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求谏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求谏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求谏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求谏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卷】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彗星白炽灯莘莘学子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艺苑入场券如雷灌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孵化器洞若观火瓜熟缔落,水到渠成答案:C

.

A项:“诫”应为“戒”,警觉意思;诫,警告意思。B项:“灌”应为“贯”,贯通意思;灌,浇、浇灌、倒进去或装进去意思。D项:“缔”应为“蒂”。练习第1页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词语,最恰当一组是(天津卷)①对严复提出“信、雅、达”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忠诚。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A.解释偶尔妄自尊大B.解读偶尔夜郎自大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答案】C.【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区分就在于两个不一样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处理;“偶尔”和“偶尔”都具有“有时候、不经常”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尔”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自高自大”意思,不过“夜郎自大”常以名词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第2页以铜为鉴,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鉴,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鉴,能够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鉴,用防己过。今魏徵殂cú逝,遂亡一鉴矣。

第3页吴兢第4页教学目标

一、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政治思想概况;二、理解《贞观政要》及其政治思想,明辨能够借鉴地方;三、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文中比方、对比等论证办法。第5页作者介绍吴兢(670—749),唐代史学家。少时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公暇时,私撰《唐书》、《唐春秋》,撰述甚多,仅《贞观政要》一书传世。《贞观政要》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问答、大臣奏疏以及政治上设施。吴兢修史四十余年,被誉为唐代良史。第6页《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有关施政问题对话以及某些大臣谏议和劝谏奏疏。另外也记载了某些政治、经济上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第7页

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君王,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成纪乡人),伟大军事家,卓越政治家,著名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即位后,执行夷汉一家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时期!在位二十三年。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主要地位,太宗编写了著名秦王破阵乐。李世民第8页阅读全文,读准字音谏诤必藉忠臣

隋炀帝数相匡救鲠议争臣

刍荛

罄其狂瞽

内省

怨滞忤逆嗔责属文诋诃芜词愆过多中朕怀勖之褚遂良俎jiànzhèngjièyángshuòkuānggěngzhèngchúráoqìnggǔxǐngzhìwǔchēnzhǔdǐhēwúqiānzhòngxùchǔzǔ第9页1、(新课标卷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A.对于传说中此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动物,尚武古代欧洲人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逐利行为。C.作者观测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琅琅歌声,都能激发他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切入点。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参照答案:A(B项搭配不当,“调控”不能接“行为”,应为“制约”;C项暗换主语,造成逻辑混乱,应在“都”前加“他”;D项搭配不当,“出现”后无宾语中心词,在“形象”后加“现象”“情况”之类。)病句练习A第10页2、(新课标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A.很多公司都结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变化,必须把改善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主要位置上。B.一般人经常忽视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论述价值,成为小说有机组成部分。C.在90后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期以来孩子们缺失想象力呼唤。D.数字化时代,文字统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较好地传承。参照答案:A

(B、“成为”前暗换主语,可在前边加“使之”。C、“显示”少宾语“显示了…趋势”;最后一句主语不明,据句意,应为“科幻文化”,而据语法,却是“崛起”。D、一面向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传承”)A第11页3、(全国大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向新难题。B.对那些刻苦训练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C.这次大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D.深陷债务危机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参照答案:A(B去掉“对”,由于后边“受到保护”主语应当是运动员。C最后一句“有”缺宾语中心词,可加“满足感”之类词。D句式杂糅,“主要是由于……造成”,两种说法杂糅。)A第12页4、(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区域文化生态圈。B.“辽宁舰”舰员在选拔时,年纪、经历、任职时间、现实体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入选者还要通过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航空母舰舰员。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处理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留守小朋友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城镇人口增加和都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转变。参照答案:A(B“‘辽宁舰’舰员在选拔时”半途改换主语,改为“在选拔‘辽宁舰’舰员时”;“理论”后加“学习”。C“处理”缺宾语中心词,可在最后加“关键”或“有效措施”之类。D“攸关到”错误,去掉“到”。)A第13页5、(北京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面出现问题被媒体曝光,不一样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质疑。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隆重揭幕,对于513公顷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2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达要深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参照答案:A(B“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缺主语,“对于513公顷园博园”也不对。应改为“针对513公顷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管理部门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C句式杂糅,“原因主要由于……所致”杂糅。D“查处”后缺“力度”。)A第14页第一段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厉,百官中进见人,见到他都会担心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懂得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懂得政治教化得失。此处”变化”意思希望翻译第15页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懂得自己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家。借助纠正保全翻译第16页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发言,最后终于由于听不到自己过失而造成灭亡,虞世基等人,很快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此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必须直言劝戒谏诤。”最后被诛很快劝戒翻译第17页问1:本段体现太宗求谏态度是如何?太宗体谅臣子晋见时敬畏心情,为了“闻谏诤”“知政教得失”,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体现了唐太宗虚心求谏态度。第18页问2:唐太宗在论述对于谏诤见解时利用了什么说理办法?首先以照镜子进行类比论证,说明皇帝要懂得自己过失必须依靠忠正之臣谏诤;然后通过假设从背面论述只有君臣配合才能使国家免于“危败”道理。第19页第二段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大臣们说:“正直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也许治理好国家;忠直臣子侍奉昏庸君主,也不也许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君主和忠直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能够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数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顺,指天下太平gěng鲠直翻译第20页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据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因此古代圣明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话如不被接收,就一种接一种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绪,采纳臣民忠告,我等处于不避忌讳圣朝,实在乐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君主圣明直言谏诤大臣被接收启动圣明思虑chúráo割草打柴之人qìng尽,用尽

gǔ瞎子翻译第21页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太宗夸奖说得好,下诏要求此后宰相入宫商议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商议国家大事参与进言,陈说翻译第22页问3:本段唐太宗如何深入论述了他君臣互相配合观点?利用比方论证法。把君臣比作鱼和水关系,从背面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第23页问4:王珪回答跟“求谏”有何关系?王珪回答承接太宗话而来,表白臣子忠心和决心,实际是太宗“鱼水组合”中“正臣”一方详细代表。第24页第三段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喜怒,快乐就胡乱升赏无功人,不快乐就乱杀无罪人.因此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放任沦丧,混乱翻译第25页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一样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我目前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始终想让你们竭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收他人谏言,怎么能够由于他人话与自己不一样,就护短不接纳?假如不能接收他人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他人呢?心事由于翻译第26页问5:本段中太宗如何论述规谏必要性?太宗先列帝王“任情喜怒”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然后从“天下丧乱”严重后果推出规谏必要性.第27页问6:本段中太宗“纳谏”有何愈加广泛含义?不但做皇帝要接收劝谏,做大臣也要虚心接收他人“谏语”.第28页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经常胆怯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人匡救劝谏,好让我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名作状,对上为…所:被只匡救劝谏翻译第四段第29页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因此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另外近来见到来奏事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发言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胆怯触犯逆鳞。因此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即发火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近来次序、先后倒生鳞片冒犯发火斥责翻译第30页问7:唐太宗用何种方式表白他希望得到规谏良苦用心?一方面不停地反省自己,以“天心”和“百姓”来徇自己求谏好坏;一方面,给规谏者以巨大宽容,“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第31页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看待自己人是明智,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文士、有技巧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事,他人比不上。假如遇上著名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文辞和拙劣技艺就会显现出来。实在zhǔ商讨品评,呵斥指责杂乱无章言辞拙劣技艺显现翻译第五段第32页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臣子,来指出过失。每天有成千上万事情,若单靠一种人来理解判断,虽然再辛劳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数次切中我过失,这仿佛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鼓励他们也应这样做。qiān过失;罪过检举判断虽然再谏诤匡正

xù勉力;鼓励翻译第33页问8:本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纳谏必要性?一是从人性弱点出发论述纳谏必要性,“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一是从实际经验来分析,“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34页问9:本段用了什么论证办法?对比论证法.拿“属文之士,伎巧之徒”和“名工文匠”作对比,说明“自知者明,信为难矣”道理.第35页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初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初劝谏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小事,何须苦谏?”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器物

翻译第六段第36页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因此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彩带会妨碍妇女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因此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妨害zuǎn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丝带名词用作动词纺织刺绣缝纫等开端止翻译第37页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事情,如有不当,无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究竟不愿停顿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近来究竟翻译第38页问10:褚遂良就太宗所举古时候一种事例分析出了一种什么结论?要从小事中发觉事物发展苗头,竭力规谏;假如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第39页问11:唐太宗是否完全赞同褚遂良见解?太宗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才有苗头还是将近终止了,都应当进谏,虽然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第40页

检查文中字词掌握情况1、解释下列句子中蓝色实词首创奢淫,危亡之渐主若自贤必虚己纳谏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开始意动使用方法:以为……贤能使动使用方法:使……虚心很快第41页2、指出下列句子句式特点并简要分析又比见人来奏事者下为百姓所怨定语后置被动句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无标志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为…所为标志被动句)第42页词类活用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名词做状语)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第43页古今异义词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古义:举止今义:举动措施第44页1、寻①虞世基等,寻亦诛死。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③飞来峰上千寻塔。2、理①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②当窗理云鬓。③文理有疏密。④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很快寻找长度单位顺,指天下太平梳理纹路道理一词多义第45页3、信①自知者明,信为难矣②愿陛下亲之信之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④低眉信手续续弹4、遇①惟君臣相遇②进,与操遇于赤壁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④盖追先帝之殊遇确实信任信用随手,随意看待遭遇接触礼遇,恩待第46页检测练习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意思,相同一组是()A.信信为难矣烟涛微茫信难求B.比又比见人来奏事者与天地兮比寿C.假必假颜色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见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又比见人来奏事者2、下列句中红色词意义和使用方法不相同一组是()A.因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相如因持壁却立B.但但思正人匡谏若但尝一,何以可知C.竟竟不为停改阅读竟日D.安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AC第47页3、下列句中,与“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句式相同一项是()A.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B.下为百姓所怨C.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D第48页问题探究一:唐太宗对于纳谏有如何结识?你从文中找到根据是什么?能够“知政教得失”能够使“耳目外通,下无怨滞”能够“匡正”政务之失能够“致天下太平”必要主要第49页问题探究二: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引导臣子积极进谏?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不合朕新心,朕亦不以为忤”1、放下架子,发明一种进谏友好气氛,使进谏臣子情绪放松,大胆进言。2、下诏使谏官“预闻政事”第50页“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一样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此前朝教训晓喻大臣公开感激大臣树立楷模要求谏者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既要谏人,也要受谏第51页问题研讨三:为了使纳谏主要性凸现出来,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取了哪些论证办法?请举例说明。比方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第52页问题研讨三: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取了什么样论证办法?比方论证类比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第53页

假设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第54页问题探讨四: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种如何唐太宗?你能举例说明吗?伟大而英明封建君主:勤于政事虚怀若谷(虚己纳谏)宽厚体谅居安思危,满怀忧患,处事谨慎第55页你能举例说明吗?勤于政事

他希望得到大臣规谏,匡救自己过失,而“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虚怀若谷(虚己纳谏)

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避免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心意,也“不以为忤”。第56页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心情和处境表达理解,努力发明一种君臣相得良好气氛。第57页居安思危,满怀忧患,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虽然在“闲居静坐”时,也在反省自己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意,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标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第58页一、君王求谏与止谤——政治文化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佳例?

尧设谏鼓(相传远古尧时曾设鼓于庭堂,使民击之以进谏,称为“敢谏鼓”;舜时设木于道旁,使人书之以谏言,称为“诽谤木”),禹拜昌言(昌言──美言,善言。)

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得知朱升遁居石门,朱元璋亲自到朱升家去造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包括了一整套策略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求谏第59页思考:历史上有哪些闭目塞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