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知名高科技园区发展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科技创新研究部发表时间:2009-9-289:39:05阅读:369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通过建设各类高科技园区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涌现出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等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一、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美国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科技园区。硅谷高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私人企业家的风险资本投资和科技人才致富氛围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不直接介入园区的发展,其主要职责是提供自由的创新环境和健全的法律环境。硅谷高科技园区发展概况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狭长地带。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区”,吸引了大批公司,如通用电器、柯达、旗舰、惠普、沃金斯•庄臣、IBM等入驻。硅谷高科技园区从斯坦福工业园的建立起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硅谷以发展军事技术为主。战争使得电子产品需求增加,硅谷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在1950年代,硅谷企业在国防经费的支持下建立起科技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支持机构,企业争相发展科技,区域科技能力逐步提升。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产业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代表性企业有Fairchild、Intel、NationalSemiconductor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代表性产业为PC及局域网络(LAN)产业,代表性企业有Apple、SunMicrosystems、SiliconGraphics等。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软件技术与产品重要性日增,软件设计逐渐成为硅谷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网际网路及WorldWideWeb爆炸成长,代表性企业有3Com、Cisco、Netscape、Yahoo、eBay、Google等。第六阶段:2000年至今,硅谷的代表性产业为移动通讯、生物科技(Biotech)与纳米科技(Nanotech),代表性厂商如Salesforce、Nanostellar等。到2006年以后清洁技术(CleanTech)等新兴产业也成为硅谷发展的重点。表1硅谷发展沿革与主要产业及代表厂商年代主要产业代表厂商1950国防工业Lockheed,HP,GTE1960半导体产业Fairchild,Intel,AMD,NationalSemiconductor1970个人计算机及局域网络产业Microsoft,Apple,SUN1980软件产业Cisco1990因特网产业3Com,Cisco,Netscape,Yahoo!,eBay,Google2000移动通讯、生物技术、清洁技术Salesforce,Nanostellar资料来源: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2008硅谷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地区,汇聚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跨国公司,集聚了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人才,以及大量创新企业、技术和资金。2000年硅谷GDP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硅谷共获准9060项专利,占加利福尼亚州的47%,美国专利授权总数的11%。2005年,硅谷的风险投资额占美国风险投资额总量的26%。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硅谷通过吸引全球资金、技术、人才,形成了与全球经济高度互动的发展模式。硅谷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高度的市场化运作与必要的政府引导支持有机结合硅谷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化的产物,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主创新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政府很少直接介入,而是通过制定各种适当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完善法律制度来推动硅谷企业的成长,包括为新成立的企业免费(或只收少量租金)提供临时工作场所,为企业家免费提供培训,制定法律允许大学、研究机构、非盈利机构和小企业拥有联邦资助发明的知识产权等。大量风险资本的积极介入和良好的融资环境为硅谷高新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美国风险投资规模最已占世界风险投资的一半以上,而硅谷地区吸引了全美约35%的风险资本,美国大约50%的风险投资基金都设在硅谷[1]。风险投资和硅谷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
的良性循环机制。风险投资对硅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著名的英特尔公司、罗姆公司、苹果公司等都是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硅谷起步阶段主要依靠军方投资,风险投资相对薄弱。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险投资在硅谷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据相关资料统计,1977年硅谷的风险资本投资额为5.24亿美元,1983年就猛增到36.56亿美元,2000年达到峰值345亿美元。之后,风险资本投资有所下降,到2004年又开始增长。2007年硅谷的风险投资额达到294美元。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硅谷非常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大学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硅谷除了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研究型大学外,还有多所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100多所私立专业学校。这些学校特别注重新理论、新结构、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而且与企业共同建立研究所,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而且也有利于为企业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达到双赢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据估计,硅谷之中由斯坦福的教师和学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占硅谷企业的60%—70%。硅谷目前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衍生公司。此外,斯坦福大学还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来促进研究人员、院系之间以及大学与外部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大学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硅谷长期坚持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高度结合,是其开发高技术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由发明者本人负弄向公司转移的,学校与苴签署许可含同「所获裡的知识产权收益,学校只提取10%-157,学校的应用性成果在1年之后仍亲向企业转移的,笈明看可自主向企业转移>学校一规不再收取回报允许教员和科研人员毎周有1天到公司兼职,甚至允许帼们有1-2年时间离囱创业,到期返回U图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了硅谷各种创新要素的整合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中介服务体系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份,而且在整合各种创新要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硅谷的中介服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机构、技术转让机构、会计、税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等其他服务机构。如硅谷的技术转让服务机构由大学的技术转让办公室和技术咨询、评估、交易机构组成,主要工作是将大学的研究成果转移给合适的企业,同时把社会和产业界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学校,推动学校研究与企业的合作。此外,硅谷的行业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硅谷生产协会积极与州政府配合为地区发展解决环境、土地使用和运输问题;西部电子产品生产商协会为产业界提供管理讨论班和其它教育活动,并鼓励中小规模公司之间的合作;半导体设备和原材料协会为半导体芯片技术标准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图4硅谷的中介组织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是硅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硅谷是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创业最集中的地区。为了吸引高端人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招收留学生培养后备人才。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数字,每年全世界150万留学生中有48.1%在美国学习。(2)通过研究机构招聘人才。目前,美国共有720多个联邦研究开发实验室招聘或引进国外著名科学家。(3)企业利用平台大量引进人才。(4)联合攻关或企业外迁借用人才。如与日本、欧洲和俄罗斯共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5)实施H-1B短期签证计划[1],放宽对移民的限制吸引留住人才,特别是大力放宽对高技术人才及其家属移民的限制。(6)为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科技精英提供优厚的物质和生活待遇,创造良好的研究开发、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吸引大量国外优秀人才。在硅谷,众多高技术公司都采用股票期权(StockOption)的形式,即员工有权在一定时期内(如两年或三年)内用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新股,而期末股价之高低变化所体现的员工利益及风险与员工在这段时间内的创新努力是紧密相连的,它使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此外,硅谷还有技术配股、职务发明收益分享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机制。大量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是硅谷创新活动的主体硅谷拥有大量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它们是硅谷创新活动的主体。以电子制造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硅谷大约有3000家电子制造公司,其中85%的公司的员工少于50名,70%的公司只有1-10名员工,员工人数超过1000名的公司只有2%。20世纪80年代以后,硅谷企业的平均员工规模也只有350人。独特的硅谷文化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硅谷作为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中心,具有勇于创业、宽容失败、崇尚竞争、讲究合作、容忍跳槽、鼓励裂变(spinoff)的独特文化。硅谷文化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殊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并且对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生巨大的影响。勇于创业,宽容失败激发了员工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创新热情;崇尚竞争使人们既着力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注重在竞争中向对手学习;讲究合作使硅谷形成一种拿与给的双向知识交流氛围;容忍跳槽、鼓励裂变则有益于技术扩散和培养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三)政府对硅谷发展的支持1.政府采购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硅谷形成初期,正是由于美国国防部对尖端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才使许多年轻的高技术公司生存下来得以发展壮大。据统计,1955-1963年间,硅谷半导体产业35%-40%的营业额来自于政府采购。后来对民用市场开发成功之后,这个比例才逐渐下降。大量的国防采购,对硅谷集成电路、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晶体管为例,政府支持硅谷的公司开发新技术,并为晶体管的发展提供了市场。1952年晶体管全部军用。美国空军于1958年决定将其民兵式导弹的真空管换成晶体管,使晶体管的市场增大了一倍。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中,政府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斯坦福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得到了来自美国国防部800万美元的资助和来自19家公司1200万美元的资助。继民兵式导弹从电子管转到晶体管之后,政府在民兵式二号导弹,阿波罗计划和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中强制采用集成电路。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还通过大量订货促进集成电路生产技术不断完善。(2)政府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政策促进硅谷技术发展联邦政府研发经费对硅谷的大学、实验室和私人企业的投入支持了硅谷关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硅谷地区的技术创新。例如,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研究项目提供大量的直接赞助,2000年斯坦福大学16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40%来源于受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1993-2004年间,硅谷获得了136亿美元以上的联邦研发经费。其中美国国防部拨给硅谷的研发经费超过71亿美元,占50%以上;卫生部为25亿美元,占19%;美国国家航天局为18亿美元,占13%;国家科学基金会为5.22亿美元,占6%。图51993-2004年联邦政府对硅谷研发投入结构图此外,联邦政府还积极支持中心企业的研发创新。例如通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利用国防、卫生、能源等部门的研发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相关技术创新;实行“研发抵税”的政策等。(3)地方政府通过担保、税收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除了联邦政府的支持外,地方政府也通过担保贷款、采购优惠等各种政策来支持硅谷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市政府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如申请100万,从银行可贷到70万,余下30万由政府提供,年息通常不超过8%;政府采购优惠,美国政府有关法律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合同要优先考虑中小型企业,并给予价格优惠,其中,中型企业价格优惠幅度在6%以下,小型企业的优惠幅度不超过12%,同时联邦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20%必须给小企业。此外,地方政府还对硅谷高科技公司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特别服务,为当地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二、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一)新竹科学工业园概况与特点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石油危机相继爆发,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巨变,工业国家出现经济停滞现象。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急需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岛内经济发展。台湾当局选择了建立科技园区的方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开始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筹划、早期开发与建设、快速扩张与建设三个时期。早期筹划阶段(1976年-1980年底):1976年5月,台湾当局决定在新竹创立科技园区,1979年7月27日,台湾当局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并于1980年成立了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1980年12月15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正式成立。园区从建立之初就确立了“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设方针。“高科技化”即精选高科技产业,鼓励创建高科技企业,对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并组建高科技企业群。园区管理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取了集成电路(IC)、计算机及外围、通讯、光电、精密仪器、生物技术六大高科技产业,形成了以集成电路和电脑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学院化”即以园区附近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依托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社区化”即科技园区的建设要始终体现优雅、洁净、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园区内工作生活舒适、清静、方便。“国际化”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早期开发与建设阶段(1981年-1990年):在此期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模仿硅谷,形成了园区建设的主体框架。一方面,在园区的主体构架的设计和建设上,新竹园区不仅重视生产空间“量”的扩张,还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致力于花园式的研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塑造。另一方面,在园区研发能力建设上,园区与美国硅谷建立了多元互动关系,从美国大量地引进人才、技术、项目,促进园区“质”的提升,还通过发展0EM[1]与硅谷实现互动发展。台湾IC产业的发展,不是从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与美国IC产业的跟进机制。OEM模式密切了新竹与硅谷的联系,园区也依靠OEM的规模优势,成为美国IC产业的支援和加工体系。园区的联电、台积电等台湾一流IC厂家都是依赖于美国的英特尔、AMD等公司的OEM订单而成长起来的。快速扩张与建设阶段(1991年至今):园区开始进入以扩张求调整、以调整求升级、以升级求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从早期的封装、制造起家,直至台积电公司首创全球专业晶圆代工模式后,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和外围支持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产业由早期纯粹的OEM代工角色,迈入了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有品牌的新纪元;光电产业如液晶显示器行业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和人才投入,众多企业采取了与国外大厂之间进行技术移转以及建立策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已能与日、韩企业竞逐市场;精密仪器产业由无到有,初具规模。此外,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成长。经过近30年的建设,新竹科学工业园逐步走向成熟,园区GDP约占台湾地区的10%左右,网络卡、影像扫描器、终端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值均占全岛50%以上,IC产业在台湾地区处于垄断地位。高速发展的新竹带动了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成为台湾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促使台湾从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成功转变为全球创新经济的高附加值制造中心。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新竹不仅有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新竹师范学院等众多知名高校,还有工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著名学术研究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第二,形成六大优势产业。新竹园区形成了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围、通信、光电、精密仪器、生物技术等六大支柱产业,其中集成电路是园区第一大产业,占园区总产值的40%以上。园区产品销售收入总量2004年突破1万亿新台币,2008年达到1.25万亿元新台币。第三,聚集了大量海外人才。截至2007年10月底止,新竹园区从业人员共有123558人,其中从事研发及创新人力约占14%,技术制造人力约占47%。海外人才归台创业是新竹人才的重要来源。新竹园区的企业有不少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创办的。第四,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园区内分为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建有国际水平的标准厂房、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学校等设施,此外,还有诊所、邮局、海关、银行和车站,各种配套设施比较完(二)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保障了园区建设有序进行从建园之初,台湾地区政府就对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确定了科学化、学院化、国际化的建区方针,为园区选择了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精密仪器机械、生物工程、集成电路、通讯、光电等具有广阔前景的六大高科技领域。1994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制定了《科学园区未来十年发展远景规划方案》,计划用10年时间,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亚太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制造中心。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园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良好的管理体制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保障新竹园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使园区管理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如1979年颁布实施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置条例》,对投资商的权利义务、园区的优惠政策、行政管理内容等都做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随着园区的建设发展,这一条例经过了多次修订,现行条文为2004年修订本。园区还先后制定和修订了《科学工业园区外汇管理办法》、《科学工业园区贸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规章条例,使园区管理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新竹园区管理部门很重视为园区营造良好的服务支撑环境。一是建立了集中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新竹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指导委员会为综合性的、跨部门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有关园区宏观重大问题的决策,并对园区建设和运行事宜进行沟通和处理。管理局负责具体规划和日常业务管理。目前,新竹行政管理已形成三大特色:一切行政管理都以为厂商提供高速服务为前提;一切变革都以为投资者提供合理便利为依据;一切管理规章都为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而制定。二是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新竹园区按照“厂商服务,区内完成”的原则,在园区内设有整套服务机构,厂商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可在园区内完成。园区这种简单、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及完善的支撑配套服务体系,为投资者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氛围。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园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园区企业在研发经费方面的大量投入形成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地位。2003年,新竹园区厂商投入589亿新台币(约17.5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6.9%。在园区技术创新过程中,台湾清华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园区厂商提供了必要的高科技人才及培训,同时还参与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台湾当局也设置了大量的科技奖项和科技基金激励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为了鼓励园区厂商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园区管理局每年评选创新产品奖、研发成效奖,并提供“科技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和“研究开发关键零组件及产品计划奖”。台湾当局每年对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占到计划总额的20%以上,2004年园区管理局资助园区36家企业的39个项目,资助总额达1.06亿新台币。为了避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高科技厂商因为节约成本而缩减研发经费的投入,台湾当局计划自2010年起,推动《科学工业园区固本精进计划》,预计每年投入两亿元新台币,通过产学合作进行前瞻性创新研发。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成为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如允许科技人员用其专利权或专门技术作为股份投资。二是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新竹园区规定,企业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数必须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0%以上,以保证把更多的台湾科技人员培养成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三是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为了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新竹先后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科学管理学会等团体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整合,最大程度满足科技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除此之外,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还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如:园区内许多企业都留有15%-20%的股份,用于分配给员工。风险投资促进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台湾创业投资始于1982年,目前台湾地区共有200多家民间风险投资公司,每家平均持有1600万美元的资金。风险投资对于台湾高技术产业发展起着积极影响,高技术产业是台湾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风险投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占到总投资企业数的87%左右,占总投资资金的88%。创业投资公司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企业,如半导体产业就有联华、台积电、华邦、旺宏、华茂等。台湾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积极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1983年,台湾颁布了《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划》,次年宏大风险基金的设立创建了台湾最早的创业投资公司。为鼓励民间风险资本发展,台湾“行政院”于1985年和1990年先后从“开发基金”中划拨8亿元新台币和16亿元新台币设立种子基金,通过台湾交通银行参与创业投资活动。台湾还积极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岛内国际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地。为进一步扩大风险资金来源,台湾当局于1994年开放了保险公司和民间银行的资金来开办创业投资公司,从而使风险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台湾对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实行税收优惠。1983年政府颁布了《风险资本条例》,风险投资机构营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0%,并退税20%;投资岛外并引进技术的风险投资公司,可享有1-4年的免税奖励。政府政策支持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税费政策。园区规定:技术产品销售连续五年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企业增资扩展的设备,按新增设备成本的15%抵减增资年度的营业营利所得税;营业事业所得税和附加捐总额不超过全年课税所得额的22%;园区内企业进口设备、原材料、物料、燃料和半成品免征进口税捐和货物税,外销产品免征货物税和营业税;其它有关优惠规定均与加工出口区相同。人才政策。新竹园区允许科技人员以高于一般比例的专利权或专利技术作为股份投资,其作价最高达总投资额的25%。同时,新竹园区也十分注重对本地科技人员的培养,规定入区企业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总数必须占科技人员的50%以上,否则撤销当年免征营利事业税的奖励;台湾当局出资在园区办理企业员工培训并邀请专家定期讲座;推动园区厂商与当地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系,奖励在园区的科技人员在职进修。大量的中介机构促进了园区企业及机构间的协同发展新竹工业园内有大量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同业公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顾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不仅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支持,还在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方面以及企业员工的公共福利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如台湾电力电子制造商协会为园区的IC和半导体产业提供专业性服务,在加速企业学习和技术升级上发挥了核心作用;贸易协会和产品发展协会在开拓岛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台湾地区办事处,在为企业扩大市场范围、提供商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20世纪80年代,西方公司纷纷进入印度,利用印度庞大而廉价的人力资源开发应用软件,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于1984年率先在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设立软件开发公司,开展离岸开发业务。1992年,印度政府在班加罗尔正式设立国家级软件技术园区。同年,政府在班加罗尔和美国之间架设印度第一座卫星通讯设备。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重要的高科技公司和跨国公司由孟买移至班加罗尔,惠普、摩托罗拉、Digital、IBM等大型跨国公司入驻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班加罗尔由此确立了印度软件之都的地位。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概况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代表。从发展历程来看,19851995年,园区以软件组件与维修服务为主要业务,1995—2000年以电子商务、ERP为主要业务,20012004转以系统整合、软件外包、BPO(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为主要业务,近年来转向以IT顾问、IT委外服务为主,业务范围、客户数量与内容深度不断扩大。表不同阶段班加罗尔软件产业转变年代产品与服务合约规模主要客户对顾客价值1985-1995软件组件与维修服务50万美兀Fortune前100大低廉成本1996-2000电子商务、ERP500万美兀Fortune前500大质量、生产力2001-2004系统整合、软件外包、BPO4000万美元全球2000大信息安全、流程管理2005-今IT顾问、IT委外服务1亿美元全球5000大专注于软件产业,是世界主要软件外包出口基地。班加罗尔由软件园和硬件园组成,其中软件产业占园区产值的80%以上。班加罗尔软件产值占全印度的一半左右。班加罗尔拥有近11万IT外包员工,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企业编写程序、设计IT芯片、提供计算机维护、金融服务等。2004—2005年度,班加罗尔所在卡邦的软件出口总额2760亿卢比(约6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2%,其中大部分软件出口来自班加罗尔。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目前,班加罗尔园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左右。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年销售收入小于50万美元的企业占47.8%,年销售收入小于200万美元的企业合计达83.9%。此外,园区还集聚了印度本土三大软件企业Infosys、Wipro和Tata咨询公司以及一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朗讯科技公司、微软公司、日本索尼公司、东芝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等。其中,园区前十位的大公司出口额占整个地区出口额的50%。通信基础设施先进,与世界联系便利。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拥有高速数据通讯设施,包括SoftPoint和SoftLink[4],能够满足园区不同软件企业的需求。基于IS09001质量管理系统认证的网络内部基础程序而建立起来的集成化的网络操作中心全天候运转,控制并处理着高速数据通讯服务系统,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问题处理平台。(二)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运营模式的创新使园区逐步走向国际化印度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国际订单,采取了现场开发和离岸开发两种运行模式。一方面,在本国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软件开发配套环境,让国外跨国公司与本国软件企业合作在印度建立软件开发中心,推进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鼓励本国软件企业在海外(尤其是在硅谷)设立分支机构,把开发人员派送到用户身边提供服务,在班加罗尔科技园区和硅谷之间建立起“桥梁”或“网络”,并通过卫星使美国和印度两地的开发人员24小时连续协同工作。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了整个软件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完善的科技研发系统(如图)。众多软件企业集聚园区,集群效应使人才、科技成果、资金等要素重新配置、优化组合,提高了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仅德州仪器在班加罗尔就获得了150项专利,思科(CISCO)和IBM获得了75项专利。园区还聚集了印度国家科学院、尼赫鲁科研中心、拉曼研究所[5]、天体物理研究所等一批大型科研机构,拥有印度理工学院等7所知名大学,以及一些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研发系统{厂政府厠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私立非营利性机构1「1FV1r1F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广印度理工'犬学等7所—些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印度国家科学]院、尼赫鲁科研中心、拎辱研究所、天怀物理研究所等10余所丈型科\、、研机■构J厂30多家CMM5、'级认证公司,包括思科.IBM.摩托罗拉'B讯、德州仪器、太阳徽、Tata1等J「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逬会1图7班加罗尔技术创新体系大量的科技人才是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发展的保障班加罗尔地区高校密集,每年可为社会输送3万名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其中1/3是信息技术人才。此外,班加罗尔还汇聚了大量“海归”人员,他们为印度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印度与美国硅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人员联系和企业合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留学,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4•中介组织为园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等中介组织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是印度IT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尖端组织,为其成员公司提供扩资服务,协助它们进行商业决策;提供政府政策变更、国内外市场机会、海外专家研讨会和展览会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到2001底,协会已经有包括软件生产公司、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公司、IT服务及相关产业公司、研发软件公司等在内的854家成员。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是在印度信息技术部支持下建立的自主性非营利机构,通过组织促进性活动,邀请外国代表团来访,组织市场考察等,提供了一个政策允许的互动交流平台,把成员公司和外国公司、政府和企业联系起来。此外,促进会还从事软件市场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5.政府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印度政府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从税收、投资、进出口、人才、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见下表:
表2政府对园区的政策支持税收政策关税政府对软件出口实行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其保留出口收入的50%;对任何部门进口的资本货物都征以5%的关税[1];政府还放宽了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大幅度降低关税等所得税凡是软件产品全部出口的企业,免交所得税;对各种形式的软件出口收入(包括部分由IT带动的服务业出口收入),免征所得税,免税期为5年,每年的免税额以20%的比例递减;风险基金企业投资任何项目的所得,包括利息收入,均免征所得税货物税和劳务税软件园区企业从国内保税区采购货物时,免征货物税;1999年开始,对软件服务企业免征劳务税进出口政策根据1999年颁布的政策规定,对进口各种计算机,无需任何许可证;2000年开始,对按处理价格进口10年以下的二手资本货物,不再要求有许可证;从1997—2002年,对具备IS09000质量资格认证和CMM2以上水平的软件企业进行离岸产品开发、网上咨询服务给予特殊进口许可证;2000年开始对过去有关企业资格审杳一年一审改为四年一审投资政策外资控股可达75%—100%;允许进口计算机技术的企业资产限额从2亿卢比降至100万卢比产业扶持政策从2000年3月2日开始,对计算机业和计算机相关外围产业只征收0.25%的税收,是印度有史以来最低的税收比率;免收硬件业4%的每年续约劳动合同税;公民个人购买计算机和软件可部分减免个人所得税风险投资政策在1986年颁布的《科研开发税条例》中,将研发税的40%(每年约1亿卢比)用于风险基金的补贴;对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全部免税;建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风险基金,包括国家风险基金、联邦风险基金和私营风险基金:为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人才政策继续扶持、加强原有正规的理工技术学院在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咼级人才培养方面的传统优势;在中学、大专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电脑软、硬件课程,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多种需求:开放私人资本和外资从事电脑软、硬件的专业教育政府采购政策强制性的政府购置国产IT产品四、硅谷、新竹、班加罗尔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比较研究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下面从产业结构、研发投入、政策环境等方面将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硅谷、新竹、班加罗尔等国际知名科技园区进行比较。(一)产业结构
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属于综合性科技园区,涉及的产业领域较广泛,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新竹、班加罗尔两个科技园区则主要专注于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非常突出,新竹科技园区主导产业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班加罗尔则主要以软件业为主导。厂科拽实力较强,注重基础硏究,曲于原始性创新区域要求的是一种'奏学科的技术支檸,显现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竦含性科技园区主导产业突出
专业性科技园区竦含性科技园区主导产业突出
专业性科技园区中关対: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包括生物医药.新能遞.新材料I等參亍领域‘厂技术创新主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硏究,围绕某一产、
业,51过吸引和集聚拽希人才等栢关费源>加上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电成在某一额域处于世界先讲水平的园区口>新竹;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尤苴是集成电跻制造业対主,班扣罗尔:昔注于软件产业图8各园区产业结构比较从园区所处产业价值环节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来看,硅谷以研发和高端制造为主;新竹、班加罗尔不断向高端价值环节发展,它们借助全球化的力量,从为跨国该公司代工到依靠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中关村主要从事研发、服务环节,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与世界一流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表3各园区主要价值环节和在全球产业分工地位比较所处价值链环节和在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发展趋势美国硅谷以研发、设计和高技术服务为主;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咼端环节,具有品牌、研发等优势在新兴产业领域继续占据全球产业咼端环节和技术领先地位台湾新竹IT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代工为主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向产业高端演进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编码;软件外包、出口加工逐渐向咼附加值的环节转移中关村以研发、服务为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以技术二次开发为主(二)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模式在硅谷、新竹和中关村3个园区中,硅谷无论在研发投入总额还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是最高的。图92003年各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及占销售收入比重此外,各园区研发模式也不相同,硅谷、中关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新竹、班加罗尔以应用研究为主。各园区都建立了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模式。表5各园区技术创新模式总结研发模式产学研模式美国硅谷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并重,以原始性创新为主由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机构组成,是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典范台湾新竹产品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多为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科研院所尤其是工业技术研究所对新竹创新作用显著印度班加罗尔应用软件开发为主印度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等形成紧密的合作中关村基础研究为主,同时注重成果的转化大学是技术创新主要力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逐渐加强
(三)人才政策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园区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表6各园区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措施的比较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美国硅谷高水平的大学和研发中心为硅谷高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华裔和印度裔创办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占到美国硅谷企业总数的23%米取股票期权、技术入股、职务发明收益分享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台湾新竹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向产业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1999年,回归人才创建的企业占新竹企业总数的40%通过企业职工优先认股权激励员工印度班加罗尔为适应软件外包业务发展需求,培养了大量软件蓝领工人与硅谷之间存在密切的人员联络和企业合作;海外留学人员在其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关村集中了几十所中国规模最大、科研能力最强的高等院校采取措施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留学生创办企业占20%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股权激励政策;对优秀人才进行评选和奖励四)风险投资各园区所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风险投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园区风险投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风险投资主要支持对象看,硅谷风险投资重点投向企业发展早期阶段,尤其是初创期,解决了中小企业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关村风险投资对企业早期阶段投入比重较低。表7各园区风险投资支持对象和促进措施的比较主要支持对象政府促进措施美国硅谷主要集中于企业发展早期阶段通过一系列投资收益率政策加快了风险投资的发展台湾新竹早期阶段约占1/4;扩展期占投资额的1/2风险投资引导;对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实行税收优惠印度班加罗尔对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全部免税;建立不冋层次和性质的风险基金等中关村对种子期投入比重较低设立创投母基金;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创业投资机构五)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在园区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了各种创新要素的整合。各园区都有比较完整的中介组织体系,包括营利性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性中介组织。营利性中介组织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会计、税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等服务机构。为促进产业发展,各园区也建立了一些非营利性组织。表8各园区中介组织比较美国硅谷中介组织体系发达,尤其是营利性中介组织,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包括硅谷生产协会、西部电子产品与生产协会和半导体设备和原料协会等台湾新竹营利性中介组织体系完善。非营利性组织如新竹商业协会将台湾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冋时和硅谷在技术、市场和产业等方面实现对接印度班加罗尔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如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为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关村成立了中关村外商协会、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等组织,并组建了协会联系会;形成了包括创业促进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以及法律、财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体系。(六)政府支持通过优惠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活动的保安工作探讨计划
- 基于项目的美术教学计划
- 西南医科大学《灾害卫生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交通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日语二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141工程经济与管理期末试题答案
- 西昌学院《规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网页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AI眼中的未来景观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烟台南山学院
-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民营银行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动物生理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内蒙古农业大学
- 受伤骨折赔偿协议书范本
-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Memory单元测试卷(沪教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生物卷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
- 户外LED显示屏投标书
- S7-1200 PLC编程及应用技术 课件 4-6.上升沿和下降沿指令及其应用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对牛弹琴》
- 医院组织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