这说明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瘦猪肉主要在人体(填器官名称)被消化和吸收,其中蛋白质变成进入人体循环系统。
(3)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后,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同时为人体提供能景,产生的废物通过(填系统名称)排出体外。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含血细胞,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
材料2:米国科学家宣称研制出实用性的人造树叶。这种人造树叶由硅、电子元件和催化剂等构成,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该“叶子”放在水里,然后放在阳光下,它就能够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1)血红蛋白能在人体内运输氧,是因为它具有的特性。材料1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之外,还应具有哪些功能?(写出1点即可)。
(2)分别从原料与产物角度比较人造树叶的工作原理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A正确;
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不能产生神经冲动.B错误;
C、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
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D错误.
故选:A
【分析】(1)青春期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人体性器官开始发育.睾丸和卵巢开始逐步发育.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4)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止血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止血一般选择在上游止血。
【解答】解: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静脉中的血液是由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流向心脏,止血一般选择在出血点的上游。故图示中动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甲,静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丙;
故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故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且具有内分泌功能。心内部被心间隔分为互不相同的左、右两半,每半又各自分为心房和心室,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解答】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注射,药物经血液循环,首先汇集到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①右心房。
故选A。
5.【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
【解答】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A
6.【答案】A
【解析】【分析】3包含2,2包含1,如图是层层包含的关系;
【解答】A.简单机械包含了杠杆,杠杆包含了省力杠杆,正确;
B纯净物包含了纯净物,纯净物包含了碱,B错误;
C.消化系统包含了消化腺,消化腺包含了肝脏,C错误;
D.有机物包含了蛋白质,蛋白质中包含了一部分的酶,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D
【解析】【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
【解答】(1)人体内盐平衡的机理是: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若摄入盐过多,正常机体就会通过尿液的形式将过多的盐分排除体外,从而保持体内水盐平衡,因此尿中盐增多。
(2)健康人体中,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血糖浓度会保持相对稳定,若进食较多的糖,再胰岛素的作用下会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但不会随着尿液排出,因此尿中糖未增多。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分析】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
【解答】A、蛀牙形成的过程是先破坏牙釉质,再破坏牙本质,最后到牙髓;故A错误;
B、食物进入人体不会经过肝脏;故B错误;
C、尿液形成过程是血液进入肾动脉,经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再经肾小囊,经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故C正确;
D、肺炎患者静脉注射后,经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到右心室;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C
【解析】【分析】(1)受伤人员血液喷射出,说明是动脉出血。
(2)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3)贫血的病人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
【解答】A.受伤人员血液喷射出,说明是动脉出血,需要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A错误。
B.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若患者的血液能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聚作用,则说明该患者为B型血,B错误。
C.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的病人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不含有DNA,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分析】实验中试管1和试管2作对照,其他条件都相同,控制唯一的变量就是温度,该实验为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解答】由表格可知,试管1加入淀粉不变蓝,而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但试管1不变蓝,说明试管1中已经不存在淀粉,试管2会变蓝,说明试管2中含有淀粉,经过两个试管的对比,它们唯一不同的变量为温度的不同,实验结论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解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部分流的是动脉血,右心部分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因此与心室相连且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
【解答】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比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B不符合题意。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乙动脉→丁毛细血管→丙静脉后,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排泄的途径,人体内有三条排泄途径,二氧化碳、少量的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少量的水、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的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解答】A、尿索、水、无机盐有两种排泄途径,汗液和尿液,根据图中题干分析,图中(D是尿液的形成部位,那么①是汗液的形成部位——皮肤,皮肤中含有汗腺,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少量的尿索、水、无机盐,A正确。
B、尿索、水、无机盐有两种排泄途径,汗液和尿液,根据图中题干分析,图中②是尿液的形成部位——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正确。
C、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膀胱能皙时储存尿液,当膀胱里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的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C正确。
D、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进入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的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D
13.【答案】糖类;蛋白质;脂肪
【解析】【分析】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
1.一些食物,如面条、面包、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在人体内降解后会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为什么鸡肉、大豆、鱼肉富有营养?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
3.脂肪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脂肪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主要起到贮存能量的作用。
【解答】
(1)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3)脂肪主要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
故答案为:糖类;蛋白质;脂肪。
14.【答案】小;少
【解析】【分析】合理膳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解答】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均衡的摄取食物,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晚饭之所以要吃得少,是因为相对于白天,晚上的活动量小消耗的能量少。
故答案为:小;少
15.【答案】(1)葡萄糖
(2)蛋白质
【解析】【分析】淀粉的初步消化在口腔,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初步消化在胃,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成为甘油和脂肪酸;马铃薯代表淀粉;牛肉代表蛋白质和部分的脂肪;鲤鱼是蛋白质;水是构成生物的基本物质。
【解答】(1)、马铃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分析表格数据,其中C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蛋白质。
故答案为:(1)葡萄糖(2)蛋白质
16.【答案】(1)红细胞
(2)肾小球
(3)皮肤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表示食物的消化过程、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C表示葡萄糖、D表示尿液,据此解答.
【解答】(1)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甲细胞能运输B(氧气)物质,甲细胞的名称是红细胞;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
(3)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图中A表示的是呼吸系统,C表示的是泌尿系统,图中没表示的是皮肤。
17.【答案】(1)肌肉;左心室
(2)肺循环
(3)6;右心房
(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
(5)运输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方式是肺循环;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果扎紧血管2肺静脉,从血管8肺静脉注水,水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所以水会从标号6主动脉流出;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是从上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所以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1)肌肉;左心室;
(2)肺循环;
(3)6;右心房;
(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
(5)运输.
【分析】观图可知: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8是肺静脉、8是肺静脉、9是左心房、10是左心室,据此解答.
18.【答案】(1)小肠壁(小肠内膜、细胞膜)
(2)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要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解析】【分析】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变成葡萄糖;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解答】(1)从题目探究得问题上可以推断出半透膜应该是充当小肠壁或者是小肠内膜或者是细胞膜;
(2)淀粉遇碘液变蓝色,1号和2号的现象中,可以看出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1号和2号的现象中,可以看出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3和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说明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要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故答案为:(1)小肠壁(小肠内膜、细胞膜)(2)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要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19.【答案】(1)A型;B型;AB型;O型
(2)小明;速度缓慢
【解析】【分析】(1)ABO血型系统中凝集原和凝集素如下表:
(2)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无同型血,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根据上述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A型、B型、AB型等不同血型的人,但输血时要做到少而慢。
【解答】(1)B型血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说明父亲和姐姐含有A凝集原,他们血型为A型或AB型。A型血的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说明母亲和姐姐都含B凝集原,她们血型为B型或AB型。由此可知,姐姐为AB型,父亲为A型,母亲为B型。小明与抗A、抗B凝集素均不产生凝集反应,说明小明不含凝集原,血型为O型。
(2)O型血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小明是O型,所以可以输给他爸爸,但输血速度应较慢。
故答案为:(1)A型;B型;AB型;O型
(2)小明;速度缓慢
20.【答案】(1)试剂种类温度高低可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2)A,如果先混合,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如果中间刚好有适宜的温度)中,淀粉酶有可能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协议范本合同
- 交易买卖合同范本集锦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合作合同
- 化肥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非开挖导向钻机铺管机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2025年数控组合机床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架空网设备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2025借款合同条例正文
- 新学期开学讲话稿合集15篇
- 文明礼仪讲话稿(15篇)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润滑油知识-液压油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简易租房合同下载打印
- 阿基米德课件
- 2024年步步高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基础知识默写本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