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1页
《保卫黄河》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2页
《保卫黄河》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3页
《保卫黄河》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4页
《保卫黄河》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片段1)

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片段2)

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片段3)

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片段4)

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片段5)

7.《保卫黄河》(轮唱,片段6)

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片段7)《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光未然(1913~2002)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主要作品《五月的鲜花》等。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音乐家。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只怕不抵抗》《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第一段的演唱形式:齐唱的艺术效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齐唱第二段演唱形式:二部轮唱二部轮唱的艺术效果: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第三遍演唱形式:三部轮唱三部轮唱的艺术效果: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第四遍的演唱形式:齐唱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最后的齐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