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比较_第1页
《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比较_第2页
《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比较_第3页
《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比较

《隋唐经志》(以下简称《隋志》)是汉代文艺集(以下简称《汉志》)之后的第一部全面图。《隋志》对唐代以前的书籍及其发展做了总结,是我们了解先秦到唐代学术发展的重要的参考资料。《隋志》大类类目是对《汉志》大类类目的合并、增加和修改。《隋志》经、史、子、集四大类序中也明确谈到它大类的划分是根据《汉志》分合而成的,将“六略”变为“四部”,在很大程度是对《汉志》的继承与发展。与《汉志》相比,《隋志》在分类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四部之后附有道经部和佛经部。《隋书》的编撰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在其后附上道经和佛经并非偶然。这意味着佛教和道教在隋唐这个历史阶段,对其主流文化已经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已经成为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笔者就佛教对隋唐文化的影响进行初步阐述,以待方家指正。一、佛教传播于中国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佛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作为古印度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存在的。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印度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圈开始产生交流,这归功于亚细亚交通路线的开辟,这使得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隋志》云:“推寻典籍,自汉而上,中国未传。”以此观之,汉代之前,佛教尚未传播到中国。直至西汉末年,印度文化才随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走进了古老的中国大地。自此,随着佛教经典翻译的日益增多,佛教的影响也将会随之日益增大。到了隋唐这一历史阶段,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渗透,随后迎来它的鼎盛。此时中国文化已不再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二、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佛教以解脱生死为根本宗旨,发展成为庞大的学术体系。借着东汉末年的乱世局面迅速传播中原地区,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壮大,极大了动摇了汉代儒教的社会基础,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政治相对稳定时间较长,使得封建经济的发展达到空前的一个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古文化开始进入了一个旺盛的创造期,出现了辉煌的文化成果。佛教不仅成为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佛教为中心的对隋唐文化其他方面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也非常大。佛教文化在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几乎影响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语言文字、文学、建筑、雕塑、绘画,甚至政治都印上佛教的烙印。1.佛教词汇的翻译隋唐时期,汉语的词汇量急速增加,这与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不无关系。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到了唐代才开始真正的成熟起来,对佛经的翻译也越来越完善。佛经的翻译给汉语带来了丰富的词汇和构词方法,仅翻译佛经所创造的新词汇和成语就高达数万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的翻译虽已获得极大发展,但仍处在起始阶段,译文粗陋,以至于保留下来的佛教词汇主要来源于隋唐时期。在佛经翻译过程中所创造的新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文学色彩明显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这就促成了禅诗创作的繁荣局面。东晋时,僧人诗歌创作开始出现,但诗僧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的出现是在唐代。他们以数量可观的诗作,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光彩。如拾得、寒山子、皎然、贯休等都有不俗的创作。世俗诗人中也不乏优秀的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禅诗,这其中最著名的当首推王维。王维既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对禅理有着深刻理解,凭着超绝的诗才,在其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寄予禅理的意蕴。禅诗对唐代诗人的影响很深,它一扫唐初浮艳的诗风,给诗坛带来了一种追求清、寒、幽、寂的气氛。禅诗创作的“以禅入诗”,“以诗说禅”,将唐诗推向了“理趣”的新境界,在中国诗坛上得以独树一帜。禅诗宁静淡泊、自然洒脱和旷达无碍的精神境界,赋予了唐诗一种宁静空灵、超脱潇洒的意境。3.唐代寺院的建筑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殿、堂、楼、台、亭、阁等。佛教传入后,全国各地涌现出壮丽的寺塔建筑。晚唐诗人杜牧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以描写古代中国寺塔之多。由于隋唐帝王多崇尚佛教,使得寺塔、石窟等建筑大量涌现。如享誉世界的西安大、小雁塔都是唐塔。隋唐的石窟艺术在南北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最著名的有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从北魏开凿至唐代,现有石窟1300多个,半数以上是隋唐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现存486窟,其中隋唐时期开凿的石窟就占三分之二以上。其规模之大,艺术成就之高,使得其成为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4.雕塑的题材增加中国的雕塑艺术在汉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佛教的传播,雕塑艺术为佛教所用,并受到印度雕塑艺术的影响,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雕塑艺术。佛教的雕塑艺术包括石雕、木雕、玉雕像、铜铁铸像、泥塑像和瓷像等,表现题材有各种佛、菩萨、罗汉、天王等佛教的崇拜对象。隋唐的雕塑艺术,以石雕和泥塑佛像最为丰富多彩。在洛阳龙门,永靖炳灵寺等石窟中,有许多隋唐时期的石雕造像,其中最著名的龙门奉先寺雕像,就建于唐高宗时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李泽厚称其为“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中国的最高代表”。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坐像,也是唐代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雕像。隋唐雕塑之风盛行,与佛教兴盛有直接联系,留存下来的许多雕塑精品,都被后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5.佛教画《唐方面》佛教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的绘画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东汉自六朝的佛教画更是成为当时绘画艺术领域的主流。唐代佛教壁画则在中国绘画史行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高潮。当时绘有佛画的寺院多大一百八十三座,知名画家有七十人。佛教画包括各类佛、菩萨、罗汉、天王以及历代高僧,佛传本生、经变、故事图等。佛教绘画是佛教扩大宣传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形象的传播教义,也可以供教徒礼拜敬奉,还可以作为寺院殿堂装饰之用。唐代的佛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也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丰富,表现的境界也更为扩大。同时,唐代的佛画还点缀着许多人间社会的生活小景,明朗乐观而富有情趣,颇受信众欢迎。唐代佛教绘画不仅在形象上创造了很多的典范作品,新创了别开生面的形式,而且丰富了绘画的题材,在中国的美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佛教对佛教的崇拜和传播自秦汉以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得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任何宗教的传播都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受封建帝王思想信仰倾向的直接影响。纵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史,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当时的皇权统治密切相关。皇帝对于佛教的态度,对佛教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隋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鼎盛时期。这种鼎盛局面的出现,与大部分统治者对佛教的利用和崇拜难以脱离关系。更可以说,自始至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都在国家的严密控制之下。隋文帝杨坚就是一个重佛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不但以护法王自居,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复兴和传播佛教的措施。《隋志》云:“开皇元年,高祖普召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文帝对佛教的推崇,以致“天下之人,从风而靡”。文帝还重建僧宝、建寺、立塔、造像、写经,甚至提倡义学,重视传教。在帝王的扶植之下,隋代佛教得到很大的传播。到了唐代,重佛的皇帝包括唐太宗、唐高宗、唐睿宗、武则天、唐肃宗、唐德宗、唐敬宗、唐僖宗等。尤其在武则天统治期间,不但修建了大量的佛寺,迎奉佛舍利,佛经的翻译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为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隋志》在其后附上道经和佛经是必然的,在隋唐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