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勒兹论拟像与柏拉图主义
在法国的现代史学上,德勒斯发挥了非比寻常的作用。他重新审视了自该国以来,西方多次受到压制的素描,并将素描与图像、文字、双重阴影、幻灯片和幻灯片紧密结合地展示给他的“哲学戏剧”,展示了模仿绘画的哲学戏剧,并开始了“反柏察主义”的伟大事业。他从差异与重复的角度指出柏拉图主义以划分法确立了可见领域与可知领域,建构了“图像-摹本”(copies-icônes)与“幻像-拟像”(simulacres-phantasmes),由此导致了对影像、拟像的压制与驱逐。然而,德勒兹经由克罗索夫斯基的尼采研究与现代主义作品,并从尼采的永恒回归与强力意志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拟像问题,以“制造差异”为己任,否定了原本与摹本、原型与复制之间的等级结构,消解了同一性和相似性,肯定了拟像的力量,把拟像变成他的内在性哲学的重要问题域之一。在貌似反柏拉图主义的面具下,他实现了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基于差异的内在性理念,由之更新或完善了柏拉图主义,为现代哲学和拟像理论开辟了新径。一、德勒兹对“拟像”的哲学思考在德勒兹看来,拟像是一种不具有相似性的“像”。摹本基于它与原型的内部相似性而得以存在,因而相似性成为区分摹本与拟像的关键点之一。“摹本是一种具有相似性的‘像’,拟像是一种不具有相似性的‘像’。”德勒兹的这种阐释绝非空穴来风,与欧陆传统对拟像危险性的基督教体验息息相关。美国学者DanielSmith追述了奥古斯丁的拟像思想,认为奥古斯丁在《基督教教义》中发展了一种以真假符号之间的“制造差异”为目的的柏拉图主义符号学,将遴选的标准不再定位于理念,而是定位于上帝本身,由之他的神学目的就是摧毁那基于拟像的贪欲王国;之后拟像在基督教思想中变成了魔鬼学的对象,因为拟像不是图像的对立面,魔性不是神性的对立面,撒旦不是他者、最远离上帝的极点、绝对的反题,不过是某种更加令人迷惑和眩晕的东西,以致撒旦与上帝、卢西安(Lucifer)与基督难以区分,正如柏拉图也达到了苏格拉底与智术师难以区分的境地一样。“之所以柏拉图诽谤中伤拟像,不是因为拟像把假的东西提升至真的东西之上、把恶的东西提升至善的东西之上;更确切地说,拟像‘超善恶’,因为它使两者变得难以区分,并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内在化,由此攫取遴选与败坏评判。”从拟像的本质来看,拟像是在歧异性、差异之上被建构的,将非类似性内在化。最令人惊叹的是,德勒兹竟然在对柏拉图著作的解读中洞悉到“异”(l’Autre)的原型,他认为“异”不只是一种对“像”产生不良影响的缺陷,它本身可能显现为一种可能的原型,也就是“异”的原型,与好的“同”(leMême)的原型相对立。德勒兹经常援引现代主义作品来阐述他的哲学思考,拟像与永恒复归的问题也不例外,主要有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普鲁斯特(MarcelProust)、雷蒙·鲁塞尔(RaymondRoussel)、夏尔·佩吉(CharlesPéguy)、皮埃尔·克罗索夫斯基(PierreKlossowski)、龚布洛维奇(WitoldGombrowicz)等现代主义作家。在德勒兹看来,感性学(Esthétique)遭受着一种撕裂的二元性的痛苦:一方面是指作为可能经验之形式的感性理论;另一方面,它是指作为实在经验之反思的艺术理论。再现的基本概念旨在分析可能经验,而忽视了实在经验。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应该将可能经验的条件转变为实在经验的条件,现代艺术作品在这一方面不断地实验,制造差异,在某种意义上颠倒柏拉图主义。“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存在都应当看到自己的同一性被差异所吞没,因为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存在都只是诸差异之间的一个差异。我们应当指出差异是要发生分化的。我们知道现代艺术作品趋向于实现这些条件:它在这种意义上变成一出由变形与置换构成的真正戏剧。毫无固定之物的戏剧,没有线索的迷宫(阿里阿德涅上吊自尽了)。艺术作品抛弃再现领域,以便变成‘经验/实验’、先验经验论(empirismetranscendantal)或可感者的科学。”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就是突破了单一的故事模式或视角,可以使用单一的叙述技巧同时讲述几个故事。关键是不同的和发散的故事对应着不同的叙述视角,构成了不断差异化的发散系列,最终实现了始终离心的混沌本身与伟大作品合二为一。乔伊斯的作品经常最大程度地集聚各种异质性的发散系列,把相似性与同一性作为差异自身的分化过程的结果融入阴暗预兆、内部共鸣、被迫运动的差异系统,《芬尼根的守灵夜》在共鸣的系列之间、晦暗不明的作用下实现了“精神顿悟”(épiphanie)。当乔伊斯指出循环流通(vicusofrecirculation)呈现为一个“混沌宇宙”(chaosmos)得以运转的存在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尼采主义者。龚布洛维奇(WitoldGombrowicz)小说《宇宙》也精彩地指出两个异质的差异系列(自缢的系列和口的系列)如何通过不同的符号促进沟通,直到创立一个阴暗预兆(猫之谋杀),由之这个阴暗预兆分化了两个差异的序列,形成乔伊斯的“混沌宇宙”得以运转的条件。德勒兹洞悉到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实验性之于哲学的重要意义,“当现代艺术作品反而展开自身的持久系列和循环结构时,它为哲学指出了一条通向再现/表象之抛弃的道路”二、从“多与少”到“有”:德勒兹拟像的生成模式从拟像与永恒复归的关系来看,拟像与永恒复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致于彼此只有通过对方来理解。承继了克罗索夫斯基的尼采研究,德勒兹深入阐释了拟像与永恒复归的密切关系。在《尼采与哲学》中,德勒兹革新了“永恒复归”的阐释,永恒复归不是“同”或“一”“是”的复归,而是从差异与多样性呈现的“一”或“是”,因而,“永恒复归在尼采看来决不是一种同一的思想,而是综合的思想、绝对差异的思想……在永恒复归中,不是‘同’或‘一’的复归,而是复归本身是那只有从杂多和差异物来言说的‘一’……不是‘是’(存在)复归,而是复归本身在它从生成与流逝中呈现出来的范围内构成‘是’(存在)。不是‘一’复归,而是复归本身是从杂多或多样中呈现出来的‘一’”德勒兹从谢林的高级经验论中寻到了解释的“理由”——差异的“多”与混沌。由之,永恒复归与相互包含的差异世界、不具有同一性的混沌世界关联起来。在柏拉图主义中,永恒复归与混沌是对立的,混沌被强加以“同”与“似”的外在秩序;在尼采那里,永恒复归与混沌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唯一的与相同的肯定。“永恒复归的秘密就是它从不表达一种与混沌相对的、使之服从的秩序。相反,永恒复归除了混沌之外不是别的东西,是肯定混沌的力量。”就拟像的运作过程而言,拟像不是被贬低的摹本,隐匿着一种否定原本与摹本、原型与复制之间的积极力量。“颠倒柏拉图主义从此意味着:使拟像上升,肯定拟像在祭像或摹本之间的权利。问题不在于本质-现象或原型-摹本之间的区分。这一完整的区分运行于再现的世界之中;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中进行颠覆,‘偶像的黄昏’。”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以“床”的比喻提出了使用者、生产者、摹仿者,分别对应于原型(理念)、摹本、拟像,构建了柏拉图主义的三位一体。使用者掌握真正的理念的知识,具有评判的标准与能力,因而处于等级结构的顶端;生产者遵循着理念的本质,按照建构性的关系与比例进行生产;摹仿者通过归纳或颠覆获得非生产性、相似性的效果,遭到了贬斥与罢黜。针对拟像的相似性效果,德勒兹借鉴了奥杜亚尔的拟像研究,指出了拟像研究的视角问题,拟像意味着观察者不能控制的重要维度、深度与间距,由之产生了相似性的印象,而拟像纳入差异/微分的视角,观察者属于拟像本身的一部分,随着视点而转变与变形。从拟像中,德勒兹引入生成的研究路径,把拟像与生成进行连接:“总之,拟像中有一种生成-疯狂、一种有像《菲利布》所描述的不受限制的生成(“多与少一直向前”)、一种始终他者式的生成、一种深度的颠覆性生成,善于回避相等、限制、相同或类似:始终是既多又少,但永不相等。强加这一生成以限制,使之趋于同,使之相似——而且对于那保持反抗的部分,尽可能将其抑制到最深层,将其禁闭在大洋深处的洞穴之中:这就是柏拉图主义在其使图像战胜拟像的意愿中的目标。”三、重新思考的柏拉图主义在德勒兹汪洋恣肆的哲学世界中,他或许就是一个藏身于更深的洞穴的思考者,他不断地变换自己的思想面具,挑战了西方哲学根深蒂固的柏拉图主义传统,使赫拉克利特和智术师们浮出了表面,之后斯多葛派、斯宾诺莎、休谟、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成为他的哲学剧场的主角。他从差异与重复的视角思考拟像,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柏拉图主义,激发我们对柏拉图主义做出重新阐释。首先,德勒兹的颠倒柏拉图主义不能被视为拒绝柏拉图主义,德勒兹曾明确指出:“现代哲学的任务已经被确定为颠倒柏拉图主义(renversementduplatonisme)。这一颠倒所保留的许多柏拉图主义特征不仅是不能回避的,而且是合乎愿望的。”在《什么是哲学?》中,德勒兹与加塔利认为希腊哲学仍然固守着这一随时准备再次彰显其超越性的智慧,不过一种内在于超越性事物的内在性必不可少。柏拉图的超越性的理念在德勒兹的内在性哲学中遭遇了矫正,呈现出西方哲学史上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博弈,也呈现了当代法国哲学的两种倾向。阿甘本曾言,当代法国哲学经历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洗礼而呈现出两种发展倾向,一是以列维纳斯、德里达为代表的、经由胡塞尔向康德回归的超越性趋向,一种是以福柯、德勒兹与加塔利为代表的、经由尼采向斯宾诺莎回归的内在性倾向。四、德勒兹的拟像论在颠倒柏拉图主义的过程中,德勒兹充分发挥了拟像的潜在力量,把拟像变成他的内在性哲学的重要问题域之一。他将拟像问题追溯到西方哲学的开端,在貌似反柏拉图主义的面具下对柏拉图主义进行颠倒,从西方哲学的内部来对拟像进行重新解读,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基于差异的内在性理念,由之更新或完善了柏拉图主义,以便寻找现代哲学的发展路径。面对沉重的哲学遗产,德勒兹希望以拟像的力量来定义现代性,为现代哲学开辟新径。“无论以何种方式被构想,同一性的优先性界定了再现/表象的世界。然而,现代思想诞生于再现/表象的破产、同一性的丧失,诞生于那在同一物的再现/表象下面发挥作用的全部力量的发现。现代世界是拟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没有在上帝死亡后继续存在,主体的同一性也没有在实体的同一性消失后继续存在。通过一种更加深邃的游戏——差异与重复的游戏,一切同一性都只是被拟仿、被产生为视觉的‘效果’。我们希望思考差异自身,以及差异者之间的关联——这种思考独立于那些使之返回‘同’与使之经受否定物的再现/表象形式。”德勒兹明确规定了他的哲学事业就是基于差异与重复对柏拉图以来的再现/表象进行批判,而拟像隐藏着差异与重复的秘密,可以视之为现代哲学的重要议题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合同范本递增3篇
- 2025年度健身房租赁经营合同书3篇
- 2025年个人健康保险合同补充协议3篇
- 2025年度高端厨房设备定制采购、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衣服装类智能制造服务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工机械设备租赁与维修分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门窗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生活规划与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设备销售与维护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健康食品代理销售合同(功能性食品市场)
- 课题申报书: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年医美行业社媒平台人群趋势洞察报告-医美行业观察星秀传媒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 湖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