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相互作用猜谜语:它不是“物”,但无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察觉到它的作用效果;它不能像“数”那样相加,而是遵循别的运算法则。它是……它就是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①施力物体;②受力物体;③相互作用。(1)三个方面:例1:辨别正误
一、力的概念③苹果在空中能自由下落,说明一个物体也存在力。①张三的力很大。②空中存在万有引力。
一、力的概念×例1:辨别正误③苹果在空中能自由下落,说明一个物体也存在力。①张三的力很大。②空中存在万有引力。
一、力的概念×例1:辨别正误×③苹果在空中能自由下落,说明一个物体也存在力。①张三的力很大。②空中存在万有引力。
一、力的概念×例1:辨别正误③苹果在空中能自由下落,说明一个物体也存在力。①张三的力很大。②空中存在万有引力。××
一、力的概念④“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人提水桶时,人对水桶的拉力,人是受力物体,水桶是施力物体。⑥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了向前的推力。
一、力的概念√④“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人提水桶时,人对水桶的拉力,人是受力物体,水桶是施力物体。⑥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了向前的推力。
一、力的概念×√④“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人提水桶时,人对水桶的拉力,人是受力物体,水桶是施力物体。⑥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了向前的推力。
一、力的概念④“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人提水桶时,人对水桶的拉力,人是受力物体,水桶是施力物体。⑥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了向前的推力。××√例2:手压弹簧,手对弹簧有压力,其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木块浮于水面上时受到浮力作用,其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一、力的概念(2)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的相互性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一、力的概念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力的概念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3.力的示意图二、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二、力的表示方法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测量:测力计二、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测量:测力计单位:牛顿二、力的表示方法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单位:牛顿:力的方向不同,
其作用效果就不同.测量:测力计二、力的表示方法(1)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二、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说明:力的图示需要严格作图①必须先定出标度②根据力的大小作出有向线段的长度③同一物体所受的力按同一标度作图二、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说明:力的图示需要严格作图①必须先定出标度②根据力的大小作出有向线段的长度③同一物体所受的力按同一标度作图(2)力的示意图:只需表示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并不需要选定标度严
格作图.二、力的表示方法例子:画一个人用F=250N的力推车子的力的图示。50N二、力的表示方法例子:画一个人用F=250N的力推车子的力的图示。50N二、力的表示方法例子:画一个人用F=250N的力推车子的力的图示。50N二、力的表示方法例子:画一个人用F=250N的力推车子的力的图示。50NF二、力的表示方法例子:画一个人用F=250N的力推车子的力的图示。F50N二、力的表示方法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三.力的分类:(1)
按力的效果命名:
如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推力、
拉力等.三.力的分类:(1)
按力的效果命名:
如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推力、
拉力等.(2)按力的性质命名: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
力等.三.力的分类:(1)
按力的效果命名:
如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推力、
拉力、吸引力、排斥力等.(2)按力的性质命名: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
力等.问题思考:不同性质的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相同吗?三.力的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相互作用才有力的作用B.在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
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C.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力,但车对马无力的作用D.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
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E.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F.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对几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金题引路:答案:EF
四、重力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四、重力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方向与大小(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四、重力(2)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G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g=9.8N/kg(3)重力的测量:常用弹簧测力计,其它如磅秤、电子吊秤等注意:A.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能说成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例:辨别正误
四、重力①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②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③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的。例:辨别正误
四、重力×①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②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③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的。例:辨别正误
四、重力××①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②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③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①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②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③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例:辨别正误
四、重力××√④向前抛出的物体,呈抛物线方向
下落,说明这时的重力方向是斜
向下的。⑤重力是属于性质力。⑥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四、重力×④向前抛出的物体,呈抛物线方向
下落,说明这时的重力方向是斜
向下的。⑤重力是属于性质力。⑥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四、重力×√④向前抛出的物体,呈抛物线方向
下落,说明这时的重力方向是斜
向下的。⑤重力是属于性质力。⑥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四、重力××√四、重力说明:(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4)重力是非接触力。四、重力例1:用细线一端和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相连,另一端用手提起,使物体悬在空中保持静止,则A.物体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手;B.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物体重力的大小为98N;D.物体拉细线的力就是重力(1)重心: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点。四、重力3.重心实际上: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重力,等效代替了实际作用于物体无数个点上的无数个微小重力。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四、重力(2)有关因素: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
量分布等有关。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重心位置跟质量分布及物体的形状都有关。(3)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四、重力(4)重心的测量——悬挂法测物体重心.例2: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此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系统(包括容器和水)的重心位置将:A.慢慢下降;B.慢慢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四、重力五、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作用:定义: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物理学中称其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作用:把行星和恒星聚在一起,组成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磁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rg安装合同协议
- 合同违约协商协议
- 土地复耕合同协议
- 三方合租协议合同范本
- 医院食堂协议合同
- 车辆维护合同协议
- 农村养殖场买卖协议合同
- 借用协议与合同
- 解除燃气合同协议
- 紧固件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路遥《人生》(课堂PPT)
- 仁爱初中英语单词汇总按字母顺序排页
- 2019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二课文翻译
-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22张)ppt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3 观察叶(3) l 教科版 (共14张PPT)
- 课间操评分办法及评分表(共4页)
- 英语经典美文诵读100篇 英语经典美文.doc
- (完整版)全程成本控制流程图
-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 嵌体和高嵌体PPT课件
- 32式太极剑剑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