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点解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实词辨析要求: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实词。1.然后子路欲去,孔子止之。A.然后表示“接着”B.然后表示“于是”C.然后表示“然后”D.然后表示“然后”2.吾欲之南海,何如?A.之表示“去”B.之表示“这”C.之表示“的”D.之表示“是”3.楚人三闾大夫,被谗逐,乃至于江湘之间。A.乃表示“于是”B.乃表示“才”C.乃表示“就”D.乃表示“却”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A.俱表示“一起”B.俱表示“全部”C.俱表示“都”D.俱表示“共同”5.鸿渐于陆,其羽翼已化而为鹪鹩。A.鸿渐表示“渐渐”B.鸿渐表示“逐渐”C.鸿渐表示“慢慢”D.鸿渐表示“逐步”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以及表示“和”B.以及表示“以及”C.以及表示“并且”D.以及表示“还有”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A.乃表示“于是”B.乃表示“就”C.乃表示“才”D.乃表示“却”8.君子之泽,五世而斩。A.斩表示“断绝”B.斩表示“砍断”C.斩表示“割断”D.斩表示“砍掉”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A.然后表示“于是”B.然后表示“就”C.然后表示“才”D.然后表示“却”10.鸿渐于陆,其羽翼已化而为鹪鹩。A.鸿渐表示“渐渐”B.鸿渐表示“逐渐”C.鸿渐表示“慢慢”D.鸿渐表示“逐步”二、文言文虚词辨析要求: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虚词。1.吾欲之南海,何如?A.之表示“去”B.之表示“这”C.之表示“的”D.之表示“是”2.楚人三闾大夫,被谗逐,乃至于江湘之间。A.乃表示“于是”B.乃表示“才”C.乃表示“就”D.乃表示“却”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A.俱表示“一起”B.俱表示“全部”C.俱表示“都”D.俱表示“共同”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以及表示“和”B.以及表示“以及”C.以及表示“并且”D.以及表示“还有”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A.乃表示“于是”B.乃表示“就”C.乃表示“才”D.乃表示“却”6.君子之泽,五世而斩。A.斩表示“断绝”B.斩表示“砍断”C.斩表示“割断”D.斩表示“砍掉”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A.然后表示“于是”B.然后表示“就”C.然后表示“才”D.然后表示“却”8.鸿渐于陆,其羽翼已化而为鹪鹩。A.鸿渐表示“渐渐”B.鸿渐表示“逐渐”C.鸿渐表示“慢慢”D.鸿渐表示“逐步”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以及表示“和”B.以及表示“以及”C.以及表示“并且”D.以及表示“还有”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A.乃表示“于是”B.乃表示“就”C.乃表示“才”D.乃表示“却”三、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西楚霸王项籍,尝快意于吴广,曰:‘彼可取而代也。’今大王诚欲伐之,则臣请为王击之。”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西楚霸王项籍,尝快意于吴广,曰:‘彼可取而代也。’今大王诚欲伐之,则臣请为王击之。”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0.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西楚霸王项籍,尝快意于吴广,曰:‘彼可取而代也。’今大王诚欲伐之,则臣请为王击之。”四、文言文断句要求:给下列句子断句,并在每句后的括号内标明断句理由。1.古人学者必有师()2.不知我者()3.难乎其难()4.其身正不令而行()5.民为贵()6.是故无贵无贱()7.其为人也孝弟()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五、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奈何七十年后,秦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天下无敌。()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齐人未尝不善晋也,其善者亦鲜矣。()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六、文言文填空要求: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文言词语。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实词辨析1.B解析:古汉语中,“然后”通常表示“于是”或“接下来”,与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2.A解析:“之”在古汉语中常作为代词使用,表示“去”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之”作为结构助词或代词的用法不同。3.A解析:“乃”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就”或“才”,此处表示“于是”。4.A解析:“俱”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一起”,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5.A解析:“鸿渐”在古汉语中指“渐渐”或“逐渐”,此处表示“渐渐”。6.B解析:“以及”在古汉语中常表示“和”,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7.A解析:“乃”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就”或“才”,此处表示“于是”。8.A解析:“斩”在古汉语中常表示“断绝”,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9.A解析:“然后”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或“接下来”,与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10.A解析:“鸿渐”在古汉语中指“渐渐”或“逐渐”,此处表示“渐渐”。二、文言文虚词辨析1.B解析:“之”在古汉语中常作为代词使用,表示“这”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之”作为结构助词或代词的用法不同。2.A解析:“乃”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就”或“才”,此处表示“于是”。3.A解析:“俱”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一起”,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4.B解析:“以及”在古汉语中常表示“和”,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5.A解析:“乃”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就”或“才”,此处表示“于是”。6.A解析:“斩”在古汉语中常表示“断绝”,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7.A解析:“然后”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或“接下来”,与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8.A解析:“鸿渐”在古汉语中指“渐渐”或“逐渐”,此处表示“渐渐”。9.B解析:“以及”在古汉语中常表示“和”,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10.A解析:“乃”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于是”、“就”或“才”,此处表示“于是”。三、文言文句子翻译1.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我所学的是道理,怎么知道他比我年纪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3.一个人如果得到了道,就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如果失去了道,就会得到众人的反对。反对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凭借天下人的顺从,去攻击亲戚的背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4.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的愤怒吗?西楚霸王项羽,曾经在吴广那里感到满足,说:“我可以取代他。”现在大王如果真的想攻打他,我就请求大王让我去攻打他。5.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6.因此,重视学校的教育,宣扬孝悌的道理,这样,年纪大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7.齐国人未曾不善待晋国,他们善良的人也是很少的。8.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扩大才能;才能需要学习,没有学习就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习。四、文言文断句1.古人学者/必有师解析:根据句意,古人学者应该有老师,故在此处断句。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解析:不知我者与谓我何求构成完整的句子,故在此处断句。3.难乎其难/然后能成解析:难乎其难表示难度很大,然后能成表示经过努力才能成功,故在此处断句。4.其身正/不令而行解析:其身正表示他自身正直,不令而行表示不需要命令就会行动,故在此处断句。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分别表示民众最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最轻,故在此处断句。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解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分别表示因此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长幼之别、道所在之处就是老师所在之处,故在此处断句。7.其为人也/孝弟解析:其为人也表示他的为人,孝弟表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故在此处断句。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解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表示上天将重大的责任赋予这个人,必先苦其心志表示必须先让他经受心灵的磨难,故在此处断句。五、文言文翻译1.因此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死亡。2.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3.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一切,小人则斤斤计较,常怀忧惧。4.怎么能七十年后,秦国用了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天下无敌。5.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6.重视学校的教育,宣扬孝悌的道理,这样,年纪大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7.齐国人未曾不善待晋国,他们善良的人也是很少的。8.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扩大才能;才能需要学习,没有学习就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习。六、文言文填空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解析:根据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