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40页为倒换时间计算数据,将丢包数量除以每秒发送的固定数据包数量,从而计算出数据业务的倒换时间。10、恢复网元1到网元2的工作业务光纤,统计测试仪表端口1和端口2的流量接收状况。分析业务是否继续,记录这一过程的丢包数目。通过准则:拔掉网元1和网元2之间的光纤,数据业务能够保护;恢复光纤,数据业务能够正常恢复。测试说明:1、采用双向流量测试。2、对于采用虚级联映射方式的以太网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包含两部分时间:一是SDH的保护倒换时间,二是SDH保护倒换后,虚级联图案的搜索时间。3、虚级联图案根据G.707建议的规定采用VC12的K4开销字节的Bit1、Bit2进行传递。该图案可通过将SDH测试仪进行检测,对于采用VC12虚级联的设备,相应VC12的K4字节的Bit1、Bit2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K4字节的Bit1、Bit2固定不变,则该种设备采用的就不是VC12虚级联映射技术。4、对于虚级联标识的搜索时间,根据G.707(2000版)建议,传递一个完整的VC12的虚级联图案需要4*32个复帧,根据SDH每帧125us计算,传递一个完整的VC12虚级联图案需要4*32*125/1000=16ms。5、为保证搜索的VC12虚级联图案的可靠,以及让VC12虚级联业务能够传递更远的距离(可参照多径传输不同路径允许最大时延差),一般需要搜索多个完整的VC12虚级联图案,常见的一般需要搜索4个完整的VC12虚级联图案,按照4个完整的VC12虚级联图案计算,虚级联图案的搜索时间为4*16=64ms。6、以太网业务倒换时间=SDH保护倒换时间+虚级联图案的搜索时间。第二项带宽共享测试编号:1.1.18|测试项目:带宽共享测试目的:测试一个网元上的几个以太网端口是否可以共享两个网元之间的同一个路径带宽。传输网上一个分支网元上的一块单板的多个端口的以太网业务可以经过一条上行链路到中心网元上的一个端口输出端口间共享带宽反之中心网元上的一个端口的以太网业务可以经过一条上行链路到分支网元多个端口的输出。测试仪表:SmartBits测试依据:《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组网图示: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3相连;2、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3、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2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组网配置。2、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46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46个VC12。3、网元1和网元2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接入模式。4、网元1和网元2配置为无保护的链路。5、设置SmartBits的端口1到端口3的数据流1的流量为60%,端口2到端口3的数据流2的流量为60%。6、通过测试仪表的端口1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1,同时通过测试仪表的端口2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2,另外测试仪表的端口3从网元1接收数据业务3。7、记录测试仪表端口3的接收数据帧数以及端口1、端口2的发送数据帧数。并检查端口3的接收数据帧数是否等于端口1和端口2的实际发送数据帧数之和。8、停发测试仪表端口1到端口3的数据流,查看端口2到端口3的流量是否上升。并检查端口3的接收数据帧数是否等于端口1的发送数据帧数。9、停发测试仪表端口1到端口3的数据流,查看端口2到端口3的流量是否上升。并检查端口3的接收数据帧数是否等于端口1的发送数据帧数。10、SmartBits从端口3向网元1发送超出其上行带宽的数据流量,数据流应能被网元2的端口1和端口2正确接收11、停发仪表端口3到端口1的数据流,查看端口3到端口2的流量是否上升。通过准则:端口3的接收数据帧数等于端口1和端口2的实际发送数据帧数之和。第三项端口业务汇聚测试编号:1.1.19|测试项目:端口业务汇聚测试目的:传输网上多个分支网元上的以太网业务可以经过多个各自独立的上行链路汇聚到中心网元上的一个端口输出,反之中心网元上的一个端口的以太网业务可以经过多个各自独立的下行链路到多个分支网元输出。测试仪表:SmartBits测试依据:《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组网图示: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3相连;2、网元3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3、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组网配置。2、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23个VC12、系统端口WAN2配置23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23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23个VC12。3、配置SDH业务带宽,网元1的路径1方向配置23个VC12,在通道组配置中和系统端口1绑定1T23号VC12,路径2方向配置23个VC12,在通道组配置中和系统端口2绑定24T46号VC12。网元3路径1的业务配置到以太网板的1T23号VC12,网元2路径2的业务配置到以太网板的1T23号VC12。(业务配置为双向业务)4、网元1、网元2和网元3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接入模式。5、网元1、网元2、网元3配置为无SDH保护组网。6、采用SmartFlow进行测试,仪表端口1―-端口3设置为数据流1,仪表端口2―-端口3设置为数据流2。7、SmartBits采用双向流量方式进行测试。8、设置SmartBits的数据流1的发包速率为40%,数据流2的发包速率为40%。通过端口1向网元3发送数据业务1,通过端口2向网元2发送数据业务2,从端口3接收数据业务3,分析数据业务1和数据业务2能否正确被网元1接收。9、分析并记录数据业务3的接收流量与数据业务1,2的发送流量,并检查数据业务3的接收流量与数据业务1,2的发送流量之和是否相等。10、加大仪表端口1到端口3的数据流量,设置端口1的发送速率为70%,查看仪表端口2到端口3的数据流量是否不受影响。11、检测测试仪表端口1和端口2接收到的业务流量,并计算两者之和,分析是否和测试仪表3发送的数据业务流量相等。12、加大仪表端口3到端口1的数据流1的流量,设置数据流1的发送流量为70%,查看仪表端口3到端口2的数据流量是否不受影响。通过准则:当仪表端口1和端口2的发包流量之和小于端口3配置的传输带宽时,端口3的接收包数应该等于端口1和端口2的发包之和。第四项用户安全隔离测试目的:通过设置VLAN,实现不同VLAN的业务能够完全隔离,不能够互相访问。一个设备上的几个端口之间的业务能够完全隔离,不能够互相访问。测试用户隔离功能,不限制厂家采用的实现用户隔离的方式。第五项以太网配置管理测试编号:3.1|测试项目:以太网配置管理测试目的:测试网管系统的以太网配置管理能力。测试仪表:测试依据:—组网图示:55连接情况说明:1、网管机算机通过双绞线或HUB和网元1的Qx接口相接2、网元1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3的5号光口相接;3、网元3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2的5号光口相接;4、网元2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1的5号光口相接;5、在具体的测试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组网可进行调整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组网配置。2、对于以太网业务,网管系统应提供如下功能:3、以太网配置功能:支持以太网端口属性的配置,包括全双工/半双工,10/100M速率,自协商选择,是否支持VLAN,支持IP数据报的PPP和LAPS封装,端口流控和QoS是否启用等。4、以太网带宽绑定可配置,虚级联映射时隙个数1〜63个可配。5、二层交换管理:支持创建和删除以太网端口与VLAN关系,支持对以太网端口或VLAN的带宽管理。支持生成树协议的管理。6、以太网业务监控:支持配置端口属性、VLAN配置查询、数据板端口运行状态、虚拟局域网桥运行状态和数据的查询功能。通过准则:具备上述功能第六项以太网故障管理测试编号:3.2|测试项目:以太网故障管理测试目的:测试网管系统的以太网故障管理能力。测试仪表:测试依据:—组网图示:网管A网元2网元3511连接情况说明:1、网管机算机通过双绞线或HUB和网元1的Qx接口相接2、网元1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3的5号光口相接;3、网元3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2的5号光口相接;4、网元2的11号2.5G光口和网元1的5号光口相接;5、在具体的测试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组网可进行调整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组网配置。2、对于以太网业务,网管系统应提供如下功能:3、支持与虚级联时隙有关的VC12/TU12级的SDH告警,发端某一个支路插入TU12AIS,对端应检测对TU12AIS,并上报。连续N秒(N〈10)时,应该上报ES、SES性能。10秒之后,ES、SES性能变为零,并开始计UAS性能。TU12LOP的测试过程和TU12AIS一样。4、支持以太网的告警上报,如启用端口未连接网线告警、数字量性能越门限告警(通过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发异常帧或过载流量造成接收帧大量过滤触发门限告警);5、支持告警屏蔽功能,可以屏蔽以太网板用户口、系统口、虚级联时隙的信号丢失或性能越限告警上报;6、网管系统支持以太网板的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查询。通过准则:网管正常上报以太网告警第七项以太网吞吐量测试测试编号:1.1.1|测试项目:吞吐量测试(点到点)测试目的:被测设备二层交换以太网端口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配置为点到点业务。测试不同帧长度(64,128,256,512,1024,1518)和不同传输带宽下的吞吐量。测试仪表:SmartBits6001,组网图示:2,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2、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如图连接组网配置,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2的n个端口与仪表相连。配置以太网端口为二层交换方式配置被测设备1到被测设备2的传输路径。(分别配置传输带宽等于/小于端口速率。)从端口2・・・n发送到端口1不同帧长度(64,128,256,512,1024,1518)数据。测试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预期结果:吞吐量能够达到配置的预期带宽测试说明:测试时长60s第八项丢包率测试测试编号:1.1.2|测试项目:丢包率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下的丢包性能。测试仪表:SmartBits6001,组网图示:2,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2、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配置节点1-2通道。分别配置映射带宽大于/小于/等于端口速率。测试丢包率(包长64,256,1518字节;发送速率从端口吞吐量到线速递增)预期结果:0测试说明:测试时长60s第九项时延测试测试编号:1.1.3|测试项目:时延测试目的:测试以太网业务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情况下的时延。测试仪表:SmartBits6001,组网图示:2,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2、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配置节点1-2通道,分别配置映射带宽大于/小于/等于端口速率。以端口吞吐量发送数据,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试时延预期结果:根据线路速率估计的结果测试说明:测试时长60s第十项背靠背缓存能力(单向、双向)测试测试编号:1.1.4|测试项目: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目的:测试MSTP设备对突发数据的缓存能力。长度固定的数据包以最小间隔的速率(即对应介质的最大速率)向设备发包,不丢包的最大数目测试仪表:SmartBits测试依据:《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1,组网图示:2,连接情况说明:1、网元1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1相连;2、网元2的以太网板的1号用户端口与SmartBits的端口2相连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组网配置。2、网元1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1个VC12,网元2以太网板的系统端口WAN1配置1个VC12。3、配置网元1的用户口1和WAN1的VLANID=2,网元2的用户口1和WAN1的VLANID=2。4、网元1和网元2以太网板的用户端口均设置为干线模式。5、网元1和网元2配置为无保护的链路。6、对测试仪表进行背靠背缓存能力测试设置。7、测试采用7个典型字节64、128、256、512、1024、1280、1518。8、测试的流量设置为线速。9、设置仪表端口1的MAC地址为:DST:00-00-00-00-00-02,SRC:00-00-00-00-00-01,仪表端口2的MAC地址为:DST:00-00-00-00-00-01,SRC:00-00-00-00-00-02。10、SmartBits以singleBurst方式发送100M的固定流量,找到不丢包的一次突发的最大包数,该包数即为背靠背缓存包数。11、分别进行单向和双向测试。预期结果:包长(Byte)背靠背缓存包数(个)64422512821102561054512527102426312802101518177测试说明:测试时间设置为10秒,分别进行单向和双向流量测试;测试时,应该禁止流控功能。第二节TGE2B板测试TGE2B千兆以太网测试主要包括GE(1000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和GE(lOOOBase)接收灵敏度,吞吐量,时延,丢包率6个测试项目。第一项GE(lOOOBase)平均发送光功率特性描述:输出光功率指在参考点Sn由发送机耦合到光纤的平均功率。通过准则:lOOOBase-SX发送光功率最小值为-9.5dBm;lOOOBase-LX发送光功率为T1.5〜-3dBm(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该数据作为参考)。
第二项GE(1000Base)接收灵敏度特性描述:接收机灵敏度是在Rn参考点上,达到规定的比特差错率(BER)所能接收的最低平均光功率。测试环境:测试仪表为数据网络分析仪、光衰减器和光功率计。测试配置见图1.5-2。图1.5-2接收灵敏度测试配置图通过准则:1000Base-SX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7dB,lOOOBase-LX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9dB(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该数据作为参考)。第三项GE(100OBase)丢包率特性描述:测试设备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情况下的丢包性能。测试环境:测试仪表为数据网络分析仪。测试配置见图15。图15丢包率测试配置图通过准则:同等情况下丢包越少越好(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第四项GE(1000Base)单板吞吐量特性描述:测试以太网单板吞吐量。测试环境:测试仪表为数据网络分析仪。以太网接口单板所有接口与数据网络分析仪相连,按照设备最大映射带宽配置从节点1到节点2的业务。测试配置见图16。图16丢包率测试配置图通过准则:在最大映射带宽下,所有端口应能同时达到最大吞吐量为1000Mbit/s的吞吐量(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GE(lOOOBase)系统双端口吞吐量特性描述: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不丢包的最大转发速率。测试环境:测试仪表为数据网络分析仪。配置被测设备1到被测设备2的以太网点到点业务,分别测试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各种包长的情况下,以太网端口的吞吐量测试配置图见图15。通过准则:在各种映射带宽和包长的情况下,各端口吞吐量与相应的映射带宽相当(目前国家标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第六项GE(lOOOBase)时延特性描述:测试以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79-2024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规范购买-运输-支付参考数据模型
- pwc -引领未来的数字化领导力模型
-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 2024年文教体育用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炮塔式铣床资金筹措计划书
- 强化管理-有效教育-交通安全-常抓不懈1
- 经济数学-教学日历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汇 张银南 ch01-21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中文词云
- 关于青春无悔演讲稿范文分享(33篇)
- 设计单元教学计划
- 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记录【6篇】
- 税务学习练兵(办公室条线)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生儿肛管排气
- 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总汇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 2024年核苷酸二钠(I+G)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养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 远程遥控设备操作安全保障
- 机加工节拍计算表
- 年产15万吨发酵豆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语言《相反国》课件(优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