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的分权制衡与监督_第1页
论汉代的分权制衡与监督_第2页
论汉代的分权制衡与监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汉代的分权制衡与监督

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集权和分权。最后,我们必须确保皇权的实施。集权与制衡,是中国自秦统一以来,皇帝制度的两个方面。以下,以汉代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演变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一以宫廷政治为核心的专政皇权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地位很高。按陈平的说法:“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显然,汉初的相权,对皇权是有较强的制约作用的。对此,文帝和景帝都亦忧亦惧。文帝曾经故意刁难丞相周勃,逼得周勃主动让位于既能干又乖巧的陈平。陈平死后,周勃再度为相,但不到一年,就被文帝找借口赶回自己的封地去了。景帝时,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也做了丞相。但周亚夫总是干涉景帝行事,被罢官,最终还丢了性命。至汉武帝在位时,则开始从制度上削夺丞相的权力。武帝利用中书和尚书控制朝政;中书全由宦官掌握,而“使宦者典尚书事”武帝削弱相权,政令由宫廷直达郡县,使汉代的中央集权,始具有“专制皇权”的性质。其时,“常侍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太守)事,户曹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事。”成帝时,又置尚书“三公曹,主断狱事”按汉朝的规矩,贵戚、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弟,有入宫充任郎官的特权;财力雄厚人家的子弟,则可以以“富赀”为郎官。这两类人,久在宫廷行走,“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总之,汉武帝所建立的专制皇权,是以宫廷政治为核心的。在这样一套制度化了的权力体制之下,往往是上用“小臣”,下用“小材”。而“小臣”、“小材”之“将秉君威,以害正事”武帝曾企图用酷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所谓酷吏也大都非常势利。如王温舒,“有势者,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又如杜周,“专以人主意指为狱”。但是,以宫廷政治为核心的专制皇权,既不能从制度上限制权力的滥用,刺史之设则决无普遍、长远的监察之效。盖其时,“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太守“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宫廷政治之下,皇权是专制的;但专制的皇权,并不一定掌握在皇帝手中。武帝雄猜,尚能把专制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武帝之后,专制皇权往往成为宫廷“小臣”们手中的玩物。昭、宣、元、成、哀时期,西汉政权总体上为外戚所把持,最终是王莽篡夺了皇位。与此同时,吏治的败坏与豪强势力的膨胀,也使西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处于基本失效的状态,“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汉代设郡,“本资镇压,非以为治”但是,当王莽篡夺了西汉政权之后,又重新设置州牧;仍设“郡监”以监察郡县自始自终,王莽就没有得到地方豪强的支持。昆阳之战,王莽几十万精兵,竟为更始军一万余人击溃。从此,新朝之不堪一击,暴露于天下。故当更始军进攻长安、洛阳之际,遍地豪强乘势而起,“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二以监督机制制衡权力东汉是在豪强割据的状态中建立起来的。东汉扫平了割据,统一了天下,却没能扫除天下豪强。东汉承袭了西汉的政治制度,其专制皇权亦以制度化了的宫廷政治为基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宫廷政治和豪强,显然是西汉留给东汉的遗产。但是,汉光武帝和明帝统治时期,专制皇权毕竟控制在皇帝自己的手中。继章帝重用外戚窦氏,到和帝利用宦官谋杀外戚窦宪,东汉的宫廷内部遂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的局面。之后,东汉的中央权力,在大多数时候,都由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掌;而东汉的官僚集团,虽然主要倾向于外戚,却也往往与宦官暗中勾结。从根本上说,无论外戚、宦官,还是官僚,都与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表着豪强的利益,或者本身就是豪强。“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充京师,外布列郡综上所述,可知两汉由于集权过度,导致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失效,由此造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失控,最终是国家对整个社会的失控。两汉的集权,目的在于形成皇权专制。其所采取的集权形式,就是宫廷政治。两汉以后,中国的皇权,基本上就是在这种宫廷政治的框架中运作的,却也在对权力制衡的问题上用足了脑筋。制衡,首先是中央对地方的制衡。其特点是将地方的事权,不断收归中央。而制衡的另一方面,一是将相权不断分解,二是将中央各主管部门的事权不断分解。在这一过程中,统治者认识到,相权的完全虚置,于行政不利。故隋唐整齐魏晋南北朝之制度,在中央,则将相权一分为三: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执行;在地方,则郡(州)县之外,因事设立各种专官,如宣抚使、营田使、转运使、户口使、租庸使、度支使、盐铁使、两税使榷茶使等等,将很多地方的行政权,都改归中央。然而,按唐朝的制度设计,对皇权本身并无制衡,权力的赋予,往往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唐之翰林词臣,就因为接近皇帝,而往往被“召入禁中驱使”唐以后,对权力的制衡,就总的趋势而言,仍是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不断分解。在中央,相权更趋微弱;而中央派出各种专使,将地方的财权、司法权和兵权直属中央;甚而以各种中央派出机构,直接控制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叠床架屋所造成的形格势禁,的确达到了权力制衡的效果;严密的监察制度,始能于有效的权力制衡中发挥作用。即如明朝,宫廷政治虽已扩张到了极致,厂、卫皆操于宦官之手,然相互间仍有严密的牵制;而司礼监与内阁,相互掣肘亦甚严,并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