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_第1页
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_第2页
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_第3页
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_第4页
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5页第第1页共5页第2节九年级科学生态系统练习题班级姓名TOC\o"1-5"\h\z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生活在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的是一个()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大兴安岭林区B.太湖中的鱼、虾C.公园中的松树D.长江中的中华鲟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B.真菌C.动物D.人4.生态系统中,完成物质循环的两个关键性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5.深圳东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东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活在深圳东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深圳东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如果极少量含N、P的生活污水排入深圳东湖必将导致其生态平衡的破坏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7.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的食物链:TOC\o"1-5"\h\z牧草-鹿-狼。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A、先稳定,后一直增加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C、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D、先减少,后增加8.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环境污染B、植被被破坏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9、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B田鼠—蛇—鹰C植物—鹿—山羊—狼D植物—田鼠—蛇—鹰10、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最主要的是()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D、次级消费者11、连接生命世界与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12、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13、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阳光青草兔子狐狸B、树叶瓢虫食虫兽C、草—羊狼D、青菜菜青虫燕子

在草一►鹿>狼这条食物链中,狼被大量捕杀以后,图4中哪个曲线最有可能代表鹿的个体数量变化()15、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蓝藻A、蓝藻B、草履虫C、蚯蚓、纤维分解细菌D、蝗虫16、腐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们()A、能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B、能净化环境C、C、能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D、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17、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D、农田生态系统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D、农田生态系统18、下列叙述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草原上的所有青草C、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D、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及海水、阳光等非生物因素19、下列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中形成一条食物链的是()A、鼠f蛇f鹰B、小麦f蝗虫f燕子C、细菌一青草一羊一狼D、羊一狼一细菌TOC\o"1-5"\h\z20、“一山不能存二虎”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21、一棵枯树上生活着许多蚂蚁、蛛蛛以及青苔,则这棵枯树属于()A、一个生态系统B、一个群落C、一个种群D、一个种22、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B、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C、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D、生态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23、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B、乙是消费者C、丙是分解者D、丁是分解者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上和浮游生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A.□□□B.□□□C.□□□D.□□□TOC\o"1-5"\h\z26•所有的生态系统,其成分一般都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非生物的物质、能量和消费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7•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食物中的碳B.有机物里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非生物界中的碳一条食物链中,兔子不会吃狼,但狼可以吃兔子,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水循环是单向的B.氧循环是单向的C.碳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越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能量逐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级生物将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新陈代谢各级生物在取食食物时总有部分不能被彻底消化各级生物在消化食物时总有部分会丢失掉各级生物在捕食时总有部分猎物会逃脱掉32、若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种群数量如右图所示,在这四种生物中最有可能是生产者的是()A.甲B.乙C.丙D.丁、简答题1、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包括、、和。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把有机物归还到无机TOC\o"1-5"\h\z环境中的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物质循环相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2、食物关系本质上是的传递关系,所以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食物网反映的是以关系为基础的生物间的联系,是生态系的渠道。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以及。4、绿色植物通过将光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中,然后这种能量通过和传递到各种动物中,能量在生态系统流动的过程中方向上数量上。5、空气中的氮元素能够为生物所能利用必须经过、、三

种固氮作用,生物吸收的氮元素经过的分解作用又循环回到大气中。三、分析探究题6、市场上现在有一种作为家庭摆设的玻璃生态球,球体密封,里面灌水,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着绿色水藻和几条小鱼。请根据这个生态球的情况,分析以下问题:这个生态球应放在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水藻进TOC\o"1-5"\h\z行;绿藻为小鱼提供和,小鱼为绿藻进行,所以两者都能生存;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球中还必须有,它能分解,为绿藻提供。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那么生态瓶中早晨时水溶液的PH(<、>或=)傍晚时水溶液的PH值。7•识图作答:写出□□①□的生理过程及①产生CO2的方式。①、①、①、①、①、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和大气之间的循环。8、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根据图回答:TOC\o"1-5"\h\z这个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生产者是;对鹰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这个食物网中所列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和。请你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当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时,物质将不断,能量则不断以碳为例,请你叙述化学元素在该生态系统各成分中的流动过程。第第5页共5页参考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分解者物质能量流动的渠道、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物质和能量流动3、生物圈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4、光合作用有机物食物链食物网单项逐级减少5、雷电固氮人工固氮生物固氮微生物6、有阳光进行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