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疑难病例讨论_第1页
ct疑难病例讨论_第2页
ct疑难病例讨论_第3页
ct疑难病例讨论_第4页
ct疑难病例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疑难病例讨论ct疑难病例讨论第1页2病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平素月经规则,4-5/30天,量中,轻度痛经。半月前无显著诱因出现下腹隐痛不适,无畏寒发烧,无恶心恶吐,无腹泻,无进行性消瘦,予抗炎治疗无显著好转。一天前疼痛加剧,来我院深入诊治。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卫。妇科检验:左侧附件区扪及大小约10*10cm质中包块,活动度可,有压痛。ct疑难病例讨论第2页3试验室检验糖类抗原-125:137.30U/ml(升高)糖类抗原-199:7.04U/ml甲胎蛋白:3.13ug/L癌胚抗原:<0.5u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48μg/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μg/Lct疑难病例讨论第3页4ct疑难病例讨论第4页5ct疑难病例讨论第5页6ct疑难病例讨论第6页7ct疑难病例讨论第7页860HU56HU31HU53HU59HU,27HU25HU,16HUct疑难病例讨论第8页9您诊疗是???ct疑难病例讨论第9页10

盆腔左侧壁、膀胱左侧见10*12cm实质性肿块与盆壁致密粘连,深达髂血管;肿块质地脆,呈豆渣样。表面被乙状结肠及大网膜粘连包裹。盆腔见600ml暗红色血液。钝、锐分离粘连后见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表面形态规则;双侧附件外观未见显著异常。手术所见ct疑难病例讨论第10页11病理诊断胚胎型横纹肌肉瘤ct疑难病例讨论第11页12病例小结]。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个罕见高度恶性肿瘤,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间叶细胞中度到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上有4种类型:多形型、腺泡型、胚胎型和葡萄族型。横纹肌肉瘤特征和预后与原发肿瘤发病年纪、发病部位以及组织学亚型相关。胚胎型绝大多数发生于3~12岁儿童,占RMS发病50%~60%,是RMS中最常见类型,好发于头颈部及生殖道,生长快,转移早。腺泡型恶性度高,预后差,多见于青年,好发部位为四肢和头颈部及会阴部/肛周。多形型易发生于成年人,好发于四肢,其次为躯干。ct疑难病例讨论第12页13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不显著,肿瘤发觉时较大,主要为痛性或无痛性肿块,肿瘤较小时可无坏死,但伴随肿瘤增大,中央区常发生不一样程度坏死,晚期多伴有淋巴结及血行转移。病理特点:胚胎型横纹肌肉瘤,镜下所见肿块由弥漫性异型细胞组成,呈小圆形或梭形,疏密不均,核深染,易见核分裂,为胚胎型RMS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MA、Myod、CD99基础均表示阳性,提醒肿瘤起源于横纹肌。ct疑难病例讨论第13页14横纹肌肉瘤属软组织恶性肿瘤,含有软组织肿瘤基础影像学表现,CT表现缺乏特异性。平扫普通表现为肿块呈均匀软组织密度,较大肿瘤有出血或液化坏死区,出血灶呈密度较肿瘤实质稍高区域,而液化坏死区为瘤内不规则低密度灶,边界含糊。肿瘤钙化非常罕见。肿瘤强化形式与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无关,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增强程度略高于邻近正常肌肉组织。静脉期强化程度增高,瘤体实质个别较动脉期愈加显著均匀强化;在平衡期时因为瘤内对比剂排出,强化度减低。CT表现ct疑难病例讨论第14页15判别诊疗①内胚窦瘤:现称卵黄囊瘤,普通瘤体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瘤体基础上位于中轴线,呈椭圆形,多呈浅分叶改变。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与轻中度或无强化并存。病灶内经常见溶冰状坏死。易侵犯邻近组织;AFP阳性。②恶性畸胎瘤:多起源于盆部腹膜后区域,瘤体多数巨大,普通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呈混杂密度,内含有或多或少钙化及脂肪成份,普通为轻中度不均性强化,邻近组织普通不受侵。ct疑难病例讨论第15页16③淋巴瘤:普通放疗或化疗前极少发生坏死,肿瘤可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成,增强后多呈均匀性强化,强化程度普通低于RMS未发生坏死个别。④骶前神经母细胞瘤:表现为混杂密度肿物,钙化较多见,易侵入椎管。⑤脂肪肉瘤:脂肪肉瘤常分为实体型、假囊肿型和混合型,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其内可见不均一脂肪性低密度灶。ct疑难病例讨论第16页17病例二病例资料:患者年曾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恢复良好。年行剖宫产术。平素月经规则,月经周期、经量均无显著改变,无痛经。六个月前自觉腹部膨隆,近半月来增大显著,有腹胀感,无显著腹痛,无恶心恶吐,无畏寒发烧,无腹泻便秘。近期无显著消瘦,纳可眠佳。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如孕足月,腹部扪及质中包块,上极达剑突下,形态不规则,脐右侧包块间有间隙,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及。妇科检验:阴道后壁膨隆,扪及球形质中包块活动,宫颈暴露困难。ct疑难病例讨论第17页18试验室检验糖类抗原-125:51.30U/ml糖类抗原-153:15.80U/ml糖类抗原-199:13.28U/ml糖类抗原-50:1.55U/ml甲胎蛋白:2.92ug/L癌胚抗原:0.52ug/Lct疑难病例讨论第18页19ct疑难病例讨论第19页20ct疑难病例讨论第20页21ct疑难病例讨论第21页22ct疑难病例讨论第22页23ct疑难病例讨论第23页24ct疑难病例讨论第24页25ct疑难病例讨论第25页26ct疑难病例讨论第26页27ct疑难病例讨论第27页28ct疑难病例讨论第28页29ct疑难病例讨论第29页30ct疑难病例讨论第30页31ct疑难病例讨论第31页3260HU33HU35HU51HU49HU63HU63HUct疑难病例讨论第32页33ct疑难病例讨论第33页34ct疑难病例讨论第34页35ct疑难病例讨论第35页36ct疑难病例讨论第36页37您诊疗是???ct疑难病例讨论第37页38

子宫增大如孕4月大小,形状不规则,宫颈部见肌瘤突起,与盆侧壁致密粘连,子宫峡部偏左突起一肌瘤约24*26cm,双侧子宫血管粗大,静脉怒张显著,双侧输尿管扭曲,分别行走于肿块前壁;右侧卵巢个别囊性变,右侧输卵管及左侧附件外观正常,盆腔粘连,少许腹水。手术所见ct疑难病例讨论第38页39病理诊疗多发性子宫肌瘤伴变性ct疑难病例讨论第39页40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肿瘤,好发于30~50岁生育期妇女。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普通认为可能与过多雌激素相关。依据生长部位分为浆膜下肌瘤,包含阔韧带型(15%)、黏膜下肌瘤(21%)和肌壁间肌瘤(62%)。肿瘤大小从几mm~二十多cm不等。黏膜下型肌瘤出现症状早而显著,在较小时候就能发觉。而浆膜下因为生长空间大,不受限制,不易产生症状。所以,巨大子宫肌瘤主要发生于浆膜下,其次是肌壁间。较大子宫肌瘤因为血供障碍常伴有透明变性、黏液变性、红色变性及囊变、坏死及钙化,子宫肌瘤血供均来自子宫动脉。病例小结ct疑难病例讨论第40页41平扫子宫增大,可呈分叶状,肌瘤密度可等于或低于正常子宫密度。约10%肌瘤发生钙化。增强后肌瘤不一样程度强化,略低于正常子宫。“星云状、旋涡状”改变是其特征表现,与子宫关系亲密,并可见来自子宫动脉供血。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ct疑难病例讨论第41页42巨大子宫肌瘤轻易发生各种变性,越大越轻易,且范围越大,能够有不一样CT改变。(1)均匀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与正常子宫肌密度一致,多见于小肌瘤。(2)半均匀型:平扫为均匀密度,增强为不均匀密度。主要是因为肿瘤内含有较多纤维结缔组织,缺乏血管所致。(3)不均匀型:平扫及增强肿瘤均为不均匀密度,内见多形性低密度影。假如将同一层面平扫与增强对比,在同一适当窗宽窗位下,前者好似是后者复印图像,其为“复印征”。这是本病另一个特征性CT表现。ct疑难病例讨论第42页43判别诊疗

巨大子宫肌瘤可向上生长达胰腺水平,既推压子宫,又压迫周围器官、组织,使它们移位、变形,造成肿块来源难以确定,使其定位及定性诊疗困难。需与盆腔、腹腔内及腹膜后巨大肿瘤判别。(1)与起源卵巢肿瘤判别:普通来说,卵巢肿瘤是以囊性、囊实性为主病变。良性肿瘤多为囊性或多房囊状改变,壁薄而光滑,与子宫分界清楚;恶性肿瘤多为囊实性混合密度影,乳头状突起,包膜不完整、分叶状,强化与子宫不一致,极少完全实性,且其坏死囊变区中央比周围多而大,肿块边界欠清,与子宫关系不亲密。个别伴有腹水及各种形态腹腔转移。而子宫肌瘤以实性为主,密度均匀,增强强化显著;或者不均匀,增强前后同一图像出现“复印征”,肿块与子宫关系亲密。ct疑难病例讨论第43页44(2)与腹膜后肿瘤判别:较大腹膜后肿瘤可向下生长至盆腔,在判别上应注意定位诊疗,子宫肌瘤与子宫关系亲密,腹膜后肿瘤则与腹膜后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