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风险与动因
自21世纪以来,以社交网络、移动结算、云计算、搜索引擎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迅速发展,并受到了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等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金融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有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未来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以达到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谢平,2012)。但这种判断假设条件过于完美,也不可能完全出现,金融媒介仍然会承担一定职能,但其职能的大幅度减小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2013)。也有学者从经验性研究角度出发,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宫晓林,2013),完全替代传统金融还是不可能的,也很难成为金融业的主体,只能是传统金融有益的补充(曾刚,2013)。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使得普惠式的金融成为可能,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提升,并不断与传统金融业相碰撞。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以互联网金融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以期为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有益参考。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我们将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界定为以互联网金融思想为实现基础的全部金融服务模式的总称;而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界定为,基于互联网金融思想,以互联网为实现渠道的,有关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的方式总称,也即为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思想的再实现。从本文的研究目的出发,如无特殊说明,后文中所提及的互联网金融皆是指狭义上的概念,并重点以传统商业银行为比较对象进行研究。从本文研究目的出发,重点依据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平台类型、服务客户群体及金融服务模式等综合外在表现形式,将互联网金融分为电商模式与P2P模式两大类。(一)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所谓电商模式即是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为代表,以其平台服务链中的上下游客户为服务对象,以供应链融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金融服务产品的金融服务模式。近年,随着这种模式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纷纷设立电商平台,并开展类似的金融服务。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将传统的由电子商务公司发起的电商模式称为非银行系电商模式,而由商业银行为发起主体或实为商业银行控制的电商模式称为银行系电商模式。一般情况下,电商模式的资金融入方是平台上的注册用户,用户有较长的平台使用历史,在平台上累积了客户相当量的交易信息与资金流转信息。电商模式以这些数据信息资源为基础,运用大数据理念及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打造新的信用评估体系,从而有效管理平台融资风险。对比其他互联网金融,由于电商模式占据了客户资源、交易数据、产品结构及资金来源机构化等优势,业务规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二)p2p模式下的资金渠道P2P网络借贷(下称“P2P模式”)指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直接借贷模式,国内通常称其为“人人贷”。P2P模式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个体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向,在债权和债务属性关系中脱离了传统的资金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讲,P2P模式涵盖在“金融脱媒”的概念里。一般情况下,在该模式中,存在一个中间服务方——P2P平台。其主要为P2P模式的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但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具体服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借贷信息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逾期贷款追偿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有些P2P平台事实上还提供了资金中间托管结算服务,也依然没有逾越“非债权债务方”的边界。二、传统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之所以会引起金融业的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较传统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具有一些特有的特点。(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涵社会公平的重要性体现为不同的社会主体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应该具有相同的机会,因此,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不断提升不同社会主体获得金融资源的机会均等性,以减少金融排斥。ShermanChan将金融排斥定义为:人们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弱势群体缺少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在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下,商业银行无法高效应对小微企业和部分个人客户的业务要求(小额理财与小额信贷),导致对某些客户的金融排斥。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作为金融活动参与者,享有较为充分的权利,并具备一定的手段参与到金融活动之中,在信息相对对称中相对平等自由地获取金融服务。同时,客户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缓解金融排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二)信息创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按照交易成本理论,传统金融服务中介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个体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但在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仍面临一些困境,如小微企业和个体客户存在数量众多、地域分散、需求多样及信息高度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商业银行的单位信贷投放成本高、效率低、目标不精准,无法批量获得客户,产生了收益与成本不匹配问题。而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平台(如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这些交互信息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本。互联网金融借助于大数据理念与信息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开创了新的信用评估体系,大幅提高了对金融参与者(主要是借款人)的信息识别能力与识别效率。当贷款对象违约时,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可以通过公开违约信息和降低评级信息等方式,增加借款人违约成本,这较为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服务的交易成本,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了相对优势。(三)促进交易匹配,进行信用中介传统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资源配置能力明显优于单个金融主体,但受限于客户搜寻成本、客户识别成本及资源约束等问题,经常会出现资金供求双方无法获得有效匹配的问题,即存在资金需求方无法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和资金供给方也不能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的问题。理论上,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需要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机构的撮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有去中介化的作用。从交易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实现了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的直接对接,在这个层面上互联网金融确实实现了去中介化。但事实上,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类交易成本,甚至有些成本并未真正降低,如受限于资金供给者的专业能力,互联网金融较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可能面临较高的信息识别成本,将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等。因此,在实际业务中,互联网金融为了促进交易的有效匹配,往往履行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职能。据此,互联网金融有去中介化趋势,但这种去中介化有限地去掉了资金间接供给方,而无法有效脱离信用中介,因此,仅是相对的去中介化。(四)信用评估风险分析。在对于商业银行理论上,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所服务的融资主体主要为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或其他担保手段,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传统的商业银行通道获得融资支持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因此,该市场在类型上应该属于被商业银行筛选剔除其服务主体之外的“次级贷款市场”。该贷款市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贷款主体主要为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商业银行传统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借款者信用记录不完整或者信用等级较低,道德风险较高;二是贷款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贷后资产质量评估难度较大,对贷款主体的流动性监控能力偏弱,对贷款主体还款能力降低的识别存在后知后觉的问题,信用风险较高;三是贷款主体的私人信息隐蔽性较高,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出资人资金的全面损失风险较高。总体来讲,该市场较传统商业银行融资市场相比,天然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如没有良好的信用评估手段与风险管理机制,潜在违约风险较高,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现象,可能会给互联网金融市场或者整个金融业造成较大冲击。上述特点一方面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较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模式具有突出的优势,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继续快速发展,进而不断对商业银行发展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需要推进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与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或者需要适度监管,以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资信水平的提升,实现该领域的良性发展。三、主要矛盾:内在矛盾从哲学的发展观出发,事物的出现与发展是多重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但决定其发展方向的是其内在的主要矛盾。就互联网金融来说,我们需要洞悉其发展的根本动因,才可以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判断。(一)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金融业在我国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传统商业银行又处于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地位。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避免其对经济领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国对商业银行采用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办法。严格的市场准入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的数量,致使行业基本处于一种半垄断状态,市场的整体利润率水平较高,众多投资者虽一直觊觎该行业,但却无法突破市场准入门槛。而从严的监管办法,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因此,商业银行有动力进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突破监管,获取更高收益。互联网金融恰好实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突破。具体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市场监管成本较低,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上述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热情,也促使互联网金融模式被不断复制,并得以逐渐成熟与发展。而反向来说,互联网金融恰恰是突破商业银行准入门槛与严格监管的有效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把“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看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因。(二)商业银行信息化历程虽然“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因,但互联网金融发展离不开两大核心基础。首先是互联网金融思想,包括互联网金融服务方与服务对象两个方面。事实上,在信息技术被引入商业银行,解决了商业银行复杂的手工记账问题之后,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就从未停止过。但从商业银行引入信息技术之后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信息化服务的对象从未离开过商业银行本身,也即这个时期互联网金融思想尚未形成。直到上世纪末,网上银行的出现才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理念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基于大数据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并推动互联网金融思想的逐渐成熟。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相关市场参与主体的金融理念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惧怕金融互联网(金融信息化)风险到积极主动参与互联网金融服务,这为互联网金融奠定了市场基础。其次是信息技术问题,特别是云计算、数据挖掘及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金融思想的实现与发展。(三)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毫无疑问,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企业融资、个人融资与个人财富增值服务需求。其中,小微企业融资、个人消费融资与小额度的(或高风险偏好的)个人财富增值服务很难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为商业银行)中得到满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商业银行满足这些金融服务需求的单位成本过高,服务收益远低于商业银行的现有平均收益水平,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商业银行传统服务领域金融需求的同步增长,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叠加,致使商业银行无法顾及该类市场。然而,庞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当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无法解决这些需求时,就催生了在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体系之外破解该问题的急切需求,也即催生了P2P模式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四)金融机构的性质本质上来讲,以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及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是一种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手段,其价值核心在于技术所服务主体的价值。当这一主体是金融时,就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模式,使得互联网金融较传统商业银行更具经济性,主要体现为其固定资产投入成本、金融服务匹配成本、客户维护成本及风险管理成本更低,从而形成新的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由于资金的逐利本质,互联网金融必然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这一领域,并促进该领域的成熟与发展。因此,只要互联网渠道相对传统商业银行具有更低的金融服务成本与更好的金融服务溢出,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将是无法改变的。(五)大型企业为上下游金融控制提供成本的建议,在企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其金融服务需求的绝对量剧增,金融服务要求更趋个性化,现有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成本占企业总体运行成本的比重逐渐增大,企业有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进行自我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正常运转,在企业内部留存了大量资金,企业急需提高这些资金的运用效率。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流动性,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大型企业有加大对上下游金融控制的动力。这些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企业自金融服务的发展。特别是当企业自金融化的成本已经小于外部金融服务成本,可以获取额外收益之时(如降低采购成本),企业自金融化的动力就更为强烈。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实现企业自金融化的一条有效路径,如京东、苏宁等大型平台公司,互联网金融不仅有效降低了公司的金融服务成本,而且有利于其进一步在金融方面控制上游企业,提高产业链条的整体粘性与稳性。理论上,只要构成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的上述因素不发生逆转,那么互联网金融在上述因素推动下,将不断创新快速发展。事实上,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是最有可能逆转的因素,但金融服务天生就具有规避这两个因素的本性,且互联网金融对比传统渠道的金融服务更具经济性,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会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变,并将不断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四、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中介赋能模型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者认为是不确定性及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出现,而实践也已经证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确实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不确定性风险的种种功能。在现实金融活动中,恰恰是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降低了各类交易成本,润滑了各类金融交易,发展了社会信用,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那么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是否会如有些学者所称,互联网金融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谢平,2013),也即互联网金融可以绕开信用中介。理论上来讲,只要互联网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交易摩擦等交易成本问题,那么由金融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发展诉求出发,互联网金融就必须具有金融中介(信用中介)的职能,否则互联网金融就会因过高的交易成本而被市场所淘汰。现实中,互联网金融能否实现信息的完全对称,也即能否实现金融参与者的所有与金融交易有关的信息均完全公开、可被获得,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摩擦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金融参与者的信息完全公开具有高额的成本,包括高额的社会安全成本、隐私保护成本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成本要远高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收益。如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得到“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的结论,也即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无法实现真正的金融脱媒。(二)“次贷市场”信用杠杆不高,导致“风险大、监管较难”前面我们已经对互联网金融的次级贷款市场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阐述,在此我们直接引用前文的结论,亦即我们理论上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一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次级贷款市场”特征决定了该服务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然而该风险与美国的“次贷市场”风险又存在很多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信用杠杆问题。我们知道,次贷危机前的美国,为了“有效管理”次贷市场风险,以次贷资产为基础,进行了类几何级数的信用创造(高信用杠杆),致使作为基础标的资产的次级贷款的些许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整个金融链条的大幅震动,最后在次贷市场整体风险爆发时,产生了金融领域的巨震。而互联网金融的“次级贷款市场”信用杠杆不高,如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其杠杆率在两倍左右,明显位于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次贷市场”特征,警惕风险,但又无需过分放大风险,盲目进行严格监管。总体而言,从互联网金融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需要加强信用评估手段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以有效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现象,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三)互联网金融对基础货币量的影响所谓信用创造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各类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当然此种货币不是现金货币,而是存款货币,它只是一种账面上的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功能基础上产生的,该功能是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相区别的最主要特征,亦是商业银行杠杆经营、获取利润的重要基础。理论上,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规模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作为信用创造基础的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量,二是货币乘数,也即信用创造产生的杠杆效应,基础货币量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总规模。对应于互联网金融,上述理论也将适用。互联网金融如果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则无法吸收社会存款,其资金来源或为互联网金融注入的资本金,或为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负债(负债规模一般还会受资产负债比例的约束),无论哪种渠道都决定了互联金融可供融通的资金规模非常有限。虽然互联网金融可以进行信贷业务,但同样因其无法吸收社会存款,使得贷款资金无法在互联网金融体系内循环流动,也即无法产生货币乘数效应。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互联网金融如果不具有信息创造功能,则其信贷业务规模将非常有限,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为什么其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冲击效应相对有限。显然,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我国对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精美课件
- 2024年度新材料研发平台钢材建设合同3篇
- 手房购买的合同范本
- 绿植采购合同范本
- 中班礼仪教育课件
- 土方开挖课件
- 《产后病人的护理》课件
- 《中国房颤共识》课件
- 财务年终报告范文
- 青岛装修合同范本2024
-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教案
- 行车记录仪培训课件
-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继发性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4》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瑞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
- 港口设施保安培训测验、考试题目和答案
- 医学伦理学-人卫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运动手环策划方案
- 《网络故障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