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研究_第1页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研究_第2页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研究_第3页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研究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社区也是洪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实行的“海绵城市”改造,旨在通过吸纳、渗蓄、净化、缓释等低影响开发理念措施,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单元的自身生态功能,减少地表径流,维持小区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生态不变,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进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作为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于2016年正式颁布《青岛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规划红线,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进行建设指引,整体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面源污染削减率(以SS计)65%的目标。1楼山后社区改造工程概况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位于李沧区中西部老城区,东至区界–青银高速,西至环湾路–四流北路,北至湘潭路,南至文安路–重庆路–果园路–中崂路,总面积25.24km作为建筑与小区项目之一,楼山后社区改造工程位于李沧区楼山街道,东临重庆中路,西临楼山支路,南近楼山路,北近遵义路,北侧紧靠楼山后河和青岛钢厂,东侧与青岛胸科医院相邻,包括2个地块,总占地面积4.39万m2公共设施破损改造项目小区内分布有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带、休闲广场和绿地,车行道与停车带为混凝土或沥青铺装,人行道为混凝土或荷兰砖铺装,社区休闲公园为混凝土铺装,目前监控设施和便民设施等公共设施破损缺失严重。2.1铺内地铺本楼西侧地块内共有10栋居民楼,入户单元门位于建筑物北侧,车库门位于南侧,现状部分车库被改建为商铺,其中29号及30号楼南侧没有车库门。地块西侧为面向楼山支路的商铺背面,建筑形式为2层楼房(图1)。东侧地块内共有14栋居民楼,入户单元门位于建筑北侧,其中2~4号楼入户单元门与甬道间有较大高差。建筑物南侧紧邻楼间绿地,此外,10~12号楼南侧、东侧及北侧建有煤屋(图2)。2.2景观现状分析西侧地块楼间空间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由绿化花坛分割。南侧为入户甬道,现状为荷兰砖铺装,使用时间较长且面层有破损;北侧为车库入口,现状为水泥铺装。绿化花坛高出路面,由人行通道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图3)。东侧地块楼间空间包括南侧入户甬道与北侧楼间绿地。南侧入户甬道现状为荷兰砖铺装,样式不统一,因使用时间较长造成面层破损;北侧楼间绿地与地面平齐,绿化景观缺乏层次及季相变化,此外,6~8号楼部分楼间绿地被改建为植草砖停车位(图4)。2.3加速点内地下停车场地西侧地块北临和谐路、南临惠民路,和谐路西端与惠民路西端为小区出入口,地块中央被南北走向的车行道路分割;东侧为人行道路,有3处出入口与华龄乐园相连。楼间空间北侧允许车辆穿行、南侧仅允许行人通行,南北两侧由花坛中央的人行道路相连,并设有挡车柱。西侧主要停车场地位于中央车行道两侧及南北两端和谐路、惠民路路边,均为划线停车位;此外,大部分楼间空间的花坛北侧划有数量较少的停车位,但现状楼间空间北侧车库入口区域均有车辆无序停放。东侧地块北侧为爱心路,地块内部共有3条南北走向的车行道与爱心路相连,温馨路与无名小区路在小区南侧由东西走向的车行道相连。小区出入口位于爱心路与楼山二支路交汇处的车行桥西端,车行桥横跨楼山后河。6~8号楼楼间空间设有停车区域,允许车辆进入,其他楼间空间仅允许行人进入。东侧主要停车场地位于温馨路两侧、楼山二支路西侧、爱心路南侧、9号楼楼前车行道南侧及1号楼南侧楼间铺装区域均为划线停车位;6~8号楼楼间空间的部分绿地现状被改建为植草砖停车位。此外,无名小区路及楼山二支路西侧、爱心路北侧均有车辆在划线停车位之外停放。2.4排水暗沟下垫面现状西侧地块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下垫面现状见表1。建筑雨落管、入户甬道及路面雨水汇集到楼间花坛南侧的排水明沟,再向东西两侧分别汇入西侧的排水暗沟和东侧的排水明沟。现状西侧排水暗沟实际为电缆沟,东侧排水明沟存在断点(图5)。东侧地块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以温馨路为界,两部分内部地势较平缓,下垫面现状见表2。建筑雨落管、入户甬道及路面雨水汇入建筑周边的排水明沟,再通过涵管或散排的形式汇入东西两侧的市政管网(图6)。3重建建设项目的内容楼山后社区改造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改造内容包括更换入户甬道铺装为透水铺装10877m4改造项目的困难4.1施工地点均在居住区内本项目海绵城市改造涉及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建筑雨落管断接、嵌草砖停车位等多项内容,施工地点均位于居民小区内。施工可利用场地较小,改造设施分布分散,施工过程需占用小区道路、停车位、公共空间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与出行。4.2地下管网复杂,精准化施工难度较本项目为既有老旧小区改造,在设计阶段与施工准备阶段,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均做了大量摸排工作,施工现场原有地下管线较为复杂,准确定位、精准施工有一定难度。开挖过程中部分改造点发现地下管道、管线或构筑物,需变更设计方案或调整改造区域。4.3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尚处于推广普及阶段,民众认知度不高,改造意愿局限于政府部门,缺乏社会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推进。该问题在既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表现尤为明显,居民对海绵城市理念缺乏了解,对改造施工不甚支持配合甚至干预阻挠,迫使设计调整或取消,影响工程进度与效果。5小区内雨水控制目标本项目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景观提升3方面入手,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措施,最终实现小区内雨水控制目标,包括:(1)改造楼间绿地,断接建筑雨落管,控制屋面径流,减少径流污染;(2)更换透水铺装,新建嵌草砖停车位,增加成品排水沟,减少道路径流量;(3)提升楼间绿化、新建活动空间,提升小区整体景观品质。技术路线如图7所示。6透水砖铺装及下凹式绿地的利用西侧地块靠近车行道的现状花坛部分改为雨水花园,汇集路面雨水及由成品排水明沟导入的建筑屋面雨水;无法下渗的雨水通过传输型植草沟流入面积较大的下凹绿地中蓄存,楼间透水铺装下渗不完全的雨水则通过放坡散排至下凹式绿地中(图8)。东侧地块建筑屋面雨水,通过雨落管断接导入成品排水明沟,汇入下凹式绿地中蓄存,入户甬道透水铺装下渗不完全的雨水也通过放坡散排至下凹式绿地;路面雨水通过开口路缘石进入雨水花园经过滤下渗(图9)。将楼前入户甬道现状荷兰砖铺装改为透水砖铺装。做法自上而下为:100mm厚透水砖→50mm厚粗砂干拌→200mm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2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重型压实度不小于95%;路基碾压,重型压实度不小于93%(图10)。对楼间空间的现状嵌草砖铺装停车位进行翻新改造。结构做法为:100mm厚嵌草砖孔内填种植槽拌草籽种子;40mm厚1∶1黄土粗砂;100mm厚1∶6水泥豆石大孔混凝土;300mm厚天然级配碎砾石;素土夯实,90%<压实度<93%(图11)。断接建筑雨落管,通过成品排水明沟将屋面雨水导入现状楼间绿地改造的下凹式绿地中。成品排水明沟的排水坡度为1%,加盖成品铸铁盖板,做法自上而下为:200mm×200mm成品树脂混凝土排水管沟→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C20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3%(图12)。下凹式绿地最大下凹深度200mm、平均下凹深度100mm,结构做法为:原土下挖后回填250mm厚种植土,并设置高度为50mm的溢流口(图13)。将部分楼间绿地改造为雨水花园,最大下凹深度400mm,平均下凹深度300mm,并设置高度为50mm的溢流口,做法自上而下为: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