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_第1页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_第2页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_第3页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_第4页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极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颗粒(1)现象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颗粒。(2)产生原因①CED槽液PH值偏高,碱性物质混入,造成槽液不稳定,树脂析出或凝聚。②槽内有沉淀“死角”和裸露金属处。③电泳后清洗液脏、含漆量过高,过滤不良。④进入的被涂物面及吊具不洁,磷化后水洗不良。⑤在烘干过程中落上颗粒状污物。⑥涂装环境脏。⑦补给涂料或树脂溶解不良,有颗粒。(3)防治方法①将CED槽液的PH值控制在下限,严禁带入碱性物质,加强过滤,加速槽液的更新。②消除易沉淀的“死角”和产生沉积涂膜的裸露金属件。③加强过滤,推荐采用精度为25μm的过滤元件,养活泡沫。④确保被涂面清洁,不应有磷化沉渣,防止二次污染。⑤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⑥保持涂装环境清洁,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⑦确保新补涂料溶解良好,色浆细度在标准范围内。二、缩孔(陷穴)(1)现象在湿的电泳涂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洼、露底的称为缩孔,中间有颗粒的称为“鱼眼”。产生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是电泳湿涂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使烘干初期的湿漆膜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涂膜缺陷。(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前处理脱脂不良或清洗后又落上油污、尘埃。②槽液中混入油污,漂浮在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③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④烘干室内不净,循环风内含油分。⑤槽液的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的易产生缩孔。⑥涂装环境脏、空气可能含有油雾、漆雾,含有机硅物质等污染被涂物或湿涂膜。⑦补给涂料有缩孔或其中树脂溶解不良,中和不好。(3)防治方法①加强被涂物的脱脂工序,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②在槽液循环系统设除油过滤袋,同时查清油污源,严禁油污带入槽中。③提高后清洗水质,加强过滤。④保持烘干室和循环热风的清洁。⑤调整槽液的颜基比,适当加色浆提高颜料含量。⑥保持涂装环境洁净,清除对涂装有害物质源,尤其是有机硅物质源。⑦加强补给涂料的管理,不合格的不能添加入槽中,确保补给涂料溶解、中和、过滤好。三、针孔(1)现象电泳涂膜在烘干后产生针尖状的小凹坑或小孔,这种涂膜弊病称为针孔,它与缩孔(麻坑)的区别是孔径小、中心无异物、四周无漆膜堆积凸起。根据产生的原因针孔有下列几种:①由湿涂膜再溶解耐引起的针孔,称为再溶解针孔。②电泳过程中,由于电解反应激烈,产生气泡过多、脱泡不良或因槽液温度偏低或搅拌不充分,造成被漆膜包裹,在烘干过程中气泡破裂而产生的针孔,称为气泡针孔。③带电入槽阶梯针孔:发生在带电入槽阶梯弊病程度严重的场合下,针孔是沿入槽斜线露出底板,另外,由于槽液对物体表面润湿不良,使一些气泡被封闭在漆膜内或是槽液表面的泡沫附着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气泡针孔,一般产生在被涂物的下部。(2)产生原因①电泳涂装后被涂物出槽清洗不及时,湿涂膜产生再溶解。②槽液中杂质离子含量过高,电解反应剧烈,被涂物表面产生过多气体。③磷化膜孔隙率高,也易含量气泡。④槽液温度偏低或搅拌不充分,使湿膜脱泡不良。⑤工件带电入槽时运输链速度过慢。⑥被涂物入槽端槽液面流速低,有泡沫堆积。(3)防治方法①被涂物离开槽液应立即用UF液或纯水冲洗,时间不超过1min。②排放UF液、加纯水,降低杂质离子的含量。③调整磷化配方及工艺,使磷化膜结晶致密化。④加强槽液搅拌,确保槽液温度在28~30℃下运行。⑤在链速过慢的场合,不宜选用带电入槽方式的电泳涂装工艺,改用入槽后通电。⑥使槽液面流速大于0.2m/s,消除堆积的泡沫。四、再溶解(1)现象泳涂沉积在被涂物上的湿涂膜,被槽液或UF清洗液再次溶解,产生涂膜变薄、失光、针孔、露底等现象。(2)产生原因车身解体,观察其内腔、焊缝各部位的涂装状况,并测量膜厚,以考核泳透力的变化。(2)产生原因①泳透电压过低②槽液的固体分偏低③槽液的搅拌不足④极罩隔膜堵塞、电阻大⑤新添加电泳涂料的泳透力差或不合格(3)防治方法①提高泳透电压。②确保槽液的固体分在工艺规定的范围③加强槽液搅拌④清理极罩或更新隔膜⑤加强进厂材料的抽检,选用泳透力好的电泳涂料。九、二次流痕(1)现象经后清洗所得湿电泳涂膜表面正常,但经烘干,在被涂物的夹缝结构处产生漆液流痕。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流痕”漆膜弊病。其原因是被涂物夹缝在清洗中未洗净,在急剧升温时沸腾将槽液挤出,产生流痕。(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的结构造成②电泳后清洗工艺选择不当,水洗不良③进入烘干时升温过急④槽液固体分和后清洗UF液含漆量偏高(3)防治方法①在可能条件下改进结构②对复杂的被涂物,如汽车车身,应选浸喷结合式清洗工艺,或用水冲或压缩空气吹掉夹缝中的槽液,最后纯水浸洗水温加热到30~40,有利于消除二次流痕③强化晾干功能,在烘干前预加热④适当降低槽液的固体分;降低后清洗UF液中的含漆量十、水滴迹(1)现象电泳涂膜在烘干后局部漆面上有凹凸不平的水滴斑状,影响涂膜平整性,这种弊病称为水滴迹。(2)产生原因①湿涂膜表面的水滴、水珠在烘干前未挥发掉或吹掉②从挂具和悬链上滴落的水滴③被涂物上有积水④湿电泳涂膜的抗水滴性(电渗性)差⑤进入烘干室后温升过急⑥纯水水洗不足。(3)防治方法①吹掉水滴、水珠,降低晾干区的湿度,加强排风提高气温。②采取措施防止水滴落在被涂物上③应设法除去积水④改进所用电泳涂料的电渗性。⑤避免升温过急或增加预加热(60~100℃,10min)⑥加强纯水洗十一、干漆迹(1)现象在电泳涂装后附着在湿涂膜上的槽液末清洗净,烘干后涂膜表面产生斑痕,称干漆迹或漆迹。(2)产生原因①被涂物出槽到后清洗区之间的时间太长。②电泳后清洗不良③槽液温度偏高,涂装环境湿度低(3)防治方法①加强槽上的“0”次清洗,至循环UF液洗的沥漆时间不应大于1min.②检查喷嘴是否堵塞或布置不当,适当加大冲洗水量③适当降低温度,提高环境湿度十二、涂面斑印(1)现象由于底材表面或磷化膜的污染,在电泳涂装后干漆膜表面仍可见到斑纹或地图状的斑痕。它与水滴迹和漆迹斑痕的不同之处是涂面仍平整,但对涂膜的耐水性、耐腐蚀性有影响。(2)产生原因①磷化后的水洗不充分②磷化后的水洗水质不良③磷化处理过的被涂面再次被污染。(3)防治方法①加强磷化后水洗,检查喷嘴是否堵塞②加强磷化后水洗的水质管理,纯水洗后的滴水电导不应大于10μs/cm③防止已处理过的磷化膜被二次污染,保持环境整洁,防止挂具滴水十三、电泳涂膜外观不良(1)现象优质阴极电泳涂料在最佳的泳涂条件涂装,所得电泳涂外观光滑、平整、丰满,应无颗粒、缩孔、针孔、斑痕、猪皮状等缺陷。阴极电泳底漆涂层几乎可不打磨,直接涂中涂或面漆,获得高级装饰性涂层。电泳涂膜外观不良,除前述多种漆膜弊病外,还有阴阳面,光泽、光滑度等不匀,失光,外观不丰满,呈猪皮状,漆面粗糙,手感不好(用手摸不光滑,有粗糙的感觉)等。电泳涂膜外观不良一般是由再溶解、电泳涂料的L-效果和热展平性不好、槽液的颜料含量过高、溶剂含量过低、被涂物周围的槽液流速过低、槽液有细小的凝聚物、过滤不良等原因造成的。(2)产生原因①由于涂膜再溶解,使漆膜变薄、失光、露底②电泳涂料的L-效果不好致使水平面、垂直面光泽和粗糙度不一。③槽液的颜料含量过高④槽液的有机溶剂含量过低⑤被涂物周围的槽液流速过低或不流动⑥被涂物底材和磷化膜表面粗糙度不匀,影响涂膜外观⑦槽液固体分过低⑧槽液温度低⑨槽液过滤不良⑩槽液中的杂质离子含量高,电导太高(3)防治方法①消除除膜被再溶解的条件,严格控制槽液和清洗液的PH值及有机溶剂含量②改进所采用电泳涂料的L-效果,控制涂料在15μm以下。③加树脂液,调整槽液的颜基比④适量添加相应的有机溶剂⑤加强槽液搅拌,检查喷嘴状态或流向⑥改进底材表面的粗糙度及其均匀性,选用致密薄膜型磷化膜,加强磷化后的清洗⑦提高槽液的固体分⑧按工艺要求严控槽液温度⑨加强槽液过滤,过滤精度不应高于25μm⑩排放UF液,添加去离子水十四、带电入槽阶梯弊病(1)现象在连续式电泳涂装场合,被涂物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