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灭佛原因新探_第1页
三武灭佛原因新探_第2页
三武灭佛原因新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武灭佛原因新探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文化传统、心理习惯、思想信仰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尖锐的矛盾,再加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其传播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多次遭到当政者的禁绝和诛除,酿成佛教徒所称的“法难”。从南北朝至唐代四百余年间,前后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4—450年在位)、北周武帝宇文邕(561—577年在位)、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在位)等三位帝王反佛、灭佛。他们执政时期,都曾下令拆毁寺院、没收寺产、焚烧经像、强迫僧尼还俗甚至诛杀僧人,使佛教受到很大打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武灭佛”。“三武灭佛”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因素:道教极力排斥佛教,对佛教屡加责难,积极鼓动帝王驱逐乃至毁灭佛教。道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为了与外来的佛教争“正统”、争信徒、争利益,在佛教传播过程中,道教对佛教的排斥与攻击十分猛烈。道教排佛,总是与居于中国传统社会主流地位的儒家结成同盟,一般从纲常伦理、夷夏之辨、王道政治三方面发难,并借助至高无上的皇权,不遗余力地打压佛教。一、以孝慈为德本,弘扬佛教汉魏时期,佛教初传,还保留着浓厚的印度佛教风气。宣传俗众“出家之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关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敬仰父母。”在声讨佛教违背中国传统纲常伦理的汹汹浪潮中,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清虚观道士李仲卿。他著有《十异九迷论》,从伦理观的角度猛烈抨击佛教。他说“老君之教,以复孝慈为德本;释迦之法,以舍亲戚为行先”。“老君作范,唯孝唯忠”,“释教弃义弃亲,不仁不孝”。“夫礼义成德之妙训,忠孝立身之行本。未见君臣失礼,其国可存;子孙不孝,而家可立。今……萁据父兄之上,自号桑门;傲慢君王之前,乃称释种。不仁不孝,已著于家;无礼无恭,复形于国。斯则门门出枭獍之子,人人养豺狼之儿,抚臆论心,良可痛矣!”“夫国以民为本,本固则邦宁……今佛教即不妻不娶,名为奉法;唯事早逝,号得涅槃。既阙长生之方,又无不死之术,斯一世之中,家国空矣。”在道教看来,佛教违背中国传统纲常伦理,其危害如洪水猛兽,“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二、灭佛以“夷夏之辨”为其居民佛教最初经西域传入中原,故被汉地百姓视为“戎神”。东汉时,朝廷“唯听西域人得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这种“夷夏之辨”在“三武灭佛”过程中也成为诛灭佛教的根据。有意思的是,北魏、北周统治者都是鲜卑民族,但为与南朝政权争“正统”,却以华夏自居。如北魏太武帝在灭佛诏书中斥责“彼沙门者,假西戎虚诞,妄生妖孽”,“朕承天绪……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其一切扫荡胡神,灭其踪迹。”三、道教影响中国传统政权的性质和政治动机道教为了排挤佛教,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立论,认为“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天皇地皇之世,无佛而祚延,后赵后魏以来,有僧而运促”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国后即与皇权存在严重对抗。佛教自创立之日,即追求远避尘世、不恋世情、不问政治、超凡脱俗,佛道一定程序上凌驾于王道之上,所谓“沙门不敬王者”就是印度佛教的传统。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高于一切,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不仅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而且连臣民的思想、社会意识形态也必须服从、服务于皇权。上古以来,中国人最敬畏的是“天”,正如孔子所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命”的思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皇帝自命天子,宣称受命于天,代天治民。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但又始终注意限制神权,不允许神权与王权平起平坐,更不能容忍其凌驾于王权之上。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沙门不敬王者”的传统势必与至高无上的皇权发生冲突,沙门对于王者该“敬”还是“不敬”,多次引发激烈争论。毫无疑问,“沙门不敬王者”损害了帝王尊严。因此,从东晋开始,屡屡发生皇帝下令僧尼致拜君亲的事情。这既反映出佛教礼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更折射出古代中国皇权的强大。佛教如不依附于当权的帝王,不要说发展兴盛了,连生存都成问题。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几百年间,佛教发展迅猛。出家僧尼和居家信徒人数众多,寺院控制的土地、房屋、山林等财富不断膨胀,而且僧人有不服兵役、寺院财产免税等特权,佛教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事实上已经形成佛教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财富、人口等宝贵社会资源的局面,影响到了正常的统治秩序;不少僧尼出入宫廷,交结权贵,干预国家政事;还有一些僧尼信众仗势横行不法,劣迹昭彰……这一切势必引起统治者的高度警觉和严重忧虑。封建帝王最关注的问题自然是如何确保统治的长治久安,一旦帝王感到佛教已成为统治的威胁,那么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去反佛、灭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实质上,“三武灭佛”并不是宗教信仰纷争的结果,而主要是佛教势力与专制皇权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道教为了打压佛教而极力渲染佛教对王道政治的威胁,恰好触动了统治者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迎合了帝王们最隐秘的心理需求。“三武灭佛”过程中,道教对佛教的排斥只是诱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绝非决定性的因素。北周武帝灭佛,连道教一同禁绝,就很能说明问题:帝王为维护王道政治,不管外来的佛教也好,本土的道教也罢,都会成为皇权的牺牲品。而反佛、灭佛的结果,都使封建国家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北魏太武帝灭佛,起因是当时陕西发生了盖吴领导的反魏起义,太武帝亲自统兵征伐。结果在长安(今西安)一佛寺内发现大批武器,遂怀疑寺内僧人与盖吴通谋造反,大怒,诛杀全寺僧人并抄没财产,“大得酿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以万计,又为窟室以匿妇女”。北周武帝灭佛,自然与他尊崇道教,宠信道士张宾等人有关,但政治动机更明确、更重要。当时北周国中有僧侣数百万,寺院万余所,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且僧侣免服兵役,寺产免税,严重影响政府的兵源和财源。北周武帝抱负远大,欲使天下统一,决心“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唐武宗灭佛,固然和他热心崇道,“惑于左道之言”有直接关系,但根本原因是为了剥夺寺院财产,充实国库,加强统治。当时寺院经济实力十分强大,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和财富,对唐王朝的财政收入造成很大冲击,已危及到统治秩序的稳定。这就迫使武宗采取断然措施,于会昌五年下诏“灭佛”。诏书指出“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梁,物力凋瘠,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表示灭佛的目的是“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此次灭佛,对佛教打击极大。“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综观“三武灭佛”,都有道教排挤佛教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过于膨胀的佛教势力与专制王权之间产生的尖锐矛盾。佛教屡受打击,可道教也曾成为王道政治的牺牲品。佛、道争斗最后的赢家是封建统治阶级。四、佛、道融合互通的宗教制度道教排佛引起佛教的猛烈反击,为了能在中国扎下根来,佛教主动地进行自我调适,积极学习、吸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佛、道两教在长期的相互争斗中,也相互“取长补短”:道教更多地吸收佛教的教义理论,佛教则仿效道教的科教礼仪。至唐代,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佛教已中国化了。就宗教信仰而言,由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素来淡薄。长期以来各种宗教并行流传,但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西欧那种残酷的宗教战争,各教信众均能和睦相处。而且,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实用性———信教主要是为了求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