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校2006高考林玉连自备资料之一200593_第1页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校2006高考林玉连自备资料之一200593_第2页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校2006高考林玉连自备资料之一200593_第3页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校2006高考林玉连自备资料之一200593_第4页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校2006高考林玉连自备资料之一20059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中国古代史》1~4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B.国家机器的完善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历史人物的决策2.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晚期B.夏朝C.商朝早期D.商朝中期3.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土地和义务B.贡赋和工具C.工具和奴隶D.王位和权力4.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下列有关冶铁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②淬火技术③水力鼓风冶铁④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5.战国时代虽然战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的经济却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A.各国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各诸侯国为了争霸而较注重发展生产

C.农民的经济地位要比奴隶高D.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6.战国的名医扁鹊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被后代医学家奉为“脉学之宗”。这是因为其主要成就是A.望气色B.听声音C.问病情D.切脉征7.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统一B.社会经济恢复发展C.法治的实施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8.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

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9.春秋时的诸侯国与战国时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是: A.领地的大小B.国家的实力 C.政权的性质 D.对周王的态度10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的有: =1\*GB3①老子=2\*GB3②孔子=3\*GB3③墨翟=4\*GB3④孟子=5\*GB3⑤韩非子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5\*GB3⑤ B.=2\*GB3②=4\*GB3④=5\*GB3⑤ C.=3\*GB3③=4\*GB3④=5\*GB3⑤ D.=1\*GB3①=2\*GB3②=5\*GB3⑤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A.地主阶级的要求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法家思想的启示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12.下列各项与外戚宦官控制中央政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中央集权B.皇权专制C.地方割据D.土地兼并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铜权)材料二,图2(秦半两钱)材料三,图3(五铢钱)

从上图所反映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GB2(1)图1产生于何时?其用途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2\*GB2(2)图2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它反映秦巩固统治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4分)=3\*GB2(3)图3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当时流通情况如何?它与图2有什么联系?(3分)33.(2005年全国文综二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是水草,冬温夏凉,直畜牧。”匈奴歇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旋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结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于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3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三、问答题(34题12分,35题13分,共25分)34.(2005年江苏卷)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35.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重要人事选拔制度,请结合史实分析该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对于科举制的历史影响,历来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7分)《中国古代史》第1-4章元测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CBAAD6—10DCBBB11—15BBDBB16—20BCDDC21—25CCBDC26—30二、材料解析题31.①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当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劳动者的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强控制;当时商业发展,工商业利润较为丰厚,影响了资本的流向。②特点:以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生产方式(封建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奴隶式)并存。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的复杂性。③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向;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对当时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甚至国家政治也产生了影响。32=1\*GB2(1)产生于秦朝,衡器,即秤砣。反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的交往和发展。=2\*GB2(2)铜。统一货币。利于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3\*GB2(3)西汉武帝时。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汉承秦制,两者都是圆形方孔,五铢钱是秦半两钱的演变发展。33三、问答题34.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5.科举制度的起因:经历了300多年分裂战乱之后,一个统一了全国的隋王朝建立了,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科举制度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6分)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