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_第1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_第2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网络中毒和抑郁是青少年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根据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报告,网络碎片的发病率为2.4%-18.2%,中国高中生的抑郁发生率为25.5%-44%。众多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具有很紧密的关联。Young首先报告抑郁水平的提高与网络成瘾有关,此后相继有研究者报告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会加大成人抑郁的风险且与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有关;网络成瘾者的抑郁分数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有抑郁症状的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较高。然而,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互预测关系迄今尚未有定论。目前,对于网络成瘾和抑郁之间存在的关联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其一,由于网络能给予青少年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成就感和控制,使他们能够从出现情感困难的现实世界躲避进虚拟世界,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使用网络来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因此也就比他们的同伴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其二,由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因而妨碍到他们在现实中间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缺乏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缺少现实的社会支持,所以容易变得抑郁。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属于横断研究,无法探讨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先后因果关系,而仅有的一些追踪研究又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有的研究验证了网络成瘾在先,抑郁在后,有的研究则验证了抑郁在先,网络成瘾在后,还有的研究未能发现抑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据我们所知,至今尚未有一项追踪研究同时考察抑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双向关系。另外,Ko及同事2009年发现抑郁的女性青少年较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更高,并且认为这与抑郁是女性酗酒的先导症状(antecedentdiagnosis)相一致,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男性抑郁症常与焦虑障碍、酒精和物质滥用共病,而且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网络成瘾,因此我们认为Ko及同事的这一结论值得商榷,抑郁和网络成瘾之间预测关系的性别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追踪研究考察抑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双向关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青少年抑郁是否对其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2)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否对其抑郁具有预测作用;(3)上述两种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1对象和方法1.1青少年测量的年龄、性别特点样本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覆盖范围包括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共七个省份,分别为辽宁、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甘肃和新疆。本研究选取了其中参加过两次测量的青少年共1174名,第一次测量时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0.17岁到19.30岁,平均年龄为14.57±1.84岁,其中男生557名,占47.4%;女生617名,占52.6%;第二次测量时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1.92岁到20.75岁,平均年龄为16.02±1.83。在第一次测量时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知情同意,留下家庭电话号码;在第二次测量时,留在本校的学生继续采用班级团体测量,因升学而离开本校的学生则采用电话追踪到个体填写问卷。两次测量中间平均间隔16个月。1.2研究工具1.2.1网络成瘾诊断问卷采用Young编制的8个条目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由学生自评,8个问题中5个以上做肯定回答则被判定为网络成瘾。本次调查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1.2.2流畅中心抑郁量表简单1.3统计方法使用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7.0建立模型。2结果2.1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分析在两次测量中,男生网络成瘾程度都显著高于女生;第一次测量时,女生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男生,第二次测量时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两两相关分析显示,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0.33,P<0.01);抑郁及网络成瘾两次测量之间的相关度均大于0.40(P<0.01),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见表2。2.2模型拟合程度检验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采用交叉滞后分析从整合的角度探索网络成瘾和抑郁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模型的拟合结果为:χ2=2.96,df=4,χ2/df=0.74,RMSEA=0.00,NFI=1.00,CFI=1.00,IFI=1.00,各项拟合指标都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具体结果见附图。如附图所示,网络成瘾和抑郁在两次测量之间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第一次测量的网络成瘾可以显著预测第二次测量的抑郁,同时第一次测量的抑郁也可以显著预测第二次测量的网络成瘾。男女两组没有显著差异(Δχ2=2.97,P>0.05)。3研究意义及展望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抑郁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双向预测作用,这种作用没有性别差异。首先,网络成瘾程度对抑郁水平具有预测作用。Kraut及同事曾对网络使用引发抑郁提出过两种解释:一是网络替代了社交活动,青少年上网越多,参与的社交活动就越少;二是网络关系代替了现实关系,但其本身属于相对较弱的一种关系。我们认为,网络成瘾青少年面临网络与现实的严重冲突,沉迷网络不仅损害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给他们的学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学习、生活的双重困扰很可能会引发抑郁的情绪体验。其次,抑郁水平对网络成瘾程度具有预测作用。正如前言所述,由于网络能给予青少年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成就感和控制,使他们能够从出现情感困难的现实世界躲避进虚拟世界,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使用网络来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因此也就比他们的同伴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本研究支持了这一解释。前人虽然就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双向预测关系提出过假设,但是并未进行验证,本研究首次同时考察了抑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性别差异,结果显示:抑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双向预测关系成立,也就是说,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倾向于过度使用网络,而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更容易变得抑郁,这分别支持了前述的两种理论解释。本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临床当中,要特别关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及时排查是否有抑郁倾向,在戒除网瘾的同时注意疏导他们的消极情绪;对出现抑郁症状的青少年要注意引导,给予情感支持,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防止他们沉迷网络进而成瘾。同时,本研究也有局限性,由于网络成瘾和抑郁都是自评,可能存在共同方法的偏差,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增加父母、教师以及心理专家等评价者的信息来验证这一结果。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CenterforEpidemiologicalStudiesDepressionScale,CES-D)由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中心(NIMH)的Radloff于1977年编制,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对普通人群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适用于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