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与非剥削_第1页
剥削与非剥削_第2页
剥削与非剥削_第3页
剥削与非剥削_第4页
剥削与非剥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剥削与非剥削

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讨论,“剥削”是指“非生产官僚”通过垄断生产手段,“生产劳动”的“剩余劳动”占据了“自由”。一非生产劳动和剥削的非正义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就“剥削”问题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我们注意到,把其中一些对剥削问题的“新”的诠释和观点拿来同马克思的论述相比较,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原则性重大区别。首先,就剥削的对象而言,马克思认为,对劳动者本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才构成剥削的一般内容,而剩余劳动从本质上讲则是存在于人体中的“活”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虽然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剥削表现为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但剩余价值本质上就是雇佣工人“活的劳动”的“耗费”和“支出”,剩余价值不过是“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与此不同,在一些新剥削观中,或者是,认为“仅仅把劳动列为占有的对象太片面”,剥削的对象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劳动”,它也可以是一种“非劳动”。因为,在现实中,“占有物”或“剥削物”是不固定的,可以是劳动,也可以不是劳动,“因此,用收入或所得概括可能更加全面一些。”第二,就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而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劳动本身构成劳动过程的“人—主体”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则构成劳动过程的“物—客体”要素。这个物—客体要素,就是“生产资料”。与此不同,在一些新剥削观中,或者是否定剥削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垄断基础,否定剥削与私有制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私有制与剥削没有因果关系”,因为“最初的剥削行为,并不需要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只要有剩余,并有对剩余产品无偿占有的权力就够了”或者是,把生产劳动的客体因素(生产资料)与主体因素(劳动力)相混同,将剥削的基础归结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劳动力的差别。认为“在今天,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致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差别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极其不同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必然产生劳动(智力)雇佣劳动(体力)这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相伴而生的劳动(智力)对劳动(体力)的剥削这样一种新的剥削形式”或者是,将剥削的基础归结为人的天赋、权力、技术、知识和地位等,把这些因素统统都看成是生产资料或生产性资产。“归因于技能私有权的社会主义剥削在社会主义下是应该存在的,而地位剥削则是一种无意形成的、令人厌恶的不平等形式。”第三,就剥削所体现的主体关系而言,马克思强调,剥削是基于“对抗性”生产关系并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剥削是“非生产劳动阶级”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只有生产劳动者才是被剥削者,而剥削者则一定是非生产劳动者,不能离开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去谈论剥削问题。与此不同,在一些新剥削观中,或者是,把剥削关系归结为“非阶级关系”。认为,剥削可以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教主”与“教民”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家庭中“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如:“对赎罪方式的支配可以赋予教会剥削信徒的能力。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可以赋予政府无偿占有一部分剩余的能力,不管它是否参与了对生产力方面的控制。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可以使男人们能够以家庭服务的方式从妻子那里无偿占有剩余劳动。种族支配或许使白人能够剥削黑人,无论其经济关系上的阶级是什么。”或者是,认为剥削是一种阶级关系,但不一定是“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之间的关系。它可能是“非生产劳动阶级”之间的剥削,如:“在不同的资本之间,同样存在着一方凭借生产条件或市场条件的某种优势甚至垄断地位而占有另一方的收入或所得”或者是,认为并不存在绝对的剥削阶级,也不存在绝对的被剥削阶级。在一种关系中是剥削者,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被剥削者;反之亦然。“可能出现某些地位在一种剥削关系维度上剥削了他人,而在另一种维度上却受他人剥削”,“这种地位被典型地称作特定阶级体系下的‘新中间阶级’。”二非剥削现象与社会生产当然,关于剥削的理解阐释与马克思有差别甚至是重大差别,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并不能认为凡是与马克思相异的或相左的观点,就都是错误的,除非在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文本学”研究这种特定的任务和规定上。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的剥削观与种种新剥削观相比较,哪一方对现实关系的解释更为合理?哪一方在逻辑上更为自洽?细言之,如果说,作为依托特定生产关系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剥削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经济范畴,那么其合理性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在这一范围以外的现象就不能归入剥削范畴之内?如果说,它们不属于剥削现象,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和关系?它们与“剥削”现象又构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循此思路,我们就会看到,马克思的剥削观与种种新剥削观所论涉的是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关系和现象。如果说,剥削涵括的是“非生产劳动阶级”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那么,在这一范围以外的种种现象就仅只是一种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不对等交换”,这种不对等交换因其与“剥削”具有本质性区别因而是一种“非剥削”关系和现象。这是因为:第一,剥削现象与社会生产具有必然联系,是特定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非剥削现象与社会生产则不具有必然联系,并不能构成社会生产的本质规定。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都是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实际控制实现的。因为他们都控制和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这种控制和垄断成为组织开展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之所以能够对独立农民和手工业施行剥削,也是由于前者对后者的实际(间接的而非直接的)支配和控制,使得独立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受到资本的“吮吸。”“非剥削”或不对等交换的情况则不然。它同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同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不具有任何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它可以在纯粹交换领域和交换过程中发生,无论这种交换是否以市场为中介,是否以商品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它是否存在于经济领域。而造成这种不对等交换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可以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积累优势、信息优势等;也可以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智商、学历、资历、技术、博弈技巧等。总之,它可以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垄断以外的任何原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剥削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即对“活劳动”——“劳动力的使用”的支配和占有;而不对等交换描述的则仅仅是一种“结果”,即对包括“死劳动”——“劳动的成果”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物品的支配和占有。第二,剥削现象与主体的社会地位具有必然联系,是主体所无法改变的一种历史宿命;而非剥削现象与主体的社会地位则不具有必然联系,仅仅是一种偶然的生活遭际。农民,只要是农民,就必须承担各种封建义务,接受封建领主和地主对他的剥削,这对农民而言是一种宿命。雇佣工人,只要是雇佣工人,就必须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接受资本对他的剥削,这对雇佣工人也是一种宿命。除非他不再是一个“农民”或“雇佣工人”,否则,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就是无法改变和无法摆脱的。马克思在谈到雇佣工人的这种地位和命运时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非剥削”的情况则不然,不对等交换对具体主体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拿市场商品交换来看,“这种交换的一切当事人都只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或者既作为买者又作为卖者出现;在这种交换中,工人只是作为商品的买者出现;资本家则交替地作为买者和卖者出现,而在一定界限内,只作为商品的买者,或只作为商品的卖者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非市场的不对等交换,“权力异化”和“政治腐败”也同样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只有不腐败,只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官员。以权谋私和贪污腐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是一种“不合概念”的现象。正因为它不合概念,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才不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是腐败分子。否则,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制度就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与此相反,在一切剥削制度中,作为统治阶级,国家官吏只有剥削才能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不去剥削劳动者,他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家官吏。当然,不能否认,即使是剥削制度中的国家官吏,也并非只是具有剥削一种职能。就其执行的产生自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的“阶级服务职能”而言,他是剥削者,由此得到的收入是剥削收入;就其执行的“公共服务职能”而言,他与劳动者进行的是“对等交换”,由此得到的收入不是剥削,而是正常俸禄;就其在国家规定的正常俸禄以外的贪污受贿所得,则是一种公开的或隐蔽的“抢窃”和“掠夺”第三,剥削现象与特定社会制度具有必然联系,在这一制度框架内是无法消除的;而非剥削现象与社会制度则不具有必然联系,在制度框架内是可以消除的。阶级剥削是既往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根本特征,对特定形式的剥削而言,不从根本上铲除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制度,就不可能彻底消灭这种剥削。不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消灭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同样,不推翻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就不可能消灭奴隶主对奴隶、地主和贵族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当然,封建社会虽然无法消除封建剥削,但可以消除奴隶剥削,不再允许私人拥有奴隶;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无法消除资本主义剥削,但可以消除奴隶剥削和封建剥削,不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存在,使劳动者成为自由劳动力。政府官员利用其职务之便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私利,企业之间利用技术优势获得超额利润,个人凭借资格证书获得额外收入,丈夫与妻子在家庭劳动中的不平等,等等“非剥削”现象或不对等交换的情况则不然。由于它们与生产资料没有本质性关联,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没有本质性关联,因此,在不改变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前提下,在不改变社会根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经济的或行政的措施加以限制和调节,甚至可以通过法令加以取缔和消除。如:对家庭中的不平等,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只是限于夫妻之间的日常纠葛。若存在着违反纲常超越规矩的行为,如封建社会中将妻子像处置奴隶一样地随意杀掉,在制度层面都是应当(虽然不是必然)受到惩罚的;即使纯属恩怨情仇的事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调停。但是,让她们和她们的丈夫“利用空闲时间为大土地所有者做工”,到地主的土地上服劳役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质疑和谴责的事情。三从剥削关系看剥削的本质马克思显然注意到了“剥削”与作为“不对等交换”的“非剥削”之间的本质区别。他在分析“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时认为,这“两种角色”,既可以“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还可以不依赖商品流通而出现”。前者例如货币充当“支付手段”时发生的情况:“一个商品占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占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后者则例如马克思指出的:“古代世界的阶级斗争主要是以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斗争的形式进行的;在罗马,这种斗争以负债平民的破产,沦为奴隶而告终。在中世纪,这种斗争以负债封建主的破产,他们的政治权力随着它的经济基础一起丧失而告终。”从单纯交换中产生的“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同“卖者”和“买者”的角色或关系一样,具有“暂时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可以“由同一些流通当事人交替扮演”,不属于剥削范畴,仅仅是一种不对等交换。不依赖于商品流通而出现的“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则不然,它“所反映的不过是更深刻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对抗”,就是说,是基于对抗性生产关系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而产生出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不是那样愉快,并且能够更牢固地结晶起来”,债务人因负债而被排除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外,具有固定性、必然性和确定性,“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两者之间的斗争属于阶级斗争的范畴。马克思的剥削观与种种新剥削观体现了两种“研究方法”的本质的不同:一种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停留于“感性具体”、就现象论现象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剥削”范畴,是对现实中作为“感性具体”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剥削关系和现象的“概括”和“提炼”,是对剥削关系和现象的一般本质的把握,因而是一种“思维抽象”;当从这种本质性认识出发,再去阐解说明各种各样现实的历史的剥削关系和现象时,就会转化为一种“思维具体”。“感性具体”是“混沌的整体”,“思维抽象”是“简单的规定”,而“思维具体”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多种规定的综合。”在“收入”的层面论说“剥削”,就不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剥削的实质。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地租”是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土地所有者的所有收入都是地租。因为,在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中,常常裹挟着雇佣工人的部分“必要劳动”,有时还会囊括租地农场主的部分“利润。”所谓“中间阶级”的问题,也是没能正确理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